【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2021-01-08 澎湃新聞

科技點亮生活,創新引領未來!寧夏微科普是寧夏科學技術協會官方科普公眾號,這裡有最權威的科普真相、最前沿的科技動態、最全的科普知識!

總第645期 第1549篇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 「環球大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今天,是海原地震100周年,多少鮮活的生命葬送在那場地震中,令人扼腕痛惜。100年,一個世紀過去,生活的變化天翻地覆,但是,那悲痛不能忘、不敢忘,居安思危,學會地震應急避險十法,知危險、會避險,防患於未然。

1. 在樓房內的應急方法

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牆角處、轉移到承重牆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暫避。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支撐力強,抗震係數較大。

2. 在平房內的應急方法

要迅速趴下,臉朝下,頭近山牆,兩隻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上,鼻梁上方,兩眼之間的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嘴,用鼻子呼吸。這樣,地震時雖房梁倒塌,由於有殘牆和家具支撐,亦可免於傷亡或窒息。如果處於房門附近,室外無障礙,無危房或狹窄巷,可立即跑出室內,已經衝到室外的人,在短時間內,不要急於返回室內;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窄巷,大煙囪、水塔、高壓線、變壓器,及時轉移到空曠安全的場地。

3. 在工廠車間的應急方法

可以躲在工具機及較高的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

4. 在礦井下的應急方法

最近熱映的一部80青春回憶型電影風靡了這個80後。那些曾在那個年代裡成長的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經歷交集。匆匆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相似的人生片段。迅速撤離掌子面,不可擁擠因為掌子面處或豎井出口處,一經振動可能塌落,造成人員傷亡。若井口塌方,暫時不能返回地面,也要保持沉著冷靜,由專人指揮,盡力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5. 在學校的應急方法

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時在比較堅固的教室裡可以躲在課桌下、講臺旁、內牆處、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不可讓學生亂跑和跳樓;震後沉著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

6. 在影劇院的應急方法

較好的方法是躲在排椅下,通常的排椅都是九合板及鑄鐵架用螺絲連結的,一排排的椅背聯合起來,強度很大,前排的觀眾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以迅速跑出門外。

7. 在行車時的應急方法

司機應儘快減速停車。在火車上的乘客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進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8.震時遇有毒氣體擴散時的應急防避方法

震前,要了解活動區周圍有無毒氣源,要有防毒意識。地震時,首先要弄清風向,朝上風處避難。避難場所儘量選擇在高處。行動時,要用溼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

9. 地震被埋壓時應注意的問題

當被埋壓在廢墟下時,不能在精神上崩潰,對生存獲救要有信心,要謹防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

可用毛巾等捂口鼻,儘量想法擺脫困境,等候救援。不可盲目呼救,儘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一切可以充飢的物品;利用一切方法與外面救援人員進行聯繫(如敲擊器物),積極主動配合地面營救。

10. 搶救被埋壓人員應掌握的原則

先易後難;先近後遠;先輕傷後重傷;先扒活人人後挖死者;儘可能地先扒青壯年和醫務工作者;對於被壓程度淺,傷勢不重的可先將頭胸露出後,暫時放置,先扒救周圍的被埋壓者。

注意!地震發生時在室內的人千萬不要倉皇出逃。

原因之一是來不及跑,地震持續的時間很短,尤其是在樓房、大車間裡的人更來不及跑。

原因之二是跑不動,若6級地震,地震烈度可達8度,相當於人在汽車中受猛開猛剎的撞擊,無法把握重心,想跑也是力不從心。

原因之三是倉皇出逃危險性大,地震時大家都湧在門口樓梯上,在短暫的幾秒鐘時間裡不但撤不出去,還容易摔傷踩傷;由於地震時門窗變形,支撐力弱,這時拉門擠門,危險性很大。

有的人來不及跑就跳樓,危險性就更大。地震發生時,正確的應急避險方法是在室內的人立即找安全空間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防止餘震襲擊;在室外的人要等地震波過去後,再進室內救人取物。

內容來源:科普中國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一是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 強化科學思維,築牢創新發展基礎——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
    這條斷裂帶的深部對應著莫霍面斜坡帶和重力梯度帶,長期處於非常劇烈的活動之中,海原大地震就是這條斷裂帶活動的結果。我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中、美、日、加、蘇、泰、法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發表了《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海原活動斷裂帶》《海原大地震1920》等科學論著和許多文章報告。
  • 【全國防災減災日】你知道地震發生時如何應急避險嗎?
    行動果斷在地震災害來臨之時,能否有效避險,決定於千鉤一發之際,必須行動果斷快速躲避,切不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有序撤離地震發生過後,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要保持鎮靜,聽從指揮,快速有序撤離,避免踩踏事件發生。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災情情況。
  • 5月9日至15日青島市防災減災宣傳周:地震應急救援模擬演練 參觀...
    全市共建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個(滄口公園、萊西體育中心、嶗山體育中心、2019年新增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綜合性避難場所40處(八大峽廣場、海琴廣場、文化公園等)。避震人防工程達100多萬平方米,南部沿海和公園綠地可滿足100萬人避震需求。
  • 斜體大樓4D影院 防震減災開放日讓你感受地震那一刻
    齊魯網濟南5月9日訊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8.0級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10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社會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山東省地震局將在5月12日當天開展防震減災科技園開放日活動。5月9日,記者提前探館,身臨其境感受模擬地震帶給人們的直接感。
  • 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周期間,市應急管理局、市地震辦公室將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從不同途徑、方位、角度大力普及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今天讓我們學習一下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    1.什麼是地震?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No.2藉助新媒平臺網絡宣傳影響全省各級新聞廣電部門發揮傳播優勢,利用全媒體多種渠道展開立體集群化宣傳報導,據統計,僅2018年上半年,全省新媒體共刊發防震避險科普宣傳稿件上千條,覆蓋讀者超過1億人次,其中四川新聞網官微在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開設微博話題「#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吸引全國多地網友、媒體、政務微博和大V參與到話題中進行討論,閱讀數達4878
  • 遼寧阜新:地震應急知識 科普宣傳進校園
    近日,阜新市應急管理局、市防震減災志願者協會走進阜蒙縣蒙古族實驗小學,開展地震應急知識科普宣傳,現場發放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讀本400餘份。此次活動以「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為主題,市防震減災志願者協會會長曹陽向師生詳細介紹了地震發生後應採取的應急避險和減少傷害措施。講解過程中還播放了四川蘆山7.0 級強震發生時某校師生應急避險的視頻,加深了師生對應急避險措施的印象。
  • 嚴寒——海原大地震的幫兇及其警示
    1920年12月26日海原8.5級大地震一百周年紀念日已經過去兩周,對海原地震的紀念文章逐漸淡出網絡。許多文章只談論地震本身,不關注地震災難及其原因。 聽著窗外呼嘯的寒風,查看為海原大地震百周年搜集的各種資料和網絡上的紀念文章,總覺得人們對海原大地震災難的反思遠遠不夠。不汲取教訓,難免重蹈覆轍。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
  • 44秒丨築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棗莊嶧城組織企業開展地震應急演練
    原標題:44秒丨築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棗莊嶧城組織企業開展地震應急演練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棗莊市嶧城區多部門走進企業聯合開展防災減災地震應急逃生演練活動,向廣大企業員工宣傳安全知識,全面提升企業員工應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 青島人 事關防災減災 這些事情您應該知道
    青島新聞網5月11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市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及「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安排。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青島市將今年5月9日至15日定為「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
  • 全國防災減災日,這10張安全知識圖和孩子一起學|安全公開課
    安全公開課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熟悉掌握防災減災知識,關鍵時刻能夠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今天,跟隨教育小微一起來學習日常生活中的防災減災知識↓↓↓應急避險小貼士火災、山火、滑坡、地震、埋壓……當遇到這些災害時你都知道怎麼應對嗎?
  • 100年前的海原,不能忘卻的「寰球大震」
    鬥轉星移,時光飛逝,今天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帶著一份沉重,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海原,看那山、那村、那人,那寫在大地上的堅韌……不能忘卻的「寰球大震」鬥轉星移,時光飛逝,時代變遷,物是人非。鑑於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寧夏地震多發的實際情況,寧夏制定了防震減災規劃,不斷夯實監測預報基礎,全面提升震災風險防範能力,進而高效有序處置地震災害。海原大地震,留下了不可複製的資源。
  • 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
    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的處罰?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今年的5月12日我們迎來了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
  • 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如何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保護人民群眾生命...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王偉 李竟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連日來,各地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創新舉措,紮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 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安排部署。要修訂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因地制宜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提高災害事故發生後的轉移避險能力,以及災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 上世紀山東十次地震 我們的房子防多大地震?
    汶川地震以來,全球陸續發生了幾次大地震,今年1月12日海地7.3級地震、2月27日智利8.8級地震,皆給人類帶來巨大傷痛!在汶川地震發生兩周年和我國第二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就廣大讀者關心的熱點話題,記者採訪了山東省地震局的部分專家。
  • 防震減災 珍愛生命 致敬英雄——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512防災...
    合肥熱線訊 為了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5月11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舉行了「防震減災珍愛生命致敬英雄」少先隊主題活動課。「512」防災減災日安全教育活動雖有疫情蔓延,但在舉國人民同心協力的努力下,春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