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工生所承辦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
8月26日至27日,由天津市微生物學會、河北省微生物學會、山東省微生物學會、遼寧省微生物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南開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工生所舉辦。
-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2014-12-15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天津工生所鄭迎迎副研究員和臺灣中研院柯子平博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
天津工生所新瓊寡糖製備關鍵酶及轉化技術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孫媛霞帶領的功能糖與天然活性物質研究團隊,從海洋微生物中挖掘得到兩種新型瓊膠酶AgaA和AgaB。研究發現,AgaA是一種熱穩性高的內切型瓊膠酶,具有較強的糖苷水解作用,降解瓊脂多糖生成低聚瓊寡糖;AgaB是一種外切型瓊膠酶,具有較高的底物特異性,生成產物為聚合度均一的新瓊二糖。
-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微生物電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是微生物利用電能作為還原力將CO2、葡萄糖或其它底物還原合成為各種化學品的過程,其系統包括陽極(對電極)、參比電極和陰極(工作電極)。
-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2020-11-12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天津工生所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代謝調控技術是構建微生物細胞工廠的重要技術手段,構建高效平衡的代謝途徑能夠抑制副產物或者中間產物的積累,提高目標化合物產量。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禮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研究員畢昌昊帶領的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究團隊合作,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
天津工生所等闡明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膜形成機制
天津工生所等闡明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膜形成機制 2014-12-16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郭瑞庭研究組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Eric Oldfield 教授以及哈佛大學的Roberto Kolter教授在YisP蛋白催化機理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天津工生所等開發出基於蛋白質乙醯化位點的生物信息工具
乙醯化(Acetylation)又稱乙醯基化或乙醯化作用,是指將一個乙醯官能基團加入到一個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反應。在生命體中,蛋白質乙醯化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存在,它調控著細胞凋亡、DNA-蛋白質相互作用、DNA複製和修復、DNA轉錄活性及蛋白質穩定性等多種重要的生命過程。
-
天津工生所開發出蛋白質結晶多步驟實驗過程成功傾向性分析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宋江寧研究員帶領的結構生物信息學與整合系統生物學研究組與中國農業大學生物信息學中心合作,對蛋白質結晶過程的重要理化性質以及與蛋白質克隆、表達、純化和結晶等多個實驗步驟的相關性進行了深入研究。
-
天津工生所在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由於L-半胱氨酸複雜的代謝途徑和嚴謹的調控作用,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產量和得率較低,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
-
天津工生所舉辦「蛋白純化系統」理論和操作培訓
2月17日上午,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技術支撐平臺邀請了GE公司張耀福工程師對研究所科研人員進行了「AKTA avant25蛋白純化系統」理論和操作的培訓及答疑。 AKTA avant25是用於方法探索和純化工藝優化的全自動智能型製備層析系統。系統最大設計流速為25ml/min,用於填料篩選,方法優化和數百毫克級樣品製備。
-
天津工生所鹼性果膠酶高效胞外表達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宋江寧研究員帶領的結構生物信息學與整合系統生物學研究組近年來針對如何提高鹼性果膠酶產量的這個關鍵環節,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開發了一套經濟效益高、過程控制簡便、適應工業化大生產要求的重組大腸桿菌高產鹼性果膠酶的發酵工藝。
-
天津工生所建立無標定量MSE質譜數據分析流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水雯箐研究組成功建立了對基於MSE方法的無標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的新分析流程。在該研究中,結合開源軟體Skyline和統計軟體Diffprot建立起的工作流程,實現了對無標定量MSE質譜數據的定量分析。通過對磷酸化肽段和全細胞質蛋白質組定量數據的分析應用,驗證了新開發流程的可靠性、穩定性、準確性和透明便捷的處理流程。
-
天津工生所在構建多酶複合體提高纖維素產電效率方面取得進展
相對於傳統微生物發酵法利用纖維素進行生物製造,體外多酶系統可操作性強、產品得率高、反應速度快,已經被成功應用到催化纖維素完全轉化生產肌醇中。但在利用纖維素產電或產氫的體外多酶途徑中,由於反應途徑活化能高、關鍵酶比酶活低、下遊反應拉動能力差等原因,導致整個反應體系初始反應速度和轉化效率仍受到限制。
-
天津工生所在3-脫氫莽草酸生物傳感器的發掘與應用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欽宏帶領的進化與代謝工程研究團隊通過轉錄組輔助的代謝物感應(transcriptome-assisted metabolite-sensing,TAMES)策略,成功實現了3-脫氫莽草酸(3-dehydroshikimate,DHS)感應模塊的發掘和應用。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驗收會聽取了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天津工生所」)籌建工作匯報,以及前期完成的專項驗收情況匯報;審議通過了天津工生所驗收意見,宣布了第一屆所領導班子,表彰了在籌建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白春禮為天津工生所頒發了事業單位法人證書。苟利軍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對天津工生所圓滿完成籌建任務、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祝賀。
-
天津工生所在胺脫氫酶合成手性胺醇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孫周通帶領的酶分子工程與工業生物催化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挖掘技術,從AADHs同源序列出發,基於進化樹分析,從不同進化分枝選取目標序列,經定點突變獲得一系列新穎AmDHs。
-
天津工生所在構建食品安全蛋白表達系統製備稀少糖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孫媛霞帶領的功能糖與天然活性物質研究團隊,以食品級穀氨酸棒桿菌為出發菌株,採用同工酶串聯組合表達策略構建生產菌株,所獲得的糖酶酶活力提高了約20倍。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促會基金資助,研究成果已申請發明專利,相關成果發表在Biotech Bioeng雜誌,天津工生所副研究員楊建剛為第一作者,孫媛霞為通訊作者。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薛成海博士訪問天津工生所
薛成海博士在作報告近日,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裡掌聲疊起,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薛成海博士應邀為天津所的科研人員帶來了一場題為該所所長劉新厚,副所長韓華、劉新建出席報告會。全體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聆聽了報告。薛成海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後在清華大學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報告中,薛博士首先簡要介紹了自己的三個研究方向:基因組、轉錄組的生物調控事件研究;RNA-Seq/Chip-Seq的計算分析平臺及相關研究;多尺度數據融合分析:基因組/轉錄組/表觀組。
-
【生化】中科院天津工生所朱敦明研究員、吳洽慶研究員團隊在羰基還原酶改造及多手性中心複雜分子精準構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朱敦明研究員、吳洽慶研究員帶領的生物催化與綠色化工團隊,針對ethyl secodione立體選擇性還原問題,首先篩選了實驗室的百種羰基還原酶,對轉化結果進行分析對比,以來源於Ralstonia sp.的羰基還原酶RasADH作為模板,利用結構指導的定向進化策略,經過數輪的改造篩選,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