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工生所新瓊寡糖製備關鍵酶及轉化技術研究獲進展
瓊脂多糖是存在於紅藻的結構複雜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1,3連結β-D-半乳糖與1,4連結3,6-內醚-α-L-半乳糖殘基交替組成,其在糖苷水解酶作用下形成瓊寡糖,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炎、抗腫瘤、吸溼和美白等生理功能,在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具有應用價值。目前,報導的多數瓊膠酶活性低,特異性和熱穩性差,無法應用於瓊寡糖綠色生產工藝。
-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2014-12-15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氧還感應蛋白RSP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陰極電子在細胞內被轉化為還原當量,為胞內CO2的固定、富馬酸還原轉化丁二酸等提供還原力。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日益嚴峻,微生物電合成技術作為一種綠色可持續的生物固碳技術,成為當今研究熱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禮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研究員畢昌昊帶領的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合作,在微生物電合成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天津工生所在胺脫氫酶合成手性胺醇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孫周通帶領的酶分子工程與工業生物催化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挖掘技術,從AADHs同源序列出發,基於進化樹分析,從不同進化分枝選取目標序列,經定點突變獲得一系列新穎AmDHs。
-
天津工生所在構建食品安全蛋白表達系統製備稀少糖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D-阿洛酮糖轉化合成關鍵酶,主要採用大腸桿菌(E. coli)作為表達宿主,存在食品安全風險,迫切需要開發高效的食品級安全表達系統製備糖酶。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孫媛霞帶領的功能糖與天然活性物質研究團隊,以食品級穀氨酸棒桿菌為出發菌株,採用同工酶串聯組合表達策略構建生產菌株,所獲得的糖酶酶活力提高了約20倍。
-
天津工生所等闡明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膜形成機制
天津工生所等闡明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膜形成機制 2014-12-16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伊利諾伊大學馮欣欣、天津工生所鄭迎迎副研究員和胡玉梅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
天津工生所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代謝調控技術是構建微生物細胞工廠的重要技術手段,構建高效平衡的代謝途徑能夠抑制副產物或者中間產物的積累,提高目標化合物產量。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禮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研究員畢昌昊帶領的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究團隊合作,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2020-11-12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甲硫氨酸前體O-乙醯高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隨後該研究通過過表達胞內乙醯CoA合成途徑,調控胞內NADPH的合成,進一步提高OAH的合成能力。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ACS Synthetic Biology 雜誌。天津工生所博士生魏亮為論文第一作者,劉君和江會鋒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天津工生所在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君帶領的微生物生理和代謝工程研究組以穀氨酸棒桿菌為宿主細胞,探究了L-半胱氨酸合成瓶頸,構建了高效的L-半胱氨酸合成細胞工廠。該研究首先通過敲除半胱氨酸脫巰基酶和過表達自身的絲氨酸乙醯轉移酶(cysE),實現了L-半胱氨酸的積累。
-
天津工生所體外多酶體系催化合成氨基葡萄糖研究獲進展
傳統生產氨糖的方法中,甲殼素水解法環境汙染嚴重,易導致過敏反應;發酵法由於氨糖抑制菌株生長導致發酵產物為乙醯氨糖,需進一步酸解或酶解獲得氨糖。因此,亟須開發綠色、高效、一步法氨糖生產新方式。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體外合成生物學中心研究員遊淳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利用體外多酶體系生產氨糖的新型生物製造平臺。
-
微生物所研究員程光勝、郭興華到天津工生所交流
微生物所研究員程光勝、郭興華到天津工生所交流 2017-06-14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6月9日,我國老一輩微生物學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程光勝和郭興華到天津工生所參觀交流,並為研究所科技人員作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報告。
-
天津工生所在構建多酶複合體提高纖維素產電效率方面取得進展
相對於傳統微生物發酵法利用纖維素進行生物製造,體外多酶系統可操作性強、產品得率高、反應速度快,已經被成功應用到催化纖維素完全轉化生產肌醇中。但在利用纖維素產電或產氫的體外多酶途徑中,由於反應途徑活化能高、關鍵酶比酶活低、下遊反應拉動能力差等原因,導致整個反應體系初始反應速度和轉化效率仍受到限制。
-
天津工生所絲狀真菌戊糖代謝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獲進展
生物質酶解後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如何使微生物高效完全利用這三種糖類是生物煉製的關鍵。目前,相關葡萄糖和木糖代謝的研究已有較多的報導,但是對阿拉伯糖代謝及調控的研究卻很少,特別是從功能基因組學水平研究微生物對阿拉伯糖的代謝。
-
天津工生所開發出蛋白質結晶多步驟實驗過程成功傾向性分析
然而,在目標蛋白質成功結晶之前,多個實驗步驟過程均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包括蛋白質克隆失敗、蛋白質重組表達失敗、純化失敗、以及最終獲得高精度的、可供衍射的結晶失敗等。因此,從蛋白質一級序列信息出發,準確預測目標蛋白質成功通過多個實驗步驟的傾向性,將有助於篩選容易成功結晶的目標蛋白,從而幫助降低實驗費用和試錯成本,加速蛋白質晶體結構解析的過程。
-
【研究進展】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構建食品安全蛋白表達系統製備稀少糖方面取得新進展
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構建食品安全蛋白表達系統製備稀少糖方面取得新進展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D-阿洛酮糖是一種接近零熱量的稀少糖,對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幾乎無影響,但具有蔗糖的口感,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定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
胺脫氫酶合成手性胺醇化合物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孫周通帶領的酶分子工程與工業生物催化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挖掘技術,從AADHs同源序列出發,基於進化樹分析,從不同進化分枝選取目標序列,經定點突變獲得一系列新穎AmDHs。酶學性能表徵及底物譜評估表明,新發現的酶可高效催化1-羥基-2-丁酮為(S)-2-氨基-1-丁醇(ee值>99%;轉化率19~99%),同時可實現一系列α-羥基酮化合物的不對稱還原胺化,生成對應的(S)-胺醇產物(ee值>99%)。
-
酶促分子內不對稱還原胺化構建手性1,4-二氮卓結構模塊研究獲進展
但蘇沃雷生的關鍵結構單元手性1,4-二氮卓環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戰性。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朱敦明、吳洽慶帶領的生物催化與綠色化工團隊,繼利用亞胺還原酶催化不對稱還原α, β-不飽和亞胺合成嗎啡烷關鍵中間體後(Adv. Synth. Catal.
-
揭開果膠酶的神秘面紗
果膠酶外觀呈淺黃色粉末狀,被稱為四大酶製劑之一。其實果膠酶並不特指某一種酶,而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脂酶等。果膠酶能夠分解果膠,瓦解植物細胞壁及胞間層,使榨取果汁變得容易,而且果膠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會讓渾濁的果汁變得變得澄清。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1.23 星期一
科研進展1、物理所等提出狄拉克渦旋拓撲光腔2、聲學所提出一體化降噪與混響消除算法3、南京古生物所為寒武紀三葉蟲家族又添一新成員4、大連化物所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5、化學所等發展出曲面印刷微納結構光子器件新策略6、天津工生所在酶立體偏好性改造及其應用研究中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