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旋來襲!極寒天氣要來啦

2021-01-21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2019年1月,由於極地渦旋向南移動,芝加哥的氣溫降至-20℃左右,密西根湖沿岸凍得嚴嚴實實。

攝影:SCOTT OLSON,GETTY IMAGES

撰文:SARAH GIBBENS

每年,天氣愛好者都會熱切地關注和等待極地渦旋(一團圍繞北極旋轉的冷空氣)出現的跡象,它可能會向南移動,給低緯度地區帶來降溫和降雪天氣。

他們的等待可能很快就要結束了。如果你不是氣象學者,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是因為最近北極氣溫飆升。

具體地說,就是西伯利亞上空平流層的溫度飆升。在今年一月的第一周,西伯利亞上空的平流層氣溫從-69℃上升到-13℃。雖然「平流層突然增溫」事件每年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但近期的事件被列為重大事件,並不常見。

大量非常溫暖的空氣會使寒冷的極地渦旋失去平衡,迫使其離開北極,並將其分裂成兩半,就像長出兩條腿一樣:一條位於北美洲上空,另一條在歐洲上空。

最終的結果可能意味著寒冷的天氣侵襲美國中西部、東北部和歐洲的中緯度地區。預計寒冷的天氣將在未來一兩周內到達,可能會斷斷續續地持續到二月份。

什麼是極地渦旋?作用原理是什麼?

當「極地渦旋」出現在新聞中時,可能指的是兩種不同但相關的天氣模式之一。

在大氣的最下層,對流層(發生天氣現象的大氣層) 中存在一個極地渦旋,全年環繞地球旋轉,這一噴射氣流有時也被稱為環極渦旋。極地渦旋很大,通常位於中緯度地區,也就是熱帶之上到北極之下的廣大地區,並由西向東移動。如果用北美洲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從墨西哥中部到加拿大北部的廣大地區。

在對流層上方的大氣層,大約16-48公裡之上,是平流層極地渦旋,每年冬天,缺少陽光的北極上空都有大量冷空氣持續旋轉,最終在春天消散。平流層極地渦旋比下方的渦旋小得多,通常在北極上方由西向東旋轉。

雖然這兩個系統都能影響我們的天氣,但突然大幅升溫會擾亂平流層的渦旋,可能會帶來寒冷的天氣。平流層和對流層的極地渦旋需要維持穩定的溫差,才能保持在北極上空活動。如果二者的溫度變得太接近——急劇的升溫會造成這種情況,平流層的極地渦旋就會開始偏離路線,向南移動,並將下方的漩渦推向其前方。

1月4日,科學家發現西伯利亞上空的平流層突然升溫。平流層升溫事件很常見,但像這樣的大幅增溫現象通常每兩年才會發生一次,大氣與環境研究公司(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季節預報主管Judah Cohen說,該公司為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提供天氣風險方面的諮詢。

天氣預報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氣象學者Michael Ventrice說,科學家並未弄清楚平流層增溫事件的原因。2018年,寒流導致英國對熱量的需求飆升和天然氣短缺之後,他開始研究北極極地渦旋擾亂的原因,以便提早做出更好的長期天氣預測。他發現,在西伯利亞或北大西洋上方,熱空氣向上進入平流層很常見。

低層大氣中的暖空氣和冷空氣,就像大氣碰碰車一樣,會阻礙噴射氣流的強風。這會在風中產生「紐結」,之後向上進入平流層的極地渦旋,擾亂平流層的循環流動。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大氣科學家Jennifer Francis說:「這些紐結將波能向上送入平流層,當波能足夠強大且持續時間足夠長時,就會導致通常近似圓形的平流層極地渦旋被擾亂。」

科學家仍未弄清楚平流層擾亂與對流層的天氣之間的相互作用。不過,當平流層中的渦旋被擾亂(分裂、移動或拉長)時,可以推動其下方的噴射氣流向南移動,將北極空氣帶入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城市。這就是2019年芝加哥一度比北極更冷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的天氣預報調整了極地渦旋擾亂的因素後顯示,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在未來幾周可能會迎來更極端的冬季天氣。

放眼未來

氣候變化的作用只是眾多複雜而神秘的因素之一,導致我們更加難以預測北極對流層上方48公裡的旋轉環流對冬季天氣的影響。

在過去的30年裡,北極變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氣候變暖已經導致北極地區的冰川消融和海冰減少,也可能使平流層的極地渦旋變得不穩定,不過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兩者之間的聯繫。

Francis指出,造成極地渦旋不穩定的噴射氣流的「紐結」也可能因北冰洋海冰的減少而變得更強。

「失去大量海冰之後,來自太陽的額外熱量就會導致北極水域升溫,而熱量又被釋放回大氣中,並在那些關鍵地區產生大量的暖空氣,」她說。「這些暖空氣會使向北移動的噴射氣流規模更大、更強,持續時間更長,這反過來又會擾亂極地渦旋。」

2020年和2016年一樣,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而近十年也是迄今為止最熱的十年。北極的海冰覆蓋面積也創下了歷史新低。然而,要想確切了解氣候變暖是如何改變每年源自北極的天氣模式,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譯者:流浪狗)

相關焦點

  • 極地渦旋來襲!美國三分之二地區變身「大冰箱」
    極地渦旋來襲!受極地渦旋影響,從中西部、大湖地區向東至俄亥俄河谷、新英格蘭地區,多地可能出現破紀錄低溫;南部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可能迎來降雪。  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伊利諾州和威斯康星州28日遭遇風雪,部分地區積雪超過37釐米。1月30日消息,當地時間28日,美國中西部籠罩在暴風雪中,學校和商家紛紛關閉,數以百萬計居民面臨可能破紀錄的危險低溫。圖為芝加哥河河面結冰。
  • 「冰封」美國的極地渦旋從何而來
    北極渦旋挾冷鋒南下,給美國本土帶來大面積降溫和大風天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北極和北極圈地區的冷空氣被耗盡。因此,你可以把極地渦旋看作是飄向我們的一個泡泡,一個奔向美國的大泡泡。」沃克說。     全球變暖導致極寒天氣?
  • 原來極寒天氣的罪魁禍首是「極地旋渦」,把加、美民眾凍慘了!
    日前加拿大氣象學家指出,導致這次北美極寒天氣的罪魁禍首名為來自北極的超強寒流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極地渦旋本質上是一種氣旋,在南北極都會出現。而一旦北半球的極地渦旋被擠到了南方,它所攜帶的高密度冷空氣就會影響到原本宜居的中緯度地帶,寒潮也就隨之而來了。
  • 極地渦旋導致冰凍天氣(圖)
    目前美國大部分地區陷入極地渦旋的魔爪,這種密集的空氣系統會導致溫度驟降以及冰凍天氣。  極地渦旋是一種強風流經低壓系統的流通模式,它一般發生在冬季的北極。這種渦旋的效應是保持冷空氣在極地地區循環。
  • 如何解釋極寒天氣是全球變暖導致的?
    今年的一場寒潮 ,自北向南吹透了大江南北 ,全國 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建站以 來的歷史極值 , 南方室外結霜,北方室內結霜。就是這麼冷,少有的極寒天氣。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為什麼這麼冷?原因就是全球變暖!嗯,有點拗口,原因就是全球變暖!
  • NASA發布衛星圖像視頻 形象展示橫掃美國的「極地渦旋」
    近日,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因「極地渦旋/北極寒流(Polar Votex)」席捲而遭遇極寒天氣,中西部地區氣溫甚至跌破零下50度。
  • 物極必反,極地渦旋引發雪災?新研究表明:熱帶氣候模式也有關係
    當來自北極的寒流襲擊歐洲和北美時,冷空氣準備在街道上鋪一層雪,這些被稱為極地渦旋爆發的寒潮,會導致嚴重的雪天,有時也被稱為雪災,那麼,為什麼要說極地渦旋與熱帶氣候模式共同造成暴雪天氣呢?儘管極地渦旋被認為是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暴風雪的罪魁禍首,但英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熱帶氣候來解釋美國和加拿大的嚴寒天氣。研究人員提出,不僅是北極地區,而且熱帶地區的天氣模式也要為北美的冰凍期負責,更好地了解這些暴風雪來自哪裡,可以幫助預報員更好地適應這些暴風雪。儘管北美經歷過的最極端的寒潮經常被描述為「極地渦旋」爆發,但新的研究表明渦旋強度不應該被認為是一個原因。
  • 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
    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 2019-01,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0日消息,美國中西部地區於當日陷入極寒天氣。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美國北部平原和五大湖的部分地區氣溫將於30日夜間降至零下41攝氏度左右。美國氣象學家安德魯·奧裡森稱,測得明尼蘇達州部分地區最低溫度已於當日降至零下48攝氏度,「目前,這些地方比南極的部分地區還冷」。
  • 答案是……|極寒天氣|寒潮|歐亞|...
    那麼,極地渦旋為何能影響冷空氣?一般來說影響歐亞地區的冷空氣最初源頭都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圈」在極地2013年11月中旬的極渦穩定在北冰洋上空,只有一個中心。北美、歐洲、東亞天氣都較為平靜。羊圈是極地渦旋,羊是冷空氣。
  • 美國遭遇-30℃極寒天氣 致命嚴寒給民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遭遇-30℃極寒天氣 致命嚴寒給民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時間:2019-02-02 15:12   來源:礦業俱樂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遭遇-30℃極寒天氣 致命嚴寒給民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冷!冷!冷!簡直太冷了! 近段時間,來自北極的一股強大寒流席捲美國中西部地區。
  • 極寒天氣的解釋需要時間驗證特約
    至於中國,近百年來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比全球平均升溫略高。不過,公眾還是會進一步質疑,既然極寒天氣是局部現象,為何全球在這個時段都出現了普遍的極寒天氣。而且,從近幾年的歷史來看,都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冬季全球出現了極寒天氣,如從2012到2016年。為此,研究人員也從專業角度做了解釋。當然,這樣的解釋就恐怕難以讓公眾完全明白了。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解析極寒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新華社記者高敬冷透了!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新華社記者高敬  冷透了!  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將創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
  • 一場時隔兩年的超級寒潮Cosplay—— 北極渦旋,何日君再來?
    從1月21日起,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遭遇冷空氣影響,低溫雨雪大風天氣籠罩大片國土。在東北,局地出現-40℃以下的極寒天氣;在黃淮、江漢、江淮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雪乃至暴雪。相似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大風天氣是否有著同樣的 「幕後黑手」?氣象專家告訴我們,這次,的確是「北極渦旋」再次作案。首先要了解下什麼是「極地渦旋」 (polar vortex)。它是一種存在於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系統,也是極區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南極上空也有極渦,甚至比北極渦旋更為顯著。
  • 美國遭遇極寒天氣 網友苦中作樂發起"凍褲子挑戰"
    (原標題:遭遇極寒天氣 美國網友發起"凍褲子挑戰"苦中作樂)
  • 極寒天氣肆虐美國中西部地區
    恰恰相反,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頻發才是此次嚴寒天氣的罪魁禍首。攜手應對全球變暖不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應是人類共識。根據美國氣象部門公布的數據,近期明尼蘇達州和南北達科塔州等部分地區氣溫達到零下45攝氏度,芝加哥1月30日出現零下30攝氏度的極低氣溫,創下該市近25年來最低氣溫紀錄。
  • 本月底極寒天氣或席捲北半球 將增加電力燃氣等需求 電力公司將...
    來源:金融界網據報導,氣象專家警告,極地渦旋(polar vortex)可能在1月底侵襲北美、歐洲及亞洲,帶來刺骨的嚴寒天候,讓北半球陷入急凍。據國內氣象專家介紹,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現象。
  • 50年來最冷的冬天!芝加哥遭受極地渦旋的衝擊,和北極一樣寒冷
    隨著氣溫驟降,芝加哥正遭受席捲美國的極地渦旋的衝擊,這座城市現在和北極一樣寒冷。美國雪景圖:芝加哥與北極和中西部一樣寒冷,面臨50年來最冷的冬天。美國一些州的降雪量已超過1米,寒風已使氣溫降至零下59攝氏度,北美正面臨5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6日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宋連春表示,這次「歲末寒潮」影響範圍廣、強度強、部分地區風寒效應明顯,但從排名看,這次寒潮也僅僅排在近10年來的第6位。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其作用產生的極地平流層雲中的非均相化學反應釋放氯原子等物質損壞臭氧層  臭氧層破壞不能忽視人為因素的作用,需要全球行動減少人為破壞來保護臭氧層  低溫是破壞臭氧層的催化劑  臭氧層位於距離地球上空10 千米至50 千米的大氣層中,可有效阻擋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