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來遭受罕見的極寒天氣,多地出現數十年來氣溫最低值。氣象專家認為,造成美國「冰封」的是極地渦旋南下,而其背後的原因在於極地升溫。
「奔向美國的大泡泡」
美國最近「冷得掉渣」,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不久前,強烈的極地冷空氣「極地渦旋」襲擊了美國大部分地區,導致美國中西部、東北部氣溫急劇下跌,一些地區出現了罕見的超低溫冰凍天氣,甚至比南北極還低。
1月7日,全美50個城市打破歷史最低氣溫紀錄——紐約市的最低氣溫跌至零下16攝氏度,刷新了當地118年來的最低氣溫記錄;東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氣溫降至零下14攝氏度,成為當地1884年以來的新低;中西部城市芝加哥的氣溫甚至達到了零下27攝氏度,比西伯利亞部分地區還冷,居民戲稱他們的城市是「芝伯利亞」。
惡劣天氣造成停電、交通癱瘓、航班延誤,讓近1.9億美國人飽受嚴寒之苦。幾乎每個人都在指責「極地渦旋」,然而他們中不少人對這個罪魁禍首並不了解。
到紐約旅遊的曼尼告訴《華盛頓郵報》:「我不懂什麼是極地渦旋,我只知道這兒太冷了。我和弟弟剛從印度回來,但現在他已經想回印度去了。」馬裡蘭州一位居民對極地渦旋的印象更加直接——「冷!像北極一樣冷。」
極地渦旋是活躍在極地高空的大規模冷性氣旋,其效應是保持冷空氣在極地地區循環。通常,它會將冷空氣「鎖定」在北極,或在其他高緯度地區盤踞。但最近這股低氣壓一反常態,挾卷著寒流衝向了美國中西部地區。
「這股急流南下時,就像從北部打開了一扇閘門,人們自然感到北極的冷空氣撲面而來。」《華盛頓郵報》氣象組專家卡姆登·沃克說。
北極渦旋挾冷鋒南下,給美國本土帶來大面積降溫和大風天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北極和北極圈地區的冷空氣被耗盡。因此,你可以把極地渦旋看作是飄向我們的一個泡泡,一個奔向美國的大泡泡。」沃克說。
全球變暖導致極寒天氣?
進入1月以來,美國經受著100多年來最「冷酷」的嚴寒考驗,不僅動物園裡的北極熊禁止戶外活動,企鵝也取消了與遊客見面的日程。肯塔基州的萊剋星頓甚至爆出了越獄犯不堪忍受室外嚴寒、逃回監獄自首的新聞。
這場寒潮讓很多人相信,氣象學家口中的全球變暖只是個偽命題。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稱,美國目前的現狀與科學家對環境的預期完全相反,全球並非正在暖化,而是逐漸變冷——福克斯下這樣的判斷並不奇怪,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電視臺正在被冰雪包圍。
「全球變暖似乎沒有人們說的那樣嚴重。」美國眾議院議員約翰·弗萊明不以為然地說,「現在看來,這種說法甚至有些可笑。」
紐約地產大亨唐納·川普也在推特網上提出質疑:「我們經歷了20年來最寒冷的嚴冬,現在還有誰覺得全球正在變暖嗎?就連俄羅斯破冰船都在南極凍住了,這充分證明全球變暖是個謊言。」
「如果你聽說極寒天氣肆虐意味著全球變暖並不存在,你最好別相信這種謬論。」白宮網站1月8日發布的視頻中,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科學顧問約翰·霍爾德倫博士這樣說道,「天氣與氣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用任何一輪天氣狀況證明全球是否變暖都不科學。」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定義,寒潮只是「大氣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變化」。事實上,全球變暖和局部嚴寒之間並不矛盾。在美國《商業內參》雜誌看來,那些駁斥氣候變暖的人幾乎都忽略了這一點——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呈總體上升趨勢,並不排除局部地方發生嚴寒。
一些氣象學家指出,極寒天氣背後很可能正是全球變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報告稱,有證據顯示,北極升溫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極端天氣增多有關。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弗拉迪米爾·裡亞比寧1月9日表示,極地渦旋南下直接造成了美國「冰封」,但其深層原因在於極地升溫。「北極地區比其他地方升溫更嚴重。而極地與中緯度地區溫差縮小,減弱了極地高壓對極地渦旋的控制能力,低溫氣流因此侵入了中緯度地區。」
NOAA支持了這種說法,其研究表明,北極氣候變暖導致極地渦旋分裂——正常情況下,時速超過160公裡的旋風系統會把冷空氣困在極地,但當漩渦弱化或分裂後,冷鋒便可能改道南下,侵襲美國大陸。
極端天氣未來或成常態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的冬日反常地暖意十足。英國《衛報》稱,北歐諸國正在經歷100年來最溫暖的冬天——挪威奧斯陸經歷了1937年以來最暖的聖誕節,芬蘭南部也度過了30年來最溫和的12月。
氣象學家認為,北歐的暖冬現象與美國寒潮之間其實聯繫密切:受高壓控制北美地區影響,同一緯度的大西洋低壓會將溫暖氣流輸送到歐洲。
「每年我們都會遇到極端天氣,但在世界各地同時發生如此之多的極端天氣,這可不多見。近期澳洲、巴西的熱浪,最近中東的洪水和暴風雪,以及較早前的菲律賓超級颱風,都顯示極端天氣愈加頻繁。」世界氣象組織數據管理應用部門負責人奧馬爾·巴多爾說。
事實上,類似事件僅僅是個開始,持續的全球氣候變化或將導致更多極端天氣出現。德國慕尼黑,保險公司1月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共遭遇880場自然災害,這些災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達1250億美元。
這些當然不能全部歸咎於氣候變化,但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世界或將承受更多天災。
世界氣象組織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氣候紊亂和極端天氣事件增多。
英國《自然》雜誌預測,未來幾十年內,極端天氣將逐漸演變為常態。研究人員根據150年來的氣象記錄,梳理並統計出全球各地區的極端天氣值,最後得出如下結論: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一直保持在現有水平,極端天氣將從2047年開始成為「常客」;印度尼西亞將於2020年首先嘗到氣候變化的惡果,而全球將有10億人在2050年前遭遇極端天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