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旋殺死95%外來種害蟲?科學家意見兩極

2021-03-02 世界未解之謎

美國中西部和東部先前受極地渦旋(Polar Vortex)的襲擊,許多地方都被冰塊及白雪覆蓋,有21人死於低溫,數百人因意外、凍傷及心臟病發等身亡。有科學家認為,美國的寒流可殲滅95%的外來害蟲,將可回復生態平衡,不過此一說法也遭另一派反擊「無任何證據證明」。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研究顯示,極地渦旋能夠殺死北美95%的椿象。

綜合外媒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近日公布一項研究,此次美國的極地渦旋可消滅95%的椿象(stink bugs)。美國國家蟲害控制協會(the National Pest Management Association)也表示,某些外來害蟲如梣樹綠吉丁蟲(emerald ash borer) 及南松木甲蟲(southern pine beetle)等,可能受到極酷寒冷的影響而死亡,因而數量大幅減少。

另一方科學家則認為,極地渦旋能殺死部分外來害蟲,但並沒有95%這麼多。

對此,馬裡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專門研究綜合蟲害的教授吉爾(Stanton Gill)懷疑表示,在這惡劣的溫度下,雖然能殺死部分害蟲,但不可能有95%這麼多,且也沒有證據能證明,「這些害蟲面對極度低溫時,會藏在樹皮下、隔板空隙或是家中任何角落及縫隙,直到溫度回暖後再出來」。


美國國家蟲害控制協會表示,蟑螂、床蝨及其他北美土生土長的昆蟲,能在華氏零下30度(攝氏零下34.4度)生存,因此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其他成年害蟲也可能在凍死前,已在人類家中產卵,因此這些蟲卵並不會受到溫度影響,直至回溫時再繼續孵化。

相關焦點

  • 冬季極地渦旋使土衛六變得很冷!
    土衛六的平流層和地球平流層一樣,其特徵是更靠近地表的較冷層和更高的較暖層,並且是極地渦旋的區域,一種冬季覆蓋在兩極的冷空氣帽。在北美,這一現象也會導致冬季的嚴寒。在地球上,極地渦旋通常在春季消散。這項新研究發現,土衛六北半球的極地渦旋會持續超過月球的夏至,持續到地球6月下旬,持續四分之三土衛六年,即大約22個地球年。這項新研究使用了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和地球上發展起來的大氣科學測量數據,以了解土衛六上觀察到的季節變化。這項新研究擴展了研究人員先前的工作,他們認為泰坦上極地渦旋的存在解釋了月球平流層中微量氣體的富集,而微量氣體的富集解釋了南半球渦旋在初冬時觀測到的異常寒冷。
  • 極地渦旋減弱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臭氧層空洞自行閉合
    不過,研究人員解釋,臭氧層空洞形成與低溫和極地渦旋等氣候條件相關,與空氣品質無關。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稱,極地渦旋是圍繞地球兩極的一大片低壓和冷空氣區域。極地渦旋始終存在,但它們通常在夏季減弱,在冬季加強。CAMS表示,北極的極地渦旋通常較弱,因為附近的陸地和山脈的存在對天氣的幹擾比南極更大。「一旦極地渦旋減弱,這個洞就能閉合了。」CAMS說。
  • 極地渦旋導致冰凍天氣(圖)
    目前美國大部分地區陷入極地渦旋的魔爪,這種密集的空氣系統會導致溫度驟降以及冰凍天氣。  極地渦旋是一種強風流經低壓系統的流通模式,它一般發生在冬季的北極。這種渦旋的效應是保持冷空氣在極地地區循環。
  • 「冰封」美國的極地渦旋從何而來
    不久前,強烈的極地冷空氣「極地渦旋」襲擊了美國大部分地區,導致美國中西部、東北部氣溫急劇下跌,一些地區出現了罕見的超低溫冰凍天氣,甚至比南北極還低。幾乎每個人都在指責「極地渦旋」,然而他們中不少人對這個罪魁禍首並不了解。    到紐約旅遊的曼尼告訴《華盛頓郵報》:「我不懂什麼是極地渦旋,我只知道這兒太冷了。我和弟弟剛從印度回來,但現在他已經想回印度去了。」馬裡蘭州一位居民對極地渦旋的印象更加直接——「冷!像北極一樣冷。」    極地渦旋是活躍在極地高空的大規模冷性氣旋,其效應是保持冷空氣在極地地區循環。
  • 極地渦旋來襲!極寒天氣要來啦
    在對流層上方的大氣層,大約16-48公裡之上,是平流層極地渦旋,每年冬天,缺少陽光的北極上空都有大量冷空氣持續旋轉,最終在春天消散。平流層極地渦旋比下方的渦旋小得多,通常在北極上方由西向東旋轉。雖然這兩個系統都能影響我們的天氣,但突然大幅升溫會擾亂平流層的渦旋,可能會帶來寒冷的天氣。平流層和對流層的極地渦旋需要維持穩定的溫差,才能保持在北極上空活動。
  • 芝加哥遭受極地渦旋的衝擊,和北極一樣寒冷
    隨著氣溫驟降,芝加哥正遭受席捲美國的極地渦旋的衝擊,這座城市現在和北極一樣寒冷。美國雪景圖:芝加哥與北極和中西部一樣寒冷,面臨50年來最冷的冬天。美國一些州的降雪量已超過1米,寒風已使氣溫降至零下59攝氏度,北美正面臨5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如果某處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下,科學家就稱之為臭氧洞。陸龍驊進一步解釋,臭氧洞是有嚴格科學定義的,至少應具備臭氧低值在220DU 以下、臭氧低值區範圍超過百萬平方千米、臭氧低值區持續時間長(2~4個月)等條件。  以南極為例,冬季(8 月~10 月)由於沒有熱能或熱能很弱,氣溫穩定下降,上層大氣變冷。
  • 「極地渦旋」使寒冷被困住,會持續多久?
    我們知道,中緯度地區比兩極溫和是正常的,但今年1月把這種季節性的預期推向了極端。1月份,從美國到歐亞大陸,大部分中緯度北部地區的氣候都異常溫和,而阿拉斯加則在持續的嚴寒中瑟縮,北極的海冰面積也略有反彈,迎來了「復甦」。這種模式的核心是一個強大而緊湊的極地渦旋,它位於同溫層,距北極幾公裡。
  • 拉尼娜和極地渦旋雙發力 北極「發貨」的冷名不虛傳
    拉尼娜和極地渦旋雙發力 北極的邊界南移了據河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谷秀傑介紹,造成近期河南大範圍氣溫偏低的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氣候背景下,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現象。(具體解釋,請參考本網前期稿件《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
  • 準備迎接新年嚴寒,專家:北極上空變暖,渦旋分裂將導致氣溫驟降
    極地渦旋,簡稱極渦,是位於兩極上方的高空氣旋性大型環流。進入北極的暖空氣會使其變弱並分裂成渦流,這些變化會給中緯度地區帶來更低的溫度和極端天氣。英美氣象專家最近紛紛發聲,表示在本月底發生的極渦分裂可能會給北半球部分地區帶來惡劣天氣。
  • 極地渦旋來襲!美國三分之二地區變身「大冰箱」
    極地渦旋來襲!受極地渦旋影響,從中西部、大湖地區向東至俄亥俄河谷、新英格蘭地區,多地可能出現破紀錄低溫;南部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可能迎來降雪。  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伊利諾州和威斯康星州28日遭遇風雪,部分地區積雪超過37釐米。1月30日消息,當地時間28日,美國中西部籠罩在暴風雪中,學校和商家紛紛關閉,數以百萬計居民面臨可能破紀錄的危險低溫。圖為芝加哥河河面結冰。
  • 物極必反,極地渦旋引發雪災?新研究表明:熱帶氣候模式也有關係
    一項研究表明,暴雪天氣預報和強烈的「雪災」預警可以追溯到熱帶氣候模式,而不僅僅是極地渦旋。當來自北極的寒流襲擊歐洲和北美時,冷空氣準備在街道上鋪一層雪,這些被稱為極地渦旋爆發的寒潮,會導致嚴重的雪天,有時也被稱為雪災,那麼,為什麼要說極地渦旋與熱帶氣候模式共同造成暴雪天氣呢?
  • 曾發生在美國的「極地渦旋」,到底有多可怕?蘋果被凍成雕塑!
    曾發生在美國的「極地渦旋」,到底有多可怕?蘋果被凍成雕塑!在地球上赤道的溫度最高,隨著緯度的升高,溫度會變得越來越低,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天氣是非常寒冷的,在室外需要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戴好手套和帽子,把露在外面的地方全部都包裹起來。
  • 土星北極上空現巨大六邊形渦旋(組圖)
    土星北極上空現巨大六邊形渦旋(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10:05 來源:科學網 該土星「六邊形」類似於地球上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不同之處在於,地球極地氣流以圓周循環的模式運動,而土星北極渦旋以六邊形的模式運動。    通過對新的熱紅外圖像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在垂直方向上,該「六邊形」比之前想像的要更深入土星大氣層,底端大約位於雲頂下100公裡。「六邊形」系統內的雲團就像是汽車在賽道上一樣在內部循環運動。
  • 專家稱可能和極地渦旋有關!
    產生這種現象的另一個原因或許與極地渦旋有關,極地渦旋只發生在地球極地地區,它是一種持續性大規模氣旋,而這種現象在極地發生時功能更為強大。在研究的過程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建模和雷射雷達進行觀察,雷射雷達的作用是可以確定大氣層不同地方的密度和溫度,從而說明重力波引起的擾動。另外研究人員也可以計算出重力波本身的動量和能量。
  • NASA發布衛星圖像視頻 形象展示橫掃美國的「極地渦旋」
    近日,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因「極地渦旋/北極寒流(Polar Votex)」席捲而遭遇極寒天氣,中西部地區氣溫甚至跌破零下50度。
  • 美國遭極地渦旋橫掃,氣溫跌破零下50度
    遇到極地渦旋,美國北部變成寒冷中心。美國本周遭極地渦旋橫掃,面臨超乎尋常的低溫,在29日至31日期間,氣溫將下降攝氏零下53度,中西部城市芝加哥甚至將比南極還冷。對此,美國總統川普發推文要全球暖化「趕快回來」,引起各方爭議,有專家提出反駁,表示極端寒冷天氣的成因,其實極端渦旋源自於全球暖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解釋,出現冬季風暴不代表沒有全球暖化。
  • 【冬日奇觀】海冰、海浩、極地渦旋,水煮黃河都是講的什麼地理知識?
    當海冰經過夏季時,冰面融化也會使冰中滷汁流出,導致鹽度降低,在極地的多年老冰中,鹽度幾乎為零。  受熱力因素影響北極地區近地面形成了極地高壓,但高空是低壓,而且這個低壓系統是「繞極」的,好比一個寒冷空氣的渦旋,因此被叫做極地渦旋,簡稱極渦,其實它通常是指盤踞在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  極地渦旋是一種持續的、大規模的氣旋,且只發生於地球的極地,介於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中部和上部。
  • 北極渦旋正在崩潰,已破裂成3個,極度寒冷即將襲擊低緯度地區
    因為北極極地渦旋正在「崩潰」,北極冷空氣將肆無忌憚地橫掃至低緯度地區。最近,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大氣與環境研究的季節預報主任科恩告訴大家,一場暴風雪有可能在本周末到來,它將會在美國多個州持續數個星期。氣象模型表明,這次破壞將遵循去年北方冬季所見的極地渦旋擾亂模式,導致12月和1月美國全境天氣寒冷,3月份英國發生嚴重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