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十來平方米的會議室裡男生安安靜靜地坐著。他個子不高,戴著黑邊眼鏡,一身oversize風格的衛衣+羽絨服,面前一臺筆記本電腦,斯斯文文,完全一副大學生模樣。
「1995年啊?你可真年輕。」聽到錢報記者這樣的評價,黎燦德小眼睛一眯,笑了。
這個高考數學超過140分,計算機專業出色的理科男,日常工作圍繞著代碼、需求、迭代打轉。沒想到,當這些冷冰冰的詞彙遇上疫情,碰撞出了一個超級熱詞——健康碼。
2020年2月9日,杭州餘杭區率先在支付寶推出健康碼,杭州、金華、麗水……時間以小時計,這一方式被快速推廣。2月17日,浙江11個設區市健康碼全面上線,這也意味著,浙江成為全國首個「健康碼」全覆蓋省份。從0到1,運用數位技術賦能疫情防控和安全復工,這背後,是一群最早復工、最早投入到「戰疫」中的網際網路人,其中就包括了像黎燦德這樣的95後。
初生牛犢,不負眾望。
A/
普通人還在居家隔離
他們已忙到飛起
這一年,健康碼讓我們看到了數位化治理在疫情防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編制它的是一群愛敲打鍵盤的年輕人。他們把一個個看似沒溫度的代碼敲入電腦,為我們帶來了有溫度的生活。
黎燦德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一過完年,黎燦德就早早從廣西南寧老家回到杭州。儘管公司復工一再推遲,不過,因為「每日互動」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大家在家一樣可以正常工作。
在黎燦德之前,已有不少同事加入到由政府牽頭、抽調多家公司精幹力量臨時組建的「健康碼」團隊。產品需求、開發測試、熱線客服……當普通人還在居家隔離時,這群人已忙到飛起。
2020年2月15日,周六,難得一個可以睡懶覺的日子。早上10點多,黎燦德在出租房的床上醒來。微信對話框裡顯示領導發來的好幾條信息。
「上午10點,到這裡。」消息發自凌晨1點,附帶了一個定位地址:杭州西溪路創投中心。
字越少,事越大,況且連發三遍。
黎燦德抓緊洗漱,總算在中午11點左右趕到了創投中心。那是一間「臨時作戰室」,位於二樓,電梯停運,測溫、籤到、核對信息、放行……經過層層關卡,他抵達「戰場」。
大會議間裡,放置了一排排臨時工位;幾間會議室裡,安排了不同的工作小組。那時的杭州,街道清冷,這裡卻熱火朝天。
黎燦德負責的內容是產品需求,20個人安排在了一間會議室。每天早上10點開始上班,與上一班同事對接;12點開始接收投訴覆核組新反饋的需求;下午4點,需求收集完畢,進入開發;晚上12點前,開發結束,進入測試;第二天凌晨3點,新版上線;次日7點,投訴覆核組新一天的需求又不斷傳來……時間在這裡被不斷壓縮,休息是奢侈。餓了,扒拉幾口盒飯;累了,就在行軍床上眯一會。
B/
從0到1
大家都在摸索
小小一個碼,背後是複雜浩大的工程,涉及技術、產品、客服等多個領域。從0到1,大家都在摸索,一絲絲「稍欠考慮」,就意味著第二天會接到成百上千個熱線電話。
2月11日,在黎燦德進入團隊之前,杭州健康碼已經正式上線了。那幾天,申請量每天成倍增長,12345電話被打爆。
為什麼一家人軌跡一樣,健康碼顏色卻不同?為什麼高速上開了一圈,健康碼就變色了?為什麼……
各種反應系統Bug、健康碼顏色有誤等問題的電話聲此起彼伏。2月12日天沒亮,「每日互動」公司6人臨時小分隊趕到12345熱線現場,進行辦公。
問題出現,不怕,難在需要快速解決。
健康碼開通老人、兒童代辦功能後,某天的下午4點,投訴覆核小組接到一個特殊電話:有家長反映,自己為孩子代辦健康碼時無法操作。黎燦德和同事抓緊排查,發現家庭A孩子的身份證號,竟然被家庭B代辦了,原因是兩個家庭的孩子,身份證號只相差一位,家庭B在代辦時輸錯了號碼。一次手誤,給兩個家庭帶來了麻煩,這都暴露出版本還需要完善。
初期,健康碼強調「碼」的顏色,二維碼很大,顯示時間的字體卻很小。但在地鐵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不少安檢人員都反映,字太小,看起來費勁,常導致入口擁堵。從圖大字小,再到顯示時間的字體大,日期的字體小,再到日期和時間顯示都做突出處理……光顯示時間和日期的字體,前前後後就調整4個版本……
到後期,又有用戶打來熱線,提出健康碼顯示人名,感覺暴露隱私,團隊又對姓名顯示做了調整,可以由用戶自己選擇是否隱藏。
這看似小小的變化背後,其實都有編碼人的努力。短短5個多月,黎燦德數了數,自己經歷了16次涉及健康碼賦碼規則修改的大迭代。健康碼一路都在做著各種細節微調。
C/
一路收穫著
小感動
黎燦德說,自己是一個平凡人,只是參與到了不平凡的事件中。「是幸運吧。」頓了頓,他又改口,「如果反推的話,需要疫情來實現這樣的幸運,我寧可不要。」
因為疫情,黎燦德和每個普通人一樣,留下了很多遺憾。但這一年,他也收穫了很多感動。加入健康碼團隊那段時間,黎燦德每天上班進出小區,但沒有通行證,只能偷偷溜出去。偷跑了兩次被抓住了,門衛追著問他到底是什麼工作,黎燦德說自己在開發健康碼,拿出手機,翻出工作群裡的聊天記錄。從門衛大叔得知真相那天起,黎燦德感覺受到了特殊待遇。那段時間,他一件羽絨服穿了一個月,頭髮長到蓋住眼睛。到3月份,他有時候半夜就能回家,門衛遠遠認出他,不用開口,就給他開門放行,偶爾還要拉住他,問問他工作是否順利,辛不辛苦。直到後來,黎燦德才從另一個門衛大叔那裡得知,這位知道他在開發健康碼的門衛,特意把自己的班都調成了晚班,只為他認識黎燦德,可以在他半夜回家時,及時地給他開個門。
身邊的同事,也帶給他很多感動。徐崢是每日互動健康碼開發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負責產品測試工作。從大年初二拿著家裡唯一的買菜用的通行證出門後,他就一直沒有回家。直到2月14日凌晨4點,徐崢偷偷回家看老婆,看著熟睡中的妻子又不忍叫醒。第二天一早,家人還沒醒,徐崢又回去上班了。
據了解,疫情期間,每日互動公司先後投入人員300多名參與健康碼的相關開發維護工作。
健康碼正常運行的背後,是他們在默默付出。
本報記者 朱麗珍 丁原波 通訊員 王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