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CP今起施行 「一物一碼」技術應用新藥研發

2021-01-1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7月1日起,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以下簡稱GCP)正式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據悉,我國科研團隊在科技部立項的「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引入「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

通常來說,一款新藥的上市,需要經歷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新藥註冊申請審批等諸多環節。其中,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的結果尤為重要,它將受試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病人和醫生雙方都不知道具體分組,以免人為因素對臨床試驗過程和新藥療效和安全性的評價造成主觀引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經常會出現在相關環節盲底提前洩露,而人工編盲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2020版的GCP要求申辦方、研究者和臨床試驗機構優化安全性信息報告和規範新技術應用,試驗機構的計算機化系統應當具有完善的權限管理和稽查軌跡,保證臨床試驗過程的完整性和試驗結果的科學性。

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引入「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統計室主任、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副所長姚晨教授透露,此次我國在新冠藥物臨床試驗中首次試水的「碼上放心」追溯技術,就能適應新版GCP的相關要求,採用「一物一碼」機制,在藥物編盲時採用統一編盲方法和編號規則,利用掃碼編盲加密設備和相關技術,實現簡單編盲操作的同時,確保藥物盲底安全。

上述追溯技術還能實現臨床試驗用藥從生產、配送到使用各環節的全程流向和溫度追溯,確保臨床試驗用藥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並且能夠通過掃追溯碼對臨床試驗用藥進行精準的接收、發放、銷毀、回收管理,真實、客觀記錄臨床試驗用藥的使用情況,與中央隨機系統(IWRS)對接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的精準編碼和隨機分組。

「對於類似幹細胞這樣試驗有效期非常短(24小時以內)的藥品,需要按人份高頻次精準編碼,同時,在新冠疫情期間編盲人員無法到藥企現場編盲,傳統的編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按試驗進度隨時編碼的要求,況且此方法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都很高。追溯系統可以按照預先定義好的編盲方案,隨時進行編盲操作,做到可追溯、真實、客觀。這次嘗試,為新藥臨床試驗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姚晨表示,現階段在臨床試驗中引入藥物全鏈路追溯,可以確保編盲臨床試驗過程符合國家新版GCP要求,同時提高新藥研發可信度、有效性以及研發效率。

據悉,「碼上放心」是阿里大健康數字新基建的重要服務系統,利用一物一碼、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幫助藥品企業實現一物一碼的全程流向和溫度追溯管理。截至目前,全國超過九成以上的藥品生產企業入駐該平臺,其中疫苗生產企業的覆蓋率已達100%。此外,此項技術已經延伸到新藥臨床試驗、生鮮食品追溯、跨境醫藥電商等多個領域。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新版GCP施行 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藥研發臨床試驗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7月1日,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
  • 新版GCP施行,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冠藥物臨床試驗
    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事實上,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
  • 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藥企實現一物一碼追溯管理
    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由阿里健康研發的「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
  • 新版GCP施行在即,太美醫療科技「SAE管家」重磅發布
    專家表示,隨著新版GCP在2020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中國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工作將迎來全新的變革;通過採用信息化系統進行安全性信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的管理效率,並保障操作流程的合規性。
  • 今起施行…
    今起施行… 2020-11-2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利用AI「發現」新藥 為研發提速
    在本輪發現COVID-19疫苗的競賽中,人類已經取得一系列進展,也由此產生了使用AI技術推動藥物發現的新路徑。例如,包括Benevolent AI在內的眾多製藥企業已經開始應用AI從現有藥物中尋找候選藥物。在治療方面,Benevolent AI還公布了進入臨床驗證階段的6種分子。
  • 三維碼科技:一物一碼連接億萬消費者、撬動大數據助力營銷
    三維碼一物一碼連接消費者,精準觸達終端三維碼一物一碼把產品轉化成一個個與消費者形成關係的觸點,為產品與億萬消費者建立起連接。以產品為流量和數據入口,觸達並匹配目標消費者。在這個掃碼時代,通過每個掃碼後的信息傳遞,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的終端傳播費用,減少中間環節費用的投入,尋客獲客成本更低。
  • 專家: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
    專家: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 2017-11-08 14:19: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諸多新法規下藥企如何更好研發新藥?
    l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藥學部首席總監杜爭鳴博士帶您探索一種安全、綠色、高效和穩定的原料藥生產工藝; l 默克雪蘭諾全球早期發展部中國臨床藥理部負責人黃悅博士將為您分享如何量身定製的新藥早期研發策略; l 人福普克(武漢)藥業總經理孟曉峰博士為您講述新版cGMP實踐過程中的重點要點; l
  • 一圖讀懂 | 「漸凍人症」新藥研發新進展
    依達拉奉是一款神經保護劑,它能強效清理自由基,使神經免於氧化應激和神經元凋亡。依達拉奉是2001年日本田邊三菱製藥公司研製上市,治療腦卒中。2015年和2017年,它先後在日本和美國被批准治療ALS。利魯唑是賽諾菲(Sanofi)公司開發的藥物,1996年美國FDA批准上市,是第一個獲美國FDA和歐盟批准用於治療ALS的藥物。
  • 中金:新藥研發過程經歷了什麼?
    國內目前處於創新藥的黃金髮展期,但新藥研發耗時長、投入大、風險高,其研發過程目前還不為大家所熟知,因此我們對新藥發現的發展歷史進行了回顧,梳理了目前新藥研發經歷的整個過程,以期對投資者了解創新藥的研發過程和創新藥投資提供幫助。
  • 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
    在不斷更新2019-2020B肝全球在研創新藥期間,不禁要問,慢性B肝新藥研發難度在哪裡?眾所周知,B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硬化、肝癌(HCC)的主要原因之一,預防性B肝疫苗成為減少感染的關鍵。B肝新藥研發難點,共價閉合環狀DNA難定位,未來NA聯用新藥方案同時,包括治療性B肝疫苗已有在全球正在註冊審批當中。小番健康提醒,治療慢性B肝難點在病毒複製模板cccDNA,而這是B肝病毒複雜的生命周期步驟中最難的地方。
  • 中國西部新藥研發技術服務聯盟在蓉成立
    中國西部新藥研發技術服務聯盟正式發起成立,將通過打造專業化的服務鏈,吸引全球創新資源、聚集創新鏈,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數千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政策法規的若干關鍵問題進行研討,藉此促進西部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讓更多前沿技術科學家在成都找到創新創業的機遇。
  • 中金公司:新藥研發過程經歷了什麼?
    新藥研發的技術變革新藥研發的歷史也是一部新藥研發技術變革的歷史,新的技術手段的出現不斷帶動著新藥研發行業的發展,新藥研發技術的歷史變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世紀以前,藥物多來自於自然界的天然產物在早期,人們主要根據自身經驗利用天然植物、動物、礦物直接用於部分疾病的治療,如毒性、催吐、止瀉、止痛等效應。
  • 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新藥研發成功率低於10%,平均研發成本15億...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行業論壇——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上,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以「巨型新藥種子庫 新分子賦能創新藥」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李進在演講中分享了一組數據:新藥研發成功率低於10%,每個新藥研發平均成本15億-20億美元,每個新藥研發時間需要10年以上。
  • 科學網—新藥研發模式亟須轉變
    ■劉昌孝
  • 李競:做生物新藥研發的阿里巴巴
    他曾經去耶魯大學讀過MBA,想要在美國創業,然而還沒等他付諸行動,兩個電話卻把他叫回了中國。2013年,李競一位要好的朋友向他推薦了中國企業——無錫藥明康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明康德」)。當時,藥明康德正在建設生物新藥研發團隊,通過各種資源和渠道在招募帶頭人,而巧合的是,線上線下的各種資源都指向一個人——李競。
  • 製售假劣藥今起入黑名單 藥品安全等一批法規今起施行
    製售假劣藥今起入黑名單 藥品安全等一批法規今起施行 2012-10-01 7:47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0月1日訊(記者 李廣軍)從今天起,全國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熾燈;生產銷售假藥
  • 體外新藥篩選系列(一):KRAS篩選助力靶向腫瘤藥物研發
    RAS突變腫瘤佔人類所有惡性腫瘤的三分之一,其中KRAS作為RAS基因家族中的主要亞型,促發人類多種致死性腫瘤,如肺癌、結腸癌和胰腺癌等。 KRAS編碼一種小型GTPase膜結合蛋白,這種蛋白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出現,非激活狀態下的GDP結合形式以及激活狀態下的GTP結合形式。
  • 危機來襲時,讀一讀新藥的故事吧
    新藥研發一線科學家、科普作家梁貴柏繼《新藥的故事》之後,最近又推出了科普新作《新藥的故事2》,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重談新藥研發背後的故事,一窺人類健康事業的漫長旅程,提醒讀者居安思危,在危機來襲時不至於慌亂,對健康多一點常識,對疾病多一份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