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新法規下藥企如何更好研發新藥?

2021-01-17 HPC藥聞藥事

會議詳情

會議:第二屆中國國際化學藥開發高峰論壇

時間:2016年11月10日-11日

地點: 中國 | 北京

主題:合規、高效、低成本地開發化學藥物

早期優惠截止時間:2016年9月31日

關注微信號「商圖信息」,回復「公司名+姓名+手機號」搶佔預註冊名額!

 

重量級講者一覽

l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專家楊悅教授為您解讀新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對中國醫藥研發的影響;

 

l 拜耳大中華區醫學事務及藥物警戒負責人、副總裁郞志慧博士與美國強生製藥集團國際科技合作部總監夏明德博士將和您共同探討,在日益嚴格的法規環境下,企業研發的戰略;

 

l 華海美國/普霖斯通製藥執行總監趙大川博士、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習寧博士、以嶺研究院藥物研發副院長陳洪博士將和您共分享中國藥品申報美國以及歐洲的成功案例。

 

l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藥學部首席總監杜爭鳴博士帶您探索一種安全、綠色、高效和穩定的原料藥生產工藝;

 

l 默克雪蘭諾全球早期發展部中國臨床藥理部負責人黃悅博士將為您分享如何量身定製的新藥早期研發策略;

 

l 人福普克(武漢)藥業總經理孟曉峰博士為您講述新版cGMP實踐過程中的重點要點;

 

l 羅氏製藥CMC製劑組負責人陸明秋博士為您講述創新製劑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產業化探索;

 

l 上海復星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劉學軍博士將概括雜質研究指導原則以及雜質控制及測定方法;

 

l 胡邵京浙江貝達藥業副總兼首席化學家胡邵京博士將分享長效GLP-1和胰島素口服給藥最新進展;

 

l 以嶺研究院藥物研發副院長陳洪博士現場教您如何利用反向工程提高仿製藥品質;

 

l 蘇州晶雲藥物執行長陳敏華博士為您講述晶型在化學藥開發中的重要角色;

 

 

議題詳情

法規解讀

新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新《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新版藥典;臨床實驗自查;新版cGMP實踐要點;中國申報美歐案例分享... 

仿製藥分論壇

雜質譜、輔料、包材與一致性評價;溶出檢測、生物等效性實驗、數據與一致性;晶型的角色;反向工程新思維... 

創新藥分論壇

化合物篩選;創新製劑技術;劑型、給藥途徑提高藥效;靶向製劑開發;臨床前/臨床新藥研究;轉化醫學與新藥研發...

  

更多議題和講者信息請閱讀原文

 

如果您有精彩領先的解決方案面向以下300+參會群體

 1. 領先化藥公司的業務拓展部、產品開發部、研發部、技術部、質量部,註冊部的高級管理人員
  2. 傑出研究機構以及各大院校的科學家
  3. 藥品審評機構的官員
  4. 中小型化藥公司的企業家
  5. CRO以及CMO的高級管理人員
  6. 化藥科研,生產,質控等解決方案供應商
  7.信息服務提供商的高級管理

 

歡迎您和以下企業一同參會

以下企業及職務層級表為2015年參會信息

 

WCPF   2015年參會名單

公司名

職位名

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長

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

副總

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

部長

常州製藥廠有限公司

副總

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化藥研究所所長

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化藥研究所副所長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副所長

凱默斯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助理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總經理助理

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海慈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化學藥物研究所所長

福安藥業集團重慶禮邦藥物開發有限公司

發展規劃部

福安藥業集團重慶禮邦藥物開發有限公司

合成總監

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助理、總工程師

安士製藥(中山)有限公司

研發總監

上海中西製藥有限公司 

研發副總

浙江車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浙江車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浙江車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總監

浙江車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中心主任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立項高級經理

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質控部經理

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質控部專家

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助理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合作開發部副總監

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

主任助理

常州齊暉藥業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經理

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研發副主任

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國際註冊主管

上海中西製藥有限公司 

總經理

貴州天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專家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分析研發經理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高級經理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製劑研發副經理

廣州朗聖藥業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資深科學家

濟南金達藥化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院長

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監

上海陽帆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Marketing

重慶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高級研究員

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

研發課題組長

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質量總監

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Direct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研發運營高級經理

上海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經理

深圳市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評審員

禮來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NPP Ass Director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市場發展部經理

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臨床前副部長

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主任

天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副主任

南京正大天晴

項目發展部高級經理

瀋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戰略專員

 上海禾豐製藥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工程師

深圳市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專員

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副所長

輝瑞(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臨床數據服務部門負責人

常州市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副總工

南京摩迪康生物醫藥研發有限公司

中國區總經理

浙江花園藥業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蘇州慧源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質量部經理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總經理

杭州紐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項目管理副總監

美國藥典委員會

中華區化學分析實驗室總監

美國藥典委員會

Director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化藥所副所長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先聲研究院技術總監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齊魯藥物研究院信息合作部項目經理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Deputy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Affairs

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藥物合成研究所技術總監

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質量分析研究部部長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QC 總監

上海科勝藥物研發有限公司

分析研發總監

上海恆瑞醫藥有限公司

製劑部高級研究

上海恆瑞醫藥有限公司

分析主管

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Research   Investigator, Early-stage R&D

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Associate Director of   R&D Center

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技術部經理

深圳致君製藥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產品發展部立項專員

深圳市華力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製劑研究員

華海(美國)國際有限公司

高級副總裁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

上海方予健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

常務副會長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

研究員

Teva   Pharmaceuticals

副總裁

Novast   laboratories LTD.

高級科學與法務總監

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生產負責人

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副院長

Sandoz,   Austria

BE專家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研發執行總監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美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區副總裁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學家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兼首席化學家

深圳市華力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官

生物探索

編輯

生物探索

編輯

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質量總監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

QA scientist

重慶博騰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QA工程師

重慶博騰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QA工程師

山東諦愛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QA經理

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

QA主管

天津天士力聖特製藥有限公司

QA主管

天津天士力聖特製藥有限公司

質量總監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國際藥政副部長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國際藥政口服製劑處長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國際藥政口服製劑主管

齊魯製藥有限公司

國際藥政副部長

上海恆瑞醫藥有限公司

副所長

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主任

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科長

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

主任

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

主任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註冊副主任

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註冊總監

北京悅康潤泰國際商貿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註冊經理

昆明製藥

副院長

昆明製藥

研發經理

浙江醫藥新昌製藥廠

項目專員

浙江醫藥新昌製藥廠

所長

安徽新和成藥業

註冊經理

福安藥業

化藥所長

福安藥業

製劑專員

石藥歐意

......

石藥歐意

......

石藥歐意

......

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總監

常州四藥

質量經理

天士力聖特

質量總監

連雲港傑瑞藥業

質控經理

連雲港傑瑞藥業

研發經理

北京泰德製藥

生產總監

北京泰德製藥

研發經理

北京泰德製藥

質量經理

辰欣藥業

經理

諾華

工藝總監

諾華

質量經理

瑞陽製藥

註冊經理

瑞陽製藥

藥政經理

瑞陽製藥

研發經理

正大天晴

院長

正大天晴

研發經理

正大天晴

質量總監

山西振東藥業

副總經理

上海信誼

主任

阿斯利康

Head of CMC

阿斯利康

Head of Chemistry

海南雙成藥業

副總經理

海南雙成藥業

研發經理

深圳致君藥業

註冊經理

深圳致君藥業

副所長

佳生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監

佳生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客戶經理

佳生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科學家

佳生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專員

美國化學文摘社北京代表處

客戶顧問

美國化學文摘社北京代表處

總經理

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

經理

德進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主管

德進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高級產品經理

德進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市場專員

德進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市場專員

力揚企業有限公司

Sales Engineer

力揚企業有限公司

Sales Engineer

力揚企業有限公司

Sales Director

上海鼎兆貿易有限公司

銷售經理    

上海鼎兆貿易有限公司

技術工程師    

感謝您的時間,如果您有興趣參會或贊助,請查看您的邀請函!

 

 

 

參會諮詢方式:

+21 5185 9507

wcpf@bmapglobal.com

www.bmapglobal.com/wcpf2016


相關焦點

  •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 中國藥企研發抗癌藥有多難?-虎嗅網
    與以往不同的是,「拓益」有諸多亮眼標籤:它是一款完全國研、國產的PD-1單抗生物創新藥。事實上,中國製藥行業從2018年就開始了意義非凡的一年,不僅僅因為一部《藥神》的大火,也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中國藥企在廉價抗癌新藥領域終於有了一席之地。
  • 遇見下一個6年,新藥研發靠什麼?( qPCR、層析、質譜、微陣列、微流...
    遇見下一個6年,新藥研發靠政策政府機構的監管水平和辦事速率在新藥審批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讓新藥審批審評更加順暢並減少時間成本,從制度上鼓勵數據共享可促進監管水平的上升。此外,如何減免稅收、降低儀器設備出口關稅、鼓勵政府和私人投資,在制定法律方面可以向低價藥和新靶標藥物傾斜等等皆是促進新藥研發之對策。
  •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
    B肝在研新藥反義寡核苷酸,歐洲肝臟年會,2家藥企分享研發數據它們是ISIS 505358/GSK3228836(IONI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RO7062931(羅氏公司)。此前,兩種新型反義寡核苷酸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們在慢性B肝患者(CHB)中均有降低體內B肝表面抗原水平作用。
  • 從跨國藥企2019年報,看未來醫藥行業研發趨勢
    【製藥網 行業動態】開年後,全球頭部跨國藥企陸續發布年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所統計的17家跨國藥企2019年合計業務收入就超過4800億美元。   從跨國藥企研發投入,看行業未來研發趨勢   事實上,從各大藥企年報中很明顯可以發現,這些全球頭部藥企取得龐大市場規模是建立在不斷研發創新基礎上的,不僅研發水平較高,研發投入力度也非常大。2019年17家核心藥企平均研發費用率為20%,總體較前三季度提升3%。
  • 《新藥的故事》新藥研發的背後隱藏著不少耐人尋味的故事
    所以接下來我會分兩部分和大家講講《新藥的故事》看看新藥研發它背後隱藏的故事。 第1,我們看 新藥它是如何產生的? 第2,就是如何平衡公眾與製藥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 好,我們先看第一部分,在很多情況下 新的藥物是如何誕生的?
  • 我們如何用AI來研發新藥?
    ,有許多疾病至今無藥可治,而新的疾病、病毒又層出不窮,比如我們眼下正在經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如何才能提升新藥研發的效率?也許人工智慧可以?傳統的新藥研發過程是怎樣的?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周期特別長;第二,體系非常複雜。一個藥物的發現,首先需要在生物學上確定可能產生疾病的原因,然後到各種可能的分子當中去尋找,找到合適的藥物,最後在醫學上臨床測試。
  • 專訪復星醫藥回愛民:新藥研發的「跳躍式趕超」,四類企業該各自...
    臨床研發:人才極度缺乏但成長速度很快,經歷完整的臨床周期極為重要回博士擁有多年臨床研發經驗與深厚的學術研究背景,在武田製藥,他全面領導了重磅藥伊沙佐米的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和全球註冊申報,對美國、歐洲、日本及我國新藥臨床研發和註冊法規的情況均非常了解。談及海內外臨床試驗研究水平的差距,回博士感觸頗深。
  • 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新藥研發成功率低於10%,平均研發成本15億...
    李進在演講中分享了一組數據:新藥研發成功率低於10%,每個新藥研發平均成本15億-20億美元,每個新藥研發時間需要10年以上。他表示,如何通過對新技術、新研發流程、新研發模式的探索,使創新藥的(研發)過程變得更快,藥效更好、副作用更少,同時能減少研發成本的支出,是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 專訪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總裁何靜:希望以後把在中國的研發...
    此次進博會期間,英國藥企阿斯利康可謂收穫頗豐:兩日籤約交易額已近90億元、阿斯利康位於上海的全球研發中國中心正式揭牌,阿斯利康還宣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全國22家醫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備忘錄。 關於這個研發中心的意義,阿斯利康表示在於「未來將從開展中國確證性研究支持新藥上市工作向更早期研發擴展」。
  • 新藥研發成本降低90%:一群理想主義者的務實創舉
    受忽視疾病指那些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廣泛人口,但新藥研發力度有所不足的疾病,昏睡病、利什曼原蟲病、南美錐蟲病、兒童愛滋病、絲蟲病、以及瘧疾等都隸屬在內。儘管影響著數量巨大的人口,在1975年到1997年期間研發的1000多種新藥中,卻只有13個新藥與它們有關,患者的醫療需求也遠未被滿足。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報告》中提到:「對比美國肺癌靶向藥物的上市情況及研發管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肺癌部分靶點上的藥物選擇已經比較豐富,但我國在新藥可及性上與美國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不同作用機製藥物分子的研發中,我們往往集中在肺癌常見靶點的新藥研發,對少見或罕見突變患者精準治療的研發管線不足,從而缺乏對疾病進展全程中出現的治療新需求的考慮。」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430萬人。
  • 研發投入最多,這十家藥企榜上有名
    研發投入最多的十大生物醫藥公司總計投入了820億美元開發創新藥物、診斷方法和疫苗,比2018年增加40億美元。今日,「FierceBiotech」公布了2019年研發投入最多的10大藥企名單。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這些大型藥企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布局。
  • 新藥研發關鍵是啥?「偉哥」理論發明人:一氧化氮!
    現場,醫藥界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在成都分享最新研究,在他看來,一氧化氮為新藥研發提供「信號」,已經成為生物學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市場上很多新藥物與一氧化氮的研究成果有關。↑費裡德·穆拉德(左一)、卡瑞瑪·沙巴(左二)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一氧化氮為新藥研發提供「信號」因為發現一氧化氮能促使心血管擴張,費裡德·穆拉德獲得1998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這一發現也促成新藥「偉哥」的發明,他也成為「偉哥」」理論發明人。弗裡德·穆拉德來說,「我在一兩年前來過成都,這是非常棒的一座城市。」
  • 為什麼中國創新藥企紛紛選擇去澳洲做臨床試驗?
    作者丨顏夢夢近兩年去海外開展新藥臨床試驗,在中國創新藥企中越來越成為潮流。百濟神州、康寧傑瑞、基石藥業、復宏漢霖、貝達藥業等諸多藥企相繼在海外啟動了臨床試驗。也正是這場行動重塑了中國藥物研發的環境。大家知道,臨床試驗的核心是質量,以往本土企業在尋求合作的過程中,往往希望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成本完成更多的工作,但這三個要素不可能同時達到最大化。而國內在倫理和知情、研究者的配合度、法規的完善程度、實施團隊的經驗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從而導致臨床試驗無法順利進行。
  • 藥企授權交易頻繁 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日益獲得國際認可
    授權合作是新藥研發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License in 項目可以彌補企業產品線短板,豐富企業產品管線,而 License out 項目可以將企業研發成果順利推入更廣的市場,或者利於企業整合業務。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國內外藥企間的授權合作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 上億元的臨床試驗費用「託付」給醫院 新藥研發咋還快不了?
    為加速新藥研發進度,單一新藥在某家國家級大型醫院的臨床試驗預算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但是,不少醫院「重診療,輕研究」、臨床試驗管理費用過高、臨床研究考核激勵機制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新藥研發的速度。
  • 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如何承載患者和藥企的希望,關於臨床試驗受試者...
    由於審批滯後,很多「新藥」在國內進行臨床研究時已在國外上市,並且有的已上市多年,安全性、有效性已有數據支撐。不過,進口新藥進行臨床研究是必要的,可以更進一步得到基於國內人群疾病情況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3. 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優先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背景下,新藥和已上市藥物,都在加速進行臨床研究,對臨床試驗機構和受試者需求提升。
  • 人民日報海外版:結合化學藥中藥 新藥研發中國創新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把化學藥和中藥知識結合起來新藥研發走出中國創新路(醫聲)近年,醫藥創新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話題。從新藥創製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到新藥獲批量連年增加、速度加快,再到國產創新藥不斷上市,中國的醫藥創新之路在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的雙重助力下,越走越順暢。但創新藥研發技術要求高、投入大,有著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和長周期的特點,如何在此約束下走出中國特色新藥研發之路?如何結合中醫藥體系進行新藥研發?日前,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相關人士進行了討論。
  • 氧氣感知研究獲諾獎 4家中國藥企正開發HIF新藥
    而全球首款低氧誘導因子藥物新藥研發於2018年在中國獲準上市,當前國內已經有4家藥企正在開展HIF-PH抑制劑開發,首款低氧誘導因子藥物的評審經驗,將為我國其他HIF類新藥研發提供寶貴的經驗。這一開創性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的機制,為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三位科學家首次發現並完整闡述了缺氧誘導分子(HIF)信號通路在機體應對氧濃度改變中的相關作用機制,為貧血、心血管疾病、黃斑退行性病變以及腫瘤等多種疾病開闢了新的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