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一些烘培的食品。例如蛋糕也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根據資料顯示,在2022年,我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而在烘焙食品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品牌。而在這其中,好利來無疑是翹楚。從日前公布的2019中國烘焙甜點十大品牌榜,它以920.1的高指數高居第一名,力壓群雄。那麼好利來是怎麼發展成全國最大的蛋糕店的呢?
羅紅,好利來的董事長。而他之所以走上烘培蛋的這條道路,轉折便是一個愛心蛋糕。在母親退休後的第一天, 羅紅想要買一個蛋糕給他的母親,用來慶祝自己母親退休。可是令他絕望是,他跑遍了整個雅安都沒有買到,他感到很傷心。事後,他發覺到了商機,他果斷地成立了一家蛋糕店。而在蛋糕店中, 羅紅設計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蛋糕—心愛蛋糕。羅紅後來回憶說,那是將一個圓的蛋糕切去一塊,然後搭配上精緻的花邊,寫上「親愛的媽媽,您辛苦了」。這款現在看來最普通的蛋糕,在當時卻顯得十分超前。
1992年,羅紅邁出了自己關鍵性的一步,他決定將麵包店開向全國各地。他瞄準了蘭州,而在蘭州,由於羅紅經營得當迅速的站穩了腳跟,並且為以後席捲全國打下了基礎。
1999年,羅紅成立了瀋陽好利來實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將好利來規模化經營。隨著時間的發展,目前為止,好利來已在全國五十多個大中城市開設了近千家連鎖店,建立了龐大的連鎖經營體系。但是在好利來的迅速擴張過程中,羅紅有一段時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習慣去巡視店面,當好利來開到四五十家店時,我心裡開始發毛了。因此,羅紅開始學習企業管理知識,並且充分的放權,使得好利來的發展更為活躍。
那麼,好利來為什麼又面臨解體的危機呢?
2014年,因為眾多新的烘培品牌的追擊,好利來決定進行升級,對門面進行重新裝修。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成本會增加,這也讓公司的其他創始人有了分歧。最後幾經協商,羅紅決定解除已經執行了十幾年的營銷模式,聯合創始人可以自己的創立新的品牌,獨立經營。
據資料顯示,原好利來中原公司旗下吉林、鐵嶺、錦州等地60餘家店統一更名為「好芙利」;江西好利來全部升級為「蒲公英」;而蘇州好利來50多家門店,一部分重裝升級,仍是「好利來」品牌,另一部分則變成了「甜星」。
如今,隨著好利來內部加盟制的終止,屬於老一代人的舞臺也終將落幕,而好利來的創始人也將公司的大權交給自己的兩個兒子,自己沉迷在攝影的世界裡,遠離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