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科技為擎.創贏未來"第一財經科創大會在北京召開。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與服務專業委員會專職委員王勇作了題為《堅守板塊定位,服務科技創新》的分享。
王勇表示,資本市場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助力,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將使科技與資本間的橋梁更加通暢。
眾所周知,科技創新企業具有不確定性高、融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等特點,不利於從銀行等間接融資渠道獲取充足資金。而資本市場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點,比較容易組織動員資金、人才等資源從事風險較高的創新創業活動,具有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先天優勢。
當前,黨中央高度重視資本市場建設,在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要求:「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升直接融資比重,也是金融「去槓桿」、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方式。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樞紐和平臺,上交所是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服務直接融資、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防範金融風險等重要任務。一直以來,上交所致力於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讓科技與資本間的橋梁更加通暢,努力為實現科技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應有貢獻。」王勇說。
2019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一年,在全年多項重大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是中央針對當前世界經濟金融形勢、立足全國改革開放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截至11月1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54家,總體具備較強科創屬性,基本都為硬科技企業。上交所審核通過96家,66家獲證監會註冊生效。這些企業也基本都是「六大領域」內的企業。
「總體而言,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企業大多處於爬坡過坎階段,有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優勢,然而,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科創企業總體『技術跟跑的多,並跑的少,領跑的鳳毛麟角』。科創板要鼓勵和支持怎樣的硬科技?我認為,『硬科技』不僅僅是國際領先的技術,也不局限於高端製造業,那些有助於提升我國經濟、軍事、科技實力,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有助於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進口替代,有助於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都是『硬科技』的體現。『硬科技』也可以同『軟科技』深度融合,推進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王勇表示,「硬科技」內涵豐富,與科創板定位、支持企業屬性高度吻合,是科創板一直堅守的初心。在支持「硬科技」的過程中,科創板也必須把握好科技創新規律、企業發展規律和資本市場規律,不僅要為成功的科技創新企業「錦上添花」,更要為「在路上」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助力,持續推動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
王勇透露,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紮實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堅守科創板定位,持續研究細化科創板定位把握的重點關注指標,完善把好科創板定位關的工作機制。二是持續完善科創板相關制度安排,進一步提高制度包容性,創造條件讓各類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實現科創板上市。三是將提升對「隱形冠軍」等優質「硬科技」企業的吸引力,設計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採取差異化服務模式,助力其對接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