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利用CRISPR/Cas9系統可拯救失明小鼠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一項遺傳學重要研究成果,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能夠阻止小鼠視網膜退化,進而拯救失明小鼠。其所述方法利用了CRISPR/Cas9基因治療系統,可適用於導致色素性視網膜炎(失明的主要原因)的各種潛在遺傳缺陷。
色素性視網膜炎無法醫治、不易覺察,對患者眼睛造成極大危害而且具有遺傳性。該病特徵就是視網膜退化,但由於色素性視網膜炎可能由60多種基因的突變引起,因此,想要制定針對性療法來修復每一個具體的基因是非常困難的。
視網膜上包括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而引起色素性視網膜炎的基因突變,首先會導致視杆細胞死亡,繼而引起視錐細胞死亡,最終導致患者失明。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研究人員吳志健(音譯)及同事此次並沒有去治療引起基因突變的疾病,而是測試了一種保留視錐細胞的方法。他們使用了生物醫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技術——CRISPR/Cas9系統,從而使決定視杆細胞身份的基因喪失功能,誘導視杆細胞獲得視錐細胞特徵,使之能夠不受有害致病突變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在3個視網膜退化小鼠模型中(總計有30隻小鼠),該療法可以阻止視網膜退化並改善視覺。
這項研究表明,該方法可能適合用來治療視網膜退化疾病,並且可能適用性廣泛,不受不同潛在遺傳突變的影響。
總編輯圈點
以前基因治療一般是用病毒導入和替換目標基因。CRISPR的好處是它不引入外源基因,避免了相關風險。但怎樣輸送CRISPR到目標位置讓它生效,還是個艱巨的技術挑戰。此次在小鼠身上的進展讓我們又樂觀了一點。我們不能確定未來CRISPR是否會成為基因治療的主要工具,但即使不是它,也會有合適的基因工具,徹底治癒我們現在束手無策的遺傳病,簡單到像一次闌尾炎手術。(記者張夢然)
(責編:賀迎春、熊旭)
2017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全面走完「第二步」在2016年相繼完成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後,今年4月中下旬,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開展貨物運輸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多項關鍵技術試驗。【詳細】
6329米!國產水下滑翔機「海翼」刷新世界紀錄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上完成了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為我國深淵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