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風光 有詩有橙有遠方: 詩城奉節的「前世今生」 帶您...

2020-12-06 上遊新聞

重慶市奉節縣人民政府縣長 祁美文

奉節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奉節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地處三峽庫區城鎮群,古稱夔州,今譽詩城,因「奉公守節」而得名,因「奉節臍橙」而馳名,因「中華詩城」而揚名,距今有2330餘年的建制史,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城之一。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為旌表諸葛亮大忠大義、忠君愛國、奉公守節的品質,賜名「奉節」,沿用至今。

奉節因山而特、因水而靈,詩歌是奉節最美的風景,臍橙是奉節最濃的鄉愁,旅遊生態和人文內涵是奉節特有的「兩大寶貝」。這裡是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核心區和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景觀奇絕舉世無雙、自然生態無與倫比、歷史文化燦若星河。

奉節之美,美在生態。青山、綠水、微風,一幅活的水墨山水畫,在這裡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鄉間的怡然。奉節之特,特在人文。名人、詩歌、故事匯聚一城,在這裡可以回歸風雅的生活,收穫豁達的胸懷。

奉節「三好」 奉節「三有」

奉節好在金山銀山。奉節的山,集雄、奇、險、峻、幽、古為一體,是長江上遊生態屏障重要骨架的組成部分,緊鄰南北地理交界線,深山峽谷縱橫交錯。境內有著名的赤甲山、白鹽山,有雲龍長興、九天龍鳳等山脈,生物多樣性十分明顯,有7個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中上遊交界處的「綠色長城」。

奉節好在一江碧水。境內「一江五河二十二溪」形態各異,梅溪河千年流傳,草堂河丹青相合,黛溪河紅葉爛漫,九盤河跌宕蜿蜒,石筍河清澈凜冽;縣域山澗小溪星羅棋布,因勢而動,尋機而湧,與山、石、溶、瀑、洞、林的精緻秀麗融為一體,賦予了奉節無數的生機與靈動。

奉節好在風光無限。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舒適宜人的生態環境,賦予了奉節旅遊資源富集的明顯優勢,全域365 個旅遊資源單體,一步一景,處處是景。全縣堅持大保護、微開發、巧利用,把風貌、美景、人文與產業、城市一體對待,建設更多的「藍天白雲遊、綠水青山繞」,能夠讓遊客坐下來、住下來、慢下來、靜下來。

奉節有「詩」承千年。千百年來,有很多著名詩人都在奉節留下傳世名篇,「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天下第一景詩」《康熙·六言詩》均產生於這裡,成就了奉節「中華詩城」之美譽。當代奉節人,仍然保持著「人人讀詩、人人寫詩、人人唱詩」的良好狀態。

奉節有「橙」待古今。自漢代開始,奉節的柑橘便是享譽天下的貢品。杜甫記詩云「園甘長成時,三寸如黃金」。奉節是全球八大臍橙主產區之一,臍橙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年產量33萬噸,有花果同樹的美景,是掛樹保鮮的美食。奉節臍橙品牌價值達到 182 億元,被譽為「中華名果」,是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締造了一棵樹從「養活30萬人」到「致富30萬人」的產業奇蹟,成為了「甜蜜事業」。

奉節有「遠方」可期。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奉節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的理念謀劃發展、「+生態」的思路發展產業,一幅城市與鄉村、山水與人文融合發展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隨著山水資源、生態資源日益升值,奉節越來越成為老百姓安居樂業、投資者發展創業、旅遊者休閒體驗的好地方,高質量發展空間豁然開朗。

中國是詩的國度 奉節是詩的故園

詩歌源於「江山之助」。在古代,三峽是出入蜀地的必經之路。這裡山水形勝、雄奇幽美,清雅脫俗的詩詞都藉助於自然山水的感染,山水風光、自然風光對詩人都有極大的幫助,註定讓絡繹不絕的詩人在這裡感懷吟誦。置身這樣的山水中,才能喚醒心中的靈感,在體驗靈感的過程中,用詩詞把自然與情感完美地表現出來。歷史上,陳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王十朋、陸遊、趙孟頫、楊慎、王士禎等千名詩人到過奉節,產生了燦若星河的詩篇一萬多首。2017年,奉節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全國唯一的「中華詩城」。

在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與奉節結緣最深。公元726年,李白乘舟東下,在三峽的急流中意氣風發,寫下了「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的錦繡佳句。公元759年,李白經過三峽赴夜郎貶謫之地,途中寫下了《上三峽》,剛到白帝城就收到大赦令,當時他驚喜萬分、暢快無比,寫下了《早發白帝城》這首千古絕唱。公元766年,杜甫來到奉節,在奉節當了近兩年的橘官,大力推動柑橘發展。在奉節期間,是杜甫一生之中詩歌的盛產期,一共寫詩462首,佔杜詩總數的1/3。這些詩作構成了一幅長江三峽歷史、風俗、景觀、民情的巨幅畫卷。公元821年,劉禹錫來到奉節任夔州刺史。在任期間,他關注民生、重視教育、大力賑災,經常深入民間查訪民情,深得老百姓愛戴。在奉節,劉禹錫的詩歌創作也有了重大突破,留有詩文58篇。特別是他根據奉節民歌整理形成的《竹枝詞》,在詩壇別開生面、大放異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宋代,公元1059年,「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曾到奉節遊歷,遊覽了永安宮、白帝廟、八陣圖、瞿塘峽,留下了12篇吟詠奉節名勝古蹟和峽江風光的詩詞歌賦。「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便是蘇軾對奉節柑橘的讚賞。公元1165年到1167年,南宋著名政治家、大詩人王十朋在奉節任夔州知州,留有詩詞400多首。他勤政愛民,施行了一系列德政,買山種樹,引水惠民,深受百姓愛戴。老百姓自發集資修建了「王公祠」紀念王十朋,還將境內的一條河流更名為他的字號—梅溪,沿用至今。公元1171年,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到奉節任夔州通判,任職一年四個月。在奉節,陸遊的詩歌題材更為廣闊,語言漸臻爐火純青,期間一共寫下了詩詞138首,包括我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入蜀記》。

在元代,趙孟頫、虞集、王冕、楊維楨、倪瓚等久負盛名的文人,也都留下關於奉節的詩歌。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在遊歷三峽期間,寫下了一系列關於三峽、關於奉節美景美物的詩篇。

在明代,諸如宋濂、方孝孺、何景明、王廷相、楊慎等大文人也曾到過奉節,留有詩篇。「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曾多次遊歷奉節,並寫下《竹枝詞九首》,其中「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樓閣層層梯。冬雪下來不到地,春水生時與樹齊」,描寫的就是奉節夔州古城的風土人情、絕世美景。

在清代,亦屢見名流的蹤影,創作數量最豐的詩人當數清代文壇領袖王士禛和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張問陶,分別為30首和34首,二人皆清代詩壇巨擘。張問陶的《瞿塘峽》,「峽雨濛濛竟日閒,扁舟真落畫圖間。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蘊含了對瞿塘峽山水風光的無盡讚嘆。

深耕「吃住行」 等你來「發呆」

近年來,奉節始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打造旅遊升級版,全力提升旅遊配套服務水平,致力於讓遊客感到無微不至、賓至如歸,在奉節停下來、坐下來、住下來、靜下來,優哉遊哉、樂而忘返。

吃有「三好」。一是食材好。奉節的自然景觀,完美的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山、山林、湖泊、長江,地理跨度獨具特色,形成特殊小氣候,有助於物種的生長,產生了豐富的美食原材料。這裡的豬牛羊雞鴨魚喝的是天然山泉水,吃的是道地的中草藥;這裡的臍橙、中藥材、高山蔬菜、各種小水果,全部都是綠色食品,堪稱極品。奉節人民採用生態的種養模式,精心使用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才能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二是廚藝好。勤勞樸實的奉節人民穿越四季,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的智慧無處不在,創造了豐富的傳統美食美味。奉節擁有高級廚師15人,中級廚師1525人,初級廚師4138人,還有一批地方特色小吃傳承人。每年舉辦廚藝大賽、美食大賽、餐飲烹飪技能大賽,弘揚特色餐飲文化,展示「舌尖上的奉節」。三是菜品好。長江黃金水道上的遊客南來北往,通過幾千年的文化交融與沉澱,匯聚吸納了各大菜系、各種吃法的精華,南來北往的各方遊客都能找到自己心怡的美食,最有代表性的包括䀇子雞、太白魚、杜甫宴。䀇子雞是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奉節特有的美食,只有專用的器皿,獨特的烹飪方法,才能做出地道的味道,「雞不開叫臘肉香,大頭蘿蔔配生薑,文火慢蒸不摻水,火候一到自然美」。2019年,奉節被評為國家級美食地標城市。

住有「三境」。奉節有很多的美景、美食,我們一直致力於讓遊客住下來欣賞。在住的這篇文章上,我們始終堅持個性化、專業化、標準化打造。一是讓遊客住得安靜,奉節幾乎無噪音;二是讓遊客住得乾淨,奉節全域人居環境衛生、整潔;三是讓遊客住得清淨,奉節全域充滿詩意,處處彰顯家一般的溫暖,不打擾任何一個遊客到這裡來發呆。在城市裡,有星級賓館;在山水之間,有特色民宿;在景區裡,有露營基地、房車營地;在田間地頭裡,有星級農家樂。全縣有星級標準賓館51家,農家客棧、主題酒店、精品民宿313家,床位達到3.1萬張。

行有「三快」。奉節著力構建「快旅慢遊」體系,打通對外大通道,暢通內部小循環,形成了「四通八達、內暢外聯」的立體交通網絡體系。一是到達奉節快。已實現半小時巫山機場、1小時萬州機場,全國大多數城市都可直達。鄭萬高鐵明年通車,2小時武漢、3小時成都、4小時鄭州、5小時北京即將實現。二是中途換乘快。自駕行攝體系配套完善,遊輪遊艇每天直達白帝城,「鐵公水空」多式聯運零換乘。三是進入景區快。旅遊專線巴士、定製公交、雷鋒的士、觀光能源車一應俱全,實現了「城鄉通、城景通、景景通」。各種交通方式,滿足全國各地想來奉節旅遊的朋友,可以真正意義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壯美三峽之旅 領略「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中國最美在長江,長江最美在三峽。初識三峽,你會被她的大氣所震撼;再入三峽,你會領略到她的秀美;當你真正了解三峽,你會愛上她的神秘與溫柔、浩蕩和嬌羞。

長江三峽縱橫數百裡、上下幾千年,景色壯美、人文璀璨,是我國最早向國際市場推出的旅遊線路之一,是享譽海內外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是最能夠領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方。林語堂曾寫到:「三峽確是富有雄壯驚人之美,在中國境內無一處可與比擬,在世界之上,也屬罕見。」還有人說:「身為中國人,這一輩子至少要遊一次長江三峽。」 三峽的起點就在奉節,在奉節體驗「壯美長江·詩畫三峽」,要細細的去感受六件事。

一是感受一條江——壯美長江。全長6300餘公裡,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居第三位。三峽是三段峽谷: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奉節有長江幹流43公裡,境內瞿塘峽是三峽的第一峽。這條古道,古往今來不知承載了多少風風雨雨;如今是高峽平湖、黃金水道,譜寫著綠色發展新篇章。

二是感受一道門——中華山水之門夔門。夔門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門」之譽,號稱「夔門天下雄」,是第五套10元人民幣的背景圖案。

三是感受一座城——馳名中外的白帝城。餘秋雨說,順長江而下,三峽的起點是白帝城,這個頭開得真漂亮。現在,奉節正在全面提檔升級白帝城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白帝城內的白帝廟、觀星亭、武侯祠、風雨廊橋、忠義廣場等古建築,處處彰顯文化的厚重。

四是感受一首詩——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是李白剛到白帝城就接到了赦免令,他立刻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馬上就寫了《早發白帝城》這首詩,充滿了「青春」的氣息。早上離開白帝城的時候,彩霞滿天;千裡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到達。就算兩岸猿聲啼不住,我的小船,我的人生,我的內心,我對未來的期待,依然如一葉輕舟,早已駛出了萬重山。對李白來講,這是新的人生起點,胸懷朝陽,青春回歸,青春出發。極目遠眺,走出夔門,一望天下無邊無際,所有的理想陽光都在他的面前展開。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他依然可以像少年一樣,再次走出夔門,走向屬於他的整個世界。

五是感受兩個人—劉備與諸葛亮。劉備兵敗夷陵,退守白帝城,託孤寄命;諸葛亮臨大節而不可奪,奉大公、守大節,奉公守節、忠義情節,成為千古佳話。

六是感受兩座山——赤甲山與白鹽山。杜甫詩中的:「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描寫的就是瞿塘峽入口處,赤甲山雄踞江北,白鹽山聳峙江南,兩山夾江對峙,天開一線,峽張一門,形成夔門。

奉節打造了「水陸空」立體遊三峽產品,可以遠看、近看、走進看三峽,讓旅客充分體驗三峽的壯美與雄奇。水上遊三峽,有畫舫遊、遊艇遊,聯合周邊推出了「巔峰雙峽」精品線路,可以「零距離」感受三峽魅力;陸上遊三峽,開闢了多條自駕行攝線路,推出了數十公裡的三峽經典徒步線路,可以慢慢欣賞夔門兩岸的怡人風景;空中看三峽,可以登頂三峽之巔,換個角度看三峽,體會一把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概。

聽別人講三峽、電視上看三峽,不如親自來三峽。在這裡,你可以叩問自然,感受江山之助,體驗一次與自然絕景的強烈衝撞,在衝撞中撿拾詩句,品味詩與遠方。

詩詞朝聖之旅 感受「江山之助、詩與遠方」

奉節是詩意天地、詩歌高地、詩人聖地,處處都可以感受到詩歌的脈動和氣息。正是那些飛揚動人的詩句召喚我們前往孕育它們的天地,走進滋養它們的山水。大家可以深入奉節,來一次詩詞朝聖之旅,去追尋詩人的足跡、感受詩城的氣息、品味詩歌的魅力。來這兒,你會發現人生自有詩意,詩意自在奉節。

詩詞朝聖之旅要感受四件事,一是與奉節人交朋友,二是感悟歷史遺蹟,三是遊覽詩詞碑林,四是觀看《歸來三峽》。

一是與奉節人交朋友。因為詩意就體現在奉節人民的語言和行動裡。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自古就有詩歌傳統,民風民情無處不見詩,人們總是詩意地勞動生活、詩意地表情達意,詩書情懷源遠流長。無論是老人、小孩,無論是農民、保安,無論是計程車駕駛員、餐廳服務員,都能吟詩誦詞,詩詞文化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已成為奉節人的一種獨特氣質。自古以來,奉節都滋潤在詩歌的成長裡。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情詩的《竹枝詞》,是劉禹錫體驗到奉節民風的淳樸和熱情後,根據當地民歌整理創作的。這首詩在中唐詩壇大放異彩、別開生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竹枝詞的發源地在奉節,歌唱時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情韻豐贍、音調和美、言淺意深。

二是感悟歷史遺蹟。奉節是一座與詩結緣的城市,這裡的山川河流都凝結著歷代大詩人的心血。可以說奉節本身就是一本詩詞朝聖指南,鄉鎮、街道、建築、公園、學校多以詩人和詩詞命名,處處都散發著詩歌的氣息,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心境。草堂鎮因詩聖杜甫得名,八陣村因諸葛亮擺八陣圖得名,硯瓦村因杜甫以瓦代硯磨墨,寫下名篇《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得名,依鬥門取自杜甫詩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

除了這些,奉節還有很多與詩有關的地方。我們對詩人、詩詞、詩意進行場景再現,先後建成了中華第一詩詞碑林、竹枝詞主題公園、詩歌一條街,正在打造《中國詩詞大會》會址。在奉節,你可以體驗「李白登舟」「杜甫登高」,可以探尋「桃源深處」「危石鳥道」。此外,奉節還有517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白帝城、瞿塘峽摩崖石刻、大白帝城遺址3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57項非遺項目,其中有夔州竹枝歌舞、陰沉木雕刻、䀇子雞等27項市級非遺項目。

三是遊覽詩詞碑林。在白帝城的白帝廟內,有東、西兩處詩詞碑林,陳列著隋代以來的各種碑刻75塊,其中《鳳凰碑》和《竹葉碑》最引人注目,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是一筆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

四是觀看《歸來三峽》。《歸來三峽》是由張藝謀親任總導演,歷時三年打磨創造出的一場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演出以夔門、瞿塘峽和白帝城為背景,以詩詞為主線、山水為載體,融合了生態理念、人文美學,通過淺顯易懂的講解,讓傳統詩詞可感知、可觸摸、可體驗,讓詩詞產生直觀的意韻之美。演出採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特效設備,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三峽的豪美壯觀,生動的傳達給觀眾。現在的演出經過不斷升級,成為57家高校和詩詞研究機構的創作研學基地,也成為了三峽旅遊的爆款產品,被稱為「詩意和山水的完美結合」「最美中國詩的活化體現」。奉節將繼續以《歸來三峽》為舞臺,努力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生態康養之旅 享受「鄉間怡然、時光慢淌」

有專家指出,農耕文明時代平原最值錢;工業文明時代沿海最值錢;現在到了生態文明時代,山水最值錢。生態康養的本質就是依山傍水、親近自然、天人合一。

一是生態美。奉節地處神秘奇特的北緯30°,氣候立體、雨量充沛、光照時間長、負氧離子高,森林覆蓋率達到62.29%,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40天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避暑天堂、康養勝地。康熙皇帝在《賜傅作楫》御書詩軸中寫道「危石才通鳥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這首詩被譽為天下第一景詩,描繪的就是奉節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奉節依託北緯30度最神秘、海拔1300米最宜居、300平方公裡5大世界級景點、80%森林覆蓋率的生態優勢,打造了九天龍鳳市級旅遊度假區,正在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這裡有卡麂坪民宿和龍門客棧,讓你回歸質樸,尋找自我;有靈動秀美的龍橋河,讓你在其中漫步,回歸自然;還有金鳳雲海,讓你感受人間仙境,放飛思緒。清新、悠閒、多彩、古老……在奉節,於一呼一吸之間,足以讓你洗盡鉛沉煩憂,蕩滌純粹靈魂,安得愜意。

二是產業興。當前,奉節已經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正在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致力於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推出了20個特色康養小鎮,每一個小鎮都有各自的味道、各自的特色,針對不同的人群,適應不同的季節,可以全面親近大自然。全球首例智能養蠶在奉節已經實現,我們打造了蠶桑康養小鎮,可以在桑園採桑葚,還可以吃到桑葉蛋、桑園雞、桑園豬,蛋白質極其豐富;有油茶康養小鎮,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地,油茶產業正在唱大戲;有中藥材康養小鎮,天麻、黨參、貝母等高山藥材產品地道、品質優良,遊客可以參觀藥材加工、吃養生曲奇、品養生藥膳、飲養生藥酒;還有脆李康養小鎮、黃桃康養小鎮、葡萄康養小鎮,這裡的小水果自然天然、品質純正;還有白茶小鎮、油橄欖小鎮、花椒小鎮、竹筍小鎮、奶牛小鎮、山羊小鎮、香豬小鎮。你喜歡的東西,這裡四季都能找到。

三是產品特。奉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土壤富含硒鉀元素,是中國優質臍橙的核心產區之一,是世界少有的臍橙生長天堂。正是這不可複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奉節臍橙外形端正、果皮光滑、皮澤橙紅的出眾顏值,成就了奉節臍橙果肉細嫩、化渣爽口、餘味清香的卓越品質。奉節臍橙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每100克中,含有水分87克、膳食纖維0.6克、碳水化合物10克、維生素C61毫克、鉀159毫克,長期食用,能夠生津開胃、清熱潤肺、排毒清腸、保護血管,可以補充人體營養、促進新陳代謝,是老幼皆宜、饋贈親友之佳品。

科考探秘之旅 開啟「未知旅程、全新挑戰」

世界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地縫——天井峽地縫,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小寨天坑四面絕壁,斧劈刀削,宏偉壯觀,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深666米,站在坑底抬頭仰望,頗有「坐井觀天」之感。天井峽地縫全長37公裡,遠遠望去宛如大地被刀劈開一條深深的縫隙,石林、峰林、溶洞、天生橋、落水澗、瀑布等應有盡有,最為稱道的「一線天」,頂端只有十幾釐米寬,從下抬頭望天,惟有一線藍天。這兩個地方的景色足以體現出奉節的精神與氣魄。

一是探尋未知。詩聖杜甫在奉節登高抒懷,寫下天下第一律詩《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獨步古今。這首詩讓我們深深體味到詩聖杜甫的家國情懷,志向高遠、信念堅定,對困難永不低頭,對理想永不放棄。杜甫對理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就是現在科考探秘的精神和追求。一個人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就是要永不言敗,就是要不怕吃苦;科考探險的夢想與精神,就是可以容忍失敗、可以包容一切。這種精神,奉節人一直在堅守。

二是重塑信心。中國有一句俗語:「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奉節就有這樣的地方,因為奉節有最長的地縫,任何尷尬都能化解,無論有多大的煩惱、多大的困難,都能在這裡重塑信心、再次出發。當前,奉節正在成為國內極限運動「熱點」地區,吸引國內外探險家相繼而來。在天坑地縫,可以見證地球第四紀演化史,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神秘與驚險。在這裡索溪探險、溶洞尋奇,體驗探索精神,都是來奉節少不了的收穫。一直以來,世界各國的探險家們曾多次來奉節探險考察,在這發現了不少珍稀動植物,再加上這特殊的地理構造,為天坑地縫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至今為止,天坑地縫的秘密沒有完全揭開,對它的探索也還未結束。

奉節是一個完整的大公園、大觀園、大花園、大遊園、大樂園。我們將堅持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打造,不斷地推進旅遊資源深度開發,不斷地提升服務水平和旅遊環境,每年都開發5個以上景區景點,每年都推出10個以上旅遊產品,每個季度都有全新主題活動,讓八方來客每次來奉節都有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發現。

行千裡·致廣大,想見你·在奉節!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縣長邀網友體驗:奉節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 有詩有橙有遠方
    航拍奉節境內的瞿塘峽風光。新華網發新華網重慶9月4日電(王龍博)奉節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行千裡,致廣大,想見你,在奉節,大家好,我是祁美文。我在直播間帶您感受好山好水,品讀詩和遠方。」
  • ...奉節縣長祁美文推薦了四條旅遊線路:壯美三峽之旅、詩詞朝聖之...
    9月7日,在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化旅遊委主辦的「曬文化·曬風景」活動中,重慶市奉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簡稱奉節「雙曬」第二季)將正式開啟。奉節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祁美文將帶領您一起尋找奉節的文化歷史底蘊、體驗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
  • 感受中華詩詞文化 明晚還能看奉節歷史文化、了解夔州詩詞
    許多觀眾留意到,本季節目中,常駐「嘉賓」「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繼續驚豔亮相,在明晚(2月3日)即將播出的第五期節目中,奉節的夔州詩詞、歷史文化、名勝古蹟、自然風光等也將集中呈現。▲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繼續驚豔亮相明晚播出節目,邀你一起來找奉節元素詩詞是奉節的文化「靈魂」和城市的「金字」招牌。據奉節縣文化和旅遊委相關人士介紹,在長達2000多年的夔州詩詞史裡,李白、杜甫、劉禹錫、王十朋、陸遊等上千詩人留下萬餘首傳世名篇。
  • 西遊記;老鼠精為唐僧作了一首詩,證明了她與唐僧的前世有戀情
    哈嘍大家好我是搞笑黃風怪,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老鼠精為唐僧作了一首詩,證明了她與唐僧的前世有戀情,大家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西遊記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講述的就是唐僧師徒西行取經的故事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這位老鼠精可是唐僧的前世的女友。這老鼠精本來是大雷音寺裡的一隻老鼠,膽子非常的大,經常跑到寺廟去偷吃燈油。結果被如來的弟子金蟬子,也就是唐僧的前世抓住了,金蟬子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是經常還把剩下的燈油給她吃。這樣的時光過了很久,小老鼠便以為金蟬子喜歡她,有一次小老鼠偷吃的時候。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詩中,上有畫,雲中在山上
    靜靜的夢見太陽和月亮的世界,一點點水無痕。花堆深院,夜痴守夢中人。花開半夏酒微燻,人生半懂雲。為什麼不靜好棲息地雲中。深沉的愛情故事有人,天地皆大歡喜,什麼是深淵。一個醉塵邊風雨的地方,那人更有煙雨的感覺。枕頭上的詩,好休閒,靜待窗外。向寄相思太陽和月亮,告訴歸卿小姐的心。我已經知道了大半輩子了,但我沒聽說過什麼好故事,一身江南煙雨情,一家花心。
  • 穿越山脊尋找重慶的前世今生:從「東方侏羅紀公園」到繁華都市
    ,江峽相擁」華鎣山、武陵山、大巴山連綿起伏,長江、嘉陵江、烏江蜿蜒奔流,詩畫三峽風光俊秀,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山水之城、美麗之地」。走近科學,讓我們一起了解山水重慶的「前世今生」從地質演化的時代變遷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重慶主要位於揚子陸塊,北臨秦嶺大別造山帶,其基底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25億年前的太古代,經過8.5-8億年前的晉寧運動,形成了統一的陸塊基底。
  • 攝影還原詩中畫面,有哪些好的拍攝思路?
    古往今來,有不少詠梅的詩詞。其中有二首很著名,也是我很喜歡的兩首詠梅詩。一首《梅花》,一首《山園小梅 其一》。這兩首詠梅的詩中都用了「暗香」兩個字,仿佛一縷縷梅香浮動而來,意味深長。我們可以拍攝大片的白梅林,體現出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意境。當然白梅花的中景和特寫也可以拍攝,中景帶環境元素,特寫表現花朵細節,都是幽香四溢的畫面。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我比較喜歡的詩句之一,意境悠遠,讓人嚮往。
  • 台州好山好水好空氣引絲光椋鳥集聚過冬
    在掌握其棲息場所和起居特點後,接下來的幾個周末,儲伏龍和台州,甚至杭州、上海遠道趕來的多位影友一起,共同見證了那一幕幕動人時刻,這才有了網上那些廣為流傳的圖片。 「跳舞的鳥兒基本在萬隻以上,最多的時候,有兩萬多隻。」這個數字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大家將圖片網格化,通過疊加計算出來的。
  • 有這樣一個地方,一步一景,皆成詩
    有這樣一個地方,一步一景,皆成詩 @許鵬 而龍巖飛瀑用白描的手法 勾勒一盞浪花與濤聲的轟鳴,像春天的散板 把永靈古道纏繞在腰間 讓它成為我百轉千回的柔腸 一隻風鈴遺失了喑啞的鈴聲 山是對仗的山,水是押韻的水
  • 溧水人,「詩頌溧水」音樂朗誦會,邀您共賞!
    溧水,來了才知好! 自然風光,美在腳下; 歷史人文,常留心間。 當經典詩歌與音樂相碰撞, 會有怎樣的精彩? 「詩頌溧水」音樂朗誦會 來了你就知道!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早發白帝城 和王昌齡同時代的李白,擅長多種詩歌體裁創作,他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讀之琅琅上口,餘味悠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荊吳相接水為鄉, 君去春江正淼茫。
  • 什麼牌子的玻璃水杯比較好?選擇雙層玻璃杯廠家詩如意
    什麼牌子的玻璃水杯比較好?詩如意值得信賴。這時有人頭上就打了個問號,為什麼詩如意杯子最值得信賴?相比普通玻璃杯,詩如意使用高硼矽玻璃製作的雙層玻璃杯,在性價比上無疑是具有優勢的玻璃杯,而詩如意廠家還採用太陽能真空管。為什麼高硼矽材質的杯子就好呢?因為高硼矽玻璃杯子,比一般的玻璃杯更加堅固耐用,可以耐高溫,隔熱不燙手,而且還健康環保,就是看中這兩點,好多企業才在詩如意定製了大批量杯子,還可以在杯身上免費印製單色LOGO和文字。
  • 德令哈,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因一首詩而出名
    尤其是夜晚走在德令哈的街道上,華燈閃爍之處,你會發現這裡有一道特別獨到的風景,那就是以一個叫海子的詩人命名的各式各樣的建築,正是這個詩人的一首詩,給德令哈帶來了無限的輝煌與機遇。現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海子了,但是如果說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詩,應該有很多人知道,海子就是它的作者。
  • VERSE唯詩保溫杯玻璃杯子怎麼樣,好用嗎?
    唯詩(VERSE)是永康市卡索工貿有限公司的水具品牌。唯詩(VERSE)翻譯為「詩、韻文」,音譯為「唯詩」,這個浪漫的名字體現了優雅浪漫精髓,象徵唯詩傳承延續優雅浪漫主義風情。
  • 雙層廣告玻璃杯什麼牌子好?推薦山東雙層玻璃杯廠家詩如意
    推薦山東雙層玻璃杯廠家詩如意 21世紀中國科技迅速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讓你足不出戶輕點滑鼠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然而網上的玻璃杯琳琅滿目,產品也參差不齊,那麼雙層玻璃杯什麼牌子好?推薦山東雙層玻璃杯廠家詩如意。
  • 帶詩字的女孩名字大全(詩情畫意)
    女孩帶詩字的名字大全(詩情畫意)帶詩字的名字推薦:詩柔柔源自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柔指植物初生而嫩,剛出生的小孩不正如植物一般有生機、嫩嫩的,非常可愛嗎。詩月月字是指貞潔,潔淨,愛與美的象徵的意思,與詩字搭配十分優美,寓指玉潔松貞、冰清玉潔、美麗動人。詩澤澤指恩澤,希望能有吉星庇佑,生活順利,順風順水。詩葵葵源自詩句「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葵指向日葵,比喻孩子如花朵般美麗,如向日葵一樣嚮往光明,燦若夏花。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濟南
    濟南,一個有記憶的城市,不單單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別稱泉城。集山、泉、湖、河於一身,七十二名泉更是享譽中外,一泓清泉慰藉了多少詩人,以至於寫濟南的詩詞不亞於蘇、杭。選一首詩或一組詩來代表濟南,真的有點難。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蘇軾的「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蘇轍的「鳧鷗聚散湖光淨,魚鯊浮沉瓦影涼。」曾鞏的「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採舟。」元好問的「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長做濟南人。」趙孟的「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等等……寫濟南的詩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好像有名的詩人,如果不寫好詩詞留給濟南,都不好意思說來過。
  • 探尋蜀道的「前世今生」 10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開播
    這裡有最高聳的天險、最險峻的水;這裡曾讓詩仙李白感嘆「蜀道難」;但這裡也誕生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數千年以來,「風流」的蜀道蘊涵著怎樣的歷史文化寶藏?當下的巴蜀兒女又該如何從中汲取寶貴的精神財富?穿越6個國家 探索蜀道的「前世今生」為什麼要探索蜀道的「前世今生」?在開播儀式現場,該片總導演段駿通過VCR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感悟。「借用著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的一句話,『在四川的腦子裡,裝著中國前世今生的完整檔案』。而蜀道,正是打開這份檔案的最好路徑。」段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