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人民畫報》:新疆阿爾泰迷人秋色

2020-08-09 史叢擷英

1956年秋,中科院綜合考察隊在新疆阿爾泰山開展科學考察,這一消息引起了人民畫報社的極大關注。經與中科院綜合考察隊溝通聯繫,當時的社領導決定派記者立刻趕往阿爾泰進行採訪工作。這是當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在做出發前的準備。

1956年,《人民畫報》記者隨中科院綜合考察隊來到新疆阿爾泰地區。當時,綜合考察隊跋山涉水,對北疆的阿爾泰山、布爾津河和瑪納斯河流域以及天山北坡局部地區進行初步科學考察。這是水草豐茂的阿爾泰草原,極具畜牧業發展前景。

當時為爭取時間,記者初乘飛機先到烏魯木齊,再由烏魯木齊乘客運大卡車去阿勒泰。從北京至阿勒泰,記者旅途共花費9天時間,這在當時已是最快的速度了。抵達阿勒泰市後,本刊記者很快加入到科考隊並隨隊出發進入阿爾泰山。

當時,綜合考察隊派出了包括地貌學、土壤學、植物學、昆蟲學、農學、畜牧學等學科五十多位科學家的考察隊,由著名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李連捷擔任隊長。這是考察隊地貌組人員在阿爾泰山上觀察地形。(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綜合考察隊跋山涉水,對北疆的阿爾泰山、布爾津河和瑪納斯河流域以及天山北坡局部地區進行初步科學考察。本刊記者茹遂初隨考察隊拍攝的專題報導以「探索自然的秘密」為題,發表於1957年第1期《人民畫報》。這是考察隊員在觀察克蘭河畔的地形。

考察隊員在準噶爾盆地的沙漠地帶進行勘查。1956年 。

兩名隊員在調查阿爾泰山的土壤情況。1956年 (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考察隊在瑪納斯墾區某機耕農場的棉田裡,向當地農場領導了解棉花生長情況。

隊員們在觀察生長良好的野蔴。

考察隊訪問一戶哈薩克族牧民,聽取他們有關畜牧業發展的意見。(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晚上,考察隊宿營地,隊員們在帳篷裡整理白天採集來的標本。這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植物分類學家秦仁昌(右)教授。

科考隊員們在林中採集植物標本。

科考隊員們正在測量一棵落葉松的直徑。(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休息時,考察隊員們在一起,或交流、或寫日記。

發源於阿爾泰山的布爾津河是一條清澈美麗的河流,其上遊是發源於喀納斯湖的喀納斯河。布爾津河南流匯入額爾齊斯河,額爾齊斯河西流出境後,最終匯入鄂畢河,它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風光美好的阿爾泰山。(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阿爾泰山的迷人秋色。

考察隊行進在阿爾泰山中的夏季牧場上。(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納斯河是布爾津河的主要支流,該河上源就是喀納斯湖。

考察隊沿著這條山間小河——喀納斯河深入到阿爾泰山。(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清澈、急湍、美麗的喀納斯河。

考察隊深入阿爾泰山,遠處可見美麗的喀納斯湖。(更多圖文資料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阿爾泰區域」成新疆對外開放新窗口
    「阿爾泰區域」包括中國新疆的阿勒泰地區、俄羅斯的阿爾泰邊疆區及阿爾泰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東哈薩克斯坦州、蒙古國的巴彥烏列蓋省及科布多省。  「阿爾泰」國協委成員們認為,旅遊業能夠促進各方之間的貿易交往和文化交流,也能夠促進沿線旅遊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的大力推進,是各國共同融合發展最好的「黏合劑」。
  • 新疆之天山,崑崙,阿爾泰山脈
    天山山脈是新疆的象徵,由天山山脈發源的條條河流,養育著天山南北的各族兒女。豐富的寶藏,為1900多萬各族人民開發新疆、建設新疆,提供了眾多的資源。天山山脈是亞洲最大的山系之一。我國境內的天山山脈,西起位於帕米爾山結的烏恰縣克孜爾河谷,橫亙逶迤向東而行,直到哈密星星峽以東。
  • 「金山」—阿爾泰
    7.19「金山」—阿爾泰它是中國新疆最北部的山峰,「三山夾兩盆」地形中最北部的山脈。阿爾泰山脈它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裡。在阿爾泰地區大量發育斷層帶,主要以逆衝斷層,以及右旋走滑斷層為主。部分斷層現在仍然在活動,2003年,在阿爾泰共和國境內,Chuya盆地內發生7.3級地震。Chuya盆地內的小村落-蒙古包由於該地區人煙稀少,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死傷,不過這次地震以及餘震仍然毀掉了幾個小村莊。阿爾泰山海拔高度1000—3000米。
  • 科布多的失陷,對新疆意味著什麼?科布多與阿爾泰是怎麼分開的?
    在正文開始之前,還是要介紹一下科布多和阿爾泰的歷史淵源科布多的失守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科布多與新疆阿爾泰又是什麼關係?二者是如何分分合合的?請大家認真的看!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為了保護一直抱大腿的外蒙喀爾喀三部,弘曆爺特意在阿爾泰山附近的大片地區,設置了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阿爾泰山南北、厄魯特蒙古諸部和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諾爾烏梁海諸部的蒙古部族。
  • 古詩配美景,捕捉那些藏在字裡行間的新疆秋色
    盤山公路將秋色一分為二,遠處是尚未染上秋色的樹林,在一片靜謐中間堅守著翠綠,一股欽佩之意油然而生。還有一半是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馬匹悠然,雲彩流動,一派安閒、親切的模樣,讓人陶醉不已。 馬穿山徑菊初黃, 信馬悠悠野興長。
  • 《人民畫報》1960年1-24期封面欣賞
    1960年第4期:春節中的北京廠甸。湖北省武漢國棉一廠工人,1973年4月任湖北省武漢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1993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政協常委、婦女青年委員會主任,政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第11屆中央候補委員。
  • 看《人民畫報》上的超級工程
    《人民畫報》持續關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進程,並在2018年3期《人民畫報》上,對港珠澳大橋進行了詳盡的報導。2017年12月31日,夜色中的東人工島。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從1983年提出理念,到2018年即將通車,輝煌工程的背後,凝聚的是兩萬多名建設者的心血,集合的是無數人的夢想和努力。
  • 秋韻|人民廣場:如詩如畫,秋色醉人……
    秋韻|人民廣場:如詩如畫,秋色醉人…… 斑斕的色彩 柔和的陽光 五彩繽紛的樹葉 當這些秋色交織在一起 讓人感受到一種明快和舒爽
  • 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真的有水怪嗎?
    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有沒有和小編一樣踏上過新疆這片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同時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裡,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呢?不多說了,下面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
  • 中俄阿爾泰考古探秘
    阿爾泰山脈坐落在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四國交界處。由於自然環境優越,阿爾泰山脈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域,也是文化和技術傳播的重要通道。因此,阿爾泰山吸引了眾多考古學家的關注和研究。流經阿爾泰山脈南麓的額爾齊斯河是一條國際河流,發源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經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之間的草原,然後一直向北,最終流入北冰洋。
  • 阿爾泰:為草原而歌
    1962年,他升入太僕寺旗寶昌中學,擔任了校報《紅色青年》的編輯,開始嘗試詩歌創作,對詩歌的創作形式逐步由適應到迷戀。1965年,阿爾泰轉入正藍旗上都河中學讀高中,這一年放寒假的時候,他和鄉親們一起打井。牧民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激發他寫出了詩歌《打井人之歌》,發表在1966年4月的《內蒙古日報》蒙文版上。這篇處女作面世時他才十七歲!
  • 阿爾泰草原:四季牧場 天人合一
    阿爾泰草原 樂水攝(中新社發)        本報記者 張一諾        提起阿爾泰草原,不少人可能會想起「天外來客」的傳說。在新疆天山以北、阿爾泰以南的大草原上,曾發現了眾多石人。它們以石為材,被雕刻成人像,一般立於墓葬地表建築物前,或獨身傲立,或成群布列,當地群眾傳說其為「天外來客」。據考古工作者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發現,石人產生的年代可追溯至隋唐時期,應為當時雄距於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所為。這些石人,被認為是亞歐草原遊牧先民遺留於今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對研究古代草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 1956年新疆考古家彭加木失蹤之謎:雙魚佩不簡單,複製人真存在?
    在中國,考古一直是人們探索歷史的一個重要手段,關於考古的各種神秘的事情也不絕入耳,但是大多數屬於謠言誇大,故意煽動考古的神秘,都是人們可以捏造的,但是1956年,在西北地區的羅布泊發現了一個古城遺址,所有來到這裡的探險家和考古學家都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有的病死,有的失蹤,諸如此類種種讓人飛常費解
  • 楊增新援助科布多之役失敗,在阿爾泰與沙俄傀儡軍交戰,兩戰兩勝
    從1914年開始到1919年底,老楊完成了對哥老會,伊犁革命黨的肅清與整合,完成了伊犁、塔城的統一,並把原直隸於中央的阿爾泰併入新疆。老楊在新疆站住腳了。再把目光回到科布多-援科之役失敗1911年外蒙古宣布獨立,次年向西進攻科布多城〈今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科布多參贊大臣溥潤一面率兵抵抗,一面向中央告急。北京政府即電令阿爾泰辦事長官帕勒塔與新疆都督楊增新出兵增援。
  • 阿爾泰2019年供應商品質大會圓滿舉辦
    慧聰LED屏網報導       為了進一步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加強雙方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關係,在2019年8月5日下午2點,東莞阿爾泰顯示技術有限公司2019年供應商品質大會,在阿爾泰總部松山湖舉行,阿爾泰總經理趙春雷先生、公司各高管與各供應商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盛會
  • 2020年終總結之我的秋色—2
    MarkC米拍創作《2020年終總結之我的秋色—2》,2020年第四次進疆。欣賞了迷人的秋色。年度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 林盡染花又紅 最是一年秋色濃 賞秋遊「上新」了
    性價比高賞秋出遊「景色醉遊人,我覺得這段時間的新疆景色很美。」昨日,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一直想去新疆旅遊,雖然還沒有到出發的日子,但新疆的美食及美景早已讓她充滿期待。與劉女士一樣,攝影愛好者李先生選擇了風景同樣優美的蘭州線路,其中額濟納的胡楊林最讓他期待,「一望無際的巴丹吉林沙漠、金燦燦的胡楊林,色彩就像油畫一樣瑰麗濃烈。」
  • 又見太湖蟹兒肥(美麗中國·秋色迷人)
    原標題:又見太湖蟹兒肥(美麗中國·秋色迷人)《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30日 12 版)秋風起,成熟的大閘蟹紛紛爬上圍網。像錢小華這樣的蟹農,這些年的收入不減反增。大量清理壓減圍網養殖「太湖圍養區的平均水深在1.5米到2米,陽光能夠穿透湖水抵達湖底,促進水生植物的生長,給大閘蟹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棲息地。」養了30年蟹的吳江萬頃太湖蟹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興良告訴記者,淺水型湖泊特別適宜大閘蟹生長。正因如此,太湖湖面一度布滿了圍網。密集的養殖導致航道被堵,也汙染了太湖水體。
  • 新疆的山很美,一起去看看吧,新疆名山第一篇
    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的託木爾峰(阿克蘇地區)、喀拉峻-庫德寧(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巴音布魯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達(昌吉回族自治州)4個片區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44處世界遺產,申報面積5759平方公裡。
  • 阿爾泰哈薩克牧民領袖烏斯滿
    原為阿爾泰哈薩克牧民領袖。1939年被阿山地區的封建主們授予「巴圖爾」(勇士)稱號。1945年9月被阿山地區的政權任命為阿山行政公署專員。1946年春被新疆省政府正式任命為省府委員兼阿山行署專員。解放後烏斯滿本來極有可能參與和平建設新疆,卻最終選擇與國民黨殘餘勢力合作,結果落得遭槍決的反革命匪首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