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學者構建出三維材料中的光子「高速公路」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1月10日電(記者 朱涵)浙江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學者合作構建出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在由該材料構建的光子「高速公路」上,光子避開材料雜質和缺陷,跑出了「Z」字形,大幅提高了傳輸效率。該成果於10日凌晨發表於《自然》雜誌。

光是生活中常見的電磁波,一般沿直線傳播。電磁波在傳播途中如果遇到缺陷、雜質、拐彎,往往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散射,從而造成能量損耗。

「如果能設計出一種新型的引導電磁波的結構,讓這些散射因素『隱形』,就將大大提升傳輸效率。」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浙江大學教授陳紅勝說。

「凝聚態物理的熱門材料『拓撲絕緣體』是這項研究的靈感源頭之一。」論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學楊怡豪博士說。拓撲絕緣體是一種表面導電、內部絕緣的材料,它能讓電子繞著材料表面傳輸而不經過材料內部。

浙江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團隊通過聯合攻關,設計出一種特殊結構的人工電磁單元,構建出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首次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

這條三維世界光子的「高速公路」為「Z」字形,但光子在傳播時,能夠無障礙地繞過「Z」形拐角。

「這項工作意味著,將來可以像三維拓撲絕緣體控制電子一樣用三維拓撲光子晶體來控制光子。」該項研究合作方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柏樂教授說。據悉,該研究有望應用於雷射、光子晶片等新領域。

相關焦點

  • 拓撲絕緣體或構建光子「高速公路」
    1月10日,中新研究團隊通過聯合攻關,設計出一種特殊結構的人工電磁單元,構建出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首次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相關成果發布在《自然》上。  這條三維世界光子的「高速公路」為「Z」字形,但光子在傳播時,能夠無障礙地繞過「Z」形拐角。
  • 科學網—拓撲絕緣體或構建光子 「高速公路」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 通訊員柯溢能)1月10日,中新研究團隊通過聯合攻關,設計出一種特殊結構的人工電磁單元,構建出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
  • 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讓一束光跑出「Z」形彎道
    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讓一束光跑出「Z」形彎道  光沿直線傳播,這是寫在我們常識裡的一句話,科學家則有辦法讓光拐彎。浙江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構建出世界上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在三維材料的「高速公路」上,一束光完美地跑出了「Z」字形。相關論文於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浙大學者《自然》發文:為光子「築路」 有助研發新型晶片
    浙江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構建出世界上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在三維材料的「高速公路」上,一束光完美地跑出了「Z」字形。  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人類向光子晶片、光子計算機邁出的一步。未來,在微小的光子晶片裡,光攜帶著信息在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上奔跑,為我們創造著更快更好的世界。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這項研究由浙江大學教授陳紅勝課題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Baile Zhang、Yidong Chong課題組合作完成,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博士楊怡豪為論文第一作者,陳紅勝、Baile Zhang、Zhen Gao為共同通訊作者。
  •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製作三維光子晶體
    光子晶體是一種折射率或介電常數以周期性排列構成的特殊物質,由於其具有光子帶隙,在很多領域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光子晶體在製備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利用微納加工技術製作三維光子晶體的方法。
  • 日科學家成功研製出三維光子晶體 光埋入能力提高4倍
    日本東京大學量子情報研究機構野村政宏(NOMURA,Masahiro)等人,近日開發出高性能的「三維光子晶體」。該晶體預料將會是實現下一代高速計算時的重要組件材料。由於精密設計的形狀,光埋入性能提高為以往的四倍。除了有利於計算機的高速、省電計算處理外,也期望可應用作為防竊聽的「量子密碼」光源。
  • 飛秒雷射加工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吳東教授課題組與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勇、肖敏課題組以及胡小鵬、祝世寧課題組合作,利用飛秒雷射電疇擦除技術首次成功製備出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實現了三維準相位匹配的雷射倍頻。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李依環)日前,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成功研製出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導中的傳輸效率。研究成果今日於《自然》雜誌正式發表。
  • 量子點進入三維光子晶體
    研究人員首次將InAsSb量子點嵌入一個GaAs的三維光子晶體當中。    一個由日本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克服現有的製造問題,製備出首個內含量子阱的三維光子晶體,在關鍵的通信級波長1.5µm處發射。
  • 化學所在新型結構三維光子晶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氧等離子刻蝕改變膠體光子晶體晶格示意圖光子晶體因其對光的調控作用顯現出巨大的研究價值。通過Bottom-Up方法將單分散亞微米膠體顆粒組裝成為三維周期性堆積結構,具有操作過程簡單、成本低、可大規模製備等優點,成為光子晶體走向應用的重要製備途徑。
  • 科學家製造出兼具電學光學高性能的光子晶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方法,改變了半導體的三維結構,使其在保持電學特性的同時擁有了新的光學性質,並據此研製出了首塊光學電學性能都很活躍的新型光子晶體,為以後研製出新式太陽能電池、雷射器、超材料等打開了大門。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雜誌上。
  • 藝術家從菸蒂、頭髮中提取遺傳信息構建出三維逼真立體人臉
    據外媒報導,藝術家希瑟杜威•哈博格和他的生物學家團隊成員通過從大街上的垃圾中,比如從地上的口香糖或者菸蒂中提取唾液,或者從任意一跟掉落的頭髮裡提取遺傳信息,構建出一張張三維立體人臉。報導稱,通過分析DNA,藝術家可以確定此人的面部特徵如性別、眼球顏色等,甚至還能斷定他的文化根基,從而建構出逼真的立體三維面具。
  • 化學所成功製備橢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所光化學院重點實驗室合成製備了具有良好單分散性的磁性γ-Fe2O3@SiO2核殼結構橢球形膠體顆粒,並且利用外加磁場控制非球形顆粒的軸向取向,通過傳統對流自組裝法組裝得到橢球基元三維光子晶體
  • 光子晶體超材料你聽說過嗎,軍事用途極為廣泛
    上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人率先提出了光子晶體的概念。光子晶體按照折射率周期變化的空間維度分為三類:一維光子晶體是由不同介電常數材料在一維空間周期排列而成的,光子帶隙出現在一維周期方向上。二維光子晶體是由一系列不同介電常數材料的圓柱、球或者棒在二維空間周期排列而成,光子帶隙出現在二維平面各個方向上。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2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一種結合集成晶片、光子概念和非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光子計算機,新計算機不僅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擁有超越經典電子計算機的潛力,且物理尺度可擴展。該研究提供了超越經典計算機計算能力新思路,預示光子計算機未來可期。
  • 獲得高度有序反蛋白石結構鍺三維光子晶體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李垚教授科研團隊採用膠體晶體模板技術獲得了高度有序反蛋白石結構鍺三維光子晶體。
  • 我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2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一種結合集成晶片、光子概念和非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光子計算機,新計算機不僅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擁有超越經典電子計算機的潛力,且物理尺度可擴展。
  • 物理所三維手性超材料的摺疊加工
    與二維微/納結構相比,三維微/納結構具有更大空間自由度、更豐富和更新奇的功能特性,在力學、生物醫學、微電子及微納光子學等領域展示出巨大優勢和應用前景。然而,目前主流的微/納米製造技術是基於平面工藝,不能直接用於三維微/納米結構的加工。
  • 上海交大製備出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新聞—科學網
    12月25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團隊製備出世界上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並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