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所在新型結構三維光子晶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氧等離子刻蝕改變膠體光子晶體晶格示意圖

光子晶體因其對光的調控作用顯現出巨大的研究價值。通過Bottom-Up方法將單分散亞微米膠體顆粒組裝成為三維周期性堆積結構,具有操作過程簡單、成本低、可大規模製備等優點,成為光子晶體走向應用的重要製備途徑。然而,通常的球形膠體顆粒緊密堆積後因能量有利而得到面心立方緊密堆積結構(FCC),理論計算表明,這種結構的對稱性導致無法實現完全光子帶隙。由此結構翻轉而成的反蛋白石結構則要求光子晶體中兩種介電材料的折光率比不低於2.8時才有可能實現完全光子帶隙,這也為在可見光區域挑選合適的光子晶體材料設置了難以突破的障礙。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化學研究所光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從2008年開始開展新型對稱性結構三維光子晶體的研究。他們製備了單分散的磁性橢球形膠體顆粒,利用外加磁場導向,得到橢球長軸平行於基底的橢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獲得第一例可見光區域內由非球形膠體顆粒直接組裝而成的非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並成功表徵了其光子帶隙(Adv. Mater. 2009, 21, 1936-1940)。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進一步製備了取向可控的橢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Langmuir 2010, 26, 11544-11549)。他們還通過把聚苯乙烯膠體光子晶體嵌入在聚乙烯醇薄膜中,利用吹膜法得到扁球結構基元的三維光子晶體(Langmuir 2009, 25, 10218-10222)。

最近,他們將SiO2@PMMA單分散核殼膠體微球組裝成傳統的面心立方結構三維光子晶體,利用氧等離子刻蝕,緩慢剝去外層的聚合物殼,無法被刻蝕的二氧化矽內核則陷落到下一層相鄰膠體顆粒所圍成的微腔中。利用氧等離子刻蝕在膠體光子晶體表面速度遠遠快於內部刻蝕速度的特性,使得刻蝕可以逐層進行。在光子晶體晶面間縱向間距縮小的同時,同一晶面內微球的水平位置由於上下層微球的限制作用而固定,同時也使得整個膠體光子晶體的有序性得以保持,但晶格結構由於晶面間距的縮小而發生改變。通過改變核殼膠體顆粒核與殼的尺寸比例,可以分別得到三斜晶格、簡單立方晶格和體心立方晶格,這些新型結構有利於三維光子晶體中光子帶隙的拓寬。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J. Am. Chem. Soc. 2010, 132, 17340-17342上。文章發表後即被Nature China的Research Highlights欄目評述報導(http://www.nature.com/nchina/2011/110105/full/nchina.2011.143.html)。

相關焦點

  • 理化所等光子晶體驅動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晶體超浸潤性賦予具有獨特光學調控性能的光子晶體材料在傳感、檢測、防汙、驅動、油水分離等方面的新應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江雷團隊在具有超浸潤性光子晶體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Chem. Soc. Rev., 2016, 45, 6833)。
  • 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異質結構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不平衡光傳輸示意圖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的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具體表現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光學性質研究方面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是在光學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電結構的人工設計和製造的一類光學材料,與半導體晶格對電子波函數的調製相類似,光子晶體能夠對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進行調製,當光的頻率落在光子帶隙(Photonic Band Gap)中時,光的傳播將被完全禁止。光子晶體是完全依靠其自身結構來實現對光的控制,這在光學器件及未來光子集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獲得高度有序反蛋白石結構鍺三維光子晶體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李垚教授科研團隊採用膠體晶體模板技術獲得了高度有序反蛋白石結構鍺三維光子晶體。
  • 光子晶體電浸潤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晶體特有的周期性排列結構產生的獨特光學調控性能使之在傳感、催化、檢測等光學器件方面具有重要應用。
  • 工學院楊槐課題組在電場響應型液晶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楊槐教授課題組在響應型柔性光子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響應型光子晶體因其可調控的周期性結構和對特定頻率光波的有效控制,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智能材料並在下一代納米光子技術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精細的微觀結構和複雜的製備工藝要求為其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在眾多有機和無機材料當中,液晶材料既具有晶體的微觀分子排列結構又具有液體的宏觀流動性,因此可自組裝形成周期性結構且對外界刺激保持高敏響應,是製備響應型光子晶體的一種理想材料。
  • 飛秒雷射加工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獲進展
    光子晶體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領域,製備並研究非線性極化率周期變化的非線性光子晶體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用非線性光子晶體拓展光學領域、製作光學器件是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早期的研究中,南京大學研究組採用晶體生長條紋技術和室溫極化技術成功研製出了一維、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展示了其在非線性光束整形、光量子信息處理等方面許多新的應用。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也期待著能研製出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從中揭示更多的新奇效應。然而,傳統製備技術,包括晶體生長技術、室溫電場極化技術等,都難以在晶體內部實現三維電疇結構的排列。
  • 進展 | 二維拓撲光子晶體微腔取得新進展
    拓撲光子學在近十幾年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及研究,尤其是在拓撲邊界態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例如單向傳輸、拓撲雷射等。除了邊界態外,最近國內外很多課題組提出在高階拓撲絕緣體中存在零維拓撲角態,並且已經在多種體系中實現,包括二維的光子晶體結構。這種零維的高階拓撲態為設計具有高品質因子的拓撲光學微腔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
  • 化學所成功製備橢球形結構基元三維光子晶體
    ,並且利用外加磁場控制非球形顆粒的軸向取向,通過傳統對流自組裝法組裝得到橢球基元三維光子晶體。這是文獻上報導的第一例將亞微米尺寸的非球形膠體顆粒直接通過自組裝手段得到三維光子晶體並成功檢測到光子帶隙的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Adv. Mater.上(2009, 21, 1936-1940)。該課題組長期致力於新型結構三維光子晶體的製備和研究。
  • 化學所在光子晶體多底物傳感晶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Chem. 2015, 87, 837-842);以光子晶體為載體,他們還製備了多帶隙光子晶體點陣晶片,通過負載8-羥基喹啉作為傳感分子,實現了12種金屬離子的識別(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7296-7299)。
  • 進展|二維拓撲光子晶體微腔取得新進展
    拓撲光子學在近十幾年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及研究,尤其是在拓撲邊界態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例如單向傳輸、拓撲雷射等。除了邊界態外,最近國內外很多課題組提出在高階拓撲絕緣體中存在零維拓撲角態,並且已經在多種體系中實現,包括二維的光子晶體結構。
  • 科學新進展——光子晶體
    光子晶體是近年來科學與技術方面的一個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為了明白光子晶體是什麼,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晶體。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元(原子、分子等)按一定規則有序排列的周期性結構。因此,光子晶體一定是折射率(介電常數)在空間的周期性排列,以使光子受到周期性的約束和影響。折射率的周期分布可以是一維、二維或三維的,它們分別對應於一維、二維和三維光子晶體。光子晶體具有光子能帶結構。有的能帶禁止某些頻率的光在其中傳播,這些頻率(顏色)的光不能在這個帶中存在,這就是光子禁帶。有的能帶允許某些頻率的光在其中傳播,對於這些頻率的光這個能帶就是光子的導帶。
  • 我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於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在雷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目前,國內外廣泛採取的設計思路包括在晶體中引入具有共軛平面結構的BO3基團,具有二階姜.泰勒畸變的d0,d10以及含孤對電子的金屬陽離子等。
  •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製作三維光子晶體
    光子晶體是一種折射率或介電常數以周期性排列構成的特殊物質,由於其具有光子帶隙,在很多領域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光子晶體在製備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利用微納加工技術製作三維光子晶體的方法。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 化學所在配位組裝薄膜方面取得新進展
    化學所在配位組裝薄膜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8-10-19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通過自組裝、共價鍵合、電化學聚合等方法將光電功能分子沉積於電極表界面,所得到的薄膜在光電互換、信息存儲、電致變色、生物和離子檢測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 化學所在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低維有機晶態材料具有規整度高和結構缺陷少的特點,是揭示材料本徵特性和構築高性能光電器件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在有機半導體電子學和納米光子學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
  •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 科學網—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廖梅松帶領非線性光纖課題組劉垠垚、吳達坤等人,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由於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具有普通階躍型光纖所不具備的特殊色散和高非線性,是產生超連續譜雷射的核心器件。超連續譜是一種具有超寬的光譜和高度方向性的高亮度寬帶光源,在生物醫學、超快光譜學、光纖通信、高分辨成像、傳感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由多圈尺寸在波長量級的空氣微孔包圍細小的纖芯構成,其結構精細複雜,拉制工藝難度極高。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現代雷射科學與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BO3平面基元作為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構築基元被用來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O3因其共軛平面結構也被公認為是構築NLO材料的理想結構單元之一。然而,硝酸鹽因非常容易溶於水,使得發展該類化合物作為NLO晶體材料遇到瓶頸。
  •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12-27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