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能等效及量子糾纏普遍存在角度出發得到的引力及質量發生機制

2020-08-30 焦子之

摘 要:本文從質能等效和量子糾纏普遍存在角度,結合時間非先天存在性,佐證了不包含時間的非對稱空間引力和質量發生方案的合理性.

根據時間非先天性存在而是人為定義度量物質空間運動快慢標尺的屬性[1],將引力描述為四維彎曲時空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方案應進行剔除時間的改良.但是,剔除時間後的引力應表現為怎樣的彎曲空間形式呢?從被確認正確質能等效原理和量子糾纏理應普遍存在角度出發,作者發現可以為該無時間維彎曲空間引力方案提供合理機制.

1 質能等效反推質量及引力發生機制

根據宇宙統一大前提,無論質能等效還是量子糾纏都理應普遍存在於所有物理現象中.前者不應僅局限於宏觀,後者也不應局限於微觀量子中,否則就違背了宇宙統一的大前提.此外,還須認可的前提是有質量物質間存在引力作用,且空間與物質均由最基本單元空間單體構成

基於此背景可以做以下假定,質量m圓球在以速度v做直線運動時,在足夠大空間範圍內必然有一側物質質量足夠大,從而使其直線運動將成為閉合環運動.顯然,在該閉環空間範圍內來看,物質的運動能量mv^2/2,並且基於質能等效性,該範圍內將因為表現出能量而無法表現等效質量.然而,在閉環空間範圍外看來(基於對稱性該空間範圍是閉合球形的),由於運動能量無法向該範圍進行表達,所以該圓球運動能量對應存在等效的質量(m』)表達.基於質能等效方程(E=m』c^2=mv^2/2),該等效質量m』應為mv^2/2c^2.

顯然這裡存在質量從無到有創生的奧秘.是怎樣的機制導致了質量的創生呢?作者認為基於以下兩個認知可以對該機制進行解讀:一、圓球在空間運動時與空間中遍布的空間單體發生了量子糾纏;二、基於糾纏關聯形成閉環同時,環內外形成了滿足對稱性法則的彎曲空間[2].

對稱性法則是指,宇宙萬物包括各種存在都完全平等的法則.這被該理論視為最基本的宇宙法則.該法則源於宇宙統一的大前提.由於宇宙統一,看似絕對空無一物的空間與其它所有存在都應遵循統一的法則.李政道曾經說過,物理指標存在的基礎是非對稱性.這句話很好理解,因為沒有非對稱性不僅物理指標無法存在,世間萬物也將無法存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鉛筆不是黑色的,而是如白紙一樣是白色的,那用鉛筆就無法在白紙上寫出字跡,使字跡存在.黑與白的非對稱性或者說色度差成就了字的存在.世間萬物同樣如此:非對稱性或不公平不均勻性是使所有物理存在發生的基礎.反過來講,該規律又可以用來描述絕對空無一物的空間.因為絕對空無一物,所以空間必然是絕對公平、均勻也即對稱的.又由於宇宙萬物應遵循統一的法則,所以其它存在也理應遵循本質為公平性的對稱性法則.

基於這一前提,圓球在空間運動時會與遍布其運動前方的空單發生量子糾纏.原因在於,基於運動相對性,圓球在向著空單運動同時,空單也應向著圓球運動,儘管我們事先知道圓球是運動的發起者,但從絕對客觀角度看其它參照是並不存在的,它們之間也因無法界定而不存在絕對的運動主體.另一方面,有質量球體基於內部糾纏關聯在外部形成空象與遍布空間的空單外部空象無本質區別.這兩個前提意味著運動將使它們具有對稱相反但相同共享的運動狀態波函數.還應認為,微觀各種量子糾纏也是基於由空間形態相同單元構成和運動相對性這兩個基本條件發生的.正如微觀建立糾纏關聯光子或電子對其中一方狀態確定,另一方狀態也對稱被同時確定一樣,球體與其前方空單的糾纏狀態同樣如此:無論將哪一方的運動速度v歸0,另一方的運動速度也必然歸零,實際就表現為觀測行為將導致雙方基於糾纏關聯共享運動狀態波函數的坍縮.

此外,還應認為不僅光子、電子對及宏觀物質運動時會發生糾纏關聯,光子及最基本質量單元內部也應認為是基於空單建立糾纏關聯生成的.這樣,就與弦論關於開弦與閉弦是宇宙最基本單元實現了對接.換言之,弦論的開弦和閉弦都是空單基於糾纏關聯形成的.由此看來,基於上述有質量物質運動能量形成等效質量發生機制,在質量和能量形成的最基本層面同樣是適用的.

2 質量及引力發生機制

圖1 所示,弦論認為構成能量和質量的分別為開弦和閉弦.然而,根據作者分析,開弦和閉弦分別為最基本單元違背了宇宙統一的大前提,宇宙統一必然要求只存在一種形態的最基本單元,也即空間單體.開弦和閉弦應該只是基於運動相對性和相同空間形態條件下建立了量子糾纏空單集.

鑑於量子是對發生糾纏雙方形態的描述,而建立糾纏的對象不局限於微觀量子,基於它們具有對稱共享運動狀態的糾纏關係,可以將其命名為「映射糾纏」.空單基於映射糾纏建立有質量閉環與上文宏觀有質量圓球基於引力形成閉環,並在映射糾纏基礎上使閉環表現等效質量是在同一機制下發生的.只不過,宏觀二維閉環基於環繞引力發生質量中心形成,微觀二維閉環基於更高一級閉環存在發生.光子開弦是三維閉環基於對稱性法則,在多個正交平面對稱分布形成三維麻花閉環,二維平面近似表現為開弦.

圖1 弦論的開弦(左)和閉弦(右)

前期分析已經證明,恆以光速運動空單外延空象對外表現將恆為0:

(1)

然而,建立糾纏環上空單具有測不準特徵,將使閉環對外形成大於0的公共空象.假設空單閉環直徑為d,那麼環上空單將因為發生測不準現象對外表現c-d/t的速度. 將其代入(1)式可得直徑為d閉環物質表現的公共空象密度為:

(2)

該式有意義的前提是t>d/2c.實際反映的是閉環以外才存在大於0的ρ_v,環上ρ_v=0,環內不存在ρ_v.這暗含著閉環形成質量時對引力場積分下限的界定.眾所周知,在點粒子引力場條件下,由於點具有無限趨於0的體積,引力場下限也即點處引力強度是無窮大的(E=GM/R^2|_R->0=∞),這將導致引力場積分發散.當基於對稱性法則,環外ρ_v作為引力彎曲空間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時,一旦到達環上或進入環內引力都將消失,而並非無窮大,這為引力場積分收斂提供了合理支撐.

形成質量和引力的映射糾纏閉環基於對稱性法則發生.具體表現為,由於空單主體物象與它們基於糾纏形成空象本質相同,所以具有相同的環繞權限,這樣空單中有限大空象環繞實質為無限大空象物象存在,將對等的表現為它們形成公共空象也要求各空單物象也環繞公共空象以閉環形式環繞存在.對稱性法則更深層次的作用是,閉環內部公共空象是均勻的,但閉環外部任意位置的公共空象都是不均勻和放射性遞減的.環內和環外兩種空象構成的非對稱空象可被視為引力場彎曲空間的實質.

在閉環中,空單的光速定域實在運動不再因量子糾纏表現的測不準特徵而無法或不可描述.任一空單在閉環中是不停重複以光速做環形運動的.這將使閉環外部形成公共空象與空單主體物象痕跡交替間隔分布的狀態(如圖2所示).引力場實質即為奇數-0非對稱專屬空間(奇數表示由內而外的不均勻公共空象,0為環內均勻空象).引力作用是客體環內均勻空象佔據主體奇數空象,幫助彌補其環內外非對稱性的過程.基於實現最大對稱的對稱性基本法則,引力作用雙方將發生相互靠近的吸引作用.


圖2 1級穩態物空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3 1級穩態物空單元非對稱複合空象場

然而,各級物質直至具有接近無窮大質量黑洞的運動都將形成等效質量和引力場使得宇觀尺度下引力場並非一味表現出吸引作用,而是會基於引力場具有的「量子化,擴張化,螺旋化」三大特徵表現為使宇宙空間加速膨脹的作用.又因為物質不僅參與一個層面的閉環運動,這將使得物質實際對外表現比其可見質量大數倍的總質量,也即本理論對暗物質質量現象的解釋.

回過頭來再看有質量圓球形成閉環時,其與空單形成映射糾纏閉環同樣會對環外表現出mv^2/2c^2的質量.在環內,由於尚未形成閉環,其形成的無限多糾纏環將共同構成遍布該閉環空間範圍的糾纏場.糾纏場的存在意味著光子發出者的運動將因為在糾纏環上形成無限多空單映像表現出測不準存在特徵.這為光子速度具有不受光源或參考系運動影響常量值提供了合理解答.從二維閉環是形成質量基礎角度,成功解釋了二維開環光子無靜質量表現.

前期文章對引力結構和上述幾方面問題都進行了詳細解釋,此文不再贅述[2].

3 總結

本文從質能等效角度出發進一步進行論證該引力發生機制一方面可以佐證其合理性.

4 參考文獻

[1]焦剛珍.基於相對論和測不準規律對時間本質的探討[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20,36(1):46-53.

[2]焦剛珍.基於時間標尺本質的引力發生機制探討[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20,36(3):53-58.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發生機制的探討
    具體表現為,建立糾纏光子對的偏振方向和電子對自旋方向相反,當觀測使其中一方的偏振方向或自旋使之確定時,另一方無論距離多遠必然與之相反的同時確定下來。量子力學將這種超空間關聯現象稱為非定域實在現象。愛因斯坦認為存在隱變量使它們如此詭異的發生關聯。量子糾纏和光速不變一樣,現實中確實存在,實驗也驗證了,但是人類無法解釋這是怎麼發生的。
  • 非定域實在的普遍存在性是暗物質及光子速度恆為常量現象的根源
    具體而言,這涉及到最基本單元量子的形態構成,光子如何形成波動性,引力及質量如何形成,建立糾纏的量子如何實現波函數共享,乃至量子單體形態構成,暗物質引力效應及質能等效的形成等多個方面。下面將展開探討。暗物質現象是我們尚未形成正確的質量及引力發生機制導致的錯誤.質能等效原理與上文的質量及引力發生機制結合可以推論,運動能量理應通過形成糾纏環具有非定域實在本質和等效質量效應.另一方面,根據對稱統一法則,宏觀大質量物質空間運動時應與空單及電子等微觀粒子運動時一樣,也應能生成對外表現非對稱空象引力和等效質量的映射糾纏環。
  • 非對稱機制對電磁力與引力的統一解讀
    正文:電磁力是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繫最密切的作用力.人們能看見東西,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能感受到實物粒子,能拿得起東西,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摩擦力等都基於電磁力發生.應該說,所有人們日常接觸到的東西,除引力外都是基於電磁力發生的.當前理論物理已在規範場框架下實現對電磁力,強力及弱力在數學上的統一.在時間標尺屬性前提下,前期作者已提出由空間單體(以下簡稱「空單」)基於映射糾纏構成二維閉合環內外空象非對稱性的引力發生機制
  • 量子糾纏融入物質構成的相對時空變換方案
    >其中,ρ_0為空單相對靜止時的空象密度,d為糾纏環直徑,t為基於糾纏環存在,空單因測不準特徵表現出的有限大尺寸(d)。首先光波運動方向波尾與波頭處空單空間位置無區別,即它們都可認為自波頭處出發,其次光子有限大波長λ將使波尾空單在經過距離為L2時即會被觀測到:L2=L1-λ=ct-λ.因此波尾空單將實際表現略小於光速的速度,若定義考慮測不準特徵的波尾空單速度為v2,則v2值應為c-λ/t.該機制落實到靜止閉環物質上,即可以對應推論閉環上觀察者對面原本以光速運動空單相對觀察者的速度將比光速c小d/t,也即v=c-d/t
  • 暗物質與暗能量應該只是人們尚未得到正確的引力發生機製造成的
    首先應該明確,與空間單體基於映射糾纏環構成物質和光子能量一樣,所有宏觀物質的運動同樣會與空間中其它空間單體發生映射糾纏,形成大量映射糾纏環。關於光子速度恆為常量一文分析已經提出,這些映射糾纏環構成的場是支撐光子速度恆為常量的基礎【1】。根據牛頓引力定律,宏觀物質的運動受到其它物質引力影響最終將會實現閉環化。
  • 暗物質發生機制的深層次探討
    關於量子糾纏發生機制探討一文已經提到,由於萬物及空間均由具有完全相同空間特徵的空間單體構成,基於運動相對性,主運動單元的運動狀態將與運動方向上空單共享。由於空單不具有質量和因質量發生的慣性,這種運動狀態的共享不會消耗主運動單元的運動速度,也即運動能量不會受發生映射糾纏的影響而衰減(為更形象,我們將運動狀態對稱共享的糾纏態稱為映射糾纏)。
  • 希格斯粒子是產生質量的根本原因嗎?
    我認為,對稱性自發破缺應該認為是基於量子糾纏形成閉弦發生的。當賦予量子以滿足對稱性的有密度的結構時,其主體是具有無限小直徑及體積,相應也具有無窮大密度存在,命名其為物象,外延因為具有有限大直徑和體積,因此具有有限大密度,並命名為空象。因為直徑體積和密度都具有無限趨於0到無窮小值,所以認為這滿足了對稱性法則。
  • 黑洞奇點的「量子糾纏」超乎想像
    理論物理學家現在設想了更大膽的情形,兩個黑洞以穿越時空的「蟲洞」連接起來,蟲洞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它的物質實質在於黑洞之間產生了「量子糾纏」。理論物理學家獲得了前瞻性的洞察力,他們試圖將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調和起來,量子力學定義了量子糾纏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了蟲洞和黑洞概念,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同兩者的關聯,另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只存在一種數學上的推導關係。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一:量子雙時空假說》
    量子客體是量子本體、量子態內時空和環境外時空三者的統一體。我們認為量子客體有時存在經典外時空中,有時存在經典外時空之外,有時存在量子態內時空中,有時存在量子態內時空之外。這是量子客體的量子力學機率詮釋的根源一一量子客體時空時有時無!這與愛因斯坦認為時空一直客觀存在哲學觀念相矛盾!經典時空不是量子客體的常駐舞臺。量子客體同時活在兩個時空中:四維經典外時空和N維量子態內時空。
  • 量子糾纏能解釋時空、以及它與量子引力的關係嗎?
    從以前的發現中可以知道,如果2個黑洞被糾纏,它們之間就會形成一個蟲洞。現在,我們可以用量子力學傳統上的"經典"方式來描述這種糾纏:只有一個特徵被糾纏。一旦您知道其中一對的狀態,另一對將基於剩餘的量子狀態進入相應的狀態。這在愛因斯坦所說的"詭異行為"中發生得相當快。胡安和李奧納特表明,通過糾纏,量子屬性可能導致宏結果。
  • 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具有操作等效性
    原標題: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具有操作等效性   上圖 (a)兩個輸入態(S和A)都是不相干的,無法通過非相干操作轉化為糾纏;(b)輸入態S有非零相干,這種相干可以通過非相干操作轉化為糾纏。新結果表明,在這種情況下,輸入相干和輸出糾纏在數量上是相等的。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在宇宙中一些死亡的恆星最終可能會由於自身重力的坍塌而形成黑洞,這是由廣義相對論推導出的一個自然的結果(雖然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雖然宇宙學家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的存在,人們卻已經通過很多種間接的方式證明了黑洞是一種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天體,比如說在銀河系的中心,就存在著一個超大型黑洞。
  • 從量子糾纏和量子相干的等效性談雙縫幹涉實驗,可以解釋所有現象
    來自英國、西班牙和印度的研究人員對於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兩者之間的關係給出了一個簡單卻有力的答案。根據相關理論,兩者之間是定量等效或可通過運算等效。此項研究是由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副教授Gerardo Adesso領銜,團隊包括來自西班牙和印度的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根據這個想法,這些小塊的信息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時空並賦予其各種特性,比如引起引力效應。這個觀點如果正確,就不僅能解釋時空的起源,還可能幫助物理學家建立起他們追尋多年的量子引力理論。   科學家希望通過量子計算和理論物理的結合,來研究時空是否是由微小的信息比特通過量子糾纏構建起來的。兩大物理學理論是否能統一在一起至關重要,因為目前他們是不相容的。
  • 率先檢驗引力如何影響量子糾纏
    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進行實驗檢驗,將極大地推動相關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大副校長、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表示:「『墨子號』的先進技術促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利用量子光學實驗方式完成了量子理論和引力之間的基礎理論驗證。」
  • 質能轉化時的物質波粒二象性:質量表現引力收縮,能量表現斥力膨脹
    真空中能量漲落物質表現出引力和斥力的內在機制,原來是真空零點能在調節起作用,真空在「基本態與激發態兩種存在狀態之間質能轉化時」的必然表現。將愛因斯坦質能轉化公式、光量子公式,萬有引力公式進行變換,光量子:能量與頻率關係
  •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能探測量子引力嗎?
    圖片來源:T.派爾/加州理工/麻省理工/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 實驗室廣義相對論是未被量子化的理論,引力波也被預言獨立於找到一致的量子版本的引力的嘗試。引力波的存在因此可以不需要用量子引力來解釋。然而,普遍預期認為量子引力導致了量子化的引力波—「引力子」。引力子是與引力波相關的粒子,如同與電磁波相關的光子—粒子是能量與波的頻率成正比的一小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