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圈宅家實錄

2020-12-03 澎湃新聞

Original 小十君 第十放映室 Yesterday

在這次全球危機之前,宅從來不是全民話題。

它就像是網絡世界中的野味,自由生長與世無爭,也被網友捕食,大呼美味。

普通人眼裡,宅不像可愛顏值,從來不是正義的化身,直到它成為全民運動。

時勢讓我們不得不在家宅,這一宅,問題就暴露了。

有的人,他不會宅。

宅,也講究技術。

就像你一天看十篇文章,下筆時手還是會抖;球賽看得再多,上球場還是要出糗。

更不要相信收藏夾裡的老師,要相信實踐出真知。

平常吐槽宅男宅女,一等事情臨到自己頭上,發現自己只會在床上晚睡晚起,張口伸手。

宅,一度讓我們停下了生活的腳步。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已經不再迷茫復工復產了,但還是有人獨自等待,就像電影行業。

久不營業的電影院,久不開張的攝製組,久不上崗的電影人,有點讓人揪心。

你可能會為他們焦慮,也為電影焦慮,都宅在家了,不是啥也幹不成了?

你還是小看了他們。

人前是演員,人後是戲精,網絡舞臺他們也是信手拈來,全世界人民都是現場觀眾。

就像這一群特技演員發起的隔空挑戰,演的雖然誇張但賣力,人多更能有好創意。

一部手機,一點蒙太奇,加上專業的身法,讓打人與被打接力下去。

而他們,也只是圈內人隔離生活的冰山一角。

當你還在一天三頓床上解決的時候,他們依舊憑著高漲的熱情和專業的水準,發光發熱。

當你還在拿著手機發呆的時候(就像現在),他們早已拿起相機和鍵盤,從事他們的老本行。

當你仿佛對一切失去興趣的時候,他們在家燃燒自己,點亮夢想。

他們,是導演,是演員,在同樣的困境下卻活得像不一樣的煙火。

你可能好奇他們到底在幹啥,他們會說,這就是生活。

01.碼字篇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疫情讓我們禁足,也沒讓別人亂跑。

昆汀·塔倫蒂諾一閒下來,立馬給自己攬了活。

剛拍完導演生涯第九部長片《好萊塢往事》,也剛當上奶爸,對他來說,仿佛正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轉折點,但他顯然還沒放棄對電影的熱愛。

昆汀不只會拍電影,他還很會寫,宅在家裡閒來無事的他開始在自己收購的New Beverly Cinema網站上高頻輸出影評文章。

這是一次有預謀的密集轟炸,三月份以來,昆汀陸續寫了13篇文章,個頂個的冷門小眾,你甚至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到痞子昆在敲擊鍵盤時瘋狂上揚的嘴角。

因為推薦了一部《勾魂針奪命拳》,讓本無人問津的豆瓣評論區,多出了十幾條新鮮熱辣的短評,雖然到現在電影還是因標記過少暫無評分。

昆汀是真愛電影,從你每次一臉期待點開他文章到一臉懵逼退出就可略知,他不是一般人。

而對於港片的喜愛,也是連接你我他的中環。

在一篇讚美香港功夫巨星王羽的文章裡,昆汀表現出了他對香港電影史的豐富了解程度,好似行走的教科書。

其中,他指出在王羽憑藉《獨臂刀》一炮而紅之前,香港電影女影星更受歡迎,無論扮男性角色還是本色出演女性角色,就像凌波。

▲《梁山伯與祝英臺》

而王羽的《獨臂刀》,以斷臂殘刀,暴力美學拓寬電影的疆土,讓陽剛武俠正式踏上歷史舞臺。

細數王羽的成就,《龍虎鬥》開創功夫格鬥類型,武俠片歷史上最偉大、最具創新精神的電影人之一,對他的每部電影如數家珍,甚至把他執導的電影比作「武俠片中的漫威宇宙」。

看到這裡的你以為這是一篇真材實料的彩虹屁,昆汀卻在最後上演峰迴路轉,以《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結尾。

「很難斷定《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是一部好電影,但如果你喜歡這種東西,就能輕鬆證明這是一部很棒的功夫電影。」

「對於武打電影專家和王羽迷來說,這就像是只有行家才能欣賞的優質葡萄酒。」

愛王羽,愛港片,昆汀的愛有多深沉,從他電影裡出現的港片影子也就不難發現。

《殺死比爾》片頭的邵氏電影廠標;

《殺死比爾2》裡,烏瑪瑟·曼拜師劉家輝的港片武俠元素;

《落水狗》裡的鏡頭手法,做戲方式,借鑑了《龍虎風雲》。

他在多部電影裡使用的邵氏推拉鏡頭;

「如果我的生命有兩面,那麼一面就是7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另一面則是義大利西部片。」這或許是昆汀對經典港片最深情的告白。

昆汀的文字全部聚焦於電影,或許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沒什麼好吐槽的。

而下面這位電影大師的記錄,則來自於另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的時候,就容易想得比較多。

三月十三號,佩德羅·阿莫多瓦開始在家自我隔離。

這位拿過小金人的坎城最佳導演說,隔離期間他曾拒絕寫作,直到一則有著黑色幽默氣質的新聞——馬德裡著名的溜冰場成了臨時停屍房。

阿莫多瓦的隔離日記,雖然也出現了「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的字句,對當局政策的質疑,好在沒引起什麼爭議。

他更關心朋友的性生活。

無論男女,一通電話過去,他說是為了關心一下。

由此,他得知了一個朋友已經飢不擇食到約不同的人在超市廁所來發快速性愛。

這當然是疫情帶來的次生災難,理應送上關懷。

在他的日記裡,性工作者同樣有一席之地,讓我們得以看到她們的無奈。

現實所迫,她們不得不採取新的措施——妓女將和顧客一起度過隔離期,在平時的服務價格上也提供一定的優惠。

如果你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電影素材,那麼你和阿莫多瓦想到一塊兒去了。你如果等到阿莫多瓦以此為題材拍的電影,也不要奇怪,畢竟是拍出《捆著我,綁著我》《吾棲之膚》《活色生香》的導演,對性的表達是他的欲望。

出於疫情原因,阿莫多瓦決定向眾人說出麥當娜和自己的老朋友安東尼奧的故事。對他來說,是意難平,對我們來說,更像一口瓜。

馬德裡的晴朗天空下,街頭巷尾中,留下過他和麥當娜的無數身影。

當初在一個弗拉門戈派對上,麥當娜向阿莫多瓦表示,派對裡除了他,她只對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感興趣。

當時的安東尼奧,正因《捆著我,綁著我》大紅大紫。

即使安東尼奧帶著老婆參加派對,麥當娜還是把他和阿莫多瓦安排在她一左一右坐下,把他老婆支開到桌的另一邊。

像是專門為了問出「你喜不喜歡打女人」這類,讓人難堪的問題。

當然,讓阿莫多瓦更不爽的是,麥當娜讓她的團隊成員拿著攝影機拍下了當天派對的一切,並用在了《與麥當娜同床》裡。

「麥當娜將我們當傻子一樣,總有一天我要這麼說的。她從來沒有向我們徵求過圖像的使用權,甚至還為我做了配音處理——我的英語一定沒有那麼好。」

在他的公寓裡,阿莫多瓦隻身一人度過隔離期,他說自己有幽閉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是個自相矛盾的身體。

他會打扮自己出門購物,寫下文章逃避現實,和朋友親人保持聯繫,困了累了就放下劇本,用閱讀和觀影來慰藉自己。

在最新一篇名為《悲傷萬歲!》的日記裡,他依然推薦了九部主題是破碎愛情的電影——《相逢何必曾相識》理察·奎因,《愛到盡頭》尼爾·喬丹,《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馬克思·奧菲爾斯,《通往絞刑架的電梯》路易·馬勒,《你好,憂愁》奧託·普雷明格,《夜》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浪蕩兒》費德裡科·費裡尼,《柔膚》弗朗索瓦·特呂弗,《蘭閨豔血》尼古拉斯·雷。

「我對電影充滿了信心,看電影可以娛樂我們並豐富我們的生活。」宅在家裡的阿莫多瓦如是說。

02.教學篇

讓·呂克·戈達爾在ins上的直播,讓人感到新奇。

雖然觀看量不多,但確實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即使關注點很奇怪,比如跑到直播間,問他為什麼不給瓦爾達奶奶開門,以及對於同款綠色毛衣背心的渴望。

拍出《精疲力盡》《狂人皮埃羅》《影像之書》的戈達爾,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的戈達爾,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戈達爾,以激進的表達和多產聞名的戈達爾,被人稱作新浪潮活化石的戈達爾,出鏡這次直播,仿佛是在暮年再次踏進時代浪潮。

但畢竟,時代變了,活化石激起的水花,也不過三千觀看量。

直播裡,戈達爾緩緩講述自己的生活,看電視看報紙看老電影,還喜歡用望遠鏡看鄰居。

談病毒,談自己,談侯麥。

「我們一起喝咖啡一起討論女人......那時候我們常常討論電影,只有和侯麥、特呂弗之間,我們才會談論私人生活。」

一個半小時的直播,沉浸在89歲老人的碎碎念中,雖然可能最後還是只有搜索同款毛衣的衝動,但好歹也算見證了歷史。

電影活化石的直播可遇不可求,要想吸引年輕人的眼球,還是要正當紅的偶像導演出馬。就像下面的這兩位。

大衛·芬奇開網課,大家的普遍反映是羨慕。

活動發起人之一的Nev Pierce說,因為是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學生專用的,教學內容沒有錄製下來,也不會公開。

雖然搞不清是吃不到才酸還是真的求學欲爆棚,但大師課這種東西,總是自帶引力,讓人難免不多看兩眼。

而拍出《七宗罪》《搏擊俱樂部》《消失的愛人》等多部神作的大衛·芬奇,直言不諱人人都很變態的態度,更讓他有種莫名的吸引力,畢竟變態的也是大家喜歡的。

同樣給學生們上網課的,還有賈樟柯。

「疫情過後,我們這個世界的導演可能會分為兩種,經歷過新冠疫情的和沒有經歷過新冠疫情的。」

在給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學生們上網課之前,科長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

為什麼來上網課,可能就像科長說的:

「非常艱難的時刻,我們的(電影)產業也處在一個巨大的困難裡,唯有堅持創作,唯有用電影,才能把觀眾在疫情結束之後,再次吸引到電影院裡。」

也就是,唯有用這段時間的積累,才能在之後有更好的表現。

有人拍新片,有人回味老片,扎克·施耐德就是那個走不出去的人。

被影迷親切稱為扎導的那個男人,在直播間和影迷分享了導演(也就是他自己)剪輯版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雖然不是千呼萬喚就不出來的導剪版《正義聯盟》,但扎導還是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設想裡,《蝙超大戰》與《正義聯盟》的聯繫,是「超人之死」那場戲。

超人死去時的叫喊聲,傳到了宇宙深處,並會喚醒後來在《正聯》中出現的母盒。

扎導還說,他的本意是以《正聯》為主體拍三部曲,不急於推出英雄單體電影,而是讓他們先在《正聯》系列中亮相。

他還希望華納拍攝《蝙超大戰》的續集,畢竟在扎導眼裡,《正聯》不能算是《蝙超大戰》的續集。

至於導剪版《正義聯盟》何時誕生,讓我們保持期待(有人看過,說還不錯)。

03.動手篇

大衛·F·桑德伯格,拍過恐怖片《關燈後》,也執導過超英電影《雷霆沙贊!》。

因為是以恐怖短片起家,隔離期間導演又重新拾起了老本行,拍了一部《暗影》。

加上導演妻子,這部恐怖短片從主演攝影導演劇本到後期製作,一共兩個人。

畢竟導演的第一部短片《關燈後》,就是夫妻二人合力完成,這次是輕車熟路。

獨居女人在月黑風高的夜晚,遭遇停電事故,在只有一束光源的情況下,她發現了隱藏在黑暗中的影子......

不僅給你在家拍出一部高質量的恐怖短片,導演還把拍攝過程和經驗製作成了一部幕後製作特輯。

怎樣打光,用什麼樣的攝影機,拍攝和製作時遇到了哪些問題。

你能從中看到,什麼叫宅在家裡,跟老婆喝喝小酒玩玩遊戲拍拍小電影,順便上一上熱搜。

當然,什麼手藝就攬什麼活,有人愛拍恐怖片,有人就愛用鏡頭重現時代記憶。

賈樟柯在隔離期間,拍了一部命題短片《來訪》,你可以看到,新冠恐懼籠罩下的生活,是如何被徹底改變。

疫情來襲,所有人見面第一句話不再是吃了麼,而是一句無聲的詢問。

來客不是先奉茶,而是先消毒。

黑白壓抑的室內空間,只有窗外的植物還在繪出生命的色彩,雖然這幅景象,無可奈何地被窗戶分割。

科長說,他用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短片的拍攝。取材則是來自一代人共同的體驗和記憶。

「這場疫情一定會讓我們思考良久,並重新塑造我們的電影文化。」宅在家裡反思的科長,這樣說道。

04.混合篇

更多的電影人,他們在家更願意看電影消遣。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最近在社交網絡上列出自己的觀影清單——他在重溫米切爾·萊森的作品,包括《輕鬆生活》《死神假期》《午夜》《良宵苦短》等。

▲《良宵苦短》

《殭屍肖恩》導演,埃德加·萊特則說自己在看二戰期間麥可·鮑威爾和埃默裡克·普雷斯伯格合作的電影;《快樂天地》;羅伯託·羅西裡尼的戰爭三部曲;戰後黑色電影:《周日總是下雨天》《滑鐵盧路》《海的沉默》《晚春》。

▲《晚春》

《遺傳厄運》導演,阿里·艾斯特最近在看《黑道家族》第三季、電視版的《婚姻生活》、《烽火赤焰萬裡情》,以及雅克·塔蒂的系列作品。

▲雅克·塔蒂

人稱大魔王的凱特·布蘭切特,推薦了以下電影——《何以為家》娜丁·拉巴基,《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家鄉的消息》香特爾·阿克曼,《希望的另一面》阿基·考裡斯馬基,《通天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喜福會》王穎。

她還在參加播客節目時,盛讚畢贛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令人「感到舒適的電影」。

她曾在宅家的一天晚上,和兒子一起享受這部電影帶來的歡愉。

現任蜘蛛俠湯姆·赫蘭德自從買了母雞之後,總有辦法把自己送上熱搜。

《極盜車神》主演安塞爾·艾爾高特在ins發裸照,為紐約布魯克林醫護人員募捐兩萬美元,善款籌到了,他的裸圖也因涉及裸露撤掉了。

看到這裡,或許你對導演演員們宅在家都能幹什麼,有了認知。

即使他們和你我一樣,都被迫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沒有影響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至于越看越覺得荒廢了假期,跟別人形成鮮明對比,面對多出來的時間而不知所措的人,也許是時間對你的雄心壯志的考驗,得出了結果。

1830年,普希金因俄羅斯霍亂流行被滯留在波爾金諾。

在三個月的滯留期間裡,一共寫下了《驛站長》等八個短篇小說,《吝嗇的騎士》等四個小悲劇,《我來了,伊涅西麗亞》等三十幾首抒情詩,一篇長篇敘事詩《科隆納一人家》,他花了八年時間創作的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最後兩章也在這段時間裡完成。

這一創作豐收,被稱為波爾金諾之秋。

當全民幻想成為現實,我們擁有了三分之二波爾金諾之秋的時間,面對突如其來的宅,卻少有人能滿載而歸。

對宅失去幻想,就是對夢想失去幻想。

或許,失去機會的你,還可以為下一次宅做準備。

只要你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 END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每日學英語:全民宅家抗疫情,「宅」用英文如何說
    疫情期間,我們「宅」在家裡,就是對祖國最大的幫忙,就對得起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每一份努力。我們今天就講講英文裡面的「宅」,該怎麼說呢?「宅」。 為了躲避城市的喧囂,我在假期更樂意宅在家裡。
  • 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線上「宅家學科普」活動
    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線上「宅家學科普」活動 2020-04-09 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疫情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開展了「宅家學科普」系列活動,組織QQ群線上講解,帶領孩子們動手做一個小實驗,理解一個科學小原理。  3月31日,武漢文獻中心舉辦第二期「宅家學科普」之水的表面張力活動,帶領孩子們製作牙籤五角星來理解水的表面張力原理。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光柵動畫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光柵動畫 2020-03-07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紙飛機 宅家「一起飛」 - 國家體育總局
    線上紙飛機 宅家「一起飛」 發布時間:2020-03-1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字體: 大
  • 宅家科學實驗之——做一個浮沉子
    宅家科學實驗 做一個浮沉子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宅家小實驗,它的名字叫浮沉子。
  • 僑胞宅家不無聊!解密電影《刺殺約翰·列儂》
    僑胞宅家不無聊!下面小編將帶大家解密這部電影海外僑胞宅家「戰」疫才藝小視頻徵集ing美妙的音樂傳遞的不僅僅是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決勝疫情的信心!大家還有啥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 除了「肥宅快樂水」,另一個宅家「新物種」出現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肥宅快樂」!過去說起「肥宅」,你可能會聯想到一個不修邊幅的油膩肥胖男孩。但是時代變了!「肥宅」早已不是狹義上特指的,對ACGN(動畫、漫畫、遊戲、小說)文化領域痴迷、且身體肥胖的男孩。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磁鐵電動機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磁鐵電動機 2020-02-27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棟林家宅 半部臺灣史(行走臺灣)
    剛一到達林宅園區正門,便看到許多遊客在大門頂端的「宮保第」匾額下合影。「宮保第」的來頭可不小,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及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用宮保第作為宅第名稱。林家祖先林文察為國捐軀受封太子少保,林文察宅第從此成為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屋角處鑲嵌的法國水兵人偶,則是林家赫赫軍功的縮影,「我的祖先林朝棟在基隆打敗了入侵的法國人後,就把法國水兵形象刻在了屋簷下。」
  • 宅家隔離太無聊!要崩潰?送你一份「快樂肥宅攻略」
    作者:周公子 編輯:龍方媛 圖片:攝圖網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疫情發展,宅家養膘。長日裡,你是怎麼打發時間的呢?現在,她既然有這點自娛自樂的本事,大概也不會受「宅家症候群」的困擾了吧。01「宅家症候群」是啥?
  • 繼續宅家生活指南
    疫情尚未徹底結束還不到踏青賞花之時能宅家的還是繼續在家宅著吧今天小編就給幾乎快要按耐不住的大家推薦一些宅家好活動首先憂心忡忡的你可能對流行病這件事更上心所以可以看看相關專業圖書漲漲知識然後心浮氣躁的你當然需要學習一點靜心之術
  • 宅家使人勤奮!網絡絕緣體約翰尼德普開通ins曬帥照
    新浪娛樂訊 16日,約翰尼德普開通了INS帳號並曬出一張帥照,網友紛紛興奮感嘆:「宅家使人勤奮!」「活久見,網絡絕緣體也有ins了。」新浪娛樂訊 16日,約翰尼德普開通了INS帳號並曬出一張帥照,網友紛紛興奮感嘆:「宅家使人勤奮!」「活久見,網絡絕緣體也有ins了。」
  • 宅家也能搞實驗:科學,意想不到的好玩
    記者今天從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了解到,能夠解決實驗教學「難題」的學校並不多,北侖區新碶中學將科學實驗「化解」在宅家生活的各個細微處,初一、初二的學生十分喜歡。 那麼,新碶中學科學組是如何解決難題的呢?記者了解到,老師們在傳統科學實驗課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
  • 中國第一本動漫宅文化深度研究刊物誕生
    腳本團隊揭秘由橫手美智子(本作系列構成)等提供資料『豹頭王傳說』~日本最高的幻想名作誕生背後由米村正二(本作系列構成)提供資料『香格裡拉』~從文壇到動畫銀屏由池上永一(本作原作)提供資料2009年BONES的戰略與挑戰——從《噬魂師》到《鋼之鍊金術師FA》由南雅彥(BONES製片人)提供資料LEAF社御四家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製作浮沉子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製作浮沉子 2020-02-25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家什麼風水方位你知道嗎?風水八宅值得了解一下
    坐東朝西,風水八宅當中稱作「震宅」,這個朝向的房子顏色可以自己搭配,其中黃色最佳。坐西朝東,風水八宅當中稱作「兌宅」,這個朝向的房子一定要寬敞明亮,但需要記住,可以用白色但是不能太多,否則會使得夫妻經常吵架。坐北朝南,風水八宅當中稱作「坎宅」,這個朝向的房子最好採用冷色調元素,對主人比較有利。
  • 【微課堂】「萌娃宅家小課堂」 科學篇
    【微課堂】「萌娃宅家小課堂」 科學篇 2020-02-10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小孔成像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小孔成像 2020-03-02 2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即將結束肥宅生活,快來展示你的宅成果吧!
    宅家的生活各有千秋,無論是已經復工、還是等待覆工、復學的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宅成果,讓我們來看看各位小夥伴宅家的成果吧!叮的一聲,宅生活模式開啟……1、宅出了廚藝還記得微博掀起的電飯煲蛋糕嗎?還記得全民一起做涼皮嗎?還記得一起學做雙皮奶嗎?還記得自己在家炸酸奶嗎?
  • 宅家期間,「孤島效應」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家長注意到了嗎?
    停工停學的宅家時間,一開始應該還挺自在。隨著時間的飛逝,有人慢慢會發現自己有點「受不了」!不僅是成年人宅得煩躁,學生也因為宅家和網課變得情緒波動特別大。小凱(化名)今年上六年級,最近宅家爸爸媽媽也交代了許多功課和學習任務。不僅沒落下學校的網課,還增加了不少「任務」。小凱發現自己的心情變得「怪怪的」,一時煩躁、一時鬱鬱寡歡,一時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