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能直接進入腦組織,可能導致腦損傷

2020-12-19 界面快訊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突觸核蛋白可以突破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並且影響可能很嚴重,導致患者出現腦霧和 「新冠痴呆症(COVID dementia)」。研究結果發表在了《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以及位於西雅圖的普吉特海灣退伍軍人醫療系統老年醫學研究和臨床中心的同行通過實驗發現,新冠病毒的突觸核蛋白,也稱為刺突蛋白或S1,可以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文章作者認為,這有力地證明,引起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本身可以進入腦裡。

研究負責人威廉·班克斯教授在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新聞稿中說:「通常,病毒同與其結合的蛋白具有相同的作用,諸如S1之類的結合蛋白本身通常對腦有毒,當它們與病毒分離時,會導致腦釋放細胞因子並引發炎症。」

實驗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穿透了血腦屏障,這解釋了新冠肺炎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新冠病毒可能危害大腦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蔡夢吟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報導,英國科學家6月25日發表在英國《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病毒可能對大腦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中風或精神疾病
  • 新冠病毒有何危害?傷害你的大腦: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病毒,新冠...
    譯者註: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這都是我們最初所熟知的新冠肺炎症狀。但是隨著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等更多症狀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懷疑,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但是數據的缺乏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病毒是直接還是間接傷害大腦。只有揭開其中的秘密,才能夠讓他們對症下藥,並最終戰勝疫情!
  • 科學家找到新冠肺炎中與腦損傷有關的原因
    美國科學家發現, SARS-CoV-2新冠病毒的突觸核蛋白可以突破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作者看到了在患上COVID-19新冠肺炎的情況下腦變化的原因。研究結果發表在了《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新冠病毒的突觸核蛋白,也稱為刺突蛋白或S1,可以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
  • 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導致嚴重腦損傷,警惕患者預後遭長期損害
    英國科學家說,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腦部神經,出現包括中風、精神錯亂等的併發症。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新冠患者預後是否會遭受腦部長期損害?據路透社7月8日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研究人員的這項成果發表在英國《大腦》(Brain)雜誌上。
  • 全球上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嗎?
    在美國紐約疫情爆發的早期,醫生們就注意到,有些患者在住院前就昏倒了。一進醫院,他們中的一些人就開始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有的癲癇發作,有的中風。這些症狀甚至出現在之前沒得過癲癇或中風的年輕人身上。還有少數報導稱,患有嚴重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腦炎和腦損傷。 當然,並非所有腦損傷都是病毒直接攻擊大腦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是其他問題帶來的連鎖反應。
  • 新冠病毒還會傷害你的大腦:失去嗅覺、頭痛、失憶
    譯者註: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這都是我們最初所熟知的新冠肺炎症狀。但是隨著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等更多症狀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懷疑,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但是數據的缺乏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病毒是直接還是間接傷害大腦。只有揭開其中的秘密,才能夠讓他們對症下藥,並最終戰勝疫情!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美國創建全球首個腦組織銀行 研究士兵腦損傷
    據美國媒體6月1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近日創立了全球首個腦組織銀行「神經系統科學和再生醫學中心創傷性腦損傷腦組織庫」,以期增進對美軍官兵腦外傷病例的認識。該銀行位於馬裡蘭州中西部城市貝塞斯達。 據介紹,國防部將在徵求遇難官兵家屬同意後,把數百個腦組織「存入」該銀行,用於研究腦外傷導致慢性創傷性腦病的病理原因。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第一項研究刊發於《病毒學雜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埃弗瑞姆裡姆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完成。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一個新弱點,那就是水--只是普通的常溫水,不過開水的效果更好。「被室溫水殺死」涉及所有病毒共同的「弱點」,但並非新聞中說的那麼弱因為,我們知道,不僅是新冠病毒,所有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並非經典的生命體,只有在進入特定宿主細胞後才會劫持宿主細胞的細胞器進行自我複製繁殖,表現出部分生命特徵。
  • 重大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特徵確認了來源,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最危險」毒株
    此外,該工具能夠對任何新發現的COVID-19病毒序列或其他病毒序列進行分類,將成為疫苗和藥物開發人員、一線衛生保健工作者、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在這場全球大流行期間及以後的工具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媒稱,新冠病毒已變異出至少10種不同變種,其中一種最危險。科學家將這種變種命名為A2a。據報導,該變種比其他變種更善於「在人際間傳播」。
  • 中國團隊在精液中發現新冠病毒,新冠可能對男性威脅更大
    5月7日,中國的研究人員發布結果稱,在中國本土的病中、愈後男性病例精液樣本裡,都檢出新冠病毒。這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研究者對新冠威脅生殖系統的研究結論——一個月前,美國團隊還發文稱男性生殖系統不會受到新冠威脅。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冠病毒無需感染腦組織,就可以損害腦血管
    >今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家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無需感染腦組織,就可以損害腦血管。雖有一些研究發現,在部分患者的大腦中存在少量的新冠病毒,我們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大腦會如何受新冠疾病的影響。
  • 關於新冠病毒,挪威、日本研究又有新發現
    歐洲:歐洲新冠病例增速超過美國,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截至北京時間10月20日6時30分左右,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據新華社消息,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新冠病毒的新變種
  • 新冠病毒研究進入尾聲,華裔科學家遭遇殺害,研究結果被美國接手
    最近關於新冠病毒的討論聲不斷,關於病毒的來源說法不一,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紛紛抹黑我們,聲稱病毒是從武漢傳出來的!但是科學不能作為政治的犧牲品,政治導向不能夠決定科學研究的成果!我們堅信科學,絕不接受任何抹黑,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把我們變成伊拉克!隨著美國的故意推動,很多人對新冠病毒的來源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當然能夠查到病毒的源頭對於疫情的防控也有很大的好處!
  • 美國數百人可能已感染英國變異新冠病毒
    【僑報網訊】研究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病毒很可能在11月中旬抵達美國,而美國的許多人可能已經被感染。(圖片來源:美聯社)CNN報導,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主任麥可·沃羅比(Michael Worobey)說:「如果非要我預測的話,我會說,到目前為止,可能已有數百人感染了這種病毒變體。很可能這種新變體已經多次抵達多個地方。」
  • 揭開新冠病毒神秘面紗的主要發現
    人類在與新冠疫情抗爭的過程中,一些研究起到關鍵作用,並將最終決定人類何時及如何戰勝病毒。圖片來源:NIAID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圖片庫冠狀病毒有「棘突」蛋白(S蛋白)。它們與被感染細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質相互作用,使病毒和細胞膜融合。科學家很快發現,SARS-CoV-1和新型冠狀病毒都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ACE2 和相同的蛋白酶TMPRSS2進入細胞。但是SARS-CoV-2也可以感染不表達TMPRSS2的細胞系。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科學家們表示,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上有一些人無端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源頭,沒有任何意義也缺乏科學依據。2020年1月26日,《科學》雜誌援引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的觀點指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冠病毒起源地。人民網供圖 王政淇/製圖「華南海鮮市場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