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一寫紅的發紫的比特幣。
早在3年前,當比特幣升至接近20000美元時,就已經被華爾街視為最大的泡沫。但僅僅是在三年後,它又以這樣的方式登場——現在比特幣的價格是2017年12月以來最高價的兩倍多,成為史上最大的泡沫。
加密貨幣已經為金融市場繁榮的象徵。
史詩般的高漲背後是什麼?目前有四種流行的解釋:
1、稀裡糊塗受到了大量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的推動;
2、短線交易員投機比特幣,與此同時散戶投資者和追隨趨勢的量化基金加劇泡沫;
3、機構和企業投資者增持;
4、全球金融市場的整體逐險情緒。
但說到根源,人們大都有共同的看法——印鈔太多了。根據美國銀行的解釋,比特幣之所以飆升,背後是全球中央銀行每小時向市場注入13億美元的流動性。人們意識到自己的資產價值不斷縮減,迫切去尋找替代投資品。
簡單來說,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引發了史無前例的刺激措施,帶來了一輪非理性投資盛宴。正是因為經濟有問題,比特幣才會漲。經濟沒問題,比特幣就是泡沫了。
說到這裡,近期有一個熱門名詞「再通脹交易」。
怎麼理解?
指的是通貨緊縮時期存在著隱性通脹,物價雖然下降但降幅要遠小於CPI的降幅,一旦經濟形勢稍有回暖,隱性通脹就會轉化成顯性通脹。也就是說,經濟復甦前物價很低,但是也沒便宜到哪去;一旦經濟出現復甦跡象,物價水平就會快速上漲。
舉個例子。2008年之後,美聯儲降息接近零利率,傳統觀點認為史無前例的降息將帶來居高不下的通脹。但是2009年有9個月份,美國通脹增速都是負數,刷新了人們認知。之後隨著經濟開始復甦,2010年1月起美國通脹增速快速上漲,一度超過2.7%。並在高位運行半年,這就是再通脹現象的例子。
目前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那幾年有些類似。
摩根史坦利股票策略師麥可·威爾遜(Michael Wilson)在報告中這樣寫道:
由於美聯儲現在公開操縱和壓低收益率,而通脹是一種無用的,出於政治動機的指標,比特幣已成為交易員可用的唯一準確衡量通脹的指標。我們認為,2021年的最大驚喜可能是通貨膨脹率高於包括美聯儲在內的許多人的預期。隨著經濟繼續復甦,物價將逐步有序上漲。但是,像比特幣這樣的資產價格上漲表明,市場開始認為這種調整可能不會如此漸進或有序。
隨著全球GDP產出恢復大流行前的水平,經濟甚至還沒有接近完全重新開放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更劇烈的價格飆升的風險大於所意識到的風險。
這種風險很可能發生在經濟領域,這些領域的供應可能已經被破壞,並為今年晚些時候的需求激增做好了準備,例如餐館,旅行和其他與消費者相關的服務...通貨膨脹可能突然進行調整,這將對所有股票的估值產生短期負面影響。中期來看,最好的通脹對衝工具是股票和商品。
簡單理解就是:疫苗推動2021年經濟反彈的前景將是「一切需求衝擊之母」。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麥可·哈特奈特(Michael Hartnett)也談了他對比特幣的看法。
由於「過去兩個月劇烈的通貨膨脹,比特幣上漲了180%,加密貨幣市場現在已超過1萬億美元,而過去兩年中比特幣吹掉了泡沫。看看下面這張圖,它嘗試比較了幾十年來比特幣與其他資產的增長,比特幣現在是「所有泡沫之母」。
當然,這張圖表並不能完全追溯到鬱金香狂熱時期。17世紀對鬱金香的狂熱,引發了史上其中一次最狼藉的市場泡沫和崩盤。在1635年,一支上好的鬱金香能夠換到一輛馬車和幾匹馬。而1937年,鬱金香幾乎跌到一文不值,甚至不如洋蔥的價格。
那麼,比特幣的流動性激增勢頭還會持續嗎?2021年最大的負面風險是利率,而不是利潤,關注利率變動的風險信號。
- 信用:流幣跌至133美元以下,或槓桿貸款開始大幅跑贏業績;
- 美元:存在意外反彈風險(關注我們之前的文章《一切宛如大變盤的前奏》);
- 中國:人民幣和上證綜指跟隨中國國債收益率走低,預示增長放緩。
-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令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激增(食品價格創6年高點,過去8個月上漲20%)
- 泡沫:更高的產量引發投機性偏好扭曲,例如XBT,TSLA。
- 費率敏感性:經典的低費率玩法,如XHB、SOX分解。
泡沫破裂仍然是最大的牛市風險,長達十年的最大流動性和技術中斷背景已導致最大程度的不平等,以及巨大的兩極分化……美國金融資產(華爾街)的價值現在是GDP規模的6倍。
美國金融資產(華爾街)的價值現在是GDP規模的6倍。
比特幣只是當前這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症狀,投資者的行為越來越具有投機性,財富收益令人瞠目結舌……但極端的資產泡沫卻是一個過去十年虛無的牛市的自然終結;風險資產價格的泡沫(例如)忽視了利率的上漲,羞辱了投資者對「峰值定位」的擔憂,我們即將在一季度末知道它是否是泡沫。
但是如果你相信摩根大通的預測,那麼比特幣的上漲就遠未結束。
摩根大通上周一大膽設定了比特幣的長期目標價,引發了幣圈不小的轟動。摩根大通稱比特幣長線有望升至146,000美元。
摩根大通策略師在周一的報告中說:
為比特幣將與黃金爭奪「替代貨幣」的地位。但比特幣價格必須上漲4.6倍,才能與2.7萬億美元的個人黃金投資相匹配。(這是其認為14.6萬美元的由來)
比特幣若能衝破黃金的包圍成為獨樹一幟的替代貨幣,那麼從長遠看便意味著它還會有很大的上行空間。然而,比特幣和黃金波動率的接軌一時之間還不大可能實現,在我們看來,那會是一個需要持續許多年的進程。這也就表明,比特幣超越146,000美元的理論價格目標應被視為一個遠期目標,因而也是今年一個不具可持續性的價格目標。
不過,摩根大通也認為短期內比特幣存在泡沫——投機性多倉積聚,持有少量比特幣的投資帳戶數量增加等跡象顯示市場可能存在泡沫。
新年伊始,比特幣的估值和倉位情況構成了更加重大的挑戰,雖然無法排除目前的投機熱潮可能會將比特幣價格進一步推升至50,000-100,000美元的普遍共識區域,但是我們認為,這樣的價格水平是無法持續的。
(編輯:李均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