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注:在匿名程式設計師中本聰推出比特幣12年後,這種原始加密貨幣的價格已經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投資者已經變得沒有那麼盲目,而大型投資者也選擇增持而不是拋售,那麼此次的比特幣飆升是一種泡沫嗎?還是聽聽專家們的意見吧。
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在2020年年初的單價約為8000美元,到3月份跌至5000美元出頭,但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表現出強勁勢頭。12月16日,交易所將比特幣定價為20632美元,創歷史新高。從那以後,比特幣一直在增長,雖然偶爾也會出現低谷,但總是屢創新高。現在買賣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約為4.1萬美元。
圖1:比特幣價格再創新高。
我們以前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早在2017年,比特幣以及整個加密貨幣就因為膨脹成一個獨特的「泡沫」而成為頭條新聞。這種瘋狂的增長源於一種基於加密貨幣的新型眾籌方式,也就是「首次代幣發行」(簡稱ICO)。在這種方式中,自稱的初創企業通過向公眾兜售加密貨幣的「代幣」,為其未來的項目和應用融資。據稱,一旦項目完成,這種「代幣」將為用戶提供服務。
事實上,許多這些初創公司從未建立過任何項目,而且大多數代幣最終在不受監管的線上市場上以極高的價格進行交易和投機。比特幣和以太坊經常被用來購買代幣,因而需求非常高。2017年末,它創下了當時的紀錄,達到19783美元,之後暴跌並保持了一段時間。幾位ICO發起人後來將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該委員會認為代幣可以被歸類為未註冊的證券。
我們會迎來2017年那樣的回歸嗎?這是否只是一個更大的泡沫,而且正在朝著更大的破滅呼嘯而去?
事實上,對於其結果的預測是很難的,但當前的形勢與2017年不同。2017年加密貨幣的繁榮帶來了一場狂熱的投資熱潮。即使這次比特幣衝上41000美元,人們對於這次反彈的表現要低調得多。
區塊鏈公司以太坊的全球金融科技聯席主管萊克斯•索科林表示:「對於首次出現的那種大規模的零散投資狂潮,現在很少了。」2017年,很多人都不顧一切地加入比特幣淘金熱,現在則沒有那麼多了。這也證明了比特幣投資領域的一種真正的轉變:這一次,購買比特幣的並非缺乏經驗的散戶投資者,越來越多的是金融大亨。
比特幣正在走向常態化。包括雲服務公司微策略和保險公司萬通在內的企業,以及川普的前助手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的天橋資本等對衝基金,都在比特幣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根據會計公司普華永道和金融公司埃爾伍德的一項分析,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專注於加密貨幣的對衝基金將其投資從10億美元增加到20億美元。這種加密貨幣現在正受到金融家的歡迎。
此前,貝寶和羅賓漢等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讓比特幣購買變得更容易,而緊隨其後的則是政府部門的監管行動。2020年7月,美國財政部負責聯邦銀行監管的獨立機構——貨幣監理署(OCC)宣布,所有特許銀行都可以提供「保管服務」,換句話說,將客戶的比特幣安全保存在存儲設備中。上周,OCC還宣布,銀行將被允許參與區塊鏈網絡,甚至將用被稱為穩定幣的數字資產進行部分結算。
圖2:貝寶開放比特幣交易。
索科林說:「你會發現一個積極的跡象,監管機構正在為此花費時間和精力。我認為,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僅僅是這種向好的勢頭就表明這種局面將持續下去。與此同時,政府正在嚴厲打擊匿名交易,對以美元或英鎊等國家貨幣向用戶出售加密貨幣的交易所實施或威脅實施新的規則。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正在被馴化,並賦予了新的合法性。
機構投資者購買的交易量通常高於新手投資者交易的交易量,而且這些交易量更容易保持不變,這使得流通中的比特幣供應更加稀缺,從而推高了價格。追蹤加密貨幣走勢的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一份報告也給出了同樣的結論。2020年12月,從交易所購買的1萬美元以下的比特幣減少了22%,而1萬美元以上和100萬美元以上的比特幣分別增長了9%和32%,後者更有可能是大型投資者。
Chainalysis的報告解釋稱:「散戶投資者對此次反彈的參與較少,或者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一直將比特幣留在交易所裡,而大型投資者選擇了增持,並且選擇自己管理。」
該報告還表明,更大的投資者影響了市場的流動性,他們從交易員那裡購買比特幣,並選擇持有而不是交易。當這些較大的投資者賣出比特幣時,他們通常會選擇更高的價格。報告總結稱:「新投資者不得不以較高的價格吸引老投資者出售。」
正方觀點:比特幣的價格在2020年肯定會上漲
從2020年5月11日開始,比特幣的產量每10分鐘減半。稀缺隨之而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價格的上漲。風險投資家、日內瓦商學院區塊鏈技術教授菲奧倫佐•曼加涅洛解釋道:「每減半之後,價格通常都會上漲,這才是關鍵。」
圖3:比特幣是否只是一個終將破滅的泡沫?
然後是新冠疫情的影響。比特幣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安全港」資產:它不由央行發行,因此不受物質世界宏觀經濟變幻莫測的影響。這對自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黃金投資者等特定人群總是有吸引力的,但2020年的混亂與絕望必然讓很多人相信,比特幣投資值得一試。
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大多數經濟體的前景看起來相當不穩定,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正在尋找替代方式使投資組合多樣化。對許多人來說,把至少一部分錢投入比特幣是不需要動腦筋的。而在某些領域,比特幣現在被視為黃金的真正競爭對手。摩根大通本周表示,比特幣可能會戰勝黃金,並升至14.6萬美元的價格。
還有一些其它因素確實可能推高比特幣價格。目前比特幣市場還不成熟,隨著更多投資者的加入,價格可能會上漲。哈佛大學伯克曼•克萊因中心附屬機構的數字金融專家派屈克•默克表示:「目前的情況加大了其他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壓力。我們還處在這個過程的早期階段。」
美國新一屆政府可能也會對其產生影響。拜登並沒有把比特幣放在他的優先事項清單的前列,但默克表示,人們期待這位新總統「更認真地審視」技術和金融科技,其中可能包括加密貨幣。默克說:「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監管,但更多監管並非壞事,它實際上可能會增強市場信心。」
其它相關的變化也在比特幣社區內部發生著。值得注意的是,礦商目前正在努力應對採礦電腦製造的延遲,這可能會拖上幾個月。一旦這些短缺被解決,突然湧入的新機器和新的競爭對手將使採礦者的利潤減少。根據日內瓦學者曼加涅羅的說法,礦工可能會持有而不是清算他們創造的比特幣,希望進一步推高比特幣的價格,並增加他們萎縮的收益。
反方觀點:比特幣價格也可能暴跌
看似一片大好的情景並不是說比特幣的價格不會暴跌。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目前的漲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加密貨幣基金遵循趨勢跟蹤策略,從而將價格膨脹到難以置信的水平。
圖4:比特幣價格或許也會再次出現暴跌。
有些人懷疑這是一場騙局。紐約大學教授、比特幣懷疑論者努裡爾•魯比尼指出,泰達幣是一種私人發行的加密貨幣,據稱與美元掛鈎,可以用來購買比特幣,是支撐比特幣的一種操縱力量。高級經濟學家菲利普•葛拉德韋爾認為,數據顯示的情況恰恰相反。他表示:「在當前的反彈中,相對於比特幣,流入交易所的泰達幣比正常情況要少,這表明當前市場是由法定貨幣驅動的,而不是泰達幣。」
此外,關鍵投資機構的策略改變肯定會導致市場回調。摩根大通表示,如果龐大的加密貨幣投資公司greyscale Bitcoin Trust(目前持有3%的比特幣)減少其每月購買的比特幣數量(目前為10億美元),那麼這種加密貨幣的價格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
最後,人們可能想知道,新冠疫情是否會導致喜歡比特幣的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其它地方。在索科林看來,這種可能性很明顯。他表示:「考慮到『末日』發生的可能性教小,如果『末日對衝』看起來價值更低,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下跌。」但他也認為,這種下降不會很明顯。(作者:剛)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