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膜技術潔淨制酸鹼

2020-11-25 中國水網

一個企業同時取得3項膜產品國家發明專利並不多見,成立於2010年的北京廷潤膜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卻做到了。其自主研發了雙極性膜、均相陰離子交換膜和均相陽離子交換膜,均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雙極性膜,此前國內沒有國產產品,進口膜的價格十分昂貴,直接導致雙極性膜電滲析技術在國內一直沒有得到推廣應用。公司研發出這種產品後,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的技術和市場壟斷,且與國外的同類產品相比更具價格優勢。

北京廷潤公司總經理黃泉森介紹說,在沒有雙極性膜前,也沒有由鹽制酸鹼的工藝,有了雙極性膜後,由鹽制酸鹼市場的開發成為現實。據了解,雙極性膜可以鹽制酸鹼,雙極性膜電滲析技術可以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

首先,雙極性膜可以處理無機鹽。由於我國現有的環境排放標準中,對排放汙水中的鹽度或總鹽量未進行控制。為此,有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儘早制定高鹽度廢水排放標準,限制高鹽度廢水排放,減少環境汙染。

雙極性膜電滲析不僅能處理高鹽度廢水,還能有效製成相應的酸和鹼,比如,化纖行業中排放廢水含有高濃度的硫酸鈉,硫酸鈉廢水經過預處理後再通過雙極性膜電滲析能產生一定濃度的硫酸和氫氧化鈉,而生成的硫酸和氫氧化鈉又能回用到化纖工藝中使用,整個工藝實現了零排放,還節省了購買硫酸和氫氧化鈉的費用,實現了廢物資源化利用。

其次,雙極性膜能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有機酸生產的分離工藝改造有積極意義,能有效處理有機鹽。

傳統的有機酸生產方法是用發酵法,但發酵過程中,不僅需要消耗大量酸鹼,而且過程複雜、勞動強度大,形成大量廢液、廢渣。使用雙極膜電滲析技術後,發酵液可直接用雙極膜電滲析處理生成有機酸,同時生成的鹼可以回用到發酵過程,既節省了原料,又簡化了工藝,避免了環境汙染。

再次,雙極性膜能回收酸性氣體。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酸性氣體是主要的大氣汙染物之一,僅以SO2為例,我國燃煤燃油過程中每年就向大氣釋放大量SO2。傳統的氣體脫硫工藝需消耗大量鹼,而雙極膜電滲析對這類酸性氣體的處理十分簡單有效、易於連續化操作。洛陽石油化工設計院利用某種有機胺吸收煙道氣中的SO2,然後採用廷潤公司以雙極性膜組裝成的電滲析器脫除其中20%左右的亞硫酸根等物質,再生的有機胺就能保證吸收塔的正常運行。

由此看來,與傳統制酸和制鹼行業相比,雙極性膜電滲析法制酸鹼工藝簡單、適應性強、有環境優勢。

作為國內新興膜生產企業,廷潤公司擁有經驗豐富的膜技術研發團隊和生產隊伍,並與中科院過程所、清華大學、杭州水處理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未來,廷潤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產業化優勢,依託科研院所的科研實力,共同致力於開發研究新產品和新技術。

編輯:朱麗娜

相關焦點

  • 淨化水設備白山定製廠家設備技術原理與特點
    控制膜汙堵,同時防止各種無機鹽垢,金屬垢和膠體及部分有機物所造成的反滲透膜汙染。很清澈。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處理。反滲透膜是有機材料,本身會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無汙染物排放,既環保又省去了廢液處理的投資。酸鹼廢水具有較強的腐蝕性,需經適當治理方可外排。用地緊張的地方。方法進行減重試驗和容量分析試驗,進行現場水質分析和比例分析。
  • 二氧化鈦自潔淨玻璃的應用
    自潔淨玻璃屬生態環保型新型玻璃,其表面塗鍍了一層透明的二氧化鈦(TiO2)光催化劑塗層。當這層光催化劑的薄膜層遇到太陽光或紫外線燈光照射後,附著在玻璃表面的有機汙染物會很快被氧化,變成CO2和H2O自動揮發消除。
  • 膜分離技術詳解,塗山環保
    從「七五」計劃開始,國家科委把膜技術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加以支持,膜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國策促進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膜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國內膜工業產值也逐漸增加。近10 年來,中國的膜技術的總體水平有了很大的進展,但與國際技術先進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現代化、產業化程度低,原料不規範,工藝參數未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膜的品種少,應用範圍小。
  • 行業分領域綜述:離子交換膜和電滲析技術的發展動向
    自此,電滲析技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不僅體現在裝置設計上的改良,其核心部件離子交換膜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Juda成功試製了具有較高選擇透過性的陰、陽離子交換膜;緊接著,在1952年美國Ionics公司就設計製造了第一臺電滲析裝置。電滲析技術率先在美國、英國和蘇聯等國家得到推廣,主要應用於海水淡化、飲用水製取等。
  • 膜過濾技術及其應用範圍介紹
    我們熟悉的土壤就是一個天然過濾器,池塘,湖泊和河流中的地表水在通過不同類型的土壤之後, 滲透聚積成相對潔淨的地下水, 土壤讓水透過的時候截留了其它成分, 如顆粒物和汙染物等, 而滲透到深處的地下水得到了淨化。過濾是實驗室常用的物料分離技術。從篩網、濾紙到膜濾器等技術手段的延伸、發展,促進了產品提純技術的提高,淨化效果明顯,分離精度大大提高。
  • 酸鹼滴定
    2.練習滴定操作技術,學會正確使用酸式、鹼式滴定管和讀數方法。3.學會正確判斷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劑的滴定終點(即變色點)。4.學會分析數據的正確記錄和計算方法。中和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HCl滴定NaOH,用甲基橙做指示劑,由黃變橙即為終點。
  • 無鎘廣色域+高分子光傳遞配向膜 夏普三項畫質顯示技術還原超清...
    而作為「液晶之父」的夏普,憑藉其在畫質顯示技術上的優勢,有效解決了色域覆蓋率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幫助用戶保護了用眼健康。接下來我們就和大家聊聊夏普三項畫質顯示技術。而夏普於2011年推出了其獨家黑科技煌彩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基於直下式背光結構,根據圖像中的明暗信息自動調節各個分區的背光源亮度,再結合動態圖像處理技術,針對不同影像信源,進行解碼分析,進而使畫面中明亮的部分輝煌多彩,黑暗的部分更加濃鬱深邃,呈現飽滿的亮色和深邃的暗色。這如同給播放老片的電視屏幕擦去一層灰塵,讓懷舊片煥發新生。
  • 氮氣發生器:膜分離or碳分子篩?
    膜分離技術和變壓吸附技術是現今氮氣發生器的兩種主要制氮技術。兩種制氮技術各有特點和優勢。  膜分離技術  壓縮空氣通過中空纖維膜,由於不同氣體分子直徑不同,當空氣通過膜的時候,分子直徑較小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會通過中空纖維膜管道上的小孔,進而排到大氣中去。在膜的出口,大分子直徑的氮氣分子和惰性氣體氬氣都被收集起來,輸送到應用設備。
  • 上市新貴津膜科技:膜產品發展的思考
    膜技術作為水處理行業的新興技術,在近幾十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津膜科技作為膜處理領域的上市新貴,自上市以來,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身的行業領先地位並持續創造佳績。
  • 膜分離技術成為製藥工業亟需推廣的高新科技
    【中國製藥網 編輯視點】近年來,應用於中藥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藥絮凝分離技術等。今天筆者將為大家重點帶來膜分離技術。據悉,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具有減少工序及人員,節約熱能等特點。
  • 膜技術在多糖分離、濃縮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膜分離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用於多糖、酶等活性物質的分離與純化,收率高且極少破壞,目前已廣泛用於製藥工業,因其高效、節能的優勢也逐漸代替中藥生產中傳統的醇沉工藝,是當前天然多糖分離研究中十分活躍的領域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根據篩分原理使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實現提純、分離和濃縮。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超濾和微濾技術。
  • 線路板溼膜工藝技術是怎樣的
    一 前言   最早PCB生產過程的圖形轉移材料採用溼膜,隨著溼膜的不斷使用和PCB的技術要求提高,溼膜的缺點也顯露出來了,主要聚中在生產周期長、塗膜厚度不均、塗膜後板面針眼和雜物太多、孔中顯影困難。導致了溼膜的後續生產問題較多,過程控制起來困難,最終溼膜被幹膜取代了。
  • 這7種膜工藝水處理技術,你了解多少?
    這些年來,擴散定理、膜的滲析現象、滲透壓原理、膜電勢等研究為膜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膜分離技術日趨成熟,而相關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也使得膜的實際應用已十分廣泛,從環境、化工生物到食品各行業都採用了膜分離技術,迄今為止,水處理領域中的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1)反滲透(RO)膜技術
  • 反滲透膜湘潭實體廠家設備設計原理與運行
    反滲透可以連續運行制水,系統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水質穩定。操作簡便、維修方便、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管道、設備劇烈振動。缺點是測量裝置不便移動。般情況下,常規的鈉離子交換樹脂帶有大量的鈉離子。這種先進技術的環保特性好,操作使用簡便,愈來愈多地被人們所認可,也愈來愈多地在各大行業中得到推廣。空壓機長期運行會導致設備被水垢堵塞,將會使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壽命縮短。
  • 反滲透膜仙桃廠家設備製造技術
    反滲透膜仙桃廠家設備製造技術 ,「vpkgr」   反滲透膜仙桃廠家設備製造技術    其次,要對記錄的運行數據進行「標準化」。所有的技術和產品在國內大部分還處於發展階段或空白,所以我們逐步地進行產品和技術的轉移,以達到佳的解決效果,根據市場客戶對於的技術和產品的反映,的膜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是好的之。切記:不要讓模塊的壓力超純水設備過規定範圍。鎂垢的優異耐受性被廣泛使用。在電滲析過程中,離子交換膜不像離子交換樹脂那樣與水溶液中的某種離子發生交換,而只是對不同電性的離子起到選擇性透過作用,即離子交換膜不需再生。
  • 這7種膜工藝水處理技術 你了解多少?
    膜分離技術被公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途的高科技水處理技術,膜分離技術是以選擇性多孔薄膜為分離質,使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溶液藉助某種推動力(如:壓力差、濃度差、電位差等)通過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低分子溶質透過膜,大分子溶質被截留,以此來分離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質,從而達到分離、濃縮、純化目的。
  • 四軍醫大生物醫學工程系 自主研發醫用膜分離制氧機
    科技日報訊 (趙贄 張靜)近日,在某大型衛勤演練中,由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自主研發成功的「醫用膜分離制氧機」,成功為野戰外科手術提供了合格的「救治氧」。該系慄文彬主任介紹說:「近幾年,我系堅持原始創新、自主創新,大力開展軍事醫學技術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最新研發的這臺制氧機,可在野戰環境下手術救治時快速制氧,完全不需要後方輸送。
  • 關於膜法處理技術的總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膜技術作為一個古老但是新興的技術,技術開發越來越深入,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本文總結目前世界上現有的膜處理技術,詳細介紹各種膜技術的原理及應用領域!一、微濾(MF)膜技術1、微濾(MF)的基本原理微濾膜能截留0.1-1微米之間的顆粒。
  • 壓縮空氣脫溼用膜組件中試研究通過鑑定
    12月11日,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壓縮空氣脫溼用大型中空纖維膜組件在長春通過中試鑑定,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膜法脫溼技術屬國內首創,其綜合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傳統的脫溼方法是採用冷凍乾燥機和分子篩吸附乾燥機,而壓縮空氣膜法脫溼是近十幾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是利用高分子分離膜優先透過水蒸汽的原理,在壓力下水蒸汽透過膜被除掉而留下乾燥的空氣,與傳統的方法相比,膜法脫溼技術具有高效、節能、潔淨、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汙染、免維護、壽命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應用這種先進的膜分離脫溼技術,但我國的膜法脫溼產品一直處於空白。
  • 自製酸鹼指示劑
    每個標準溶液取10mL,分別加入試管中,各試管中加入紅蘿蔔皮浸泡液(即酸鹼指示劑)10滴,用橡皮塞塞緊,作為標準樣品。在測定某溶液的酸鹼度時,加入上述紅蘿蔔皮指示劑,當發生顏色變化時,跟上述製得的標準樣品的顏色作比較,就能確定待測溶液的pH值大致範圍。紅蘿蔔皮浸泡液實測的結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