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ISSN: 1462-2912 eISSN: 1462-2920。1999年創刊,由 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出版。近五年影響因子跌宕起伏,在4分+與5分+之間徘徊,2015年影響因子是近五年的最高值在5.932,2016年便開始下降,到2017年就下降到4.974,2018年重回5分+,2019年又下降至4.933,即時影響因子為4.933,在中科院分區:大類:生物為2區;小類:微生物學也是2區。
主 編 信 息
主編是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微生物研究所-Kenneth N. Timmis
審 稿 周 期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收一般為1-2個月左右,最快的有5天就可接受,慢的也有4-5個月左右的,只是時間比較不穩定!
Received: 14 October 2020,Accepted:19 October 2020
Received:09 May 2020,Accepted: 13 June 2020
Received: 04 March 2020,Accepted:16 June 2020
Received: 23 January 2020,Accepted:07 June 2020
版 面 費
根據官網消息,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不需要版面費;可選OA,需要支付版面費平均為$4200/3000/3600,折合人民幣約27118元,價格偏貴了一點。
收 稿 範 圍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致力於增進我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微生物過程的理解,並發表原創研究,報告該主題或與之相關的重大進展。
範圍包括環境,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和進化方面當前有關微生物過程研究的多樣性,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微生物群落的結構,活動和社區行為微生物群落遺傳學和進化過程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與植物,動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生命之樹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多樣化和進化種群生物學和克隆結構微生物代謝和結構多樣性微生物生理,生長與生存微生物和表面,附著力和生物汙染對環境信號和壓力因素的反應建模與理論發展汙染微生物學極端和不尋常的,很少有人探索的棲息地中的極端微生物和生活元素循環和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初級和次級生產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微生物,受微生物影響的全球變化細菌和細菌病毒的進化和多樣性微生物生態學和進化的新技術發展,特別是用於研究微生物群落,不可培養的微生物和新出現的病原體的活動
發文情況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期刊近5年發文量基本持平,沒有明顯的擴篇或者縮篇現象,2016年-2017年都是400篇左右,2018年稍微縮篇了一點,2019-2020年回升至400篇出頭,總的來說近五年的發文量屬於中等,而且比較穩定。
其他信息:國人發文佔比為24%。
網 友 評 論
推薦指數:★★★
綜合來說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近五年影響因子有所起伏,從5分+跌落至4分+再重回5分+,2019年又跌至4分+,但是因子也是在4.933,重回5分+也是可以期待的;審稿周期普遍快但也不算特別穩定,慢的要4-5個月,但大多都在1一個多月便可接收,最快有5天便可接受!年刊適中,近5年穩定400篇左右,可以收藏!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SCI快審」,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