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審推介#這本3分+SCI審稿快速,卻很冷門你不收藏?

2021-02-21 SCI快審

‍‍‍‍‍‍‍‍‍‍‍‍‍‍‍‍‍‍‍‍‍‍‍‍‍‍‍‍‍‍‍‍‍‍‍‍‍‍‍‍‍‍‍‍‍‍‍‍‍‍‍‍‍‍‍‍‍‍‍‍‍‍‍‍‍‍‍‍‍‍‍‍‍‍‍‍‍‍‍‍‍‍‍‍‍‍‍‍‍‍‍‍‍‍‍‍‍‍‍‍‍‍‍‍‍‍‍‍‍‍‍‍‍‍‍‍‍‍‍‍‍‍‍‍‍‍‍‍‍‍‍‍‍‍‍‍‍‍‍‍‍‍‍‍‍‍‍‍‍‍‍‍‍‍‍‍‍‍‍‍‍‍‍‍‍‍‍‍‍‍‍‍‍‍‍‍‍‍‍‍‍‍‍‍‍‍‍‍‍‍‍‍‍‍‍‍‍‍‍‍‍‍‍‍‍‍‍‍‍‍‍‍‍‍‍‍‍‍‍‍‍‍‍‍‍‍‍‍‍‍‍‍‍‍‍‍‍‍‍‍本期快審推介‍‍‍‍‍‍‍‍‍‍‍‍‍‍‍‍‍‍‍‍‍‍‍‍‍‍‍‍‍‍‍‍‍‍‍‍‍‍‍‍‍‍‍‍‍‍‍‍‍‍‍‍‍‍‍‍‍‍‍‍‍‍‍‍‍‍‍‍‍‍‍‍‍‍‍‍‍‍‍‍‍‍‍‍‍‍‍‍‍‍‍‍‍‍‍‍‍‍‍‍‍‍‍‍‍‍‍‍‍‍‍‍‍‍‍‍‍‍‍‍‍‍‍‍‍‍‍‍‍‍‍‍‍‍‍‍‍‍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ISSN:1752-8054。2008年創刊,由Wiley-Blackwell 出版。近五年影響因子上漲迅猛,2016年影響因子僅0.86,2017年突破1分+,2018年開始突破3分+,2019年影響因子為3.373,即時因子為3.57,2020年預測為3.4。

大類學科:醫學 3區


小類學科:醫學:研究與實驗 3區

大類學科:醫學 3區


小類學科:醫學:研究與實驗 3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752-8062


主編是美國麻薩諸塞州Foresite Capital Concord投資公司-John A.Wagner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當前為雙月刊,官網未表明審稿周期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收的周期一般為1-3個左右,快的一個多月便可接受,小部分慢的也需要3個月左右,總的來說審稿周期算是很快的且時間差異不大。

Received:July 20, 2020,Accepted:August 30, 2020

Received: October 27, 2020,Accepted:December 10, 2020

Received:October 13, 2020,Accepted:November 30, 2020

Received:September 9, 2020,Accepted: November 8, 2020

Received:August 17, 2020,Accepted:November 20, 2020

Received:September 15, 2020, Accepted:December 16, 2020

根據官網消息,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是一本開放獲取(OA)的期刊,非會員版面費為$ 3,300 /£2,200 /€2,750 ,折合人民幣約為21298元,價格相對比較貴,會員的價格相對優惠一點,為$2200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歡迎高質量,科學合理的原創手稿,重點關注臨床藥理學和轉化科學,包括動物,體外,計算機模擬以及支持藥物發現,開發,傳統藥物和創新方式的監管和臨床使用。感興趣的主題包括:

轉化醫學,包括逆向翻譯,作用機制的詢問/評估,人體生理學和疾病病理生理學的中斷

產生非臨床和臨床研究的假設,包括小型臨床試驗

臨床藥理學研究,側重於發現,開發,調節和使用藥理學藥物的轉化研究,以改善臨床結果並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法

對所有類別的生物標誌物進行評估,包括分析驗證,臨床驗證和跨模式(例如分子,組織學,成像,生理學)的鑑定

對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幹預可能會轉化為對另一種疾病的反應的研究,以及跨物種和/或患者群體的安全信號的翻譯

轉化醫學的科學和實踐,包括諸如人類疾病模型及其治療意義之類的主題,以及諸如改進研究設計或行為以及轉化醫學方法等實踐方面。

指導2期劑量選擇的研究

證明基礎科學和臨床科學之間有效轉換的研究

精密醫學

基因組醫學,包括藥物基因組學,下一代測序,藥物代謝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

大數據,現實世界數據,電子和移動醫療應用程式以及可穿戴設備

信息學,生物信息學,藥物流行病學和藥物經濟學模型

轉化研究對法規和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

對疾病生物學和藥理學的定量和系統藥理學,基於PK / PD模型的以及對機理的理解,因為這些與轉化醫學有關

通過高質量的實驗設計和嚴格的數據分析執行的重要科學問題的負面結果,這反駁了假設或產生了負面結果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期刊近5年發文量量十分少,這兩年有相對明顯的擴篇趨勢,2016年至2018僅有幾十篇,2019年開始突破100篇+,2020年突破兩百篇。

其他信息:國人發文佔比為2.848 %,去年國人發文佔比為14/218(6.4%)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從16年開始自引率均控制在5分以下,2016年為0.7%,2017年為4.4%,2018年為3.1%,2019年自引率為2.1%,2020年自引率為2.3%。

綜合來說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是一本比較有潛力的期刊,中科院大小類分區均在3區;近五年影響因子上漲迅猛,2018年開始穩定在3分+,即時因子為3.4;審稿周期短,基本穩定在1-3內月接收;選擇OA版面費會相對比較貴;自引率低;目前該刊雖有擴篇但也是比較冷門,接受率為25%,國人投稿命中較少,急於發表的小夥伴需要慎重考量,可以收藏!關注SCI快審微信公眾號,助您更好更快發Paper!!還可加群聊討論呦!


相關焦點

  • 這本2分+SCI一審只要0.9周,國人友好,無版面費!快快收藏!
    本期快審推介Fitoterapia,ISSN號為0367-326X。1947年創刊,由 Elsevier BV 出版。近五年影響因子基本穩定,均在2分+且上下浮動不大,即時影響因子為2.52,在中科院分區:大類醫學為3區,小類:藥學和藥物化學均為3區。
  • 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
    發表sci論文,不管是投稿開源sci期刊,還是投稿非開源sci期刊,都需要經過審核程序。由於期刊不同,審核的要求不同,導致審核的快慢有差異。那麼,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sci期刊分為開源sci期刊和非開源sci期刊,開源sci期刊又稱OA期刊,向這類期刊投稿發表論文,是需要作者支付一定費用的,審核上不如非開源sci期刊嚴格,那審核效率自然會更快一些。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開源sci期刊比起非開源sci期刊來說,審核更快一些。但具體多久,會因開源sci期刊不同而有差異。
  • WOSCI沃斯編輯:SCI論文審稿周期需要多長時間?
    sci論文也是要經過三審,而三審要多長時間是很多作者關心的問題,WOSCI沃斯編輯的小編在這裡介紹:影響sci論文三審周期因素有很多,大多數期刊審稿周期都在3個月左右,當然也有一些期刊是會超過3個月的,作者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要盲目的催稿,以免給自己帶來不良的後果,此外sci論文三審時間和期刊的工作效率也是有關係的
  • 審稿最快的SCI期刊:博士著急論文畢業,這本期刊適合你
    很多期刊都在官網說審稿速度很快,但是沒有一本期刊敢說自己是「 the fastest submission-to-online journal!」,除了BBRC。因為發表速度快,特別適合那些趕著畢業的學生,所以這本刊在中國有很多暱稱「畢業的救命稻草」、「研究生之友」等等。
  • 這三本4-5分SCI期刊審稿速度快,滿足博士畢業需求
    Bulletin是一本國際同行專業評審的神經科學類期刊,中文名稱為《神經科學通報》。自2018年起Neuroscience Bulletin開通了「Rapid PublicationTrack」,符合條件的可以提前郵件聯繫編輯(nsb@sibs.as.cn),同行評審將會在1-2周內完成,即使不符合快通道條件,審稿時間大多會控制在1月左右。
  • 這本4分+的SCI年刊量大,半個月可接收
    本期快審推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SSN號為1422-0067。由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 (MDPI) 出版。
  • 10本藥理學SCI論文期刊匯總,審稿周期較短,審稿速度較快
    時間如此寶貴,投稿時不我待,審稿遙遙無期,畢業望塵莫及!這是很多已畢業或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投稿前最擔心和最焦慮的事情。 為了幫助大家在這個環節儘可能節省時間,做到心中有數,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審稿周期較短,審稿速度較快的雜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
    sci論文要想成功發表,就必須過審稿這一關。審稿備受sci期刊重視,自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辦理嚴格規範的審稿程序。那麼,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sci論文審稿要經過初審、審稿人審核、修改/拒稿、返修審核、最終決定幾個步驟。
  • 這本4分+的SCI最快5天便可接受,無版面費,IF4分+
    近五年影響因子跌宕起伏,在4分+與5分+之間徘徊,2015年影響因子是近五年的最高值在5.932,2016年便開始下降,到2017年就下降到4.974,2018年重回5分+,2019年又下降至4.933,即時影響因子為4.933,在中科院分區:大類:生物為2區;小類:微生物學也是2區。主 編 信 息主編是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微生物研究所-Kenneth N.
  • 這本SCI期刊平均一個月即可接收,IF4分+
    近五年影響因子相對持平,從2015-2017年均為4分+,2018年降到3.56,2019重回4分+。在中科院大小類分區均為2區,大類生物學,小類遺傳學。期刊信息:主編信息主編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Mark Johnston審稿周期GENETICS官網表明35天內可以迅速決定接不接收;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收一般為1個月左右,當然也有小部分因為修改等原因需要5-9個月左右;文章接收後,當月便可在網上發行,審稿期還是比較短的!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
  • 這本2分+SCI期刊,投稿到接收1-2個月,國人友好,無版面費
    近五年影響因子基本穩定,均在2分+且上下浮動不大,即時影響因子為2.52,在中科院分區:大類醫學為3區,小類:藥學和藥物化學均為3區。期 刊 信 息:主 編 信 息主編是義大利諾瓦拉東方皮埃蒙特大學藥物科學系——Giovanni Appendino審 稿 周 期由Fitoterapia官網發布的消息可知,一審的平均時間為0.9周,最後一次決定的平均時間為1.3周;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收的周期一般為1-2個月左右,審稿周期屬於很快的了。
  • 審稿快,對國人友好,這本5+的雜誌你值得擁有
    >   難得推薦一本高分的Lancet子刊。   在經歷過數次慘拒後,終於有一個審稿快,對國人友好的5+雜誌把我的文章收了。俗話說的好,獨樂了不如眾樂樂,今天我把這本物超所值的期刊推薦給大家,它就是EBiomedicine。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03影響因子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是一本年輕的期刊,從2009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開始,期刊勤勤懇懇,影響因子逐年穩定上漲,2015-2019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4.492、4.593、4.936、4.868、5.076,雖然2018年的影響因子略有下降,但這並不影響期刊整體上升的趨勢
  • 這本5分+SCI收稿範圍廣,自引率低,後勁十足,且不收版面費
    影響因子雖然2016年影響因子略有下降,但並不影響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這些年影響因子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2017年影響因子首次突破3分,到18年更是從3.4分上升至5.2分突破5分大關,今年再次刷高,達到5.762分的好成績。
  • 這本一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審稿快發文量增加,今年影響因子5+
    昨天我們轉發了EMI主編的採訪,有小夥伴想讓我們分析一下這本期刊,今天必須安排一下。英國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ISSN:2222-1751)為同行評議高質量OA期刊,發表有關新興免疫和微生物病毒方面的研究。
  • 微生物&環境領域SCI論文期刊,審稿最快1天,口碑好,認可度高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微生物&環境領域、審稿速度快、免版面費的二區期刊。影響因子3.675分,符合畢業要求,審稿最快只需要1天,業內口碑好,認可度高。最重要的是,該期刊目前正在徵稿,歡迎微生物&環境領域的小夥伴投稿哦(拉到文末看徵稿信息哦!)
  • 推薦十本審稿速度快到飛的期刊
    究其原因,是多數期刊審稿周期特別漫長,從投稿到接收的平均周期為4-5個月。不少同志自從投稿以後幾乎每天都登陸網上投稿系統來查看稿件狀態;有人甚至連稿件狀態的時間有所變化都很緊張。有人戲稱這是「投稿症候群」。  昨天我們推薦了兩個國外查詢投稿周期的網站(點擊我查看),瀏覽網站後,我們再推薦10本審稿速度快到飛的雜誌。
  • 注意,這本4分SCI在瘋狂擴刊,謹慎投稿!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868天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Medicine......咱們前段時間推了一本影響因子3分+、發文量大、審稿周期還比較短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雜誌。但部分小夥伴在留言中反饋,目前IJMS雜誌似乎沒那麼好投。
  • 這本SCI期刊影響因子一路穩步上升,接收快無版面費!
    近五年影響因子基本穩定,2015年影響因子為1.88,2016年開始突破2分,且穩中有進,2019年影響因子為2.914,即時影響因子為3.3。中科院大小類分區大類:醫學為3區;小類: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均為3區期 刊 信 息:主 編 信 息主編是法國馬賽魯米尼免疫學中心的 J.-P. Gorvel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