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Soc. Rev.:過渡金屬氮化物在電化學能源中的應用

2021-01-21 MXene Frontier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過渡金屬氮化物(TMNs),得益於其獨特的電子結構,高電子導電性,優良的化學穩定性以及機械穩定性,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研究。然而,塊狀的過渡金屬氮化物通常會受限於有限的活性位點數量,遲緩的離子動力學以及並不出色的電化學性能。設計具有可控形貌和良好分散性的納米結構TMNs被證明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策略,因為優化的設計可以使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更充足的活性位點以及更短的離子傳輸距離。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Jong-Min Lee教授, 電子科技大學肖旭教授與都柏林聖三一學院Valeria Nicolosi教授在國際頂級綜述期刊Chem. Soc.  Rev.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為Transition metal nitri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applications的綜述文章,總結了TMNs基納米材料最新的研究進展,主要側重幾何結構設計,電子結構調控以及在電化學能源轉化與儲存中的應用等方面,包括電催化,超級電容器和可充電電池。最後,展望了過渡金屬氮化物基納米材料在未來的研究方向。

 


 


圖1. TMNs的結構模型有三種:面心立方、六方密堆積和簡單六方。至今,大量TMNs被成功合成並應用在能源領域,包括但不限於TiN, ZrN,VN, NbN, TaN, CrN, MoN, Mo5N6, W2N3,Mn3N2, Fe2N, Co4N, Ni3N,Cu3N。


 


圖2. 零維 TMNs納米顆粒的合成策略。目前,碳材料負載TMNs納米顆粒複合材料被大量開發,表現出四個方面的優勢:(1)碳基材料的限域效應可優化納米顆粒的分散,抑制其擴散和團聚;(2)載體本身優良的導電性促進電荷傳輸;(3)多孔特性可改善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傳質能力;(4)界面相互作用可調節優化TMNs的電子結構。

 



圖3. 一維 TMNs納米線/棒/管的合成策略,主要有化學氣相沉積、拓撲化學轉化、模板法等。



 


圖4. 二維TMNs納米片的合成策略,主要包括拓撲化學刻蝕(當前廣泛研究的 MXenes 材料)、拓撲化學取代、鹽模板輔助外延法等。



圖5. 三維TMNs納米架構的合成策略,包括軟/硬模板法和三維支架負載等。

 



圖6. 不同異質原子摻雜對TMNs的電子結構調控。




圖7. 缺陷工程對TMNs的電子結構調控。




圖8. 異質結工程對TMNs的電子結構調控。

 



圖9. 合金工程對TMNs的電子結構調控。




圖10. TMNs基電催化劑在HER中的電化學性能。

 


圖11. TMNs基電催化劑在OER中的電化學性能。



圖12. TMNs基電催化劑在ORR中的電化學性能。

 



圖13. TMNs基電催化劑在HOR, CO2RR, NRR等反應中的電化學性能。

 

 

圖14.  TMNs基電極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

 

 

圖15.  TMNs基電極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圖16. TMNs基電極應用於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圖17.  TMNs基電極應用於鈉/鉀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者們探索出了不同的具有金屬特性和新穎性能的過渡金屬氮化物,其作為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化應用的電極材料具有較大的潛力。雖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過渡金屬氮化物在電化學能量儲存與轉化應用中已經展示出了許多優勢,然而還有許多挑戰與可能亟待研究人員探究。

從合成的角度,目前合成的方法在普適性方面仍然無法令人滿意。此外, 關於2D過渡金屬氮化物的缺陷和電子結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匱乏。考慮到通過傳統的方法探索改進的方式或探索新的過渡金屬氮化物會比較困難。在未來,理論計算在合成與改進方法上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對於能量轉換應用來說,不同的過渡金屬氮化物作為HER/OER/ORR電催化劑已經被廣泛地研究。然而,就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而言,仍無法與最新的貴金屬催化劑相比。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目前研究者們對反應機理還不夠清楚,進而影響對催化性能的分析。此外,在許多技術的輔助下,可以進一步探究其內在的機理,如DFT計算,原位表徵,如原位XPS,原位XAS和原位Raman光譜等。

對於儲能應用:1)超級電容器的穩定電壓窗口不僅僅由過渡金屬氮化物內在的性能決定,同時也受所使用的的電解液影響,與最常使用的水系電極也相比,離子液體或有機電解液可以提供更高的輸出電壓,進而產生更高的能量密度;2)過渡金屬氮化物目前最廣泛地應用於鋰離子電池,但是受限於有限的鋰資源,其無法達到實際大規模功率使用的需要。過渡金屬氮化物在儲量更豐富且更廉價的鈉鉀離子電池中的應用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3)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的高導電性和催化活性可以促進捕獲聚硫鋰和溶解Li2S2/Li2S時的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特性。然而,詳細的催化機理在目前還不是完全清楚,需要更深入地探究。4)從化學組成的角度來說,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在過渡金屬氮化物與無機物、碳等的複合方面,幾乎沒有引入有機物。考慮到有機物的多樣性和多功能性,將過渡金屬氮化物與有機物複合可能會啟發新的思路。

 

文獻連結:

DOI:10.1039/d0cs00415d

聲明:

       MXene Frontier是由學生創辦的的非盈利性學術公眾號,宗旨為跟蹤與分享MXene材料的研究進展,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們,老師們提供最新的文獻諮詢。純屬學術性質,非商業用途,若有侵權情況,請馬上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做出刪除處理,保護原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對我們的關注與支持。



相關焦點

  • 2020上半年,中國學者在Chem Rev的表現竟然這麼強
    西北大學魏顥:通過過渡金屬催化的碳-碳鍵裂解進行選擇性脫羰通過碳-碳鍵裂解的過渡金屬催化脫羰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合成方法。近年來,該反應在許多方面得到了顯著發展,包括催化體系的發展,機理的理解,底物範圍以及在複雜功能分子的合成中的應用。西北大學魏顥在這篇綜述總結過渡金屬催化脫羰過程的最新進展,從發現新的轉變到對反應機理的理解,以揭示該領域的巨大成就和潛力。這篇綜述的內容按脫羰過程中化學鍵裂解的類型分類。為了擴大脫羰反應的應用範圍,還研究了脫羰方法的主要挑戰和機遇。
  • 南開大學AEM綜述:多功能過渡金屬磷化物在能源電催化中的應用
    此篇文章從金屬磷化物的合成方法,金屬磷化物在氫析出(HER)、氧析出(OER)以及氧還原(ORR)等催化進程中的反應機理及其性能改性策略入手,詳細論述了金屬磷化物在能源相關催化反應中的近期進展。闡明了金屬磷化物「理論-結構-性能」之間必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同時介紹了金屬磷化物在全水分解,鋅空氣電池,鋰硫電池,二氧化碳還原,有機小分子氧化等能源領域的相關應用。
  • CCS Chemistry | 金屬陽離子缺陷原位構築新方法
    氧析出反應可釋放四個電子用於金屬離子、氫離子或其他氧化性物質的還原,是水分解制氫、可充金屬空氣電池等電化學能源存儲和轉化體系中的核心反應之一。但四電子氧析出反應動力學慢、過電位高,需使用Ru或Ir等貴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尖晶石型過渡金屬氧化物是一類具有應用前景的廉價氧析出電催化劑,然而其性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徐強/鄒如強Chem. Rev.:MOFs如何構建單位點催化劑?
    由於其結構多樣性、功能可調性和高表面積,不同類型的MOFs基單金屬位點(SMSs)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包括金屬連接點和金屬連接點上的配位不飽和金屬位點,以及固定在MOFs上的活性金屬物種。此外,可控的熱轉變可以使MOFs升級為使用活性單原子催化劑(SACs)功能化的納米材料。
  • Chem. Rev.: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共敏化應用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英文簡寫為DSCs)是由Grätzel和O』Regan發展的第三代光伏電池,它具有較低的成本、製備簡單、可調變的光電性質、自然透明性、良好的光伏輸出和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PCE)其使其在太陽能窗戶和室內設計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共敏化已經成為一種提高DSCs效率的方法,最著名的作用是推動DSCs的功率轉換效率達到世界紀錄值。
  • 過渡金屬(Fe,Co,Ni)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日益枯竭,迫切需要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以及與能源轉換和存儲有關的新技術。
  • AM綜述:2D過渡金屬碳化物(MXenes)作為導電材料的應用
    自2011年被發現以來,基於MXenes的2D過渡金屬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因其出色的導電性、重量輕、柔韌性好
  • Chem. Soc. Rev. 夏永姚綜述:超級電容器的機理、 材料、系統、表徵及應用
    在大牛夏永姚研究團隊的這篇最新綜述中,對超級電容器的儲能機理、電極材料、電解液材料、系統、表徵方法及應用做了一個系統全面而精簡的講解。這篇文章回顧了超級電容器存儲機理、表徵手段、系統和相關材料的最新進展,最後,還討論了超電在實際應用中的相關前景和挑戰。
  • 熊宇傑Chem. Rev.:多相單原子光催化劑
    原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rev.9b00840
  • 氮化物粉體的3種類型及其8大應用領域
    氮化物粉體的分類氮元素具有較高的電負性,能夠與許多電負性比其低的元素形成一系列氮化物,包括離子型氮化物、共價型氮化物和金屬型氮化物三種類型。離子型氮化物: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元素形成的氮化物屬於離子型氮化物,其晶體以離子鍵為主,氮元素以N3-形式存在,也稱為類鹽氮化物。
  • 楊明輝:高性能金屬氮化物水氧化催化劑設計關鍵——氧化活性層
    在各類可再生能源技術中,氧氣析出反應(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在很多情況下OER是熱力學可行的,但是卻受到過高的反應能壘和遲緩的動力學限制,使其成為相關技術的瓶頸。儲量豐富的3d過渡金屬基(特別是Ni基)材料有利於含氧中間體的吸附作用,有望克服OER的動力學遲緩,實現較高的催化活性。
  • 仰大勇課題組Chem. Rev.封面:DNA功能材料研究進展
    原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rev.0c00294
  • 龐歡AEM最新綜述:過渡金屬基MOF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原標題:龐歡AEM最新綜述:過渡金屬基MOF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引言】 近年來,社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能源的存儲問題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文中主要述及的過渡金屬基MOF主要針對Fe、Co、Ni三種在地球上儲量豐富的過渡金屬元素,由這三種元素構成的MOF已經成功在相關儲能設備上得到應用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 喬世璋教授課題組Chem:熔鹽竟然可以作為合成二維材料的催化劑?
    全文速覽本文針對二維層狀過渡金屬氮化物的合成難點,設計了一種熔鹽催化法,在常壓條件下成功合成出一族新型二維層狀過渡金屬氮化物,發現並解釋了一種新的材料生長機理,為高能二維材料的常壓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現階段,大部分二維材料的研究工作是基於石墨烯、過渡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以及過渡金屬硫屬化合物。然而這些材料並不能完全滿足未來尖端科技領域的需求。因此,探尋與合成新型二維材料對於多項科學領域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亮點(1).
  • 清華大學李亞棟/王定勝Chem. Rev.最新綜述關於合成單原子催化劑
    最近,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與王定勝副教授等人對近年來化學方法合成單原子位點催化劑(SASC)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主要歸納了10餘種合成策略,著重討論合成策略中如何實現金屬前驅體的原子級分散,如何防止在製備過程中的遷移團聚,如何最終實現單原子穩定在載體上。
  • [Chem Rev]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s on Well-Defined Supports
    Gates,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s on Well-Defined Supports including Zeolites an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tructure, Bonding, Reactivity, and Catalysis, Chemical Reviews, 2020, DOI:10.1021/acs.chemrev
  • 【有機】Chem. Soc. Rev.:金屬雜環戊二烯的合成與反應專題綜述
    ‍‍‍‍金屬有機雜環化合物,特別是過渡金屬有機雜小環化合物(成環原子數小於六),是許多金屬計量或催化有機合成反應中的關鍵中間體
  • 澳門大學潘暉教授課題組:多金屬氮化物促進電催化析氧
    (CoVFeN@NF),具有超高的OER活性,其性能優於基準催化劑RuO2和大多數最先進的3d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背景介紹目前報導了基於非貴金屬的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為OER催化劑,例如硫化物,(羥基)氫氧化物,氧化物,和磷化物。因為他們具有可調的電子結構和豐富的活性位點。近年來,研究者發現3d過渡金屬氮化物適合作為OER催化劑由於其高電導率和豐富的活性位點,它優於氧化物,氫氧化物和硫化物。
  • 熔點最高的物質:鉿碳化物、氮化物、金屬鎢?
    但是,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是「世界之最」中的「最難熔」。這還得進行細分,到底是世界上最難熔的純金屬?還是世界上最難熔的材料?前者的答案為純金屬鎢,後者為俄羅斯學者最近合成的粉末混合物材料,含鉿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眾所周知,鎢(W)是世界上熔點最高的純金屬(意味著其最難熔),其熔點為3156.85開爾文(3430℃)。
  • 常用於熱噴塗材料的氮化物陶瓷粉末
    慧聰表面處理網:其他" target=_blank>其他過渡金屬的氮化物有氮化鋯(ZrN)、氮化鉿(HfN)和氮化鉭(TaN),還有金屬鋁與氮的化合物氮化鋁(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