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田裡,從自走式揭膜培土一體機到自走式拔稈機,機械化設備在低鳴歡唱;
煙站展示區,從「香葉助農」微信小程序到菸葉智能分級定級設備、物聯網智能調儲系統,信息化化手段支撐菸葉生產全過程;
……
日前在雲南省菸葉田間管理暨現代菸草農業建設推進會上,承辦此次會議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菸草專賣局(公司)向來自全省菸葉戰線的人員展示了近年來他們在「智慧菸草」方面的探索。
在文山州局(公司)主要負責人朱豔梅看來,智慧農業的目標,就是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實現農業全程智能化,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
基於此,文山州局(公司)近年來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攻關「標準化生產提質增效、機械化作業減工降本、科技創新驅動轉型」,積極推動菸葉生產由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全州菸葉生產整體水平、菸葉質量水平、菸農服務水平以及煙區影響力有效提升。
推動「智慧菸草」建設,首先要把菸農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自2008年啟動現代菸草農業建設以來,文山州局(公司)積極開展菸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攻關,加快推進傳統菸葉生產方式向智慧菸草轉型升級。
通過多年探索實踐,文山煙區在菸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方面成效顯著,呈現出「實用、多樣、融合、智能」發展特色,打造出「全程覆蓋、降本增效、輻射帶動」發展典範。截至目前,文山州25個菸葉生產合作社共組建了25支機械化專業服務隊,配置各類機械4889臺(套),在育苗、深耕、耙地、理墒、打塘、覆膜、中耕、植保等8個用工多、強度大的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全覆蓋,畝均用工降低到15個以內、節約成本580元左右。同時,文山州局(公司)加大封頂抑芽、拔稈環節的機械化推廣力度,積極探索移栽、採摘環節的機械化應用,機械化服務已基本覆蓋菸葉生產全部環節。
對於生產方式的改變,硯山縣平遠鎮木瓜鋪村菸農代文光深有體會:「使用現代化機械,菸葉移栽前『犁、耙、壟、塘』4道工序的成本有效控制在每畝120元之內,種煙越來越有賺頭。」
在大力推進機械化作業的同時,文山州局(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把信息化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今年,我的合同籤訂和農用物資貸款都在手機上進行,比以往方便多了。」硯山縣平遠鎮大新村菸農李家平高興地說。
近年來,文山州局(公司)圍繞菸葉生產「耕、種、管、烤、收」等環節,整合科研、企業、市場等資源,以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融入「網際網路+」,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構建「協同、高效、共贏」一站式種煙主體服務平臺,完善推廣「一部手機種菸葉」。
「香葉助農」微信小程序是文山州局(公司)聯合雲南紅塔銀行研發的一款服務菸農菸葉生產的實用工具。小程序主界面,除了實時天氣預報、頭條信息、政策宣傳、合同網籤、交售預約、拍照問診、農友學堂等,還有「香葉貸」和「香聚貸」的產品特點、服務對象、辦理流程等介紹。
菸葉種植可以依託手機服務,菸葉分級收購也開展了智能化探索。
「識神」微信小程序是利用人工智慧圖像識別技術,對菸葉圖像進行特徵提取,通過深度識別,形成菸葉分級領域的智能網絡雲應用,方便菸農查看各類菸葉的等級展示圖片,為菸葉初分環節提供菸葉等級信息參考。
在收購演示區,記者看到,傳輸帶上的菸葉通過紅外水分儀檢驗,經大數據平臺分析後區分出不同等級,進入不同等級筐。接下來,工作人員將盛滿菸葉的等級筐放至AGV小車上,經過自動感應過磅和定級裝置定級後,監測菸葉內在化學成分並生成RFID電子標籤,此時,等級筐內的菸葉卸載至更大的鋼架筐內,然後裝車運往復烤廠。工業企業可通過電子標籤追溯到該批次菸葉的菸農、交售等級、地塊、菸葉內在化學成分等信息。
新的菸葉收購模式,人工輔助校驗與智能分級相結合,替代人工分級和定級,改變人工打包和煙包收儲方式,在提升收購質量和效率、減少菸葉造碎、降低用工成本方面應用前景良好。
科技賦能,創新引領。文山州局(公司)運用信息化技術,充分借鑑行業信息化成果,通過採集菸葉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數據,將分散在全州各地的生產信息關聯到同一個智能網絡平臺,實現菸葉生產收購遠程監測、協調管理、統一調度、質量追溯、過程管控。
從「會種煙」到「慧種煙」,隨著現代菸草農業建設的推進,「智慧菸草」為文山煙區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