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遍布著巖漿,為何熱量沒有散發到地面上來?並非地殼原因!

2020-12-04 趣說科學

地球上每天都能夠感受到陽光的熱度,那是因為太陽的存在,太陽是一顆無時無刻不都在發光發熱的火球,如果距離太陽過於近的話,那麼可能就會跟金星一樣,被灼傷的太過厲害,而地球正是因為跟太陽的距離適中,所以不僅能夠得到合適的光照以及能夠接受的熱度!

不過能夠給地球帶來溫度的不僅僅只有太陽這顆星球,按照道理來說,我們地球自己也是可以供熱的,比如說我們的地下就遍布著巖漿,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到達地心深處,但是從火山噴發以及溫泉等自然現象就知道我們地下的溫度非常的高,那為何這些熱量沒有散發到地面上來呢?沒有影響到人類呢?很多人以為是地殼的原因,其實跟地殼無關,具體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我們的地表下面就是地殼,地殼的下面就是地幔,在下面就是地核了,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有著半流動半凝固的巖漿,它們的溫度最高能夠達到6000℃,比太陽表層的溫度還要高,相對於這個熱度來說,地球的薄薄17公裡的地殼深度根本就無法阻止這麼高的熱量,當我們用手去摸土地的話,根本感受不到一點熱度,更別說溫暖我們整個地球空間了,所以自然是跟地殼無關的!

其實這就涉及到物理學了,就像力的傳播是相互的一樣,地球下面的熱量確實是在向地外散發的,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受到很多阻礙,比如說地下的巖石層,地下的火山等各種物質,它們會阻擋地球熱量的散發,甚至會給地熱一個相反的力,這樣地核的熱量就無法傳播到地表以上了!

因為這個熱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的狀態,而地球的體積和質量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倘若地球再大一點或者再小一點,都會破壞這個平衡,地殼的深度也是剛剛好,這才使得這些高溫沒有傳播到地球表層上面來,而太陽的熱度傳播就不一樣了,根本沒有任何遮擋物,除了那層薄薄的大氣層之外!

相關焦點

  • 美黃石公園數公裡地面因地下巖漿大幅隆起
    但從2004年起,科學家發現噴口上方的地面以每年最快2.8英寸(約合7釐米)的速度隆起。2007年至2010年,地面隆起速度大幅降低,每年隆起1釐米或者更少。從開始隆起到現在,火山噴口上方的地面最高隆起了10英寸。研究黃石公園火山活動的專家、猶他州大學的鮑勃·史密斯表示:「因為覆蓋面積巨大加之幅度很高,這種隆起非常引人注目。」
  • 地球形成了幾十億年,地心仍舊是巖漿,為何冷卻的這麼慢?
    地球作為一顆石質行星(相對於木星、土星等氣態行星),它冷卻的慢有這麼幾個原因:散熱方式從地球內部到地面的總熱量流量的估計為
  • 如何修建巖漿護城河
    鋁的低熔點意味著它作為護城河材料很不錯,但其熔點低到剛熔化的時候都不怎麼發光。不能發出邪惡的幽光,那還怎麼能算得上是巖漿護城河呢?  讓巖漿保持熔化很難,因為巖漿會以可見光和紅外輻射的形態,不停向外釋放能量。沒有穩定的熱量輸入,巖漿很快就會冷卻、固化。
  • 人類首次打穿地殼:鑽頭鑽到了巖漿?
    而這兩個間斷面就把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固體地球的最外一圈,主要由矽酸鹽巖石構成,其範圍從地表到莫霍面。厚度變化較大,大洋地殼較薄,平均厚6公裡,最薄處不到5公裡;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35公裡,最厚處可達70公裡。地幔位於莫霍面和谷登堡面之間,厚2900公裡。以1000公裡深度為界,地幔可分為上、下地幔。
  • 為什麼地幔物質會跑到地殼上來?
    雖然地球外面被一層硬殼—-地殼包裹著,但在它的內部卻保存著源源不斷的熱流。在地面以下100公裡深處,是地幔層的上部,它的溫度約有攝氏1300度。由於它處於強大的壓力之下(大約30000 個大氣壓),物質狀態不是稀薄的流體,也不是堅硬的剛體,而是塑性體,它可以在壓力的長期作用之下,以半黏性的狀態緩慢流動。
  • 地球內部溫度比太陽還高,為何我們沒被燒成灰燼?科學家這樣回答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地球,是孕育我們的家園,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我們地球在宇宙中看上去是一顆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大家也都知道,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地球上70%都是水的原因。
  • 「洞察號」: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數據顯示,火星地殼也分層,厚度為20公裡或37公裡,是兩層還是三層,具體取決於地震波的反射是否準確跟蹤到地幔的頂部。在地球上,地殼厚度從海洋以下約5至10公裡,到各大洲以下約40至50公裡,最高平均厚度不超過70公裡。研究人員認為,火星地殼的厚度似乎比地球地殼還要薄,這令人十分驚訝。
  • 探索前沿一期:火山爆發的原因
    火山爆發,是目前已知的嚴重地質災害之一,它的產生到底是什麼原因?這裡主要從以下幾點說明原因,依次逐層解釋。1、火山爆發它的物理原理是巖漿受到壓力從地下噴湧上來。2、為什麼巖漿在地下會受到壓力,地球內部不是很穩定嗎?
  • 超級火山上鑽孔:探索地殼下方蓄積大量的巖漿
    它們在地殼下方蓄積了大量的巖漿,可以把數萬億噸的物質拋入大氣中。如果有人想在超級火山上鑽孔,聽上去一定愚蠢之極。但一些義大利的科學家們恰恰就想這麼做,他們提出了一項極具野心的計劃,準備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灣下方的坎皮弗萊格瑞火山中鑽出一個深達1.9英裡(約合3公裡)的洞。
  • 火星存在液態水可能由地下巖漿活動所致
    現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極地冰蓋下需要有一個地下熱源才能存在液態水——火星地表之下需要近期的巖漿活動產生足夠的熱量,才能在厚厚的冰帽下產生液態水。論文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助理研究員米歇爾·索瑞表示,從地質學角度講,探討火星上液態水存在的可能性將更好地幫助科學家了解行星如何隨時間演變,對尋找地外生命具有潛在影響。
  • 為何會發生地震?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為何會發生地震?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地質結構性地震地表或海域水下出現地層坑蹋、版塊擠壓斷層等可引發地質結構性地震、這種地震往往沒有地磁異常,也沒有地震雲或地光先兆,預測這類地質結構性地震相當困難,目前人類還沒掌握到較有效的辦法可以預測到這類地震。地質結構性地震一般震級不會太大,影響範圍也較小,一般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大災難。
  • 黃石火山地殼運動活躍,巖漿不斷向外向上延伸,有可能在未來爆發
    而地球的結構大體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是連接地面的固態層,大部分的生物都生活在地殼層的表面。地殼層之下是地幔層,從這一層開始由於高溫高壓的作用,基本是處於熔融的液態流動狀態,我們經常聽到的巖漿處在地幔層。正是由於地幔巖獎的存在,所以巖質行星都會有火山的存在,地球同樣也是一個火山比較多的行星。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7.2 地下惡魔——大於老師與你一起讀書
    巖漿!那巖漿有什麼呢?熔化的巖石!如果說地殼是地球的皮膚,巖漿就像是皮膚之下的血液,一旦地殼上有薄弱或者破裂的地方,恰好這裡還有巖漿存在,巖漿就會衝破地表噴湧而出。夏威夷高達10米的熔巖噴泉地下的高溫究竟從何而來?一個物質,向熔融狀態靠近,有三種辦法:升溫,降壓,加水。甚至,三者相互結合。也就是說,在一些滿足這些條件的區域,有機會產生巖漿。在板塊交界的地方,板塊之間巨大的摩擦和壓力產生了高溫,而地球內部也有著無處不在的水,在這種情況之下,巖石被熔融成了巖漿。除了板塊之間巨大力量產生的熱量、周圍溫度的傳導、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衰變等等都會產生巨大的熱量。
  • 如果地下火山巖漿全部消失,地球會怎樣?
    火山噴發,不但會噴出非常巨量的火山灰、煙塵和有毒有害氣體,而且還經常會隨著洶湧的巖漿,對周圍區域的生態環境,甚至更廣區域範圍的生物生存和發展帶來極大的威脅和危害。地球歷史上所經歷的幾次冰期,包括造成恐龍滅絕的間接原因,都指向了火山噴發的大量物質,在空中形成了濃密的雲煙層,阻擋了太陽光線的正常穿透,造成地表溫度的日益下降,引發大量生物的死亡。
  • 盾構機垂直向下挖,能挖穿地殼嗎?能不能挖出一條隧道來?
    地球的大小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大致確定了,當時的埃拉託色尼就通過太陽直射與斜射角度,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直徑不過是換算一下而已,儘管也存在不少誤差,不過1.2萬千米左右的直徑卻也沒有相差太多。但了解地球的結構卻不是很容易,要到二十世紀初才通過觀測地震波的形式逐漸了解。
  • 當初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何不挖了?
    有人說,鑽探工作進行到9300米時,隨著汙泥排除物中出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黃金的含量達到了每頓80克,這遠遠超過了在地面金礦的黃金含量。但最終鑽探工作停滯不前,直到終止。從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第一的地位,大搞軍事競賽,經過幾十年的對抗,蘇聯被折騰的疲憊不堪,到九十年代後期,蘇聯已經沒有經歷和資金繼續支持鑽探,導致在1983年後,鑽探進展緩慢。十年才鑽探了二百多米。
  • NASA「洞察號」傳來火星內部「情報」:地殼或分三層
    數據顯示,火星地殼也分層,厚度為20公裡或37公裡,是兩層還是三層,具體取決於地震波的反射是否準確跟蹤到地幔的頂部。在地球上,地殼厚度從海洋以下約5至10公裡,到各大洲以下約40至50公裡,最高平均厚度不超過70公裡。研究人員認為,火星地殼的厚度似乎比地球地殼還要薄,這令人十分驚訝。
  • NASA「洞察號」傳來內部「情報」: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數據顯示,火星地殼也分層,厚度為20公裡或37公裡,是兩層還是三層,具體取決於地震波的反射是否準確跟蹤到地幔的頂部。在地球上,地殼厚度從海洋以下約5至10公裡,到各大洲以下約40至50公裡,最高平均厚度不超過70公裡。研究人員認為,火星地殼的厚度似乎比地球地殼還要薄,這令人十分驚訝。
  • 散發著漆黑魅力之龍,在巖漿中遊泳,同時也是世界危機的證明
    個我感覺顏色為黑色的龍都有一種獨特且神秘的魅力,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隻在數碼世界巖漿層生活的漆黑之龍。完全體的「熔火加裡塔獸」為龍型,病毒種的數碼獸,外貌為全身著火的漆黑翼龍,因進化後翅膀變得巨大而飛行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而且還經過刻苦的磨練而得到強大的腳力,可以威嚴地站立起來,和「火山龍獸」的棲息地十分近,都是在數碼世界活火山巖層,在戰鬥中會散發了大量的黑色粉塵並引爆,如果是「熔火加裡獸」的敵人被大量黑粉塵包圍的話只能在爆炸下痛苦呻吟了,必殺技為從口中放出雷射狀的熱線「融化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