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
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曾經致力於地球科學、史前文明的研究和考察。
譯者:吳奕俊,男,2008年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現於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任教(百度百科)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斯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內容導讀
火山裡面是什麼?巖漿!那巖漿有什麼呢?熔化的巖石!
如果說地殼是地球的皮膚,巖漿就像是皮膚之下的血液,一旦地殼上有薄弱或者破裂的地方,恰好這裡還有巖漿存在,巖漿就會衝破地表噴湧而出。
夏威夷高達10米的熔巖噴泉
火山爆發
可是堅硬的巖石為什麼會熔化呢?地下的高溫究竟從何而來?
一個物質,向熔融狀態靠近,有三種辦法:升溫,降壓,加水。甚至,三者相互結合。也就是說,在一些滿足這些條件的區域,有機會產生巖漿。在板塊交界的地方,板塊之間巨大的摩擦和壓力產生了高溫,而地球內部也有著無處不在的水,在這種情況之下,巖石被熔融成了巖漿。除了板塊之間巨大力量產生的熱量、周圍溫度的傳導、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衰變等等都會產生巨大的熱量。而在冰島這樣板塊塊裂開的地方,因為地下壓力的降低,巖石也有可能變成巖漿,而這也是冰島多火山爆發的原因。
相同深度情況下,造山帶溫度最高,
俯衝帶次之,大陸內部最低。
地球的內部
巖漿侵入巖層
衝出地表的巖漿叫做熔巖,熔巖流就是一條流動的烈火之河,所到之處濃煙滾滾、紅光崩現。這些巖漿是從地下伸出來的烈火之鞭地下的巖漿有低至650 °C,高至1400 °C。而衝破地面的熔巖溫度從475℃-1150℃以上不等。但和我們想的不一樣:紅色的熔巖流並不是溫度最高的,那些亮紅色中斑斑點點的白色部分才是熔巖溫度的王者。
基拉韋厄火山的熔巖湖
冰島克拉夫拉火山的熔巖流
基拉韋厄火山噴出的渣塊熔巖
但無論這些熔巖多麼的熾熱,英雄遲暮,在他們衝出地表,冷卻之後都會形成黑黢黢的巖漿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玄武巖。而當巖漿沒有衝出地表而直接在地下冷卻之後,就會形成各種的侵入火山巖,比如堅固的花崗巖。
基拉韋厄火山噴出的繩狀熔巖
歡迎你把自己的問題發給大於老師
說不定下期的節目就是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