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億年的地球物語》3.2洪流與峽谷——大於老師與你一起讀書

2021-02-15 大於簡言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

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曾經致力於地球科學、史前文明的研究和考察。

譯者:吳奕俊,男,2008年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現於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任教(百度百科)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斯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內容導讀

能夠親眼見到自然的突變是一種幸運,而作者布瑞德雷恰好就有這樣的幸運。在一片荒涼的峽谷,一片積雲降下瓢潑大雨。雨在久已乾涸的峽谷中奔湧,峽谷沒有能力束縛住山洪的狂野。而洪水在重力的加持下肆意妄為,左突右進。看似柔軟的水混雜著石塊、泥沙在谷地狹窄的溝壑裡變成了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這股力量來的突然,消失的卻也是無聲無息。降雨過後,除了泥濘的土地,堆積的石塊。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過。而這正是一次次塑造峽谷的水的力量。

山洪暴發時

山洪會對地表有著極大的改變


改變峽谷的外貌其實只是水在剎那間的壯舉。而真正的偉大是山洪從高處帶來的那些砂石、泥塊。他們被水從山頂、山坡帶到山腳。洪水過後,水悄無聲息的消失,但是泥沙卻堆積在了這裡,形成一個個扇形的堆積層。這就是山口洪積扇,也叫衝積扇。除了山口,水像是一列火車,將泥沙堆積在所經之處,在途中形成堆積平原。這列火車的目的地在海邊。海納百川,水雖然已經消失在了茫茫的海洋,混合其中,但是其堆積出來的三角洲卻成為了一方沃土。

衝積地形示意圖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人類是應該感謝洪水的,雖然在人類的歷史上洪水毀滅了一個又一個文明,人類也在與洪水做著不斷地鬥爭。大禹治水、諾亞方舟,洪水似乎一直都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嚴重的懲罰方式之一。但是在地球億萬年的地質歷史中,尤其是在人類誕生之前。正是洪水一次次的將泥土從山上帶到山下,從遠處帶到家園。這些泥土細膩、肥沃,成為了供養人類文明最好的土壤之一。在中國的內陸地區,衝積扇上發育出來的城市不勝枚舉。衝積平原也成為中華民族發展之所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更是成為了現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

玉門——衝積扇催生的城市(中國國家地理)

衝積扇經常會成為文明的沃土(中國國家地理)

尼羅河三角洲

俄羅斯勒拿河三角洲

幾內亞比索熱巴河口比熱戈斯群島三角洲

加拿大育空河三角洲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我們不應該忘記:在人類繁榮的文明之下,是千萬次水給我們帶來了這片平坦、堅實的土地。而我們也不應該放鬆,輕視了地球上巨大的自然之力。


歡迎你把自己的問題發給大於老師

說不定下期我們解釋的就是你的問題

相關焦點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1.2地球的歷史——大於老師與你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7.2 地下惡魔——大於老師與你一起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2.3大氣的運動——大於老師與你一起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2.1地球的起源——大於老師與你一起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1.5地球的命運——大於老師與你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1.3宇宙的軌跡——大於老師與你讀書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完整講述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
    隨著少兒科普圖書成為近年來出版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這套叢書從日本引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百科全書,完整講述了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
  • 上海書展|150個故事展現46億年奇蹟,這套「地球簡史」被眾多名師推薦
    有一場對話很特別,它是從46億年前開始的。書展首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這套叢書的新書首發分享會「與46億年對話——名師教你閱讀未來」在中心活動區舉辦。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出版
    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百科全書,完整講述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近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從日本引進出版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叢書前五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古生代1》《顯生宙古生代2》《顯生宙古生代3》已在上海書展期間舉辦了新書首發會,引發了一陣科普熱潮,在書展現場賣到斷貨。如今,這套叢書已在全國實體書店以及噹噹、京東等各網絡渠道全面上架。
  • 地球這個巨大「傷口」:每年還在擴大,2億年後會形成新的大陸
    誰都知道地球上的陸地是不穩定的,地殼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平時看不出來,但每當地震發生時,所有人都在驚慌,科學家們通過每天不斷檢測地殼運動的規律得出結論,未來的某一天,原始大陸將被海洋代替,地球這個巨大「傷口」:每年還在擴大,2億年後會形成新的大陸。
  •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本周內地票房前三名1905電影網專稿 2019年第9周(2月25日至3月3日)內地票房報收9.48億。與上周相比,再度減少5億。但春節檔電影餘溫仍在。《流浪地球》劇照 《流浪地球》過45億 追《戰狼》仍有長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作為今年開年後熱度最高的華語電影,在《阿麗塔:戰鬥天使
  • 地球46億年的滄海桑田,人類文明不過是一瞬間!
    在距今約46億年前隨著銀河系中一片巨大的分子雲的坍縮,太陽系形成原始地球也隨之誕生。45億年前與火星相似的忒伊亞行星與地球相撞,月球形成,並徹底改變了原始地球的環境。38億年前那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時期結束,還原性大氣應運而生。這8億年的動蕩,讓地球獲得了新生。隨後月球飛速遠離地球,地球地址環境趨於穩定,早期厭氧型生命體出現。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說到地球的歷史,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又著迷。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
  • 《46億年的地球物語》11.3 鐵的時代/11.4 稀有礦物
    ↑ 點擊上方「大於簡言」關注我們作者:約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
  • 地球自轉46億年,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動力來自於哪裡呢?
    文/玉濁清地球就是「永動機」?自轉了46億年,為什麼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對地球的了解程度自然有很高,這樣才能夠在地球上永久安生的生活下去,而地球似乎一直都有自轉的現象,自轉指的就是地球繞著地球自西向東的旋轉地理環境現象,而地球自轉一周大約需要24小時,每隔10年自轉周期就會增加,或者減少3‰~4‰秒,而地球就如同是一個永動機一般,自轉了46億年從來都沒有停下過,不過也有人感到好奇,地球能夠轉動自然有轉動的動力,那麼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呢
  • 《地球簡史——46億年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我是廣州市天河區匯景實驗小學三年級2班的張熙之。我向大家推薦一本關於生命科學的科普讀物——《地球簡史》。它是一本配有精美繪圖和詳細文字說明的繪本,按照時間的順序簡單明了地介紹了地球的發展歷史,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我一直很好奇我們人類是怎麼來的?地球又是怎麼形成的?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回答不了我,我在書本中找到了答案,真是太令人興奮。
  • 為什麼地球有46億年的年齡?地球還能存在多久?
    呦呦在之前分享的地球46億年間經歷了如寒武紀、侏羅紀等10多個地質年代的文章裡,提到了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大家對地球為什麼是46億年的年齡提出了疑惑。今天呦呦給大家講講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了。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類終於發現自己的祖先起源於非洲的智人。智人在10多萬年前走出非洲,隨後擴散並佔領了全世界。
  • 地球科普|前太古代:從約45-46億年前至38億年前
    時間從地球形成(約45-46億年前)至太古代之初(38億年前)。冥古宙(Hadean)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所以也叫前太古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在整個冥古宙,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巖四處流淌,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與彗星的轟擊,根據同時期月球撞擊坑推算(月球面對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分大型盆地如危海、寧靜海、晴朗海、肥沃海和風暴海也都是於此一時期撞擊形成的),地球遭遇了撞擊
  • 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壽命,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昨天我們有篇文章寫道「有神秘力量庇護地球長達46億年,只為保證人類順利繁衍」。這個引發了小夥伴們的熱烈評論,其中也有不少小夥伴反問: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歷史了?這個說法科學嗎?我們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 地球真實年齡是多少?地核僅出現10億年,為何地球卻46億歲?
    科學界內地球的年齡已經超過46億年,馬上要進入中年階段,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小組進行一個實驗,發現地球的年齡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衰老,它的內核年齡可能僅僅只有10億年的時間,這刷新了大家對地球的認識,難道地球的年齡將要被徹底改寫了嗎?它的真實年齡又是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