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生命過程的必經階段,而中樞神經系統是人體受衰老影響最大的系統之一。目前,與腦衰老相關的認知功能減退已成為老年人健康的巨大威脅。正常衰老伴隨著神經發生關鍵區域——齒狀回神經前體細胞數量的減少。在衰老大腦中,70%以上的新生神經前體細胞無法存活和成長為成熟神經元,並且大腦認知功能出現進行性減退。衰老這一過程伴隨著機體系統性炎症的增加,但目前還不清楚在正常腦衰老的過程中,免疫系統是否參與並發揮了哪些作用。
2020年11月30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劉強課題組在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文章Neuroblast senescence in the aged brain augments natural kill cell cytotoxicity leading to impaired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利用經典手段,即正常人腦組織結合新型高通量手段,揭示了免疫與腦衰老的關係。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0745-w
通過比較年輕和年老人腦組織的免疫印記,研究人員發現以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 NK)細胞為代表的免疫細胞隨著年齡增長在人腦內逐漸增加。這些細胞大多位於腦內齒狀回區域,並與神經前體細胞臨近 (圖一)。該課題組結合單細胞測序和蛋白質組技術,進一步發現部分衰老的神經前體細胞高表達包括白介素27(IL-27)在內的多種衰老相關表型。通過基因編碼和譜系示蹤方法證實,這些免疫因子可以激活並擴增腦內聚集的免疫細胞。
此外,RNA測序和免疫篩選等證據表明,衰老導致神經前體細胞表面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分子(MHC-I)下調,造成免疫耐受缺失,從而在正常腦衰老過程中激活免疫監視,損傷神經前體細胞(圖一)。通過免疫幹預清除衰老大腦內的免疫細胞,能夠促進神經前體細胞的存活並改善認知功能。
圖一、正常腦衰老觸發免疫監視造成神經發生受損(圖一來源:Nat Neurosci. 2020 Nov 30. DOI: 10.1038/s41593-020-00745-w)。
過去十年間,國際上對於神經系統疾病中神經炎症的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是在正常衰老這一特殊環境下,神經炎症是作為「旁觀者」還是「主動參與者」目前仍不清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在衰老過程中,腦內為何會有大量免疫細胞侵襲?其次,衰老的大腦作為一個特殊的微環境對免疫細胞有何種影響?此外,免疫細胞在腦衰老過程中具體發揮了哪些作用?
為了回答這些科學問題,課題組全面分析衰老大腦內免疫細胞的表型和功能,發現了衰老大腦修飾免疫細胞的器官特異性因子,從而揭示了大腦衰老觸發免疫監視的機制,以及免疫細胞對衰老相關的神經發生和認知功能減退的具體影響。在衰老大腦內的神經發生區域,由於免疫耐受的缺失,導致神經前體細胞被以NK細胞為代表的免疫細胞清除(圖二)。這些研究對深入理解炎性衰老,以及探索針對老年疾病中,建立神經元前體細胞的免疫耐受並促進其生存,從而為改善神經修復和認知功能提供了新的預防及幹預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社會影響力。
圖二、衰老大腦內的免疫細胞和神經前體細胞。在衰老大腦中的神經生發區域,由於免疫耐受性的缺失,導致神經前體細胞(如圖,具有突起的紫色細胞)被以NK細胞為代表的免疫細胞(如圖,藍色球形細胞)清除(圖二來源: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