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歷史:看看太陽系的成長曆程

2020-08-27 阿若工作室

太陽系據信起源於大約46億年前一片龐大的氣體塵埃雲(太陽星雲)中,這片星雲的質量是當前太陽的好幾倍。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星雲坍塌成了旋轉的扁平盤面,盤面中心濃密而熾熱。盤面的中央區域最終演變成太陽,部分剩餘物質形成了太陽系的行星和其他部分。

太陽系的形成

沒人確切地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產生太陽系的龐大氣體塵埃雲——太陽星雲開始坍塌。可以肯定的是,引力通過某種方式克服了讓星雲保持膨脹的氣體的壓力。星雲在坍塌過程中變扁,形成薄餅狀的盤面的中央的核球。與滑冰者收回手臂時轉動變快的原理相同,隨著盤面的凝聚,它的自轉速度隨之加快,中央區域也變得更加熾熱緻密。在盤面最靠近熾熱中心的地方,只有巖石顆粒和金屬還可以保持固體狀態,其他物質都會揮發掉。在此過程中,這些巖石和金屬顆粒逐漸凝聚到一起,形成了星子(巖質小型天體,直徑最大可達幾千米),最終成為巖質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溫度較低的盤面外圍也發生著類似的過程,不過凝聚成星子的固體顆粒含有大量不同種類的冰態物質(包括水冰、氨冰、甲烷冰等)以及巖石。這些物質最終組成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核心。

太陽系的形成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

皮埃爾·拉普拉斯(1749-1827)是法國數學家,他發展了星雲假說。這一假說最早由德國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提出,認為太陽系起源於巨型氣體星雲的收縮。這一假說是現在最廣為接受的太陽系起源學說。拉普拉斯對科學的另一貢獻是他分析了行星之間複雜的引力作用。他研究了這些作用力對太陽系穩定性的可能影響,並得出了太陽系天生穩定的結論。

太陽系形成的6個階段

1.太陽星雲的形成

太陽星雲

太陽星雲起初是龐大的低溫氣體塵埃雲,比當前的太陽系大許多倍。它的初始溫度大約是零下230攝氏度。太陽星雲最初可能轉的很慢。

2.原太陽的形成

原太陽

在引力的作用下,太陽星雲凝聚形成緻密的中央區域(原太陽)和彌散的外部區域(原行星盤)。隨著星雲的收縮,它開始加速自轉並變得扁平,中央區域被加熱。

3.環帶與星子

環帶與星子

旋轉盤的不穩定性導致其中的區域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形成環帶。星子(由巖石和冰態物質組成的小型天體)通過吸積更小的顆粒而在環帶內緩慢成型。

4.巖質行星

金星

星子通過引力作用彼此吸引碰撞,構成行星。在靠近原太陽的地方溫度極高,只有巖石與金屬可以承受這裡的熱量,因此在該區域形成的行星主要由這些物質組成。

5.氣態巨行星

木星

在盤面的外圍,星子形成的天體由巖石和冰態物質組成,它們變得足夠大,可以在周圍吸引大量的氣體。在這些氣態巨行星形成後不久,原太陽成為了羽翼豐滿的恆星。

6.遺留的殘骸

奧爾特星雲

太陽的輻射吹走了太陽系中大多數殘餘的氣體以及其他未被吸積的物質。盤面外圍部分殘餘的星子形成了廣袤遙遠的奧爾特彗星雲。

相關焦點

  •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地球一直是我們人類唯一的文明家園,但是未來有一天我們肯定會離開地球,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地球的壽命是由太陽來決定的,太陽一旦走向生命的終點,地球也將難以倖存,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 看看太陽系那些難得一見的天體照片,每一張都創造了人類的歷史!
    前陣子發生的「水星凌日」天象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了水星從太陽表面經過的樣子,人類探索太空的區域雖然還沒有真正離開太陽系,但我們通過探測衛星了解了太陽系許多從未見過的行星面貌,下面來看看太陽系那些難得一見的天體照片。
  • 人類能徵服太陽系嗎?
    人類已經成功繪製了地球大部分地區的地圖,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未被探索,比如大部分海洋、南極洲和部分亞馬遜雨林,當我們繼續繪製自己的世界時,我們也把視線投向外面,投向更遙遠的遠方,今天,我們要回答一個靈魂提問,人類能徵服太陽系嗎,你渴求真相嗎,你是個好奇寶寶嗎,據我們所知,目前只有地球上出現了生命,所以,想要在太陽系的其餘地方蹦達。
  • 太陽系歷史中的形成和演變情況
    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每個天體都具有一個獨特的身份,這個身份反映了它們在太陽系歷史中的形成和演變情況。宇宙的歷史被鐫刻在了天體的成分、構造和軌道三大要素中。要解讀這些線索,從中推算太陽系的演化史,需要大量的勘測工作,而且還牽涉多個科學學科,包括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和天文學。在正式進入主題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將反覆提及的幾個重要科學原理和實用技術。加熱和冷卻效應是反覆提到的原理之一。
  • 人類無法飛出太陽系,或許遭受外星文明的控制,這是什麼情況?
    2020-11-25 19:48:04 來源: 聽說這個歷史 舉報
  • 特斯拉說太陽系人造?太陽系有防護罩(太陽系外一片黑暗)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曾給出了一個驚人的言論:太陽系是人造的。這不得不令人好奇:特斯拉說太陽系人造的嗎?對此,我們一起去探索看看。一、特斯拉說太陽系人造?30年後,科學家們確認了尼古拉·特斯拉的一個偉大預言:太陽系有防護罩,通過旋轉進行共振放大才能脫離太陽系的囚牢,才能轉移到任何一點上。
  • 太陽系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據說是這樣……
    我們認識到的地球僅僅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在地球之外有著更加廣袤的星空。地球在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中運動,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那麼我們所在的太陽繫到底在宇宙哪裡呢?但是太陽系中的行星軌道大部分接近圓形,而許多彗星、小行星等天體則是在高度隨圓的軌道運動。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差不多在同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運行,而且它們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金星外其餘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都是相同的。
  • 如何看待"太陽系皮殼"陰謀論?
    網上有大量關於「太陽系有一超級皮殼,人類在地球上觀測到的宇宙都是來自它的折射」,這種理論看似毫無根據,又能忽悠很多人以為人類處於地球牢籠,我們通過一定的邏輯分析解釋該現象。從網絡結果來看,這件美國向全世界都隱瞞的機密的事件,最早於2010年在:關於「太陽系皮殼的焦距」博客爆出,之後在人人,貼吧,各種論壇也被轉載過。
  • 太陽系邊緣的大量神秘天體,到底在保護人類,還是將人類囚禁?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太陽系太大了,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足夠的技術能讓人類的宇宙飛船飛到太陽系的邊緣去看看太陽系的極限在哪裡。科學家們給出了很多答案,每一個答案都有其成立的基礎,但同時也存在著漏洞。「旅行者2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突破太陽風最高層,去年它又傳回了一個消息:它飛行了41年,穿越了200多億公裡。看起來這距離就是太陽的極限?
  • 太陽系度假指南
    但如果時間自由,想要體驗全然不同的生活,推薦你去南極看看帝企鵝,那裡平均氣溫零下40-50度左右,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這還不夠有feel?看來地球已經容不下你了。那我們只能向更遠的地方邁進。比如,去太陽系度假?
  •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木星「風暴」木星,是一顆既遙遠又陌生的世界,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是太陽系的守護神,它改寫了太陽系的歷程,對地球生命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木星和地球是完全不同的兩顆行星,木星是一顆由氫和氦組成的氣態巨行星,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質量很大,大約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和衛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萬有引力,木星可以對小行星產生巨大的影響。木星,太陽系中出太陽之外引力最大的行星,因此木星有著大約83顆衛星,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太陽系。
  • 太陽系小公司 |宇宙大職場
    太陽系公司太陽是太陽系公司的CEO。而太陽系公司是銀河系市場中眾多公司中的一家。從太陽系公司發展歷程來看,這家公司是一家非常典型的由小做大,經歷過由管理混亂到規範,目前發展良好,運營正常的企業。太陽系公司目前的戰略規劃是:穩定發展,不被其他公司吞併。從宇宙說職場宇宙的運行規律,有些還真跟職場相通。比如很多人在職場中,既要融入團隊也要保持自我的風格。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而太陽系內的一切就像是專門為地球打造的溫室和堡壘。看似平常但又好像暗藏玄機,因為有個不可爭辯的事實就是沒有太陽系就不會有地球。太陽系的成員太陽系包括太陽與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70顆衛星(173顆屬於行星和297顆屬於微型行星)796354顆小行星,上百顆矮行星和4143顆彗星。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地球和太陽(圖片來源於網絡)隨著近年來科技發展,科學家們對宇宙的不斷探索發現,我們看似平靜的太陽系。在茫茫的宇宙中顯得十分的與眾不同,這種不同之處是源自地球及其特殊性。而太陽系內的一切就像是專門為地球打造的溫室和堡壘。看似平常但又好像暗藏玄機,因為有個不可爭辯的事實就是沒有太陽系就不會有地球。
  • 忒伊亞,太陽系過去的一顆行星(月球來源)撞擊形成現今的月球
    明朝萬曆年間,一個名叫萬戶的官員將自己綁在椅子上,點燃了椅背上的47支火箭——在這位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有記錄的航天事業實踐者粉身碎骨600多年之後,月球上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探月經過曲折的發展歷程,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和重要科研成果。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年人類重返月球又興起熱潮。可見人們對月球的痴迷程度只增不減,而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咱們從地球開始一層層往更大範圍的宇宙結構尋找,來看看地球位於宇宙中的什麼位置吧!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地球和月球共同組成了地月系。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地月系只有地球和月球兩個,跟木星、土星它們比起來是不是有些枯燥乏味?
  • 太陽係為什麼是扁的?
    當我們觀看太陽系模型時,會發現,好像我們的太陽系是一個平面?真是這樣嗎?太陽系這我們要從太陽系的前身說起。這些物質,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在這過程中,它們統一了運動的方向,開始旋轉。於是,太陽誕生了。同時也產生了其他那些較小的隕石與行星。龐大的質量賦予了太陽強大的引力,塵埃雲的剩餘部分逐漸被太陽吸附。上下兩面,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向著太陽飄去。但是太陽的自轉平面上,則有著不同的進展。
  • 銀河系比太陽系大多少,銀河系有一千多億個太陽系(宇宙無窮大)
    宇宙中,整個太陽系是屬於銀河系的,在銀河系有一千多億個太陽系。而在宇宙中,又有無數個銀河系,可見宇宙有多大!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 誕生之初年輕的木星就開始橫衝直撞,這顆氣態巨行星開始了穿越太陽系的毀滅之旅,它改寫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命運,改變了地球上的生命歷程。
  • 真實比例的太陽系
    你認識太陽系嗎?一說到太陽系,你腦海中是不是出現這樣一幅圖畫:太陽位於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整整齊齊排布其中,在各自的軌道中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轉呀轉,整個太陽系有點像一個巨大的永不停歇的旋轉木馬。腦海中的太陽系是不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