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有「第二家園」了?所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這裡應有盡有

2020-12-06 奇點先驅

審核-小文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外太空的世界總有著憧憬,希望能到星際之間遊覽,感受浩瀚宇宙,甚至若能到別的星球上生活一段時間,領略外太空的風景,那就更好了。因此,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奧秘,一方面是為科學研究,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地球尋找「夥伴」。

皇天不負有心人,時歷多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有研究人員經過反覆的勘察後提出,在遙遠的太陽系外恆星系上有著一顆可能有液態水的星球。

研究數據表明,這顆行星的的體積是地球的120%,名為TOI 700d,看起來與地球大小相差不多,它與太陽系的距離約有100光年,是位於太陽系外恆星系宜居帶上的。在它的周圍還有很多編號相似、大小也相似的兄弟姐妹,只是它們都不位於宜居帶,換句話說就是它們的溫度可能會偏高或偏低,而導致球體內不能存在液態水或不適宜生命的存活。

說到這,應該很多人都對宜居帶這個詞有一定的感覺了,宜居帶也是我們判斷外太空中行星是否適合生命存活的一個標準。

其實,在之前科學界就檢測到TOI 700d這顆行星,可為什麼現在才發現它與地球的相似呢?是因為先前科學界對這顆行星籠統的錯誤認知。因為它的兄弟姐妹都沒有位於宜居帶,所以科學界在開始的時候也把它歸到不宜居行星的那一類。後來是因為研究人員修正恆星的參數時,發現它的行星尺寸下降了,這才發現原來它比較另類地處於宜居帶中。

水是生命之源,是否存在液態水也就成為我們判斷星球是否能存活生命的依據。而種種的數據都在說明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顆行星中可能存在液態水。至於它有沒有生命,有沒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個生活的居所,那就要等擁有足夠的技術登上那顆星球才能探知了。

當然,宇宙那麼大,行星那麼多,處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肯定是不只有這麼一顆的。據統計發現,在已經觀測到的系外行星中,有兩千多顆的行星與地球、海王星、木星等的大小是相近的,其中位於宜居帶的也有48顆。

雖然有這麼多顆吧,但生命存在所需的條件對星球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處於宜居帶給這顆星球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沒錯,但那也是理論上的常規認識而已。生命的存活需要水、適當比例的空氣、適中的溫度、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等等,所以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具體的科學分析啊!

相關焦點

  • 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嗎?研究員從適宜居住的條件中給出答案
    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嗎?他們正在加緊科學研究和探索,以便在宇宙中找到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在第三位,火星排在第四位。考慮到兩者之間的距離,科學家們初步鎖定火星作為進球的替代星球。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是149597870公裡。火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是227940000公裡。要判斷一顆行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首先要看這顆行星是否具備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陽光、空氣、水、食物和適當的溫度。
  • 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科學家:其實人類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不過很顯然,以人類目前對地球的了解,和地球上頻繁出現的這些災難,都促使著人類要加快對太空的探索,要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陽系內由內及外的第四顆行星。並且作為類地行星的火星,在科學家們看來,火星也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一顆星球。
  • 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必須是行星嗎?衛星和恆星可以嗎?長知識了
    那麼人類只能生存在行星上嗎?衛星和恆星難道就不可以生存嗎?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得先知道人類生存的條件是什麼。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可以說就是:液體水、氧氣還有適宜的溫度。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沒有水,根本活不下去。至於氧氣,水染十分必要,但絕對不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因為當空氣中的氧氣濃度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時候,就會出現氧中毒的現象。
  • 人類發現了「第二地球」,有水有氧氣溫度僅25度,比地球更適合
    文/鯨悅探索人類發現了「第二地球」,有水有氧氣溫度僅25度,比地球更適合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地球的生態也在急劇惡化,如果地球不負重荷的話,人類將何去何從。因此人類開始幻想著尋找「第二地球」,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人類還真的就發現了一個「第二地球」,在這顆星球上,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和氧氣,而且溫度僅有25度,簡直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呢?
  • 太陽系內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NASA:土衛二疑似存在水源?
    如果要說到在太陽系的人類最喜歡的一顆星球,那麼可能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在腦海裡想到地球。的確,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人類對地球的喜愛是理所應當的,不過在宇宙太空中這麼多的星球當中,難道只有地球這一顆星球,才能供人類生存嗎?
  • 太陽系內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NASA:土衛二疑似存在水源?
    如果要說到在太陽系的人類最喜歡的一顆星球,那麼可能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在腦海裡想到地球。的確,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人類對地球的喜愛是理所應當的,不過在宇宙太空中這麼多的星球當中,難道只有地球這一顆星球,才能供人類生存嗎?
  • 人類的第二家園,kepler-452b?
    地球,眾所周知,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在這裡出生,也在這裡死去。我們在地球上辛勤勞動,創造我們的價值,發揮我們的能力,同時我們也依賴我們的地球,如果沒有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但是,地球也並不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的,畢竟地球的資源有限地球也可能發生各式各樣的災難,比如,小行星撞擊,冰川期來臨,巨型火山爆發,核戰爭爆發,總之,很多事件的發生都有可能毀滅我們的唯一家園,地球。
  • 發現了距離地球6光年的新超級行星,是否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適合生命體的生存與繁殖?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科學家。為了滿足我們的生存需要,我們一直在不停歇地向地球開採資源。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對地球的開採似乎有點過度,導致地球環境受到各種各樣的破壞。
  • 「第二地球」主動現身,人類想要移居在此,需滿足這2大條件!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星體數不勝數,有沒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呢?如果有,意味著這些星球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那人類能不能移居到此呢?這些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這麼久以來,人類尋覓第二地球從未停止過步伐,從月球到火星再到金星,一步一個腳印,耗費了巨資,終究一無所獲。
  • 「第二地球」主動現身,人類想要移居在此,需滿足這2大條件!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星體數不勝數,有沒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呢?如果有,意味著這些星球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那人類能不能移居到此呢?這些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這麼久以來,人類尋覓第二地球從未停止過步伐,從月球到火星再到金星,一步一個腳印,耗費了巨資,終究一無所獲。
  • 「第二家園」被找到了?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真的適合人類嗎?
    現代科學 研究認為,大約10億年之後,地球將再也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伴隨著太陽的逐漸老去,太陽的內部核聚變會越來越劇烈,太陽發射的亮度和能量也會越來越強烈,這個時候,地球的溫度就會直線上升,大約是現在平均溫度的2-3倍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
  • 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已經找到,我們有能力到達嗎?
    我們明白的地球總會有枯竭的一天,這一天的到來或許非常漫長,那我們在這有限的資源儲存下,是否可以尋找著另一個家園,或者移民移民太空?但是通過現在的科技,如射電望遠鏡、電磁波接收器、宇宙探測器等高科技產品,讓我們對地球以外的太空有了初步的了解。經過時間的不斷積累,我們逐漸探尋到了幾百光年以外的星系與星體,在這其中我雖然沒有探尋到其他生命,但是我們尋找到了似乎適合我們人類生活的環境,那麼這些地方真的適合我們生活嗎?我們在地球枯竭之前又會到達嗎?
  • 人類是最不適合在地球生存的生物
    第一個觀點:人類會腰痛。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只有人類會腰痛。按照生態學來說人類腰痛是因為地球的重力,因為地球這麼大的重力所以地球上的中大型生物都不適宜直立行走,所以除了人類之外的大型動物都沒有直立行走的,而爬行最大程度減輕了地球重力對腰部的影響。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猿猴進化來的,那為什麼人類的祖先會放棄爬行而突然選擇增加腰部負擔的直立行走呢,這似乎有點違背常理。第二個觀點:人類的皮膚太脆弱。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考慮到所有的能源都會枯竭這個方面的原因,科學家其實一直在探索,宇宙上到底還有哪些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來說已經發現了24個。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有多漂亮,相信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類都能講述一些專屬於她的美。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
  • 50億年後,太陽將會消亡,我們人類能找到下一個家園嗎?
    我們人類非常喜歡一個詞語,那就是「永恆」,但是「永恆」只存在於文化概念中,在科學概念中「永恆」兩個字並不存在,因為所有的事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消亡的一天,包括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會有消亡的一天。
  • 火星到底,適不適合人類生存?
    b站上天了,馬克斯也說2024年,帶人類上天去火星。我們眾所周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那火星呢,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陽系內由內及外的第四顆行星。並且作為類地行星的火星,在科學家們看來,火星是最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一顆行星。那麼到底火星適不適合生存呢?其實啊,人類生存條件非常苛刻,而火星到底適不適合人類生存,可能也需要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如果真的想要滿足人類的生活環境,生存環境的條件的話,其實還是蠻苛刻的。
  • NASA預計2037年前送人類登上火星,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家園嗎?
    作為古希臘時期的戰神,活在神話裡的火星文化也吸引著許多的科學家,百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從未停止,NASA預計2037年前送人類登上火星,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家園嗎?不僅為了滿足對未知的好奇,也為了人類未來的生存問題。將來人類如果人類撤離地球,那麼火星很可能就是最合適的地點。因為火星條件非常友善(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與地球最相似)。
  • 「天眼」探測到神秘星球,可能適合人類生存,霍金猜想被證實?
    大家都知道是美國和前蘇聯率先打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然而隨著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出現在了全世界人們的視野中。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幫助人類探索到其它具有生命特徵的星球,為人類創建第二個家園做好充足的準備。
  • 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
    蔚藍色的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最美麗的行星,它是人類的家園。地球是人類繁富的家園,在己知的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有人類居住生息的星球,地球經過幾十億年演變,逐漸誕生了人類,說明地球適合人類的居住。由於人類自身的進步和發展,進而破壞了人類自己家園的和諧,使得人類居住的這個美好家園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