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共同揭示腸神經系統的單細胞圖譜

2020-12-04 騰訊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何為「腸道」,難道僅僅是用來消化的一根「管子」?事實上,腸道的某些能力完勝所有其他器官,甚至可與大腦媲美。它有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稱為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也常被稱為「第二大腦」。

腸神經系統(ENS)協調消化、腸道運動和對有害刺激的反應等幾乎所有活動,並將信號從腸道傳遞到大腦,但它們既稀少又脆弱,難以分離和研究。

而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旗下博德研究所,以及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研究團隊已經克服了這些挑戰,他們開發了新的方法成功生成人和小鼠的ENS單細胞圖譜。研究結果表明,ENS是連接腸道、免疫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中央樞紐,並且在腸道過敏、炎症和運動障礙以及影響大腦的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9月3日,該研究發表在《Cell》雜誌,由博德研究所的Eugene Drokhlyansky, Christopher Smillie, 和 Nicholas Van Wittenberghe共同領導,題為「The Human and Mouse Enteric Nervous System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在該研究中,通過分析這些單個神經元中的基因活性,科學家推斷腸道中的神經元可以與多種其他類型的細胞進行交流,包括免疫細胞。他們還發現與疾病有關的關鍵基因也在這些細胞中表達。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博德研究所成員Ramnik Xavier表示:「通過研究ENS中發生的情況,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該系統如何與上皮細胞、免疫細胞和其他細胞進行交流,並在整個系統內開發出治療功能障礙的新方法。」

圖解摘要

單細胞捕獲

對腸道神經元的研究一直具有挑戰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稀少、脆弱,並且難以與周圍組織分離

為了克服這些障礙,研究小組設計了兩種新方法以單細胞解析度研究小鼠和人類的ENS:RAISIN RNA-seq和MIRACL-seq。RAISIN(核糖體和完整單核)RNA-seq是一種分離單個細胞的實驗室協議,它既保留了細胞核,又保留了附著在細胞上的核糖體(細胞的蛋白質製造機器),從而能夠更全面地觀察細胞內的RNA。然後,MIRACL-Seq(挖掘稀有細胞)使研究人員能夠更有效地搜索稀有細胞類型,並在分離複雜的組織樣本後收集它們

這些技術使研究小組能夠描繪出5068個老鼠和1445個人類腸道神經元,以及這兩個物種的不同腸道細胞類型。研究人員可以將這些方法應用於新鮮和冷凍的組織標本,並可以使用該技術來分析腸道以外一系列組織中的稀有細胞類型。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Orit Rozenblatt-Rosen說:「我們團隊在開發這些新技術方面的創造力和持續性,使我們能夠建立並驗證一個全面的腸道神經系統圖譜,包括小鼠和人類。這些數據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腸神經系統在多種疾病中的作用,並確定導致這些疾病的遺傳危險因素所作用的細胞類型。」

在ENS內部

研究小組的分析揭示了腸神經系統中數十個不同的神經元亞群,並顯示這些細胞的組成及其基因表達隨腸道解剖區域、年齡、甚至一天中取樣時間的不同而不同

數據還表明不同亞型的神經元和周圍細胞之間存在多個新的迴路。腸神經元與免疫系統之間的聯繫可能有助於指導未來關於神經系統如何參與胃腸道疾病以及為什麼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和帕金森氏病)會以腸道功能障礙作為早期症狀。

Xavier說,研究這些腸道神經元可以對腸易激綜合症,腸道過敏性疾病和無法解釋的腸道神經病變(消化系統神經受損或退化)產生新的見解。

他還表示:「在許多方面,腸神經元可以比作樂團的指揮。例如,對食物過敏的病人通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和腹瀉,這表明腸道神經元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並激活了一個早期預警系統。針對這些細胞進行潛在的治療,或許能減輕人體對食物等過敏原的反應。」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single-cell-atlas-nerve-cells-gut.html

【2】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994-6?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092867420309946%3Fshowall%3Dtrue

【3】https://www.sohu.com/a/352989162_573733

相關焦點

  • Cell|伊波拉病毒病單細胞圖譜分析揭示了病毒與宿主的動態變化
    最近,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和Cy-TOF的蛋白質定量技術使病毒感染分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這些方法可以量化單個細胞類型和表達圖譜,通過量化細胞內的病毒RNA,scRNA-seq可以比較宿主中感染和未感染的細胞之間的基因表達差異和炎症因子環境中感染所造成的直接影響。
  • 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的細胞聯繫
    來自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麻省哈佛研究所(博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MIT)、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麻省總醫院麻省哈佛Ragon研究所(the Ragon Institute of MGH, MIT and Harvard)的科學家發現,痛覺神經元圍繞著小鼠的淋巴結,並能調節淋巴結的活性,這都是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
  • Sci Adv | 海鞘受精卵到原腸胚單細胞圖譜 ​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施威揚課題組與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所鮑志戎課題組合作在 Science Advances 上發表了文章A single-cell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lineage
  • 【綜述】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續篇
    單細胞測序在腫瘤、發育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科學、大規模細胞圖譜構建、細胞亞群細化&稀有細胞類型鑑定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目前研究的焦點。由麻省總醫院(MGH)和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結果將於3月31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發表。
  • 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話創新創業-中國,哈佛,麻省...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8日報導:以「網聚創新的力量」為主題的2015MHS中國創新創業論壇本周末在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300餘名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聚浦軟,分享中國合伙人成長史、海龜創業者成功經驗。
  • Namocell:關注單細胞測序以及單抗藥物的開發領域
    2018年10月,Luminex同意以7500萬美元收購默克的流式細胞儀部門(於2019年1月完成此項收購),將Amnis和Guava品牌收入囊中,從而擴大了Luminex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領域。2019年1月,中生蘇州自主研製的流式細胞儀已在吉大一院投入臨床使用。2019年2月,達科為與必達科共同推出Exflow品牌流式細胞儀。2019年2月,國產廠商賽雷納也推出流式細胞儀新品。
  • 美國頂級大學的爭鬥,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
    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都是典型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但是兩所學校的發家史並不相同。哈佛大學是以建校悠久,自力更生,慷慨解囊,而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起來的高校,也是常青藤聯盟成員;而麻省理工大學則是以二戰之後,在國防科技領域的苦苦鑽研,而迅速崛起的高校。兩所學校的爭鬥,絕對是新老王者之戰。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22:22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Ulrika Marklund研究小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43:54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James M. A.
  • 研究繪製靈長類卵巢衰老的單細胞轉錄圖譜
    研究繪製靈長類卵巢衰老的單細胞轉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7:45:56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劉光慧、曲靜、北京大學湯富酬教授以及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
  • 三篇Science揭示單個細胞形成完整有機體的基因圖譜
    如今,在三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如何系統性地對發育中的斑馬魚和熱帶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內的每個細胞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揭示單個細胞如何形成一個完整有機體的路線圖。斑馬魚胚胎,圖片來自Fengzhu Xiong and Sean G. Megason/HMS。
  • 研究人員發表中性粒細胞穩態和炎症狀態下的單細胞發育和異質性圖譜
    2020年7月27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程研究組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羅鴻博研究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馬鳳霞課題組合作在與其他血液和免疫細胞類型相比,中性粒細胞中基因表達的數量和水平較低,從技術層面上對RNA的捕獲更加困難。另外,由於中性粒細胞的半衰期只有15-20小時,對實驗操作細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們通過優化實驗條件,分別對小鼠穩態下的骨髓、外周血和脾臟進行中性粒細胞分離和單細胞RNA測序,並結合生物信息學方法建立了穩態條件下的中性粒單細胞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41:19 美國史丹福大學Mark A. Krasnow、Stephen R.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自此,單細胞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單細胞測序是從單個細胞水平對基因組和轉錄組進行的研究。通過全基因組或轉錄組擴增,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揭示單個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基因表達狀態,反映細胞間的異質性。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的母校麻省理工
    謝爾頓和霍華德都是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其中謝爾頓從小就是天才,十一歲上大學,是在德州大學讀書,十六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而根絕謝爾頓的描述,他還拿過另外一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謝爾頓天縱奇才,生性刻薄古怪,瞧不起周圍的所有人,對於明顯不如他的人會肆無忌憚的嘲笑。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畢業於麻省理工
    謝爾頓和霍華德都是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其中謝爾頓從小就是天才,十一歲上大學,是在德州大學讀書,十六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而根絕謝爾頓的描述,他還拿過另外一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單細胞測序技術在腫瘤、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現今生命科學研究的焦點。1.Cell:以色列研究團隊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揭示黑色素瘤腫瘤浸潤T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和分化途徑。2:Nature,Nature Medicine兩連發:北京大學張澤民教授課題組重磅解析結直腸癌和肺癌免疫微環境張澤民教授課題組分別在《Nature Medicine》和《Nature》發布重大研究成果,在單細胞水平繪製肺癌和結直腸癌T細胞免疫圖譜,揭示了肺癌和結直腸癌T細胞的亞群分類、組織分布特徵
  •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聯合起訴美國政府 哈佛大學校長:將大力追查...
    封面新聞記者 邱靜靜美國當地時間7月8日,麻省理工學院新聞辦公室公開了麻省理工學院校長L. Rafael Reif發給麻省理工學院社區的電子郵件。郵件中體提到,關於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宣布持有F-1籤證的留學生秋季學期全上網課就要離境的新規定,Reif校長表示這一裁決對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學生以及在美國各地大學入學的學生有著潛在的嚴重影響。
  • 單細胞和空間轉錄組揭示類原腸胚的體節發生
    單細胞和空間轉錄組揭示類原腸胚的體節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3 11:31:58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Alexander van Oudenaarden、Susanne C. van den Brink
  • 科學家繪製人腸內分泌細胞mRNA和分泌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人腸內分泌細胞mRNA和分泌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23:54:02 荷蘭皇家藝術學院(KNAW)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