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荷蘭溫室百年史|TOP15企業大起底,中荷合作新思路

2020-12-01 35鬥

眾所周知,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國土面積僅為4.2萬平方公裡,卻是世界農業大國,也是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花卉、果蔬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荷蘭農業奇蹟的背後,離不開溫室園藝的發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荷蘭溫室園藝的成功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哪些企業值得關注?他山之石,能否攻玉?近日,國際無土栽培權威專家、荷蘭農業顧問Edwin van der Knaap接受了35鬥採訪,向記者分享了他的看法與建議。

100年回顧:配套技術聯動發展、政產研「金三角」密切合作

一. 初級發展階段(1900-1945):

19世紀上半葉,隨著鑄造技術的改進,平板玻璃開始作為溫室覆蓋材料,但這一時期的荷蘭溫室產業並沒有太大進展。1904年,荷蘭首次溫室普查結果表明,當時的溫室面積僅為28公頃,到1939年,溫室面積達到了近2500公頃。

這一階段,荷蘭的園藝設施大致有三種形式:溫床(主要用於花園植物的越冬)、雙坡面玻璃溫室(用於果蔬和花卉的種植)以及木結構的簡易一面坡溫室。從技術層面來看,大部分的溫室設施結構簡單、無任何環控措施,且栽培技術落後,僅能滿足夏季的園藝生產和花園植物的越冬等需求。

1904-1939荷蘭溫室面積

(數據來源:荷蘭中央統計局,單位:公頃)

二.快速發展階段(1945-1993)

1.1950-2000數據概覽

(數據來源:荷蘭中央統計局,單位:公頃)

根據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農業經濟調查研究所的數據,1950年,荷蘭的溫室總面積約為3300公頃,2000年,面積擴大到10000多公頃。其中,水果種植面積從780公頃減少到30公頃,苗木面積從10公頃增加到370公頃。

1965年,花卉溫室栽培開始發展,1985年時種植面積超過了蔬菜面積,2000年達到5900公頃。1965年到1980年,切花面積從750公頃迅速擴大到3250公頃,之後保持在4000公頃左右。另一方面,盆栽面積在2000年也達到1750公頃。

溫室蔬菜面積從1950年的2200公頃增加到1965年的5100公頃,之後逐漸減少到4200公頃。1960年,仍有大約1000公頃的溫床用於栽培蔬菜。1969年左右,溫床基本被溫室替代,40%的蔬菜溫室(約2000公頃)是非加溫溫室,之後逐漸降低到2000年的300公頃。另一方面,加溫溫室面積不斷增加,1993年達到最高值,為4350公頃,之後穩定在3900公頃左右。

在整個過程中,作物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1980年到1996年期間,西紅柿、黃瓜和甜椒的實際產量分別增加了97%、47%和79%,玫瑰和菊花的實際產量分別增加了36%和56%。1970年到1976年期間,切花生產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約30%

2. 社會和經濟發展對荷蘭溫室園藝的影響

從技術和制度方面來看,1945到1993年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代表了荷蘭溫室園藝發展不同的階段。

1945-196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荷蘭經濟恢復,農業開始崛起,人們越來越關注病蟲害控制、種植管理、品種多樣性、作物產量等問題。溫床到溫室、灑水裝置到軟管灌溉、路運到漕運的轉化,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所需勞動力減少。同時,在60年代,荷蘭開始花卉拍賣市場的建設。

1965-1980:西歐經濟快速發展,對鮮花、盆栽的消費需求急劇增加。這一時期,人們對溫室加熱、氣候控制、種植材料給予極大關注,機械化的發展幫助節省勞動力,熱電聯產裝置實現高效節能。荷蘭斯洛赫特倫地區開始使用天然氣,從而實現利用沒有受到汙染的二氧化碳為農作物提供「養料」。同時,歐盟市場的自由化給蔬菜、花卉的出口提供了強大支持。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荷蘭政府調整農業結構和生產布局,銀行為溫室農戶提供大量貸款等原因,溫室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政府開始支持應用研究,通過瓦赫寧根大學以及分布全國的研究站和地區研究中心,為種植者提供教育和諮詢服務,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1974年,荷蘭成立了花卉拍賣協會,這是荷蘭七大花卉拍賣市場的統一組織機構,在與荷蘭政府以及其他國家政府交涉時,作為拍賣市場的正式發言人。1978年,荷蘭制定了第一個溫室結構設計標準。

1980-1993: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優化了作物管理和農場管理,實際產量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在這一時期,荷蘭政府為溫室產業制定了優惠的天然氣價格,以促進溫室農業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天然氣價格就完全由市場驅動,沒有政府干預。

3.荷蘭溫室園藝快速發展的推動因素

20世紀50年代初,在荷蘭東南部林堡省一個叫Venlo的小鎮,出現了一種小尖頂連棟玻璃溫室。它的出現,既滿足了荷蘭對最大採光量的需求,又為機械化耕作和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廣闊空間,是荷蘭現代溫室發展的基礎。

在Edwin看來,配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是推動荷蘭溫室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比如天溝保溫、採暖系統、營養液控制、CO2施肥等。此外,無土栽培尤其是巖棉培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提升了溫室管理效率和栽培控制水平,由此形成了從播種、育苗、栽培到採收、分級包裝、貯藏保鮮到運輸等各個環節的技術配套體系。

三. 穩定發展階段(1993-2010)

90年代以來,經濟轉向需求驅動的模式,消費者行為成為產品質量和生產方式的主要決定因素。這一階段的市場穩定發展,溫室面積不再大規模擴大。荷蘭園藝部門成立了研究協調局,將種植者的問題轉化為研究問題,以滿足出口商和超市的需求,拍賣所也發展成為買家的營銷合作夥伴。

這一時期的主要趨勢包括:溫室區域型布局逐漸向南部集中,荷蘭北部地區的溫室面積逐步縮小;溫室蔬菜的種植面積逐漸減少,花卉或盆栽植物面積不斷上升;每戶經營的溫室面積逐漸增大,說明溫室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配套技術方面的創新包括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透光率、增加太陽能的入射量;人工照明的應用;熱能的多用途利用和餘熱回收;營養液消毒和閉路循環系統的技術配套;溫室節能技術應用,減少煙氣排放等。

TOP15企業盤點: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數據來源:Hillenraad100,35鬥整理)

Dutch Flower Group是一家專業從事鮮切花、混合花束、植物及裝飾用綠色植物國際貿易的家族企業,旗下有30多家獨立經營的公司,為花卉批發商、連鎖超市、DIY中心、園藝中心和加油站等提供服務。2018年,Dutch Flower Group年營業額達1.524億歐元,平均每周售出7500萬束切花、1000萬束混合花束和1000萬株植物。

Rijk Zwaan是一家集科研、種子生產和市場開發為一體的全球領先蔬菜種子公司,總部位於荷蘭溫室蔬菜和現代園藝最集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地區——德力爾。公司的育種工作遍及世界各主要氣候帶,在2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設有研發中心,先後推出了25種作物的1200多個品種。

Total production的前身是Velleman & Tas公司,在鹿特丹水果進口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Total production一直致力於與非歐洲地區的種植者和出口商建立合作關係,目前是歐洲最大的海外水果進口商之一。

Greenyard是新鮮、冷凍和預製果蔬、花卉、植物供應商,在歐洲20大零售商中,有19家都與Greenyard建立了合作關係。Greenyard年營業額為40億歐元左右,每年供應200萬噸新鮮果蔬、80萬噸冷凍產品或者成品。

FleuraMetz致力於零售花卉市場,為歐洲和北美35000多家客戶提供服務,公司有60家線下門店和120多輛運輸卡車,直接將貨物從種植地運送到花店,目前其年營業額達到5億美元。

Enza Zaden作為蔬菜育種公司,開發了30多種國際和本地農作物的蔬菜品種,包括生菜、西紅柿、甜椒、黃瓜、蘿蔔和洋蔥。Enza Zaden的全部產品包括1200多種蔬菜,公司在創新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每年會向全球市場引進100個蔬菜新品種。

Royal Lemkes Group從苗木栽培起家,現在為各行各業的大型零售商供貨,包括DIY連鎖店、園藝中心、折扣超市和綜合超市。Royal Lemkes Group現在有15000種不同類的植物,每天銷售95萬噸的旺季植物,發往歐洲30多個國家。

Waterdrinker於2018年初成立了綠色貿易中心,這是歐洲最大的交易中心,總面積超過25000 m,其中包括10000 m的室內植物、4000 m花園植物和苗木植物、3500 m的配套產品和2500 m的花卉。

Anthura是一家種苗生產企業,總部位於荷蘭布雷斯克,主要從事紅掌屬植物和蝴蝶蘭的育種與繁殖、盆花和切花種苗生產。Anthura在布萊斯韋克有一個佔地12公頃的大型溫室,用於培紅掌花,溫室配備了全自動化物流系統、人工光源和空氣增溼系統。

Beekenkamp每年在90多公頃的溫室裡生產超過20億株幼苗,並提供包裝、運輸相關產品,這些幼苗來自至少1500種不同的葉子、甘藍和水果蔬菜作物。 Beekenkamp還是全球最大的菊花育種公司之一,其開發的菊花品種具有耐久性和良好的栽培特性。

Dummen Orange是世界最大的育種和種苗繁育公司,其年營業額約為2億歐元。歷經多次跨越歐洲的併購,Dummen Orange旗下有11個大型花卉育種公司,總生產面積達160公頃,年產種苗達14億株。

The Greenery由九間果蔬拍賣所和荷蘭園藝拍賣中央局合作建立,致力於發展新機構,收購了多家實力強勁的貿易公司,並與國際主要零售連鎖店都有密切的供應鏈關係。The Greenery主要關注歐洲的蔬菜、水果和蘑菇市場。

Priva通過提供可持續的溫室自動化控制方案,有效提高能源和水資源的利用,以保護稀有資源。Priva為溫室園藝領域引入了第一臺燃油加熱機和氣候控制系統,1983年,Priva基於其成功的園藝控制技術開發了第一套樓宇系統。

Koppert Biological Systems是全球生物害蟲和疾病控制的領先者,通過提供專業種植知識和自然安全的解決方案,提高作物的健康、恢復力和產量。Koppert還是IBMA的成員之一,在全球60多個國家設有經銷商。

Royal FloraHolland是一家花卉拍賣公司,每年的花卉植物交易數達到121億,年營業額達到46億歐元,平均每天有10000筆交易,涉及3萬多種花卉和植物,主要出口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家。

談到如何借鑑荷蘭溫室企業的成功經驗,Edwin針對投資者、種植者和政府部門,提出了他的幾點建議,「首先,投資者應該意識到,當地氣候對於溫室園藝的發展十分重要,在決定投資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最好諮詢專業顧問,分析潛在的投資回報。投資者可以將項目開發和管理留給有經驗的種植者,因為對於大多數新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者來說,學習過程往往充滿挑戰。」

「種植者也應考慮項目的可操作性,當硬體設施不合格或與控制系統不兼容時,自動化工作就無法完成。種植者也需要與市場和消費者積極交流,並考慮規模和物流問題。在沒有可行性研究和可行商業計劃的前提下,不要貿然投入。」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他們應該認識到,借鑑成功的商業經驗先於自主創新,比如可以先在海拔較高、氣候涼爽、全年日照充足的地區建立大型農業園區,在園區內,進行技術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中荷溫室合作:技術引進結合自主創新,引領農業新未來

1980年到1990年,中國從荷蘭大批量引進原裝「Venlo」型溫室。1995年到2000年左右,一些硬體供應商的開拓使中荷合作變得活躍,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荷蘭企業包括Royal Brinkman、Debets Schalke、 Priva 、 Dalsem。

2017年4月,一座中國日光溫室在荷蘭Bleiswijk竣工並投入使用,對於這一合作,Edwin表示「在中國古代日光溫室的基礎上,荷蘭的溫室產業進行了創新,對傳統概念進行現代化技術升級。這一合作更像是一種探索,因為即使技術進步,溫室也只是整個體系中一部分。由於機械化和自動化方面的問題,日光溫室有很多結構上的限制,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弱勢。」

「如今,在沒有厚牆和化石燃料的情況下,溫室的加熱和隔熱也可以輕鬆實現,同時保持所需的相對溼度。因此,Venlo型溫室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這一項目可以為種植者如何因地制宜地建造溫室提供參考。」

2018年10月,Dutch Greenhouse Delta與浙江中荷(嘉善)產業合作園確定戰略合作關係,計劃建立中荷現代農業科技園,園區佔地420公頃,其中高科技溫室區佔地64公頃。

2019年7月,騰訊宣布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辦第二屆「國際智慧溫室種植大賽」,邀請全世界農業及技術專家組隊,在六個月內利用 AI 、IoT等技術遠程控制溫室種植番茄,達到品質好、產量高、能耗少、自動化、技術可遷移五大目標,跨學科探索智慧農業的未來方案。

目前,中荷主要通過貿易往來的形式進行溫室園藝的合作,國內很多地方都引進了大型連棟玻璃溫室並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山東、甘肅等地。代表企業包括北京宏福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北京瑞雪環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盛浩豐(德州)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等。

比如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就針對中國環境特徵,通過引入BIM技術、打造智能化溫室管控系統,推出了適合大多數地區的標準化設施方案——水木蔬菜工廠,解決產品成本過高,無法與主流消費市場相匹配的問題。

該項目的技術特徵是每50畝蔬菜工廠相當於2600畝大田的有效果產量,所需勞動力從1200人減少到10人,每公斤番茄用水量從120升降低到10升,用肥量相當於傳統生產方式的30%。同時,蔬菜工廠整體沒有汙染排放,也沒有塑料膜、土壤、水、空氣等二次汙染,由於具有封閉特性,也避免了農藥和激素的使用,是可持續發展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典型代表。

我國現階段投入使用的溫室在建造和控制系統方面主要採用荷蘭的技術,Edwin認為,「在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如果遇到相關問題,可以借鑑國內外已有的經驗。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將技術、商業需求(供應方)和市場需求(需求方)有效地連接起來。企業不要受同行的影響,偏離了軌道,要從了解整個市場的專業人士那裡獲取更多意見。如果有一支高效、高質量的團隊,企業不需要補貼就能盈利,雲南的一些切花項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談到如何通過合作,促進中國溫室園藝的發展,Edwin表示,「荷蘭的政策制定是為了節能減排、減少環境負擔,而中國目前的政策偏向於對高科技設施的投資。中國政府部門可以給氣候條件優越的省份提供更多優惠政策,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例如營養液的循環利用、生物病蟲害的控制等。中荷兩國企業應該多交流、多合作,這種合作不一定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這意味著供應商、種植者、分銷商和零售商都可以進行合作。」

中國溫室園藝已從初始階段逐漸過渡到運行使用階段,設施農業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園藝產品上取得明顯突破,各類大棚、中小棚、溫室等農業設施增長較快。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末全國農業設施數量3000多萬個,設施農業佔地面積近4000萬畝。

對於如何加快中國溫室園藝產業的發展,Edwin表示,「總的來說,可以從教育、推廣和諮詢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氣、電力、餘熱利用、物流)、實驗室研究、生物防治技術、在氣候適宜的地區專注於全年生產、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加快縱向協作等方面入手。在嘗試創新之前,可以先應用成熟的技術和流程。這意味著,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先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這也是我們探討荷蘭溫室發展的意義所在。

隨著價值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我國的溫室園藝產業在技術和設備上會越來越完善:溫室規模逐漸擴大,數位化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機械化給傳統勞動力提供幫助,甚至取代老齡化的勞動力。

溫室園藝能突破自然資源限制,改變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拓寬農業生產的時空分布。未來,這種新型生產模式可以促進我國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精準化發展,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聯合作者:Edwin van der Knaap

責任編輯:卿熙雯

註:Delphy亞洲區經理Gerjo Engbers對本文的第三部分也提供了參考意見。

參考資料:

1. Dutc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importance to China, J.S. Buurma.

2. 荷蘭溫室技術發展歷程與啟示,楊其長。

3. 國內有哪些大型玻璃溫室,智慧溫室。

相關焦點

  • 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原標題: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科技日報訊 (滕繼濮)3月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508所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以下簡稱TNO)在北京籤署了聯合試驗室協議書,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 |獎學金|荷蘭留學|荷蘭_教育|英語|scholarship
    豐厚的獎學金荷蘭還有豐富獎學金可供學生申請,如橙色鬱金香獎學金、荷蘭獎學金、中荷互換獎學金等,減少學生的留學成本。橙色鬱金香獎學金(OTS)項目由荷蘭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Nuffic) 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CEAIE) 合作辦公室 (Nuffic Neso China) 於2008年9月正式創立,旨在為更多的優秀的中國學生創造更多赴荷蘭留學的機會。
  • 荷蘭為什麼要改名尼德蘭?
    德國《焦點》周刊29日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以重塑更積極的國際形象。根據荷蘭政府的決定,自明年1月起,所有荷蘭企業、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等機構,對外一律使用正式國名「尼德蘭」。
  • 荷蘭華人海牙鬧新春 展現華夏多元文化軟實力
    海牙充滿投資魅力 中荷政府官方相互致辭表祝賀中國駐荷蘭使館陳日彪公參在慶祝大會上發表春節賀辭。應慶祝中國春節組委會邀請,陳日彪公參代表中國駐荷蘭使館發表了賀辭,陳日彪用中荷雙語表達了他的賀辭,他首先代表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向旅荷華僑華人及荷蘭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 河南與荷蘭企業合作前景廣闊
    本報訊 (記者趙振傑)11月19日,副省長張大衛在鄭州會見了荷蘭駐華大使裴靖康一行。  張大衛在會見中說,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是中國的陸路交通樞紐,是中國高速公路和鐵路網絡最密集的省份。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在加快發展陸路運輸的同時,也認識到航空欠發達對經濟的影響,人口出行和貨運都受到很大制約。
  • 英語授課+超多獎學金,荷蘭留學原來優勢這麼大?
    豐厚的獎學金 荷蘭還有豐富獎學金可供學生申請,如橙色鬱金香獎學金、荷蘭獎學金、中荷互換獎學金等,減少學生的留學成本。 橙色鬱金香獎學金(OTS)項目由荷蘭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Nuffic) 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 (CEAIE) 合作辦公室 (Nuffic Neso China) 於2008年9月正式創立,旨在為更多的優秀的中國學生創造更多赴荷蘭留學的機會。
  • 菏澤和荷蘭「聯姻」!首批15萬盆一年四季長開牡丹即將上市!
    小巧卻可長青長開全新盆栽牡丹即將上市「首批15萬盆經過技術革新、重新選育的牡丹長勢非常喜人,目前已有1萬盆移入溫室大棚內進行花期催熟培育,預計在3月中下旬即可搶先上市。」溫德霍斯特(菏澤)園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曉奇告訴記者。「相較以往牡丹的種植、營銷方式,咱們的盆栽牡丹可謂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 荷蘭騎士集團全新開放式溫室數據集成操作平臺:Ridder HortOS
    荷蘭騎士集團於上個月正式向業界發布全新的開放式溫室數據集成操作平臺: Ridder HortOS 您可能不禁會想,什麼是Ridder HortOS?是新的產品,還是服務?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早在今年五月底,《荷蘭忠誠報》就指出:自1990年來荷蘭政府已花費110億歐巨款,卻仍未能阻止荷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30年間,荷蘭已經有近一半的生物消失。在全球生物多樣性銳減、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全面衝擊的當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又將以何種姿態走向未來?
  • 十年磨一劍,荷蘭豪根道雲端科技重新定義智能溫室
    北京時間11月18日下午16:00時,荷蘭豪根道公司在重慶融匯麗笙酒店,舉行 「IIVOlution」新產品分享會。本次活動是繼 10月8日 「自然與技術融合「全球產品發布會之後,豪根道集團在中國區首次舉行新產品的線下活動。
  • 不齊舞團的蚯蚓多大 蚯蚓肖靖川個人資料年齡身高大起底
    不齊舞團的蚯蚓多大 蚯蚓肖靖川個人資料年齡身高大起底時間:2019-06-20 02:0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齊舞團的蚯蚓多大 蚯蚓肖靖川個人資料年齡身高大起底 不齊舞團的蚯蚓多大 據悉,不齊舞團的蚯蚓真名叫肖靖川,1994年9月22日出生於四川南充,當前24歲。
  • 2017「大豐好玩呢」金秋旅遊季暨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盛裝開幕
    建成中華麋鹿園5A級景區1個,荷蘭花海等4A級景區3個,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1個,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5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自2010年以來,大豐每年舉辦麋鹿生態旅遊季和金秋旅遊季活動,今年舉辦的2017「大豐好玩呢」金秋旅遊季暨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活動更加精彩。
  • 大熊貓「星雅」「武雯」前往荷蘭
    大熊貓「星雅」「武雯」前往荷蘭 4月11日,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將大熊貓「星雅」「武雯」送進運輸車。
  • 荷蘭農業靠這5大經營模式
    任何企業或者國家的成功都是模式的成功。荷蘭農業也是模式成功。 荷蘭的成功答案就在於荷蘭高度創新的農業發展模式——三螺旋合作模式!(荷蘭農業第一個模式值得學習) 「談到荷蘭農業的經驗,就不得不提『三螺旋模式』(Triple Helix)。」
  • 荷蘭駐華大使高文博
    ,特別是關於黑龍江與荷蘭弗裡斯蘭省之間的友誼。 那一年荷蘭航海家,製圖師和北極探險家威廉巴倫支第三次嘗試尋找通往中國的東北通道。他之前的兩次嘗試失敗了,因為冰阻止了他,但他不想放棄。你可以稱之為16世紀的北極地帶和道路倡議。為什麼去中國?因為荷蘭人渴望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他的長度只有25米、寬度為5米的小型帆船起航時只有17名船員和一批貨物,需要買賣中國產品。 當時中國及其成就和文化已經眾所周知。
  • 萬欣晟控股集團開創國際合作新思路 ONE有引力發布會引領中小企業...
    萬欣晟控股集團開創國際合作新思路 ONE有引力發布會引領中小企業新方向時間:2016-05-06 15:52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2015年5月6日,萬欣晟控股集團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以ONE有引力為主題的發布會,宣布印度中國城項目正式啟動。
  • 荷蘭合作銀行:原油價格仍處於守勢;荷蘭合作銀行表示,浮動庫存水平...
    荷蘭合作銀行:原油價格仍處於守勢;荷蘭合作銀行表示,浮動庫存水平仍相當高,其中許多原油將在第四季度運往亞洲,加劇了近期供應過剩的擔憂,第四季度亞洲繼續存在供應過剩的風險,因為浮動倉儲交易被解除,原油在國內交付,這一大批原油運抵亞洲的時間與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的時間不謀而合,一旦爆發第二波疫情,將對全球原油需求非常不利,繼續關注影響油價的宏觀因素,因為仍是關鍵的驅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