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荷蘭豪根道雲端科技重新定義智能溫室

2020-12-03 經濟網

北京時間11月18日下午16:00時,荷蘭豪根道公司在重慶融匯麗笙酒店,舉行 「IIVOlution」新產品分享會。本次活動是繼 10月8日 「自然與技術融合「全球產品發布會之後,豪根道集團在中國區首次舉行新產品的線下活動。

豪根道集團新任中國區總經理Benjamin Devillard(白哲明)先生致開幕辭並對新環控產品IIVO主要特性進行介紹。豪根道中國區客戶關係總監&LetsGrow.com中國區首席代表趙雪女士,就基於植物賦能理念與大數據、AI等技術的數據驅動種植進行分享。荷蘭王國駐重慶總領館總領事Koen Sizoo(孔思哲)先生為本次活動致辭,並與Benjamin總經理以及IIVO系統中國首批用戶代表北京宏福農業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湘偉先生與大理春沐源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賴贛鋒先生,在200多名與會嘉賓的注目下為「IIVO」注金,將活動推向高潮。據悉新推出的IIVO計算機將會在宏福烏蘭察布基地以及春沐源大理基地落戶。

環控系統一直是智能溫室的中樞大腦,在現代溫室生產中佔據著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據Benjamin總經理介紹,豪根道發布的新的IIVO系統是經歷了十年的光陰打磨出來的全新概念性產品,要遠遠領先於同行業產品。IIVO將智能軟體和當今最先進的硬體完美結合,可為溫室種植者提供更智能的技術。這是真正地能包含監控、控制和維護任何類型溫室的奇特系統。它可以提供同時種植多種作物的可能性,並以最少資源創造最好的質量和最大的收益。這個系統不僅高效而且可持續,毫無疑問,IIVO自學習控制和集成安全性的保障是溫室邁向自主種植的第一步,更是園藝的未來。

IIVO除了採用更加先進的MQTT通訊協議,更首次將雲端數據、雲端服務完美地與本地環控系統相結合。通過安全的雲端環境,環控系統可以隨時進行在線更新與備份,通過IIVO Remote應用,種植者可以依託網際網路利用任意移動終端隨時查看業務狀況,從而實現真正的農業物聯網。

更重要的是,環控計算機的面向對象是鮮活的植物,普通的工業設計已無法滿足溫室生產的應用場景。IIVO的核心是植物賦能原理,它依據作物特性定製方法給每一株作物真實所需,並利用傳感器生成的數據與植物賦能中倡導的「能量平衡、水平衡和同化作用平衡」關係,將整個生產過程進一步數據化、信息化,從而形成更加全面的生長策略圖譜,為不同水平的種植者提供決策支持甚至自主種植方案。IIVO正在以最好的技術和革命性的、面向未來的系統,為在可控生長環境中種植作物帶來新的曙光。

在硬體方面,所有硬體均採用最新技術,並符最新合工業標準。它容易安裝和配置(包括自動IO分配),確保省時安裝。IIVO具有完全的靈活性,能夠與用戶的業務一起發展。

而豪根道作物管理公司有底氣提出雲端解決方案,與豪根道集團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不無關係。據趙雪總監介紹,LetsGrow.com是豪根道集團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於2000年共同創建的數據平臺公司,目前為豪根道集團全資運營,是目前全世界園藝產業最專業,應用人數最廣,覆蓋用戶最全面的園藝大數據平臺。也是目前園藝產業唯一取得ISO27001信息安全認證的園藝公司。在荷蘭95%以上的種植者與科研院所都在使用LetsGrow.com的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欣喜的發現數據越來越受到種植者與投資者的重視,這充分證明了我們20年前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同樣感到自豪,因為我們為了今天的數字園藝準備了20年,相對這個新興且具有潛力的市場我們是十分自信和富有準備的。」 隨著LetsGrow.com不斷完善的,還有豪根道集團對植物探求的信念。由豪根道研究員與瓦赫寧根大學兩位教授共同編著的環控聖經《植物賦能》(「Plant Empowerment」)目前是荷蘭園藝專業必修的教材,也是在全世界種植者中得到廣泛實踐並取得顯著成果的理論方法。豪根道與LetsGrow.com的全線產品都是在《植物賦能》理論指導下設計,幫助種植者按照植物的指示進行決策,因此豪根道集團向種植者提供工具之外,更提供幫助種植者提升的全面的解決方案。如果種植者想要實現智能溫室的自主種植或者AI種植,豪根道推出三年服務計劃:幫助客戶認識了解植物賦能原理,充分理解並應用數據以及最終實現基於數據的自主種植或者AI種植。

豪根道推出的IIVO新產品以及數據驅動種植的相關理念,不僅僅在BASF,Great Northern,Cubic Farm等全世界範圍內的生產和科研溫室中得到驗證,在2020年6月落下帷幕的Autonomous Greenhouse Challenge中,以豪根道員工為主力組成的Automatoes代表隊在完全依據數據與算法的AI種植與人類競技中取得了滿分的成績,從淨利潤、環境可持續以及AI算法三方面全面獲勝。

豪根道作為園藝自動化產業的創新者,積極探索大數據、AI等信息技術在設施園藝領域的運用,一直致力於引領整個園藝自動化行業的發展。豪根道於1974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臺園藝計算機,每十年都會推出一款新的旗艦產品。而IIVO無疑是豪根道栽培管理公司迄今為止最具創新的新品。 豪根道集團從成立至今50年多年的時間裡,一直以全世界園藝自動化的創新者自居,不斷探索,引領整個園藝產業的發展。 而豪根道自從2013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堅持誠信經營,因地制宜的為中國客戶做好服務,也用時間和專業贏得了業內的認可和讚譽。整場活動在嘉賓們的歡聲暢談中落下帷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自東方網企業宣傳資訊財經快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十年磨一劍!合肥「汽」宇軒昂
    十年磨一劍。合肥相繼實施了蔚來中國總部項目、江淮蔚來1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江淮大眾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國軒年產5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及年產3GWh鋰離子圓柱電池(一期)項目、國家智能網聯電動汽車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50多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重大項目,總投資500億元。集聚產業鏈企業百餘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 十年磨一劍 一起作業吹響未來學校轉型衝鋒號
    著名學者朱永新教授在《未來學校 重新定義教育》一書中這樣描繪學習中心的老師和學生:未來的學習中心學生不受年齡限制,學生通過網際網路終端接受教育,老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陪伴者。可見,未來教師一定不是一味排斥新技術新理念的老師,他們會對新技術保持好奇的心態,並辯證謹慎的嘗試和實踐,做到擁抱並與之共存。
  • 十年磨一劍,我國建立自主技術的數值氣象預報業務體系
    十年磨一劍什麼是數值天氣預報?龔建東向澎湃新聞介紹說,大氣是一種流體,它的基本運動遵循著流體力學基本理論。2013年,數值預報創新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成為我國氣象領域首批入選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2014年,高解析度資料同化與數值天氣模式被確定為國家氣象科技創新工程三大攻關任務之一,自主創新的腳步不斷加快。
  • 靈筮2021年天秤座運程:十年磨一劍
    接續上一個水逆而來,在明確了自己的熱情所在之後,請重新回顧並修訂個人的思想信念系統,再次閱讀日月食的那個部分。在這個水逆期間,你可以重新回到大學校園,拜訪重要的老師或者同學。有一些未盡的緣分會重新提供給你許多有用的啟迪。9月27日-10月18日,水星逆行在天秤座,你的命宮。在你的生日月,進入新一歲的特殊時間裡,用嶄新的信念系統引領你,重新修訂自己的身份,從外形到氣質。
  • 中國蓋板玻璃材料新秀,彩虹電子玻璃十年磨一劍
    任何核心技術突破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彩虹在電子玻璃材料領域持續耕耘,十年來不斷攻堅克難,在技術、工藝、市場上不斷突破,為中國在電子玻璃領域打開新的局面,續寫新的篇章。十年磨一劍,彩虹電子玻璃創新力不斷提升中國顯示產業曾經吃過沒有核心技術的虧。在CRT時代,中國缺乏技術積累,全靠引進,最後損失慘重。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屬所韓恩厚研究員帶領的這支科研團隊攻克了傳統鎂合金防護塗層無法同時滿足防腐和導電的難題,研製出鎂合金表面防腐導電功能一體化塗層,應用於2010年「嫦娥三號」,並致力於技術的不斷改進,十年磨一劍,為我國的探月工程保駕護航。
  • 《吃貨宇宙》定檔6.16 十年磨一劍全球預售火爆
    主創十年匠心磨一劍,做全球認可的價值觀該片導演陳廖宇是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動畫藝術系主任,也是中國動畫研究院副院長,國內多項動畫賽事的評委。《吃貨宇宙》是他首部動畫長片電影作品。去年柏林電影節上,陳廖宇與《華語電影市場》對話中透露,本片的創作靈感最初成型於上世紀90年代,2006年開始創作故事,2007年寫出第一版完整的電影劇本,並立了項。
  • 山東農業大學「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
    山東農業大學不做「快餐」、「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寂寞堅守迎來累累碩果□ 本報記者 王桂利 本報通訊員 翟榮惠 王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山東農業大學與國際頂級三大學術期刊(《細胞》《自然》《科學》)來了一次全方位的「親密接觸
  • 金融界對話金晶科技董事長——十年磨一劍 金晶超白玻璃造城市名片
    王剛:福耀玻璃、南玻A、三峽新材都是行業的佼佼者,這些公司有許多值得金晶科技學習的地方。雖同為玻璃企業,但金晶科技在發展方向、經營策略方面都有自身的特點。 首先,金晶科技依託於山東天然的資源優勢,使得企業在一次性投產中實現成本最低。
  • 3年磨一劍 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獲得標準科技創新...
    3年磨一劍 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獲得標準科技創新一等獎 2020-12-02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年磨一劍」 帕納科新品「大」發布——訪荷蘭帕納科公司亞太區...
    經典WDXRF -「Axios系列」:重新發布「升級版」  Axios系列是帕納科在2004年推出的波長色散X螢光光譜儀(WDXRF),已成為世界上最受用戶歡迎的波長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X射線管SST-mAX  Aleksandar Stefanovic先生介紹,「鎢燈絲長期使用發生變化,引起X射線強度漂移,用戶需要不斷校正,是XRF使用中最『頭疼問題』,而SST-MAX應用了帕納科獨特的ZETA技術,使進行漂移校正和重新校準測量的頻率大幅降低
  • 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雲圖全場景智能家居到底憑什麼?
    即便有些人知曉場景化的全屋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大家對智能家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義,行業內各玩家各有玩法,不只是普通大眾,實際上業內很多人對智能家居也是缺失清晰的定義,更缺乏足夠的想像力。雲圖憑藉全場景智能,正在重新定義智能家居。何以見得?下面從智能家居的產品、體驗和服務等維度對雲圖現象進行剖析解讀。   一、產品進化,雲圖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行業風口大,大小玩家眾多,市場也經歷過野蠻生長的階段。尤其是在快速擴張、搶佔入口的智能單品發展階段,市面上一些產品偽智能、做工粗糙、品質差、不穩定,大大損害了用戶體驗。
  • 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整個研發過程歷時十年,可謂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作。這一實驗設備擁有4大傑出優勢,使之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最值得敬佩最重要的,非我們十年如一日磨這一「室」的智囊團隊莫屬,以上所有先進的技術都是由一個個攻堅難題所圍繞著的,是我們的科學技術人員日夜兼程將這些難題一一破除。他們分別來自我國清華、統計、哈工大等高校,包括10數名博士,20多名碩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評價這一豐碩的科研成果:「集機、電、液於一體,是試驗設備領域的高精尖項目。」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學再次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發表論文,這是2020年浙江大學收穫的第五篇頂級NS主刊論文,一月份兩篇《Science》,2月份一篇《nature》一篇《
  • 十年磨一劍 | 分享披薩(PIZZA), 分享價值(TOKEN)
    一、十年磨一劍,拳王李文揚的拳擊生涯先和大家講一講我的個人經歷,創業之前我是一名職業拳擊選手,我先是在體制內打拳,然後又到體制外去打職業比賽。我將13年創業以來的所有的品牌基礎、技術基礎、團隊基礎以及對行業的認知,總結起來,重新打磨一套更好的店鋪模型出來,進行全方位品牌升級,將我個人的IP、披薩產品以及項目深度的結合起來,在原來基礎上升級全新品牌「拳王披薩」。拳王披薩的IP是鮮活的,它將持續發生新的故事,而不是只拿著以前的故事來講故事。
  • 十年磨一劍,劉淑琴教授團隊關於ECMO研製的故事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2018年,項目開始進入單機實驗階段,水力學實驗、代血液實驗……團隊始終秉持嚴謹、踏實的科研態度,在各種實驗中測試、完善設備的性能。「我們把該做的、能做的實驗都做了,做的實驗越多,越能更好地對設備進行完善」。2019年4月份,團隊的人工心臟實驗宣布成功。
  • 《超限戰》作者「十年磨一劍」:《三居其一》新著預言天下大勢與...
    在危機的壓力下,世界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有可能放棄其一手建立的全球體系,而專注於美國自身,退縮成為「美洲的美國」;歐洲將努力防止重新碎片化的脫歐趨勢,繼續走歐洲共同體的道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合作共贏的泛亞共同體已經初露端倪。
  • 三維重新定義智能世界 的盧深視亮相智能經濟產業創新科技展
    12月25日至26日,安徽省機器人學會學術年會暨安徽省智能經濟產業發展論壇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順利召開。會議同期舉辦了智能經濟產業創新科技展,的盧深視作為智能經濟產業代表企業亮相,展示自主智慧財產權、精度全球領先的3D CV相機模組等產品。的盧深視展示的高精度RGBD相機和的盧深視3D-Face ID智能模組均已實現量產,在5米範圍誤差小於1mm,指標超越國際3D相機巨頭,且量產良率超99%,精度全球領先,具備獨家專利技術,高度自主可控。
  • 武漢最大的智慧農業項目開建 玻璃溫室不怕風霜雨雪
    恆大現代農業智慧玻璃溫室正在加緊建設  武漢最大的智慧農業項目開建  智能玻璃溫室不怕風霜雨雪  長江日報訊(記者鄧志鵬 通訊員陳蛟龍 楊康)14日上午,漢南東荊街灘頭村,10萬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正拔地而起,建成後將不再受地域、環境、天氣等影響,可全天候、全季節生產,從「靠天吃飯」轉向「靠智慧吃飯」。
  • 上汽大通重新定義汽車全業務 向數據+用戶科技公司轉型
    上汽大通重新定義汽車全業務 向數據+用戶科技公司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2 2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