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2 23:01:36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 軍
▲2018北京車展,上汽大通TARANTULA發布 東方IC圖
從「蜘蛛智選」智能選配器到「行走的我行ID」,再到仿生智聯純電SUV概念車TARANTULA,以及基於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電動車平臺Double E,在2018北京車展上,上汽大通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來發展的戰略型科技物種。
依託於上汽集團「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上汽乘用車已經憑藉「你好,斑馬」紅遍網際網路汽車圈。作為上汽集團旗下另一家自主品牌車企,上汽大通自然也承擔起整個集團數位化轉型的重任。
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如何將這一模式推廣得更遠?如何在突破技術邊界的同時進一步打通與用戶之間的無縫連接?新造車勢力洶湧而至,傳統車企又該如何出奇制勝?這都是擺在上汽大通面前的難題。
「上汽大通不斷發展、轉型和創新,做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做數據化業務。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家數據+用戶的科技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藍青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事實上,從兩年前提出C2B汽車定製的概念開始,上汽大通就開始朝著數位化方向加速轉型。
經過兩年的不斷探索與升級進化,今年3月,上汽大通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的核心——智能選配器,在兩個月內迎來了兩次升級迭代,該選配器正式定名為:蜘蛛智選。通過「蜘蛛智選」智能選配器,用戶只需在「我行」平臺上按需選擇配置、看車下單,一鍵將指令傳送至上汽大通的生產線。「蜘蛛智選背後是通過流程再造與數據處理來支持150億種變化。」藍青松說。
從產品設計到技術開發,再到分布式製造、智能物流,要想實現C2B模式的技術突破,其中每一環都是巨大考驗。對此,藍青松坦言,「沒有分布式製造、智能物流,沒有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沒有靈魂的設計,都無法支撐蜘蛛智選的應用,這背後是汽車全業務的重新定義。當然,我們所有的工作實際上就是給用戶賦能,讓用戶有自由選擇產品的權利,這是C2B模式的核心。」
藍青松指出,C2B模式實現的是雙向互聯,上汽大通全網400萬粉絲就是其最寶貴的財富。
當前造車新勢力的量產車已正式亮相。面對造車新勢力的挑戰,傳統車企該如何應對這場數位化轉型的戰役備受關注。
「其實汽車公司一直都是科技公司。面向未來,關鍵是看哪家企業能夠儘快整合資源,把用戶的需求綜合滿足。」藍青松指出,汽車行業在過去一百多年,一直都在不斷學習進步,行業也在不斷引入最新科技。「我堅信十年後我們還在,但是很多公司已不在了。」
在藍青松看來,在這場競爭中,上汽大通作為一家傳統汽車製造商拿出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精神。「蜘蛛智選大的迭代已經做了兩次,小的迭代每周都在做。這個打法已經不是傳統車企的打法,實際上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打法。與此同時,我們在接受到用戶的反饋後,馬上就進入到重複設計階段,就是物流供應鏈,這個打法也是兩個維度的打法。」
不僅如此,有時候,在數位化上想突破不單靠技術,更需要流程和對應的組織,傳統車企在這方面也具有一定體系優勢。「比如C2B的技術研發包括虛擬設計、驗證、產品開發設計和製造,這是一方面;另一個重要點是網際網路技術人才和組織架構,我們現在有幾百個軟體工程師,一般軟體公司都沒有我們多。」藍青松說。
面對未來,藍青松指出,上汽大通要成為一家數據+用戶的科技公司,即智選、智聯、智行。「所有汽車的開發、產品都將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路線圖為『智選』——就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進一步讓用戶和我們一起定義、選擇車型;『智聯』則是通過網際網路能夠實現人、車、生活的無縫互聯;『智行』就是往無人駕駛、輔助駕駛的方向發展。」
據悉,上汽集團的高速智能駕駛、擁堵路況智能駕駛,以及自主尋位泊車,這三項技術將在2020年率先應用於上汽大通中型乘用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