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Double E架構技術溝通會專訪

2020-11-22 易車網

郝景賢:我是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的主任郝景賢,我們大通已經生產的新產品和未來要生產的新產品都是我所管的團隊開發出來的,很高興跟大家交流,我們會開誠布公地跟大家交流我們的想法,當然更希望聽到媒體老師的建議和看法。

出席領導:

郝景賢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主任

趙鴻璐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總工程師

姜煒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電氣化部副總監

鄭建洲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整車集成部總監

陳預慶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造型總設計師

提問:第一個問題就是Double E架構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第二個問題,這次車展你們看到了什麼樣趨勢性的發展態勢?這個對大通未來的開發會有什麼樣的啟發?

郝景賢:Double E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有兩個方面。Double E主要是智聯和智行,我們重點講講智行。我們乘用車新產品將實現今天早上提到的高速車駕、擁堵路況的車駕和最後一公裡自動泊車,到上海或者首都機場,你開到登機的入口就可以拿著行李走了,這樣的話不用考慮停車的問題。假如不巧我們的家人有誰要去醫院,或者要帶著小孩子,非常不方便,停車場要走很多的路,這個時候把車停到門診的門口,車就可以自己去找停車位。這項技術將會極大地便利每一個使用者,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生活。

    第二,在結構化道路,高速公路和高架道路,比如上海的延安路高架經常在上下班的時候開開停停,同樣北京四環也是一樣的,這種道路開車非常無聊,也非常容易打瞌睡,安全駕駛有問題。我們今天能夠釋放你的雙腳,智能駕駛技術還能釋放你的雙手,駕駛就不是很無聊的事情,即使在擁堵路況下,你也可以很享受。在接下來乘用車產品所實現的智行技術,能夠讓我們的駕駛更加輕鬆舒適。

鄭建洲:各位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針對Double E架構裡面開發一個智能移動魔方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目前整個社會裡面車輛保有量非常多,上海和北京一樣,我們拿到車以後,更多的是用在上下班通行,40%50%是在擁堵道路,一輛車真正的價值沒有實現。從未來社會形態來看,大家不需要完完全全擁有一輛個人或者私有的車,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共享出行的概念,包括上汽集團新四化的概念很重要的一環「共享化」,就是落腳在我們自己的智能移動魔方上面。一輛車對個人來講,可能早上8點到9點是需要通行的,10點鐘這輛車就不需要了,我們的智能移動魔方類似於移動咖啡館,或者到12點大家想出去吃午餐,這個時候類似於移動的一個售貨車,或者餐吧一樣都可以的,下午56點鐘每個人都回家,這個車可以用快速替換的模式,快速轉換成新的通行車。有一部分客戶到另外一個城市之後,他覺得太枯燥了,他想白天遊覽一下,晚上在整個車內體驗一下乘車的環境,像阿里的系統一樣,我想看天上的星星就自動打開了。到晚上這輛車可以自動轉換為移動旅館,不但可以看星星,第二天跟心愛的人看日出都可以的,這就是我們設想的智能移動魔方概念,智能移動魔方能夠體現未來的共享化的概念。

郝景賢:智能移動魔方最重要的一個技術基礎就是要能夠實現L4的無人駕駛,我們能夠實現多種場景無縫的切換。另外,就是智能的雲平臺來支持剛才所提到的運營管理,這樣的話我們需要很多的電子架構來支持產品平臺架構。在車展前從各位媒體老師的信息和信息渠道,我們做了很多方面的了解,我認為今年的車展也反映了今後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我想主要是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不管是汽車OEM,還是很多新的造車新勢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純電動汽車。目前在純電動方面,我個人認為,傳統汽車廠家的技術積澱,包括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的開發、製造,包括品質等方面,都是有提升的。

    第二,智能化,有越來越多智能的技術,包括智能駕駛的技術,今天像我們的D90在去年推出的時候已經是實現了ADAS的技術,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配備。

    第三,更加年輕化。

    我總結下來三點:更多的電動化、智能化、越來越年輕化,和上汽大通未來的產品開發和布局相統一。

提問:上汽大通一直以來特別重視科技,包括之前車展上展示過自動駕駛的汽車,現在的大通智能移動魔方距離實際應用和量產有點距離,我想問一下這些技術的運用有什麼樣的計劃?目前有沒有什麼技術已經得到了運用?

郝景賢:上汽大通品牌的理念是科技、信賴、進取。我過去有多年在合資企業產品開發的經歷,現在在上汽大通,我非常有信心,我們中國工程團隊所開發的產品無論是科技的深度、先進性和我們在技術、品質方面的要求是絕對不亞於合資品牌的。我們的這種自信也正好印證了剛才給我們提的各位媒體老師的對大通「科技」的印象。

    第二,提到的Double E和今天發布的概念車,是不是這些技術都離我們還比較遠?我想可以告訴你這麼一個概念,我剛才提到的智能駕駛在我們的中型乘用車平臺應用的時間節點大約是在明年年底,我們的大通智能移動魔方也將會在2020年底做示範運行,我們在Double E也會有一系列的新產品,我們會更年輕化、更加智能化,在智選、智聯和智行方面有更大突破的產品在20192020年也會推出。在新產品、新技術方面,上汽大通集團歷來要求在市場上走在最前面,我相信剛才提到的這些新技術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和大家見面。

提問:之後我們汽車發展的方向是越來越智能化,我想問一個比較俗的問題,這些系統會不會提升我們的用車成本,比如說維修費用,或者更換裡面的軟體之類的?

郝景賢:這點是肯定的,一個新技術、新配置會使成本增加,我們要想方設法讓成本增加在受控範圍之內,在客戶可接受範圍之內。

    第二,我們從技術的角度更加看中給客戶提供的價值,而且我們是要要求我們給客戶提供的價值是要大於增加的成本,這樣才能夠讓客戶願意接受這種新技術給他帶來的價值。

    第三,我們也發現隨著現在客戶越來越年輕化,年輕客戶對這些智能技術的接受度也越來越大,說實話我們覺得在智聯和智行方面,我們這些投入,包括我們對未來的規劃,都是值得的。

提問:我行ID是基於什麼技術,將來什麼時候能實現?

郝景賢:這個技術更多基於軟體的技術,我們首先建一個我行平臺的雲平臺,然後把我們從用戶的入口,也就是我行的入口,到我們的產品開發,到我們的生產製造,包括接下來售後市場的客戶全生命周期過程當中的使用,都使用我行ID,這個建立在我們整個的平臺上,這些平臺的建立需要很多的技術和投入,還需要很多的知識和人員,這個是一方面。

    第二,我行ID,我用這麼一個概念來講,比如使用手機需要手機號,其實你個人的喜好、特徵都會在某一個ID下面,這個ID會將你這個人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同樣,我們認為未來的汽車是把人、車和生活有機地關聯起來,這是智能技術非常重要的環節,否則很難做到把人、車和生活串聯起來。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我行ID。我們目前在上汽大通的我行平臺有372+萬粉絲,將這些粉絲的需求,也包括吐槽,因為即使是吐槽,也給我們產品開發團隊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把產品的開發和給用戶提供的服務有機地進行智能互聯,這個ID主要起這個作用。

提問:D90在安全方面有哪些獨到的技術?

鄭建洲:我們產品不光是在國內賣,還出口到國外,像澳大利亞、紐西蘭,在當地中國品牌銷售第一的,我們的D90T60都拿到了澳大利亞五星安全評級。

    第二,海外的標準跟國內的標準有什麼不一樣?它有幾點不一樣。

    一,國內目前更多是對車輛和駕駛員的保護,在海外來講對行人或者是馬路上的動物都要有保護,我們的車會在海外做一系列行人保護的開發,在一定速度下,人撞到我們的車後不能受太多的損傷,我們認為只要能做到行人保護的標準,在國內也有利於駕駛員的安全和行人的安全。二,澳大利亞會做一系列的測碰撞試驗,國內在一點點摸索,我們在這裡面是先走了一點點。

    第三,我們後面開發的Double E架構裡面全部是按照國際要求的,產品性能會越來越好。

提問:第一個問題,D90銷售了一段時間,用戶的反饋怎麼樣? 第二個問題,除了Double E,上汽大通有哪些前瞻性的科技?

郝景賢:D90C2B智能化大規模定製模式去年推出以後,我們做了幾個有趣的信息統計,我們差不多第一個月統計了1000多輛車,我們發現真正重複的配置不超過10個,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

    第二點,我們在投入市場上差不多5個月的時候,做了一些客戶的回訪,包括我們對客戶的識別,應該講我們是給客戶一個選擇的自由,目前我們收到的客戶反饋是非常受認可,大家感覺到這個是以前購車的時候沒有體驗到的,今後如果說沒有選擇的自由會感覺到不一樣,我們相信這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二個問題,我們的Double E架構主要體現在智聯、智行,有很多的技術需要突破,不管在感知系統、決策系統,還是在執行系統,智聯是我們如何通過大數據和數據的挖掘為客戶提供更多智能的使用體驗。

    舉一個例子,我們的智能房車,2017年上汽大通房車做到了國內細分市場的第一,今年會有更多的新產品,預計會有更好的市場反饋。在智能房車,我們也是智聯和智行系統,在產品開發方面是一個新的領域。房車大家可以想像,其實是一個比較相對緊湊的區域,要集成那麼多功能,這些功能的使用,如果說不是智能化,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在我們自己開發房車之前,我就體會過其他人家的房車,傳統的房車你去找燈的開關,你去使用它的娛樂性,都是五花八門的,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使用習慣,也許要翻說明書。大家可以想像,今天我們使用任何的電子產品,會去翻說明書嗎?我們不會。從今年2月份開始生產的智能房車,我們的智能語音控制系統通過和我們的智聯繫統進行打通整個平臺,我們的娛樂系統、智能家居、燈光控制都可以很簡單利用語音,而且是自然語言,這樣的話使用各種功能都很方便。而我們的智能家居是和房車生活家平臺打通,和我們的預定、營地、事先的準備和到某一個區域的遊玩進行關聯起來。這些技術都會為客戶的出行提供更智能的體驗。

趙鴻璐:Double E會應用很多下一代先進的技術,比如說金融科技的技術,可以很好地支撐智能駕駛的感知,你可以認為Double E搭了一個平臺,可以更多地支持我們功能的擴展。基於這個,我們可以在Double E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安全,將來的產品可以進行持續的迭代,甚至更新功能的拓展。Double E也會搭載下一代全新的人機互動的應用,我們將來的應用場景,比如郝總說的智能家居的應用,很多的人機互動和原來完全不一樣,這也是我們技術的另外一個亮點。Double E技術以後要支持我們的功能安全,更多的支持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任何複雜路況下,可以有一些應對措施來支持這輛車更安全地跑起來。

姜煒:Double E這個平臺上,我們會升級整個運算的能力,基於這個能力會有很多高精尖的算法,我們會做更優化的管理,還會在Double E上會把車的空間進一步優化。除了Double E,我們下一代燃料電池技術在國內是非常領先的,也可以和國際水平保持一致。

提問:TARANTULA概念車還是在C2B的概念上生產嗎?

郝景賢:我們今後出的新產品都是在C2B的概念上,智選、智聯、智行今後是覆蓋產品線的。我們上汽大通是唯一一家三條技術路線同步開發的企業,包括我們是第一家燃料電池示範運行的,去年在全國銷售100輛FCV80進行商業化運行,現在效果非常好。

    第二點,我堅信燃料電池將會是新能源的終級路線之一,它有它獨特的優勢,一個優勢是氫燃料的來源豐富,氫將會是今後分布式電源非常重要的能源。我們今天白白浪費掉的副產氫能支持全國差不多100萬輛車的年使用量。氫本身就是非常環保的,而且來源豐富,只要我們在氫燃料電池方面,技術進一步攻關,隨著量的提升,它的成本也能大幅度下降。

    第三點,我們如果在相關的產業鏈,以及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在基礎設計加氫站的建設方面能夠有所發力的話,我認為氫燃料電池是一個比較有前景的方向之一。在歐美、日韓,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我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不應該落後。上汽大通集團在過去15年持續的在燃料電池方面做投入、研發、產品開發,現在走到了示範運行的階段,我們認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我們會在這條路上進一步拓展我們的產品,會和相關的地方做合作,建立示範運行基地,建更多的加氫站,有更多的清潔能源產品能夠讓客戶使用,然後產生價值。

提問:如果電動車續航裡程到800公裡的話,是否可以取代氫能源和傳統能源?

郝景賢:三條路線都是需要的,在中期、短期、長期。我們認為氫燃料是中期方案之一,在中期和短期更適合不同的細分市場和不同的客戶體驗。氫燃料最大的好處不在於續航裡程,而是加氫3分鐘,續航裡程就能達到300KM,甚至可以達到500KM或800KM。純電動還不能完全解決裡程焦慮。充電站的建設也是非常有難度的,而且今天的充電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快充對於整個電網的衝擊非常大,所以我們認為純電動是方向之一。如果我們在基礎設施方面能夠有所發力,開氫燃料的車就跟開汽油車、柴油車一樣方便。它是最環保的,但是它的使用體驗是跟今天的汽油車、柴油車一樣,完全沒有裡程焦慮。我們認為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互為補充的。氫燃料目前最大的困難在加氫站的建設,建設的難度不在於要花多少錢,關鍵是國家和相關行業在加氫站建設方面的經驗不足,大家對它有擔心,主要是人們誤以為氫很危險,其實氫比汽油還安全,完全可以在加油站旁邊擺一個加氫站,這個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相關行業跨行業的聯合。只要在一個地區加了加氫站之後,氫能源電池的發展會非常快速。

    為什麼說氫是安全的?氫氣的比重非常輕,氫氣一旦洩露,是筆直往上跑,不擴散的,不像汽油,汽油灑了之後是油霧,油霧會到爆燃點。第二,即使氫氣在相對密閉的區域,跟空氣混合,它的爆燃點是最高的,它最大的優點是比重輕,即使洩露很快直接往上,即使用火柴燒它也是往上的,不會爆炸。第三,舉一個例子,我們儲氫的罐,我們要做到穿甲彈能打破,但是不會爆炸,普通的機槍子彈是不會打破的,所以氫氣的使用方面絕對沒有安全問題。我們呼籲行業和政府支持我們,儘快推進加氫站的建設,我們汽車產業會推進氫燃料的產品,這個技術路線不會輸於歐美和日韓,而且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方向,我們不應該輸於他們,過去三年別人加速了,我們從國家到行業到企業應該再加速,這個既是我們認為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認為應該承擔的一點義務。

鄭建洲:在遇到事故的時候,我們開發的氫能源車不光會斷電,還會斷氫,不會有任何的洩漏,可以保障安全。

提問:我想聽聽咱們對雙積分政策的一些想法。

郝景賢:雙積分政策講的是我們國家在汽車行業轉型發展,包括國家在節能減排方面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對雙積分政策我們非常贊同和支持。

    第二點,我們在積極踐行,我們是在汽車行業唯一一家在純電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三條技術路線並行的企業,這也是積極踐行國家雙積分引導政策所做的一方面。

    第三點,不管是新能源補貼政策,還是雙積分政策,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初心和出發點是好的,最重要的是,通過國家政策的引導,通過我們企業和行業的齊心協力,我們要掌握這其中的核心。上汽集團連續8年國內汽車行業OEM第一,作為大企業我們也要承擔這方面的責任,不光按照國家的政策引導去做,也要遵紀守法地去做,國家政策不光是看最後的結果,而且是鼓勵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來支持雙積分,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真正做到的話,我們今後產業不光是大,而且是強。

提問:您剛才說,新興的造車企業和傳統的造車企業轉型新能源都以SUV作為基本點,以SUV,或者以MPV打造內部的空間結構,提升出行品質。

郝景賢:我們Double E的架構有SUV,也有MPV,這個是一個柔性的架構,覆蓋面比較廣,我們第一款產品可能是SUV,也可能是MPV,目前我們是同時開發的,推向市場的時間到時候會有進一步的溝通,既有車型的概念,也有平臺的概念,車型更多是在平臺當中更豐富的產品,讓這個品牌的用戶根據他的使用需求獲取服務,打造成一個更面向未來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到2025年,我們認為它會越來越偏向於一個能夠由智能駕駛,甚至由無人駕駛所承載的移動出行平臺。

提問:最後一公裡的自主泊車麼實現的?

郝景賢:最後一公裡是自主泊車,我們要具有無人駕駛的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包括功能安全,這裡面其實是對基礎設施有進一步要求的,我們正在跟國家的相關行業、機構進行這方面的標準設置,我們集團在這方面投資得非常大,我們需要對停車場做必要的基礎設施的改造,這樣的話就能讓我們的這輛車和這個停車場的基礎設施能夠有更緊密的互動。

    第二點,它是低速,而且是以剎車優先的,如果旁邊碰到障礙物和行人,它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最後一公裡無人駕駛。

提問:今天發布的概念車是否會量產?如果量產,是否也用今天展示的設計?

郝景賢:這款概念車會量產,它是我們未來將要量產項目的一款概念化的展示,相當一部分都會在我們的產品化車上出現。這款產品會在2019年年中左右量產,不會是100%,但是會相當程度地在我們產品化車出現。

提問:上汽大通的未來產品有沒有完全的純電動的規劃,或者說針對現有的產品進行升級的計劃?

郝景賢:這兩個都有,我們既有現有產品的新能源化,PHEV產品也會在明年投向市場。另外,Double E架構中就會有新的乘用車平臺,然後是純電動專屬架構,能夠把我們純電動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陳預慶:C2B之後會有進一步的升級,圍繞著我們Double E架構有新的突破。因為我們Double E是一個柔性平臺,在用戶選定了特定的電驅架構之後,我們的車體變成了我們的設計部門和整個用戶群可以自由選擇和拓展的對象,會有MPVSUV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上汽大通已經將整個設計造型開發的流程全透明化,讓C2B的生產和延展突破了院校、潛在用戶以及未來用戶換代的需求。用戶都可以加入到設計開發的過程中來,可以參觀我們的設計中心,也希望更多愛好設計的年輕人,或者嚮往設計的都可以加入到上汽大通的團隊來,我們設計的變革由於C2B延展的升級,由原來傳統大家認知的觀感設計,變成了更進一步的設計感官發展,內飾使用更多的電子產品、交互大屏,用更多的人機互動的使用打造成沉浸式的產品,這也對我們的設計團隊提出了拓展以及更多的需求,相信我們未來上汽大通的設計產品不光是在顏值上,同時也會讓大家在使用的順暢度和沉浸式的享受上,比其他的企業做得更好。

郝景賢:最後邀請各位老師到我們上海的技術中心去參觀,給我們提提意見。我們目前的辦公室集中在軍工路2500號,同時在軍工路2636號,我們新建了造型中心,包括我們的試驗中心,面向新的試驗基地和新的工程師辦公室,叫2636創新園。在2636創新園和2500號之間整個的大園區,都用無人駕駛的車來當作的交通工具。下次各位老師來的話,非常希望在那裡接待你們,陪著你們體驗一下無人駕駛,參觀一下造型中心、試驗中心和無人辦公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上汽大通專訪:Double E架構實現智行
    上汽大通專訪:Double E架構實現智行 2018-04-28 10:12 來源: 愛卡汽車 【2018 北京車展 廠商訪談】4月25日,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主任郝景賢、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總工程師趙鴻璐
  • 不走尋常路 上汽大通將從哪3方面提升品牌競爭力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國際汽車品牌,上汽大通在今年的北京車展期間向觀眾展示了包括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電動車平臺Double E、仿生智聯純電SUV概念車TARANTULA、「行走的我行ID」等黑科技,這些將是上汽大通未來提升自身實力的「武器」。
  •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5,給MPV愛好者多一個選擇
    沒錯,國內MPV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車型已經不少,但簡單梳理後會發現合資和自主車型往往會各自衝著兩個方向發展,中間缺了既能照顧到駕乘體驗又能兼顧性價比的車型。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5的出現,多少彌補了以上缺失。
  • 上汽大通重新定義汽車全業務 向數據+用戶科技公司轉型
    TARANTULA發布 東方IC圖從「蜘蛛智選」智能選配器到「行走的我行ID」,再到仿生智聯純電SUV概念車TARANTULA,以及基於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電動車平臺Double E,在2018北京車展上,上汽大通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來發展的戰略型科技物種。
  • 專訪:上汽大通MAXUS堅持定製化道路/加速氫燃料電池落地
    上汽大通強化定製化標籤,是出於未來發展趨勢考慮,力爭在新能源領域立於不敗之地,或者脫穎而出,要持續不斷地強化定製化基因,跟上整個行業的新能源邁進步伐。  2、定製化是否會延長交車周期?  定製化與提「現車」確實會出現矛盾現象。但在中國續購比例非常高,很多人是開著車過來買車,對這樣的客戶而言,其實是願意等的,基本上客戶等一個月問題都不大。
  • 上汽大通MAXUS 2020年銷量實現17.16%增長
    上汽大通MAXUS V90定位中高端市場,具備「顛覆傳統觀感新顏值、柔性架構新平臺、『上汽π』發動機新動力、智能定製新選擇、超靜音新享受」的五大業界創新優勢,為旅遊業等服務行業帶來了更高品質、高品價比的出行選擇;V80 PLUS憑藉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柴油機「上汽π」,率先升級國六排放標準,引領中端市場;V80以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技術水平,為用戶帶來經濟可靠的用車體驗,開創了輕客自動擋時代,在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的支持下
  • 上汽大通MAXUS C2B智能定製模式再進階
    上汽大通MAXUS皮卡繼「喜提」上海地區首位「滬C皮卡」車主,更在行業內率先拿下首批「滬C」大客戶訂單,向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交付上汽大通MAXUS T60皮卡,用於寶鋼在上海地區的搶修作業與生產作業運輸。  如火如荼的城市物流「新基建」,上汽大通MAXUS以智慧物流車深度參與。7月,上汽大通與上海交運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上海城市物流服務「新基建」。
  • 再創「大通速度」 上汽大通MAXUS皮卡家族成就行業增速冠軍
    2020年3月,上汽大通MAXUS T60柴油國六版皮卡正式上市,自此上汽大通MAXUS全系皮卡均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引領皮卡行業開啟國六新時代;5月,上汽大通MAXUS連發 T70紀念版、T70 8AT車型,進一步強化T70的乘用屬性;9月,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留洋歸來」,以「澳驕」硬實力,樹立乘用化皮卡新標杆;12月,上汽大通MAXUS T70汽油版、T70旅行版、T70
  • 宜商宜家,智能領航,未來標杆,上汽大通北京車展重新劃定MPV新疆界
    通過對移動商務場景的精準洞察,2021款G20全球首創了後排獨立智能網聯繫統,真正從軟體定義,結合硬體的維度上給後排乘客帶來人與車溝通方式的革新。上汽大通MAXUS還創新性地開發了全球首款為後排乘客設計的獨立智能網聯繫統「蜘蛛智聯-網中網」。該系統構建了一個以「Dual-Wifi為數據橋梁、通過Triple-sync同步機制」來實現第三方智能終端。
  • 對話上汽大通王瑞:在新能源領域「出位」需強化定製化基因
    在此次展會上,上汽大通也向外界展示了其在軟體和算法領域的一些創新技術應用。  據介紹,搭載在EUNIQ 6上的Omni-Sense AI智能控制系統,能夠作為車的「感官」收集外界信息,並幫助車輛自主思考與決策。該系統的「面部識別模塊」在駕駛員做出吸菸、打電話等危險駕駛行為時,可通過聯動車內音樂播放、安全帶預緊、座椅震動等多種組合方式進行提醒,全過程不超過300毫秒。
  • 上汽大通如何讓用戶更體面地選車?
    不過這個空白被上汽大通打破了,上汽大通在2016年推出了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又在2017年8月8推出了首款C2B車型大通SUV D90,意味著大通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全面進入實踐階段,而這款全新SUV的私人訂製也顛覆了汽車行業的傳統模式,用戶可以參與車的定義、開發、認證、定價、配置、改進六大環節。
  • 上汽大通王瑞:氫燃料車沒有對手 明年將在歐洲新能源市場「大幹一...
    為了實現30%佔比的目標,上汽大通正在國內積極建立新能源車專網,「我們的產品線比較長,目前我們的網絡採用了『1+3』的模式,即一個母店再加上幾個專門店的形式,同時也會落地到具體場景,精心打造一些小而美的專門店。針對新能源,可能在市區、在家門口、在社區裡面的商業中心,準備一些專門店。」王瑞透露。
  • 上汽大通D90的C2B模式打開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門!
    相信有不少的汽車愛好者都希望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汽車,但是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樣子的想法會有點天方夜譚。但是現在上汽大通作為目前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可以C2B深度定製的車企,可以給予消費者最想要、最實用的配置。
  • 軟體定義汽車,綠色驅動未來,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藍圖顯規模
    作為新能源技術先行者,上汽大通MAXUS在新能源領域前瞻布局,提出了ALL3 ROADMAP規劃藍圖,率先推動「全能源、全平臺、全市場」的全領域新能源戰略布局,並已取得一系列矚目成績。未來5年,上汽大通MAXUS還將持續推出數十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達成新能源銷量佔比將超過30%的目標,致力於成為國內新能源車型最全面、海外細分市場市佔率最高的中國車企。
  • 加氫排水才是真正的新能源,上汽大通氫燃料車亮相廣州車展
    11月20日,上汽大通MAXUS以「新能源汽車全領域定製專家」為主題,攜旗下新能源全系車型重磅亮相第十八屆廣州國際車展。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EUNIQ 6、EUNIQ 5、EV90、EV30、上汽NEW純電動皮卡概念車等明星車型悉數亮相,全面展現其在新能源MPV、SUV及輕客等全領域強大的定製實力!
  • 上汽大通EUNIQ 7、東風e-H2接連通過氫能乘用車碰撞測試
    上汽大通EUNIQ 7、東風e-H2接連通過氫能乘用車碰撞測試 2020年11月23日 21:14 氫雲鏈
  • 名氣不大的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從目前來看,國產越野車也就北汽和哈弗做的有點眉目,相比起前者,哈弗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會更大一些。像哈弗H5和哈弗H9都受到了一小撮越野愛好者的歡迎。而除了這兩家以外,上汽大通也加入了這一陣營。早在三年前,上汽大通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中大型硬派SUV車型大通D90,其採用了非承載車身結構,並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並帶四驅系統,外觀也相當霸氣,可定製化的模式更是迎合了那些追求個性的年輕人的味口。去年的廣州車展上,上汽大通又推出了 MAXUS D90 Pro,新車不僅在外觀上更加硬朗,2.0T柴油發動機的加入也使其更適合越野。
  • 不限行有牽引資質,上汽大通MAXUS皮卡因「定製」更精彩
    從乘聯會數據來看,11月份皮卡銷量為5.0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7%;1-11月皮卡總銷量為429858輛,同比增長9%,繼續保持增長走勢。雖然總體量不及轎車和SUV,但是銷量增幅跑贏車市大盤。目前皮卡市場發展呈現新分化,主力車企強勢提升,長城汽車、上汽大通和長安汽車的皮卡走勢較強,江鈴汽車因國六產品遲滯,導致份額逐步下降,鄭州日產份額保持相對穩定。
  • 上汽大通V90運傑版內外兼顧,顏值與實力並存
    V90系列更是好評不斷,自從去年上市就收穫了滿滿的好評,上汽大通MAXUS V90運傑版更是如此。不得不說,上汽大通的商業嗅覺非常靈敏,在其他輕客品牌還沒有涉足主打高端用車體驗的15萬級別輕客時,V90運傑版就已經搶佔先機,早已登頂15萬輕客領域銷量排行榜。
  • ...新生活,上汽大通MAXUS V90別墅版和上汽榮威MARVEL-R分別對應
    如約而至的2020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即將迎來屬於自己的第十八屆「成人禮」。作為國內歷年A級車展中的收官站,同樣也是覷見來年車市的風向標,廣州車展「NEW TECHNOLOGY NEW LIFE」的主題,將其本身「承上啟下」的意義貫穿到每個參展的汽車品牌,而這個主題,也是日後所以車企競相逐鹿的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