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國際汽車品牌,上汽大通在今年的北京車展期間向觀眾展示了包括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電動車平臺Double E、仿生智聯純電SUV概念車TARANTULA、「行走的我行ID」等黑科技,這些將是上汽大通未來提升自身實力的「武器」。
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主任郝景賢表示:「今年的車展反映了今後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是三個大的方面,電動化、智能化、年輕化,這三方面與上汽大通未來的產品開發和布局相統一。」儘管聽起來有些耳熟,但是相比其他品牌,上汽大通將從不同的方向詮釋電動化、智能化與年輕化,進而提升品牌的競爭力。
一、Double E架構推進智聯與智行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上汽大通發布了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電動車平臺Double E架構,這個架構是由智能網聯化全新電子電氣架構、高效柔性的新一代純電動架構兩大核心構成。Double E架構為生活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智聯與智行。
智能移動魔方實現智行
提到Double E架構的「智行」,郝景賢先生表示:「我們乘用車新產品將實現高速智能駕駛、擁堵路況智能駕駛以及自主尋位泊車。這些智行技術的應用,能夠讓我們的駕駛更加輕鬆舒適。」而實現這三項技術,最重要的基礎技術就是要能夠實現L4的無人駕駛,並且上汽大通提出了智能移動魔方的概念。智能移動魔方未來能夠實現多種場景無縫的切換,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和變化的場景,滿足消費者一天的不同需求。
智聯的雛形「智能房車」
當然智能移動魔方也需要智能的雲平臺提供支持,通過超量數據極速傳輸的乙太網,以及超高集成迅疾計算能力的中央電腦來實現產品的智聯科技。在上汽大通看來:「智聯是如何通過大數據和數據的挖掘為客戶提供更多智能的使用體驗」。今年2月份上汽大通開始生產的智能房車,這款車正是通過智能語音控制系統以及智聯繫統將各種功能關聯起來。
二、推動燃料電池發展 拓展新能源產品無論是智行或智聯,這些都只是Double E架構的一部分,該架構的另一個核心就是「高效柔性的新一代純電動架構」。藉助新一代純電架構的扁平化底盤設計優勢,以未來5年內的電池技術,就能實現一次充電續航裡程800公裡以上。而且充電便捷,支持直流、交流以及無線充電多種模式。此外,Double E的純電架構還具有超強柔性化特點,廣泛覆蓋從小到大,以及不同類型的車型。
不過提起電池技術,郝景賢先生表示:「上汽大通在過去15年持續的在燃料電池方面做投入、研發、產品開發,現在走到了示範運行的階段,我們會在這條路上進一步拓展我們的產品。」上汽大通是第一家燃料電池示範運行的車企,在去年廣州車展期間推出了燃料電池車型FCV80,並且已經在全國銷售100輛。未來隨著技術進一步攻關,上汽大通將有更多的清潔能源產品能夠讓消費者使用。
三、產品設計趨向年輕除了Double E架構所帶來的智能化與電動化之外,上汽大通在產品的造型設計上趨於年輕,對此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造型總設計師陳預慶表示:「我們設計的變革由於C2B延展的升級,由原來傳統大家認知的觀感設計,變成了更進一步的設計感官發展,內飾使用更多的電子產品、交互大屏,用更多的人機互動的使用打造成沉浸式的產品。」
在北京車展上,上汽大通就帶來了一款年輕化的產品——仿生智聯純電SUV概念車TARANTULA,這款車的造型十分新穎,外觀採用高科技的「複眼」大燈、360雷達感知、寬大的前臉設計,內部採用「飛線編制面料」的內飾面板、高強度輕量化結構車體和頂篷、多屏互動懸浮內艙等豐富功能及設計,這些造型設計以及科技配置都足以打動年輕消費者。
結語:汽車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正讓汽車逐步成為一個「出行生活的生態智聯體」,而智能化、電動化以及年輕化的確是目前汽車發展的一個趨勢。面對這種趨勢,上汽大通採用不同的路徑去實現這「三化」,無論是Double E架構、氫燃料電池還是TARANTULA概念車,都是上汽大通為提高自身競爭力所做的積累,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圖/文 網通社 吳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