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2020-08-02 鐵軍前哨
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萬噸級實驗系統

近日,我國建築技術中心完成建成「萬噸級多功能試驗系統」這一國之重器,並正式投入使用。是我國首發的一款垂向加載重量達上萬噸的擁有六面自由維度的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用於世界級領先領域的巨型複雜結構設計的足尺實驗及相關數據收集。有效避免因加載能力或空間不足所致的「尺度效應」,能夠如實如需精確實驗,從而真實反饋實驗結構的受力狀態等,有助於科學客觀了解所設計結構的力學性能。整個研發過程歷時十年,可謂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作。

這一實驗設備擁有4大傑出優勢,使之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首先它能夠對所涉及建築結構性能做出直觀準確的判斷,配合工程結構試驗及檢測的步驟,逐步驗證材料本身的力學性能、複雜結構多種材料組合的基本計算方式、以及超高複雜結構的建造設計,憑藉世界領先級的噸位、空間、六自由度加載能力,對所需結構部件及整體進行足尺檢測,科學分析,精準判斷,並隨之開展工程結構研發、標準化制訂、產品研製等,被譽為建築設計領域的「預言家」。可滿足國內外在該領域各層次的足尺實驗需求,為重大工程設計、建制提供有力技術支持,有助於推進我國工程結構方面的科研創造。

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萬噸級實驗系統

其次,具體而言,可應用於橋梁、隧道、鐵路、道路、房屋、水壩等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實驗,該實驗室能夠對這些實驗對象實體進行複雜受力實驗以檢測其實際的結構性能,將直接作用於工程建設技術革新與產業變革。而傳統的工程試驗一般通過有限元分析進行小比例尺實驗,以此為設計依據無法真實反饋實體物件的力學性能,難免出現一定誤差。

其中有關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結構試驗,則將大大提高水壩、橋梁、隧道等實際構件運用到建設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還能一定程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在減震防災技術方面也有極大助益。

再次,總體而言,該實驗室的實驗能力達到了世界性的「三領先」:加載能力、加載空間、加載技術。垂向最大可加載重量達10800噸,遠超同類型國內4000噸,國外6000噸的實驗垂向加載能力,水平X、Y向分別可加±600、±900噸,從而滿足巨型結構物體實驗的足尺或大比例尺條件,綜合加載能力世界領先。

十年磨一劍!我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4大傑出優勢

其加載空間淨長9.1米,淨寬6.6米,淨高10米,垂向連調範圍在0.5米到10米之間,擁有最大的全球加載空間,可同時進行多個足尺隔震支座聯合實驗。採用世界領先的多冗餘控制技術,操縱平臺上的18個動作器,進行六自由度加載,可模擬複雜邊界條件,進行直徑2米的高速壓剪實驗。

最值得敬佩最重要的,非我們十年如一日磨這一「室」的智囊團隊莫屬,以上所有先進的技術都是由一個個攻堅難題所圍繞著的,是我們的科學技術人員日夜兼程將這些難題一一破除。他們分別來自我國清華、統計、哈工大等高校,包括10數名博士,20多名碩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評價這一豐碩的科研成果:「集機、電、液於一體,是試驗設備領域的高精尖項目。」

目前該實驗室已被國內外多家單位預約實驗操作,涉及工程、基礎設施及能源等諸多領域。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研發萬噸級「國之重器」,擁有3大傑出優勢
    我國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由於早期的經驗不足以及技術方面的不支持,所以有很多是難以趕上的,為了能夠在這方面有一些好的能力提升,就會有多方面的一些東西出現,一直以來我們都有著很多方面的進程,但在一些機械製造上,還是比較難以趕超的。
  • 中國研發出「國之重器」,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
    新研發出「國之重器」,很多國家也爭相向中國「拋出」橄欖枝。我國也開始投放大量的資金。隨著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終於再次的有了重大突破,那就是我國新研發出了一款萬噸級的「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高達上千萬噸的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國之重器下水,成功讓我國向著海洋強國更進一步
    而人靠衣裳馬靠鞍,想能夠儘可能的多了解生命之母海洋的奧妙,那麼優秀的科研設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高精度的研究設備上,我國一直以來都沒有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大多數的研究用具還需要從國外進口,大大延緩了我國對海洋的探索進度,就以高清探頭為例,由於海洋深度導致的強大水壓,國內生產的探頭無法承載這樣大的壓力,因此就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資金去向國外採購。
  • 我國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橄欖枝
    ,我國成功研製出「國之重器」,世界各國爭相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實際上「國之重器」就是一個垂向加載重量達上千萬噸的一個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我們國家有了這款機器就意味著能夠有更好的發展,萬噸級別的實驗設施在世界上都十分罕見,製造難度以及製造複雜程度讓許多國家望而止步,但我國卻創造出「奇蹟」,成功研製出大型工程結構實驗設備。
  • 十年磨一劍,我國建立自主技術的數值氣象預報業務體系
    4月29日,龔建東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談起這些成績時,戴著口罩的臉上也難掩激動的喜悅。今年是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成立十周年,在龔建東看來,GRAPES全球四維變分同化系統是我國數值預報自主研發十年來取得的最核心的成績。
  • 中國蓋板玻璃材料新秀,彩虹電子玻璃十年磨一劍
    任何核心技術突破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彩虹在電子玻璃材料領域持續耕耘,十年來不斷攻堅克難,在技術、工藝、市場上不斷突破,為中國在電子玻璃領域打開新的局面,續寫新的篇章。「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十幾年前,彩虹初涉基板玻璃及蓋板玻璃行業時,中國顯示產業剛剛發芽,基板玻璃及蓋板玻璃市場基本被美國、日本廠商壟斷。
  • 鄭麗香:用心守護數據,成就「國之重器」
    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也是製造業大省。廣東製造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對「工匠精神」的堅守。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總工會組織開展 2019 年「南粵工匠」推薦學習活動,20 名「南粵工匠」從全省千萬勞動者中脫穎而出。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中新網瀋陽12月24日電 (沈殿成)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隨之啟動。人們熟知的神舟、天宮、嫦娥等所有太空飛行器都需要考慮使用材料的耐腐蝕問題。
  • 他靠賣空氣,成為了國之重器
    其中最為腦洞大開,驚為天人的一招,非「賣空氣」莫屬。那是2012年的第一場霧霾過後,標哥宣稱,他要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設專賣店,販賣新鮮空氣,每瓶售價4元至5元。賣新鮮空氣!這種不靠譜的項目也就只有標哥才能想得出來。可惜很多年過去了,標哥的空氣罐頭仍然是一個空氣項目,虛無縹緲。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 我國...
    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998年7月,馬學款進入中央氣象臺工作。當時,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陸續發生大洪水。「一畢業,極端天氣就給我上了一課,使我認識到天氣預報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他說。
  • 航空工業氣動院:赤子丹心 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
    中國航空報訊:「試驗圓滿成功!」5月24日,隨著最後一次流場噪聲測量試驗結束,由航空工業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順利完成了首次型號試驗。試驗數據顯示,風洞的流場品質和標模測力試驗數據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指標。FL-62風洞作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實現了我國大尺寸跨聲速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FL-62風洞設備:一個來自瀋陽智造的「國之重器」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設備,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地完成主壓縮機最大轉速的測試,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廣東惠州打造「國之重器」兩大科學裝置助力大灣區建設
    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正在惠東縣稔平半島建設。(央廣網記者 陳越 攝)央廣網惠州11月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陳越)11月4日下午,記者隨「新發展新作為新惠州」主題採訪團來到廣東省惠東縣稔平半島能源中心,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正在這裡建設中。兩大科學裝置建成後,有望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世界泵王」助力科學界「國之重器」——世界最大地震模擬設施建設 2020
  • 國之重器,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
    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青銅器為國之重器,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根據生產工具和武器的材質,區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由此可見青銅的時代重要性。我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歷經商代、西周、春秋時期;從戰國開始中國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鐵器時代。古語說君子一言九鼎,鼎是比較常見的青銅禮器,也體現了青銅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之重。
  • 20年磨一劍,中國科學家回國創辦矽光子公司
    賽勒科技的方案是做三維層 —— 一層矽光子,一層 IC,一層光源,以期把矽光子最大的集成優勢發揮出來。在 2016-2017 年,甘甫烷團隊就製成了當時世界上矽光子集成度最高的器件。   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實現每個通道 100Gbps、共 4 通道或者 8 通道的 4×100 或 8×100 集成。「賽勒科技的產品目前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甘甫烷表示。
  • 十年磨一劍!合肥「汽」宇軒昂
    「百」花齊放百餘家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早在200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工程啟動之際,合肥即為第一批確定參與者之一。2016年4月,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籤署了《製造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成立江淮蔚來製造基地。2020年4月,蔚來宣布與合肥方面籤署協議,蔚來中國總部正式落戶合肥,它也收穫了70億的戰略融資。4月29日下午,蔚來中國總部項目籤約儀式在江淮蔚來先進位造基地舉行。2020年5月,大眾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50%的股份,並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4.這些「國之重器」的負責人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梁,也是祖國和民族的崛起做出了突出貢獻,就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腰杆才硬,說話有底氣,他們有的來自全國頂尖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有的來自「雙非」大學,如重慶交通大學、南華大學等,基本都是從這些學校王牌專業畢業的。
  • 國之重器,湖南印記!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20年磨一劍,中國科學家回國創辦矽光子公司!|獨家對話
    賽勒科技的方案是做三維層 —— 一層矽光子,一層 IC,一層光源,以期把矽光子最大的集成優勢發揮出來。在 2016-2017 年,甘甫烷團隊就製成了當時世界上矽光子集成度最高的器件。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實現每個通道 100Gbps、共 4 通道或者 8 通道的 4×100 或 8×100 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