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世界!荷蘭農業靠這5大經營模式

2020-11-30 騰訊網

農業行業觀察 nyguancha.com

行業研究|商業案例|實戰課程

農業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公眾號:nyguancha)

內容獨家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最近,荷蘭又成為焦點。

除了總理出訪荷蘭之外,荷蘭的農業現代化模式也備受中國農業經營者聚焦於學習與讚嘆。

實際上,荷蘭的自然條件並不突出。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低於海平面,且面臨著低洼潮溼、光照不足的難題,這對於農作物生長是極為不利的。

但荷蘭農業創造了諸多個世界第一和第二。我們來看一下數據:

首先,園藝業。

荷蘭人把鬱金香奉為國花,並掌握了「點花成金」的本事。荷蘭的Flora Holland是世界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年銷售額達45億歐元,花卉植物銷售量達125億株。去年,荷蘭共出口了91億歐元的花卉,佔歐盟總額近70%。

其次,農產品出口。

荷蘭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業產品出口國,而其國土面積僅有美國的1/270。在農業領域,荷蘭是絕對的尖子生:花卉、蔬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乳製品出口居世界第三(僅次於德國和紐西蘭),動植物油出口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和印度),肉類出口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巴西和德國)。

數據顯示,荷蘭每年的農業淨出口額高達300多億美元。其溫室蔬菜,佔蔬菜生產總值四分之三,86%的產量會銷往世界各地。

模式的成功,無可替代!

講真!任何企業或者國家的成功都是模式的成功。荷蘭農業也是模式成功。

荷蘭的成功答案就在於荷蘭高度創新的農業發展模式——三螺旋合作模式!(荷蘭農業第一個模式值得學習

「談到荷蘭農業的經驗,就不得不提『三螺旋模式』(Triple Helix)。」Nuijtens解釋,這是一個集結了政府、企業與高校三方力量的合作模式。政府在其中發揮了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大力投資教育,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和科研水平;二是將先進的農業知識和技能輸送給農民,促進農業生產力的不斷提升。

荷蘭5大經營模式

除了農業發展模式之外,荷蘭的5大經營模式也值得借鑑。

1、溫室農業

荷蘭土地資源有限,且光照不足,這樣的條件並沒有成為制約荷蘭農業發展的障礙,相反,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荷蘭溫室開始發展,他們依託玻璃溫室技術,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突破了這些限制瓶頸,並讓這個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裡的小國,一躍成為全球農業強國之一,創造了農產品出口全球第二的奇蹟。

據統計,荷蘭玻璃溫室面積達到16.5萬畝,約佔全世界溫室總面積的1/4,西荷蘭是溫室最集中的地區。玻璃溫室約60%用於花卉生產,40%主要用於果蔬類作物(主要是番茄、甜椒和黃瓜)生產。

玻璃溫室環境控制方面,實現了全部自動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統、加溫系統、液體肥料灌溉施肥系統、二氧化碳補充裝置以及機械化採摘、監測系統等。玻璃溫室全面的自動化,加上先進的知識和技術,生產出的作物非常高產,且品質很高,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也多出口其他國家。

2、無土栽培

在荷蘭設施栽培中,無土栽培比例高達80%,而設施園藝的無土栽培比例高達90%。其中,荷蘭的無土栽培大部分採用的巖棉栽培,不像我們國內很多採用基質或水培。巖棉栽培是將植物栽植於預先製做好的巖棉中的栽培技術。

荷蘭設施栽培在高標準連棟溫室的基礎上,採用先進的栽培技術以及配套現代化的硬體設備,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其蔬菜作物產量水平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利用巖棉作基質的無土栽培稱之為巖棉培,它是一種新的無土栽培技術,巖棉培的蔬菜、花卉不僅產量高,產品質量好,少汙染。如此,確保低成本和高溢價。

現代化栽培技術是荷蘭溫室農業發展的核心。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植株管理技術、無土栽培技術、嫁接技術等。荷蘭溫室採用自動化灌溉系統,對溫室作物進行精準施肥,同時堅持源頭控制和綜合防控病蟲害,保障產品安全。

3、生物防控和大數據結合

荷蘭的溫室幾乎從不使用農藥,而是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

荷蘭的設施農業中,生物防控以及天敵的應用非常普遍,化學農藥使用比例較小,在10%~20%左右,物理和生物防控比例基本在60%~80%。

我們看到荷蘭農業的玻璃溫室,對黃板、殺蟲燈以及應用天敵等物理、生物防控方法的應用到了極致。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也以礦物源、植物源藥劑為主,化學藥劑用量在20%以內,甚至一些設施基地不用任何化學藥劑,完全達到有機水平。

與國內習慣用化學防治害蟲方式不同,荷蘭設施農田對付不利於作物生長的害蟲,種植者並不是通過打化學藥劑,而是引入對該作物無害的害蟲天敵進行消滅,這是荷蘭設施農業生產中對害蟲非常普遍的防治方式。

同時,荷蘭很注重信息化操作和田間監測、大數據收集。這些基地的大數據建立很完善,將大數據輸入電腦,利用信息化控制溫室的各種自動化操作和防控。

這裡的大多數溫室基地,很少出現病害,多是預防為主,並對什麼時間可能出現的病蟲害進行大數據搜集,一旦出現病害,根據大數據進行防控。

荷蘭有機農業面積佔比為7.4%,我國僅為0.4%。荷蘭的農藥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也明顯低於我國。並且相比於荷蘭每公頃蔬菜54.4噸的產出,我國只有23.0噸,還不足其二分之一,說明荷蘭的土地生產率高於我國。這就是高科技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差距。

4、合作社

荷蘭農業從種苗、種植、服務組織、收購、分揀、銷售等,都有對應的環節,各環節分工明確,卻又緊密協作。每個環節專注將負責領域做好,並做到極致。

同時,荷蘭農業合作社實行多重會員制,即一個農民可以同時成為幾個合作社的社員;為了保護合作社的利益,全部農業合作社都被組織於全國農業合作局,全國農業合作局的職責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協調合作社之間的關係,協調合作社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關係,推動合作社事業的發展。

合作社在農業技術交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合作社的加工、銷售活動,使農戶與合作社之間形成了緊密聯繫,發展了農業一體化經營。

5、分銷模式

荷蘭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還與其高效的分銷模式密不可分。拍賣方式、農民合作社集體議價、成立一體化集團進行內部收購是荷蘭農產品分銷的主要模式。

其中拍賣方式是荷蘭極具特色的一個存在,以花卉為例,荷蘭花卉出口額的80%由拍賣市場進行交易。

總結一下,荷蘭農業成為農業界的「優等生」,真正原因有3個:1)技術領先;2)食品安全及標準化;3)機構合作分工。

因此,荷蘭農業形成整體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以上這些也是中國農業必須學習的地方。

——————————————————————————————————

(農業行業觀察旗下知識平臺)

相關焦點

  • 荷蘭科技,靠什麼躋身世界前列?
    荷蘭的人口規模只有1700多萬,這個人口規模還不如我們國家的一線城市的人口規模大,面積只有四萬多平方公裡,只有咱們的重慶的一半的面積那麼大,這個面積即使放在歐洲都只是算一個小國。然而荷蘭這麼一個小國,卻擁有很多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他們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規模比俄羅斯、印度、巴西還有很多國家都要多。
  • 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荷蘭農業領先的訣竅有這些……
    我國是典型的地大物博,荷蘭與我們的資源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但荷蘭農業在國際上的名聲卻比我們要響亮得多。今天我們《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發現,荷蘭的耕地是不多,但他們的效率卻高的嚇人。我們就來看看他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荷蘭由於耕地的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國家都要更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大多農業企業都採用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化的生產方式。
  • 【潮湧天山】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經營模式轉變——呼圖壁農民增收...
    近些年來,呼圖壁縣不斷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經營模式轉變,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從「單一結構」轉向「產業集群」;從「單打獨鬥」轉向「聯合作戰」;從「一產擔綱」轉向「三產融合」,有效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讓該縣逾7萬農牧民實現持續增收。  「2019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920元,預計2020年將比上年增加800元左右。」呼圖壁縣農村經濟管理局黨支部書記馬勇說。
  • 來自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啟示:我們不學美國,我們只玩未來農業!
    也許單從數據上來看,並沒有太多震撼的感覺,但是當你得知荷蘭的陸地面積比我國臺灣還小,自然氣候極其不利於發展農業,但是卻能做到蔬菜水果世界排名第三,溫室產品單位面積產量世界排名第一,就不得不讓人驚嘆。來自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啟示:我們不學美國,我們只玩未來農業!
  • 聚焦中國農業70年 昌盛日電光伏+農業創新模式為農業發展培植厚土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發展不僅擺脫了底子薄、積累少、「靠天吃飯」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新起點。近年來,隨著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更湧現出一大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大、聯農帶農緊密的龍頭企業。
  • 雄霸蓬萊傳奇
    在雄霸蓬萊傳奇這款是傳奇遊戲中玩家升級非常的快速,而且在達到一定級別的同時也會有神寵和坐騎等你來收復,讓你從此以後能夠不再孤軍奮戰,擁有強大的左膀右臂,讓你輕鬆將所有的裝備和資源都收入囊中,佔為己有,在這裡稱霸!
  • 【地理視野】新奇立體農業模式簡介,原來這就是無土栽培,漲知識!
    即由農業的糧食單一經營轉變為綜合經營和立體經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開發方式轉化。 (2) 農村經濟關係的立體化。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形成農副產品的多級加工、倉儲、運輸、交換、銷售以及技術、信貸、保險等服務系統,形成各個生產部門間的多種經濟聯繫。
  • 【名人名系】荷蘭賽鴿歷史人物楊阿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艾氏從荷蘭賽鴿集中營帶回來「摩傑號」雄、「薩魯號」雄和「斯累號」雄。1949年艾氏用「摩傑號」配「薩魯號」直女岀的子代,贏得聖巴桑全國冠軍。艾氏用這三羽鴿子作育岀「49號」雄和「38號」雌。這兩隻鴿子後來被楊阿騰所收養,成了楊阿騰的基礎種鴿。其中49號在1952年為他贏得「達克士」全國六位。
  • 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手正大集團探索種植經營新模式
    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傅培德(PeterFord)表示:「立足崑山基地,科迪華與正大集團聯手開展的這一系列實踐,將進一步釋放我們三大核心業務的強勁實力,有效賦能正大集團種植事業的創新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希望這些圍繞種植經營新模式的探索,能更廣泛地賦能更多中國的種植者乃至整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 全方位了解以色列農業,這篇就夠了!
    以色列每頭奶牛年產奶高達10500公斤;雞年均產蛋280個;玫瑰花每公頃年產300餘萬枝;棉花畝產達1200斤;柑橘每公頃年產80噸;西紅柿每公頃單產達500噸;每立方水域養魚的產量也高於500公斤;燈籠辣椒、黃瓜、茄子等蔬菜單產也均為世界最高。以色列農產品已佔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並成為僅次於荷蘭的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 澳大利亞農業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4523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約4萬年前人類就已經登陸澳大利亞,但由於長期保持狩獵採集的生產方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同時,這種經濟模式所能養活的人口也不多。以至於在殖民時代之前,這裡是世界上「最原始」的一塊大陸(南極除外)。
  • 荷蘭的農業技術那麼多,哪些能夠為中國農民所用?
    每年,前往荷蘭去觀看他們農業的農民與企業家不計其數,大多都是抱著學習、借鑑的心思。一個接待公司的負責人曾經對這些學習觀光團這樣說過一些建議:「我們經常接待從中國來的客人,經常傳授的經驗是:在一個地區一定要把溫室集中在一起。一個地區,至少要建50-100公頃的溫室,並且配套相應的設施,這樣才能形成集中效應」。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畜牧業、漁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繫的綜合經營方式,利用物種多樣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術在農林牧副漁多模塊間形成整體生態鏈的良性循環,力求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同時,因地制宜,依託當地生態資源,搭建獨立成熟的單一或多種複合農業模塊的經營方式,充分利用我國地大物博的優勢,既根植於當地生態環境的優質改善,又跨區域調配資源,形成現代生態循環農業
  • 《雄霸九州》遊民37服2月21日開啟
    《雄霸九州》取材於自亂世梟雄並起的三國時代,大膽採用了策略類遊戲的戰鬥方式和經營模擬化的建城,豐富多變的 武將與技能搭配,還有大量的可探索元素(徵戰、禦敵、試煉、聯盟、攻城、佔地、剿匪、PVP等),必將掀起一波新的風雲,天下由你來打造!《雄霸九州》其 精華是對三國歷史細緻的考據,和傳神的人物肖像,對三國時代龐大的政治軍事構架完美的融入SLG遊戲模式。
  • 全球七大農業強國曝光!中國的排名和令人意外!
    他們以不到3%的農業人口,養活了全國3億多民眾,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農業之所以發達,得益於其高度科技化機械化帶來的農業效率。不過這可能只是表象,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背後,其因地制宜的「地區專門化」才是基礎。耕地高度聚集帶來科技革命在某些農業排名榜上,加拿大的地位甚至超過了美國。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何為生態循環農業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是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繫的綜合經營方式,利用物種多樣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術在農林牧副漁多模塊間形成整體生態鏈的良性循環,力求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同時
  • 「大、精、專、嚴、智」,五個字讓你搞懂全球領先農業強國
    農業正在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詞彙開始湧現,什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什麼農業4.0,什麼5G農業,農民都搞不懂了。但我們要明確的是,農業在進步,我們的農業也必須要進步,而最快的進步方法就是學習。所以我們要學習那些農業發展好的國家,也就是農業強國。
  • 《三體》雄霸暢銷書榜 科幻文學靠一人獨撐?
    劉慈欣《三體》系列今年一直雄霸暢銷書榜,引發科幻界冷思考——  科幻文學市場能靠一人獨撐嗎?  本報記者 路豔霞  今年1月至5月,科幻作家劉慈欣《三體》系列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將餘華、路遙、馬爾克斯、東野圭吾等暢銷書榜上的「常青樹」甩在了身後,創下了國內科幻文學史上的奇觀。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演化與走向
    而以農業企業為核心形成的諸如「公司+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訂單式的經營模式得到了大範圍推廣。1996年農業部成立了「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並自2000年開始評選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截至2016年底,共評選出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42家。    而隨著市場化深入發展,企業與農戶之間的訂單農業也開始出現問題,集中表現為契約的不穩定性和極高的違約率。
  • 電視劇《風雲》中,無名、雄霸、帝釋天,誰最強
    看過電視劇的小夥伴都應該比較過誰的武力最強,可以說這三個人都是電視劇中的大BOSS,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他們武功出處。無名這位武林神話總是被人打趣滿血拉二胡,殘血浪全圖,然而無名真正的實力如何呢?首先無名是劍宗天賦最好之人,當時境界已經達到了「天劍」之境,後又自創無上劍道,然而這個時候的他天天拉二胡,再也沒有出過手,直到中毒武功被廢,就開始了殘血之旅,但是即便如此,依然能以三層功力抗衡絕無神,八成功力和遠強於絕無神的拳神道大戰千招惜敗,這就可以看出無名有多強了,可以推測如果無名當時是十層功力的萬劍歸宗該有多強,實力應該是第一部最強的,而到了第二部的無名,由於之前武功被廢,因此只修煉了十年,是不如被廢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