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農業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4523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約4萬年前人類就已經登陸澳大利亞,但由於長期保持狩獵採集的生產方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同時,這種經濟模式所能養活的人口也不多。以至於在殖民時代之前,這裡是世界上「最原始」的一塊大陸(南極除外)。

在澳大利亞北部的土著民

至今還有一些人保持這種生活方式

(土著民演示鑽木取火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hameleonsEye)▼

直到1788年英國船隊登陸澳大利亞植物學灣,為澳大利亞帶來了第一批歐洲移民,隨著新移民的不斷加入,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殖民地被逐漸開發。

植物學灣北面就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

澳洲東南海岸不乏良港

但作為最早登陸地,雪梨的先發優勢很大

圖片來自:wikipedia@Cnes - Spot Image)▼

目前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大麥,小麥,羊毛,牛肉,羊肉常常排名國際市場份額前三,澳大利亞的農業對於世界糧食安全與農產品價格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

礦產在澳大利亞出口中佔有壓倒性的比例

礦產之外,第二大類就是農產品了

(2017年澳大利亞出口,圖片來自:wikipedia@OEC)▼

但是這片最乾旱的大陸農業條件其實並不穩定,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技術的進步最終成為了保障澳大利亞農業的主要手段,並為世界輸出源源不斷的農產品。

澳大利亞乾燥原野上的老舊拖拉機

這裡真的很適合大農場和公路片兒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lan Benge)▼

地廣人稀的農業大國

因澳大利亞開發較晚,地理上距離宗主國較遠,一直保持著地廣人稀的狀態。如今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千米3.2人,比俄羅斯還低,遠低於世界平均的每平方千米52人。

澳大利亞以7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

只需要養活一個上海市的人口....▼

也正因如此,這個國家的人均耕地面積高達1.93公頃,位居世界第一,成為了它農產品出口大國的基礎。

然而總體來說,澳大利亞的氣候較為乾旱,環境承載力較差,廣大領土中相當比例處於熱帶沙漠氣候或熱帶草原氣候,土壤肥力也不足,對於種植業又是一個壞消息。

雖然國土遼闊,但實際可用的土地不多

人口和農業都集中在東南部

(澳大利亞2460萬人口,雪梨和墨爾本就佔了1000萬)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

水資源則是限制澳大利亞農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對於澳大利亞農民來說,農業區也主要以水資源的豐沛程度劃分,大致分為三個區域:高降雨帶,麥羊混合帶和粗放牧羊牧牛區。

降水量較高的溫帶地區主要集中在大陸東南和西南沿海,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也被稱為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帶。

北部半個大陸的氣候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為主

農牧業開發還是在溫帶較為適宜,東南沿海是首選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參考澳洲聯邦氣象局)▼

東南與西南部更靠近內陸的地區,擁有較多平坦肥沃的土地以及地表徑流,年降水量200-650毫米,是小麥的主產區,穀物與畜牧業互為補充,保證土壤肥力並依靠合理規劃農牧的輪替達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澳大利亞南部的遼闊大農村(阿德萊德附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bmphotographer)▼

粗放牧牛區和牧羊區因降水量僅在250毫米左右,且蒸發量大,不適合進行耕作,只適合放牧,卻佔到澳大利亞農業用地的90%。

不夠種莊稼的地方,種草還是可以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tephenallen75)▼

墨累-達令河是澳大利亞唯一發育完整的水系,其水源多來自東部降水較多的丘陵地帶,但是其全年徑流量也僅有塔裡木河的60%,澳大利亞乾旱缺水的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墨累-達令盆地卻成為了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流域佔全澳灌溉土地的三分之二,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墨累-達令河的水源基本在東部丘陵山地

而由於墨累-達令蒸發量巨大

很多支流甚至經常出現斷流的狀況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ridOcean)▼

而根據自然條件和產權的不同,澳大利亞的農場作為農業的經營主體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小型農場通常佔地500公頃以下,佔比67.6%,中型農場500-25000公頃佔比30.8%,大型農場25000公頃以上佔比1.6%。

類似美國的大農場,必須要有機械化的生產方式

一個家庭才能管理如此規模的土地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將這些或溼潤或乾旱的土地利用起來變為農田和牧場的主要是家庭農場。他們以家庭為單位,有的是單個家庭獨有,有的合夥經營,整體上機械化程度較高。

不可或缺的狗和拖拉機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Iryna Dobrovynska)▼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化趨勢。在1980年時,澳大利亞全國的農場主與家庭幫工有25.4萬,農場僱傭工人12.4萬,超半數的農場都是自家經營的,到2013年時,農場主人數13.4萬,農場僱傭工人18.6萬。自耕農越來越少,農業的工業化卻很明顯。

快速收甘蔗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Johan Larson)▼

糧倉肉鋪魚塘林場

如今世界人口超76億,且還在增長,預計到2100年將達到112億,人均日卡路裡消耗也在提升,這些都意味著對於農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然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實現農產品自給,一些國家在經濟比較優勢下扮演農產品出口國的角色,在國際分工中就很重要了。

美國的出口結構中農產品也頗為重要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

(2017年美國出口,圖片來自:wikipedia@OEC)▼

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在做出貢獻的同時獲利頗豐。

農作物,牲畜,漁獲,木材都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產品,四項總出口額在近年波動在500億澳元左右的水平。其中牲畜趕超農作物在近年來成為出口額最高的農產品,出口額在250億澳元上下波動,並在 2019-2020財年超過農業總出口額的一半。

一欄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商品牛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drilopes)▼

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目的地排名前九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日本,美國,歐盟,中東北非,韓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紐西蘭。從金額上看澳大利亞主要為經濟水平較好的國家提供牛羊肉、奶製品、海產、紅酒;經濟較差的則主要從澳洲進口小麥、燕麥作為口糧。

又一船小麥從澳大利亞起航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lf Manciagli)▼

其中人口眾多的中國進口量超越其他國家一個量級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農業合作夥伴。羊毛與牛肉是中國進口澳洲農產品中金額最大的,在中國近期解禁日本牛肉進口前,市場上的和牛如果不來自走私或造假,則多半來自澳洲。

這幾天憋在家自己做菜已經變成素食動物了

非常想念銅鍋涮肉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ian yiwei)▼

除了羊毛與牛肉,中國乳製品、海產和木材的進口量也特別巨大,雙方的進出口額在近十年都有較快增長,特別是2015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籤訂後。二者農產品互補性較強,是重要的貿易夥伴。

如此深厚的商業關係,卻遲遲未能轉化為密切的政治關係,確實也讓人頗費一番思量。

靠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核心問題

(美國軍艦訪問澳大利亞-雪梨)

(圖片來自:wikipedia@MC1 Daniel Barker/U.S. Navy)▼

氣候變化會毀滅澳大利亞糧倉嗎

其實世界糧倉也有自己的煩惱。

2019年,澳大利亞的持續乾旱和大火為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農業出口額較上一年減少6.9%,農作物出口則減少11.9%。

好渴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Darryl j Smith)▼

自1950年以來,澳大利亞平均溫度上升了大約1度,而最近幾十年也出現了冬季降水減少的趨勢,尤其是在澳大利亞西南部和東南部。 然而西南與東南部的地中海氣候主要依靠冬季降水,同時這些地區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帶或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如果少雨的情況進一步加劇恐怕會對澳大利亞農業產生更多不利影響。

澳大利亞2018年7月-2019年7月降水和往期平均比較

除了昆士蘭州中北部,基本全國降水減少

(圖片來自:澳大利亞聯邦氣象局-BOM)▼

澳大利亞2018年7月-2019年7月徑流和往期平均比較

大部分地區徑流量減少

(圖片來自:澳大利亞聯邦氣象局-BOM)▼

ABARES(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局)所做的研究預測這些變化會導致農場利潤平均減少約22%,專門種植農作物的農場受影響利潤可能減少35%,大概每年70900美元。以草場餵食的肉牛養殖行業所受衝擊相對較小,但更多的牛場用的是谷飼法,如今穀物產量下降,也一定會影響飼料價格,這對於澳大利亞農牧業又不是一個好消息。

牛肉也是靠植物轉化來的

如果以用水量為標準

單位重量牛肉的用水量是小麥的數十倍之多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Hypervision Creative)▼

澳大利亞確實很怕乾旱。這裡本就是世界上除南極外最乾旱的大陸,且降水極不均衡,不同年份降水也不均衡,內陸地區蒸發量大,導致澳大利亞甚至缺少地表徑流。如果這點降水都不能保證,那廣闊的土地確實也只能是荒地。

越往內陸走,農場對地下水的依賴就越大

澳洲大陸大規模開發不過兩百多年

仍然是資源豐饒的大陸,但也開始面臨各種危機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totajla)▼

就比如剛才提到過的墨累-達令河,近年來河流徑流量就因氣候變化呈現出下降趨勢。根據目前的全球氣候模式預測,到2030年墨累-達令河的平均地表徑流會比2018年減少11%,北方減少9%,南方減少13%,沿岸種植業必然虧損嚴重。

航拍梅寧迪附近的達令河沿岸

離河岸較遠的地方還是相當乾旱的

(新南威爾斯州-梅寧迪)

(圖片來自:wikipedia@Tim J Keegan)▼

再加上澳大利亞政府嚴格限制對於寶貴的地下水的利用,這對於集約化農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2019年澳大利亞全面下挫的農業出口量即可以說明問題。該國農作物出口金額直接下降了40億澳元。

當然,作為經濟靠天吃飯的典型,面對氣候變化,澳大利亞也並沒有聽天由命。

ABARES對於澳洲農業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建立了自己的農場預測模型,可以幫助農民判斷乾旱帶來的影響,提前做出決策應對,規避風險。研究還發現農民對逐漸嚴重的乾旱產生了自己的應對方案。

澳大利亞政府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較為嚴格,不允許私自建壩,打井灌溉,農業用地擁有自己的用水配額,如果一家農場用完了自己的配額,就得去買別人的。澳洲有地下水1320億立方米,各州針對地下水保護有自己的措施,促進節約使用地下水,目前已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到200億立方米。

但是因為澳洲的農業用水佔到六成,一些農業區存在土地鹽鹼化,地表水質惡化的問題,隨著乾旱的加劇,這些問題會變得更亟待解決。大火可以算作乾旱引發的一個具體事故,不知道澳大利亞政府下一步會採取什麼樣的具體方案,不過,如果方案僅僅停留在射殺那些耗水量大的駱駝,恐怕駱駝們就白死了。

參考文獻:

史逸林 澳大利亞和俄羅斯農業比較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清華大學赴墨累-達令河流域考察團 澳大利亞墨累-達令河流域水文氣候變化的影響與適應對策 自然雜誌

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門的主要指標 澳大利亞農業部https://www.agriculture.gov.au/

作者:斯文的樊學長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複習精講-大洋洲和澳大利亞
    世界地理高考複習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亞學習目標 1、了解澳大利亞的位置、範圍、河流、湖泊、2、運用地形圖,分析澳大利亞的地形分布特點。3、分析澳大利亞的不同地區氣候類型的成因。 4、了解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分布及經濟發展。 5、根據本節所學知識,從地形、氣候、水文等方面探究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發展混合農業的有利條件和限制因素。
  • 上海交大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籤署農業碩士(葡萄栽培與葡萄酒學...
    2018年7月1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和阿德萊德大學校長Peter Rathjen在閔行校區行政A樓共同籤署了兩校農學院的農業碩士(葡萄栽培與葡萄酒學方向)雙碩士項目協議。農業與生物學院院長薛紅衛、阿德萊德大學副校長Nancy Cromar作為協議的見證人參與籤約。
  • 【ABARES: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同比增長38%】澳大利亞農業資源...
    文 / Elaine2019-03-06 10:29:26來源:FX168財經網 【ABARES: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同比增長38%】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周二稱,2019/20年度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計比上年增加38%
  • 又是一項世界唯一!中國的科研實力今非昔比,農業也有大動作
    最近,有媒體報導,中國決定將於2021年,開放坐落在貴州群山之中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也就是"中國天眼",給國際科學家使用。對此,法國媒體法新社刊文稱,中國的科研實力提升迅速,FAST的開放意味著中國已躋身世界科研領先行列。澳大利亞物理學專家迪齊也表示,FAST取得的研究成果非常顯著,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研究中心。法新社和澳大利亞專家說得沒錯,中國的科研實力已經不弱於北美、西歐。
  • 澳大利亞為何如此囂張,敢跟正義叫囂,澳大利亞有什麼發明和實力
    澳大利亞的土地面積約769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六。澳大利亞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被認為是全球宜居的城市,比如雪梨、墨爾本和珀斯等城市。這個國家的主要城市之間都分散的很遠,不利於人們短時間內去彼此的城市旅行。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特殊,到這裡旅行通常需要乘數小時的飛機,也不是國際旅遊愛好者的首選。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可能給世界帶來的7個巨大變化
    據新聞報導,在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亞的每個州都發生了火災。這些火災不僅讓這個國家感到震驚,也震動了整個世界,因為它們摧毀了這個國家的諸多寶貴的自然資源。然而,火災的連鎖反應導致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最終可能帶來劇烈的變化。
  • 世界各國的國寶:中國是大熊貓,澳大利亞是樹袋熊,日本是什麼呢
    其實並不只有我國有自己的國寶,世界各國也都有自己的珍寶,比如澳大利亞的國寶是樹袋熊,那麼日本的國寶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瞧瞧:大熊貓——中國首先說說我們國家的國寶之一大熊貓,大熊貓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萌萌的,它的身體為黑白兩色,身形胖嘟嘟的,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了。
  • 澳大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什麼說澳大利亞的狗是中國的狗?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澳大利亞的歷史,長期以來,我們對澳大利亞的歷史與地理存在誤解,認為澳大利亞地大物博,但人口卻很少,即人均資源佔有量非常的豐富。認為澳大利亞大陸長期與世界隔絕,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在歷史上肯定與中國人沒有任何的往來。
  • 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佔據了大洋洲的大部分土地面積,也是世界上一些獨特動物的家園。喜歡大自然的人們可以輕鬆地享受著他們的閒暇時光。 澳大利亞的土地面積約769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六。澳大利亞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被認為是全球宜居的城市,比如雪梨、墨爾本和珀斯等城市。
  • 澳大利亞地下有什麼?螞蟻?老鼠?青蛙?不,是世界
    導語:澳大利亞地下有什麼?螞蟻?老鼠?青蛙?不,是世界文/小萌漫步旅記說起澳大利亞,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座東南亞國家。這裡四季溫暖,屬於熱帶氣候,很多的熱帶雨林遍布其中。但是來到澳大利亞一定要來這的地下看看,你會發現一個新世界!
  • 獨家盤點:2020,農業食品科技領域發生了什麼?
    毫無疑問,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共享了這段永久改變我們世界的經歷。        從疫情初期,人們搶購和囤積食物開始,我們的農業食品體系就開始顯現由新冠大流行所造成的衝擊,讓很多人意識到當今世界農食系統的脆弱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災難。
  • 什麼,西澳大利亞想要獨立?
    什麼是西澳西澳大利亞州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州,佔了澳大利亞約1/3的土地面積,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國家分區,僅次於俄羅斯的薩哈共和國。西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地,礦產和能源出口佔據了澳洲出口量一半左右、總GDP產值的5%左右;該州的人均GDP也為全澳最高,為澳洲貢獻了巨額消費稅。澳大利亞出口結構中,礦產品比例是壓倒性的,其次就是農產品,極少的人口坐擁一個大洲的資源,不富都難。
  •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可是,一小時裡能發現什麼?通常就是去感受一下。彭勃還講述了他1997 年底去德國的一次經歷。那個冬天,他獲得了使用德國 1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一小時的機會。沒想到,排隊排到的時候,正碰上他們的聖誕節。 「這下好了,他們說時間都給我用了。他們過節去了。於是我完全不知疲倦了,日夜都守在那裡。」
  • 澳大利亞將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透明太陽能玻璃溫室
    摘要:位於西澳大利亞的太陽能玻璃開發商ClearVue已經開始安裝其透明太陽能光伏玻璃面板,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透明太陽能玻璃溫室。該項目是ClearVue的PV IGU技術在受保護種植農業環境下的首次商業規模示範,該公司有信心它將表現良好。 ClearVue的數據表顯示,傳統溫室的最佳溫度範圍為+/-6°,而其技術提供的最佳溫度範圍為+/-2°,可提供高達20-30%的增長速度。 賈格爾說:「一旦溫室在未來幾個月投產,我們期待更新市場,並隨著項目更大的研究方面的進展。」
  • 化學農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追求產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的農業,意味著品種的整齊化一,意味著對土地更多的壓榨,把田園變成車間,從而使土地喪失了輪作休養、多樣化耕作的機會。政策長期偏袒大規模工業化農場,而沒能給予小規模家庭農場以應有的支持。
  • 澳大利亞世界最大活珊瑚礁正走向「死亡」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大堡礁宛如一塊奇麗的瑰寶閃耀在澳洲東北部海岸,作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旅遊景觀。然而,近年來,這塊瑰寶卻逐漸消退了她美麗的顏色,而且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發現,今年夏天,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大堡礁所在的海域的海水溫度達到了歷史上最高點,大片的珊瑚礁正面臨不斷升級的「白化」危機。
  • 西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最大和最富裕一個州,為何一直想獨立出去
    可能是西方世界,從來就沒有這個大一統的思想,他們也想像不到,大一統國家對經濟發展對抵禦災難,有多大的好處。所以西方世界,經常有這個獨立主義的傾向,比如說咱們知道,英國今年好不容易從歐盟脫出來了。有時候我們都想,西方世界這些人是不是盼著全球,弄出上千個國家他們才滿意,就連總共人口才兩三千萬的澳大利亞,現在也憋著搞分裂。大家可以看一看地圖,澳大利亞絕對稱得上地廣人稀,你想澳大利亞的領土跟我國差不多,那個人口比我國一個小省還要小。
  • 澳大利亞加大力度發展塔斯馬尼亞州經濟
    人民網9月7日電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與塔斯馬尼亞經濟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了塔斯馬尼亞州先進位造業、農業、就業等方面發展的重要性。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正與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決定共同建立新的就業與投資基金,加大力度發展塔斯馬尼亞州的經濟,提高生產力。
  • 【澳大利亞籤證】終於等到你,澳大利亞十年籤!
    澳大利亞這種一次根本玩不夠的地方,  手裡沒有個常年多次往返澳大利亞籤證怎麼行?  自2016年12月12日起,  只對中國申請人開放的澳大利亞十年「常旅客」訪客籤證開始試行!  小夥伴們,你還在等什麼?
  • 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為何卻很少聽說澳大利亞的品牌?原因很簡單
    所以在世界上,無論汽車、機械、電子、科技等著名的品牌,其實都產生在發達國家中,最典型美國、德國、法國、瑞士等發達國家,那都是在世界範圍內充斥著著名的工業品牌。而發展中國家基本都很弱,但是這個也有例外,很多發達國家,我們卻很少聽說過其工業品牌。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被稱為高度發達國家,但是為何我們很少聽說過澳大利亞的品牌呢?其實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