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項世界唯一!中國的科研實力今非昔比,農業也有大動作

2020-12-27 經濟史話

最近,有媒體報導,中國決定將於2021年,開放坐落在貴州群山之中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也就是"中國天眼",給國際科學家使用。

要知道,自美國波多黎各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坍塌後,"中國天眼"是全球天文探索領域唯一,且最大的"天眼"。它在捕捉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復原天體成像以探索宇宙起源、發現外星文明上能給予科學家極大的幫助。

對此,法國媒體法新社刊文稱,中國的科研實力提升迅速,FAST的開放意味著中國已躋身世界科研領先行列。澳大利亞物理學專家迪齊也表示,FAST取得的研究成果非常顯著,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研究中心。

法新社和澳大利亞專家說得沒錯,中國的科研實力已經不弱於北美、西歐。除FAST外,上個月,中國"奮鬥號"載人潛水器在深度高達10909米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並實現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在萬米水下系統性作業。

這幾天,中國的嫦娥5號飛船又成功從月球帶回約2公斤的土壤,供專家們研究、分析。儘管在此之前蘇聯、美國已經從月球取回過土壤,但這次卻完全不同。

嫦娥5號帶回來的土壤要年輕數十億年,能為太陽系的歷史提供新的見解,並有助於探索月球上的,如濃縮氫和氧氣這樣的有用能源。

不僅是"上天、下海",中國後方的農業數位化研究也搞得如火如荼。例如,最近農業農村部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重點圍繞5G、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

之前日媒也曾報導過中國農業正在加速數位化,還重點提到兩個案例。一個是華為在山東淄博建設了500畝的無人農場,通過5G、圖像識別、衛星遙感、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驅動大型無人農機實現自動化作業。

另一個是在雲南昆明,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中國農大和拼多多舉辦了一場"多多農研大賽",通過將AI與農人的經驗融合,探索一批可以運用到全國農產區的"人機協同"方案。這幾天,在歷經120天的角逐後,決賽結果已經揭曉。利用AI技術種植的草莓,其平均產量要比傳統農人種植的平均產量高196%。

從這些事件中不難發現,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中國的科研能力已經今非昔比,還正被其他國家看在眼裡和羨慕。這既給了我們自主研發的信心,又在催促我們不要停下腳步,因為這世界一直都是"不進則退"。

相關焦點

  • 荷蘭不光只有光刻機,在這方面的實力僅次於美國
    放眼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製造光刻機的廠商寥寥可數,其中,荷蘭ASML公司是全球最頂尖實力最強的光刻機製造廠商,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製造EUV光刻機的廠商。雖然,日本也有兩家光刻機廠商:尼康、佳能,但其已無法和ASML相提並論,曾經的輝煌已經日落西山,ASML壟斷了全球高端光刻機的市場。
  • 最新國際科研城市排名中:上海全球第五,科研實力世界一流
    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會上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成果。研究數據表明,上海科研實力位居全球第五。 這次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有3座城市進入全球十強、6座中國城市進入全球20強,足見中國強大科研實力。
  •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新聞—科學網
    瞄準西部農業需求 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新疆是農業大區,也是我國面向中亞的橋頭堡,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
  • 如何全面發展地看待中國的科研實力
    第一個重要的科研能力指標:世界三大科學期刊nature2014年根據最權威的68種科研雜誌論文權重,推出基於大學科研機構和國家分類的自然指數,中國2014年nature指數排名只相當於美國的28%,今年就已經達到美國的70%。中國將在二到三年內超越美國。
  • 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前三不見俄羅斯身影,中國名次實至名歸!
    美國穩居世界第一據了解,迄今為止,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完整探測過太陽系各大天體的國家,美國的SpaceX公司,還是世界上唯一掌握火箭回收技術的公司。雖然近年來美國研製的太空武器已經威脅到了各大國家的國防安全,但不可否認,美國航天科研技術為人類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這份名單中,排在第二位是中國。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目前中國在世的兩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的數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院士對於大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1、院士在基本可以決定大學在該學科的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申請和團隊組建,強化科研體系的同時也會壯大該學科的發展。2、院士的科研項目一般成果都是比較重大的,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不小的權重。
  • 中國驕傲!海南發射場發出陣陣掌聲,實力不容小覷
    我國終於發射成功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標誌著我國的科研水平有著重大的進步。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美國對中國的危機感是正確的,中國這幾年發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驕傲與自豪。雖然說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經日新月異,在某些方面處於世界前列,但是我國科技發展起步較晚,並且在一些高精尖領域的涉及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 「胖五」成功發射創下一項新的裡程碑,英國人:中國正邁出一大步
    報導稱,在過去十餘年時間裡,中國航天「後來居上」,與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魯迅先生有句老話: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敢於在沒有美國人哪怕零星一點的指點下走出一條新路,試驗中國全新的航天技術,中國航天今非昔比的實力已經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國「兩彈一星」的拼搏精神正在發揚光大。很多美國網友其實也都看在眼裡。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媒體農大 中國科學家首次獲GCHERA世界農業獎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帕梅拉·羅納德兩位科學家,憑藉多年來在農業與生命科學領域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獲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該獎項。
  • ...農村電商規模將達16860億元;日本生態農業的四種模式;中國農業...
    「地方大動作」 3、福建漳州市供銷社做好農資農產品供應工作 10、數據:國內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45 數據顯示,中國的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45,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0.7到0.8的水平;中國每生產一公斤糧食平均需要消耗
  • 等了70年,中國終於不再隱藏實力,美國:中國速度太嚇人
    ,這樣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就是實力的增強。055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終於成功問世,盼了將近70年,這一刻,中國選擇不再隱藏真正的實力了,這比之前預計的還要強大。對此,有俄方媒體直言,中國的真正實力。其實,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頂級水準,只不過中國一向比較低調,不愛攀比,才讓很多國家忽略中國的真實背景。
  • 河南中科軟智的科研實力
    •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  •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河南中科軟智的科研實力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努力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新疆已今非昔比!
    那場比賽,廣東隊的兩名外援威姆斯和布魯克斯都砍下了26分,是球隊獲勝的兩大功臣;而新疆隊這邊,只有大外援莫泰得分是20加,其他球員都表現平平,核心球員周琦更是低迷,只有9分進帳。一番戰到現在雖然時間不長,新疆隊陣容也沒有什麼變化,但綜合實力已經今非昔比!首先,大外援莫泰逐漸適應了新疆隊的戰術打法,表現越來越好,攻防兩端都給予球隊以巨大的幫助!
  • 世界上唯一不屬於中國的2隻大熊貓:永遠無法回到祖國,讓人心疼
    提起熊貓,大家都會想到它們的標誌性黑眼圈、圓滾滾肉乎乎的身體、憨態可掬的動作 除了「賣萌」治癒兩腳獸外,大熊貓還是已在地球上生活了800萬年的「活化石」,是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更是我國的重點保護動物,大家知道,世界上每一隻熊貓都擁有「中國籍」,中國是熊貓的故鄉,所以旅外的大熊貓依然屬於中國,它們出國只是租借而已。
  • 湖南這位女院士:科研成果被外企贊為"世界唯一",僅一項技術作價2億!
    科學家的科技成果是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每一項技術革新都傾注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付出。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辛勤耕耘,一位中國工程院的女院士憑藉對冶金機械事業的飽滿熱情,建功立業,碩果纍纍,成為該領域的奠基人和主要開拓者之一。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輕合金研究院教授——鍾掘。
  • 氣象學亞洲第一的高校在中國不是211,卻用實力向世界證明!
    中國氣象人才的搖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人才的搖籃這個名號,可不是隨便一所學校能叫的,在建國初期,中國僅有所氣象學院,分別是:北京氣象學院、南京氣象學院、成都氣象學院,1999年,北京氣象學院併入南京氣象學院,實力大增,僅大氣科學學院就有院士1人、科技部「973」首席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中國科研布局雖大但不強,落後技術超35項
    中國科研領域布局雖大但不強,落後的技術超35項。,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體現在航空航天領域以及通訊領域,經過多年的努力,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每年對科研的投入以及從事科研的人數,也讓中國步入了科技大國的行列。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科研實力好不好
    雖然為了一個好的校名,眾多高校「費盡心思」,卻鮮有高校敢將校名以「中國」打頭。早在多年前,教育部就規定高校不再以「中國」字眼命名。以「中國」開頭的高校,現都成為「絕版」。而這些所謂的「絕版」高校,幾乎個個都是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學府,或者行業內頂尖高校,含金量十足。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40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需要,形成了學科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科研機構辦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河南中科軟智數位化的科研實力
    •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  •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河南中科軟智的科研實力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努力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