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4月8日南京電(記者 王煜 徐岑 項鳳華/文 徐洋/攝)春天冷熱交替,一不小心就感冒發燒。華先生家有7個月大的寶寶,想在家備一支體溫計,跑到藥店一看,有國產的、進口的,測額溫、測耳溫、測腋溫的……到底哪種比較準呢?現代快報記者昨天實測發現,目前常見的幾種體溫計,使用時各有優缺點。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介紹,就測量的準確度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於接觸時間短的。在購買時,沒有必要追求進口大牌和高科技,3塊錢一支的水銀溫度計,反而是最穩定的。
現代快報記者徵集來了1支額溫槍、3支耳溫槍、1支電子溫度計、1支水銀溫度計四類體溫計,並找到測試者:27歲的白領趙小姐。為方便比較,記者還找來了七個月大的「小寶」作為對照組。測試過程和讀數都被記錄下來了。
使用額溫槍測量體溫:36.7℃
使用耳溫槍測溫:36.9℃
使用電子體溫計測溫:36.5℃
使用水銀溫度計測溫:36.8℃
額溫槍
優點:測量迅速、讀數方便、衛生
缺點:價格昂貴、攜帶不方便
將額溫槍對準額頭位置,隔5釐米左右,按下開關,約1秒鐘,聽到「嘀」一聲,溫度就測出來了。現代快報記者對趙小姐測量5次,測出的溫度分別是36.7℃、36.7℃、36.6℃、36.6℃、36.7℃。誤差基本在0.1℃,相對穩定。
便捷是額溫槍最大的賣點,這一特性在面對幼兒時很管用。在測量中,「小寶」一直很安靜。兩次測下來,「小寶」的體溫均為36.8℃。
此外,用額溫槍測體溫,由於不接觸皮膚,最衛生。但是額溫槍價格相對昂貴,而且體積在所有溫度計中最大,攜帶不太方便。
耳溫槍
優點:測量迅速、讀數方便
缺點:讀數不穩定、易操作失誤
耳溫槍與額溫槍一樣,測量迅速,大約需要兩三秒鐘。對趙小姐測量5次後,3支用於測量的耳溫槍,其中2支的誤差在0.2℃上下。A品牌測出的溫度在36.8到37℃之間,B品牌為36.7到36.9℃之間。而另1支耳溫槍測出的誤差則有些大,測量5次的結果,最低溫為36.6℃,最高溫37.3℃,誤差達到0.7℃。讀數不太穩定。
不過,相比額溫槍,面對即將伸入自己耳蝸的耳溫槍,「小寶」一開始是抗拒的,他晃著小腦袋,努力躲避探頭。幾次之後,好奇戰勝了恐懼。當探頭伸入「小寶」耳內,他還伸出小手試圖摸摸。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幾次測量下來,各品牌耳溫槍的讀數差距依然不小。其中,A品牌的讀數比B品牌高0.5℃左右,而C品牌三次讀數間的誤差也達到0.5℃。
現代快報記者測量時發現,耳溫槍探頭容易戳到耳朵,造成傷害。
水銀溫度計
優點:讀數穩定、價格便宜
缺點:測量久、易破裂、需消毒
使用水銀溫度計前,先用酒精消毒,然後甩一甩,讓水銀柱降到35℃以下進行測量。儘管消過毒,趙小姐還是表示不願測口腔溫度,而是進行腋下測溫。
測量1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體溫:36.8℃。反覆測量5次後,體溫基本在36.7℃到36.9℃左右浮動。
為了讓「小寶」能配合測量,現代快報記者費了不少勁。面對這麼一根「玻璃棍」,他又哭又鬧,好不容易將水銀溫度計夾到「小寶」的腋下,擔心體溫計掉下來,記者不得不輕輕夾住「小寶」的胳膊,直到達到5分鐘的測量時間。「小寶」的體溫為36.7℃。
昨天天氣暖和,穿得比較少,測量還算方便。如果天冷些,腋下測溫需要脫衣服,就不太方便了。
電子體溫計
優點:讀數方便、攜帶方便
缺點:測量時間略長
電子體溫計形狀與水銀溫度計類似,測之前也需要對探頭消毒,不過不需要甩動「清零」。
測溫時間較水銀溫度計短,約2到5分鐘。測量出來的溫度與水銀溫度計差不多,不過,穩定性要差些。5次讀數從36.5℃跨越到37℃。
趙小姐的數據
探訪藥店
耳溫槍退貨率高,水銀計、額溫槍賣得火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四五家藥店。聽記者說要買溫度計,多數店家先拿出水銀溫度計,最便宜的2.9元,貴的也就5元左右。「這個最便宜,賣得也最好。家裡用一般都買這個,到醫院測也是用水銀溫度計,最準!」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但因為不少人不太會看水銀溫度計,也會買電子體溫計,價格在30到100元不等。
當聽說是要給小孩子測體溫,店家馬上推薦額溫槍和耳溫槍。「小孩子動來動去,水銀計測量時間長,不好測。這兩種都很方便,兩三秒鐘溫度就出來了。」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額溫槍和耳溫槍價格最便宜的也在200元左右,進口的至少500元,貴的甚至超過千元。
額溫槍比耳溫槍更受歡迎。記者在一家藥店查看耳溫槍說明書時,工作人員直接表示,別買耳溫槍。「耳溫槍退貨率高,很多人過來退貨說測不準。這批貨我們馬上要下架。」她說,測不準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當。「伸到耳膜才能測準,很多人給小孩測的時候,根本沒伸到裡面。」而另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額溫槍比耳溫槍賣得好。「這兩種雖然測起來都很快,但是耳溫槍要伸進耳道,有時候小孩不配合。而額溫槍不用接觸皮膚,隔三五釐米測一下就好了。」
護士長說
水銀溫度計用得最多也最靠譜
市面上那麼多體溫計,該選哪種呢?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彭明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實際使用中,一般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而在接觸式的體溫計中,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於接觸時間短的。
彭明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人體各個部位的溫度有微小區別,因此會出現不同體溫計測出的讀數不同的情況。以市面上常見的體溫計為例,測量部位一般為口腔、耳蝸、肛門和腋下,這幾個部位的溫度有一個大致的變化區間。通常來說,口腔的正常體溫在36.2℃-36.8℃之間,耳蝸的溫度與口腔近似,而肛門部位的溫度要比口腔高0.3℃-0.5℃,腋下部位的溫度則要比口腔低0.3℃-0.5℃。
「體溫還會受到時間、運動的影響。」彭明琦介紹,一般來說,人體在凌晨和早晨的體溫略低,下午略高,相差0.2℃左右。「這樣的溫度差異,與人體基礎代謝密切相關。」
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多家中醫院採訪發現,醫院內常備的體溫計是水銀溫度計。彭明琦告訴記者,她們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也是這樣的水銀計。「水銀溫度計與患者直接接觸,並且接觸時間較長,在實際測量中,產生的誤差較小。」
彭明琦認為,市民購買體溫計時要考慮到經濟情況,此外,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
提醒
作為有著多年護理經驗的護士長,彭明琦如何點評市面上常見的幾種體溫計呢?在實際使用中,又應該注意些什麼?
額溫計: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
彭明琦說,額溫計的優勢在於不接觸身體,避免了嬰幼兒哭鬧等幹擾因素,但是,其最大劣勢恰恰也在「不直接接觸」上。「在測量時,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彭明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門診中她就曾遇到孩子發燒,而額溫計顯示正常的情況。
耳溫計:探頭清潔程度會產生誤差
相比額溫計,伸進耳道的耳溫計與人體接觸,使用起來也不複雜。不過,彭明琦說,耳溫計同樣存在一些幹擾因素。「最主要的影響來自於電量和探頭的清潔程度。」彭明琦說,在使用耳溫計時,要保持探頭清潔,並注意電量。她建議,每次使用後都更換探頭上的塑料膜。
水銀溫度計:使用時要防止破裂
在彭明琦看來,儘管水銀溫度計的讀數準確程度最高,但在實際使用中,要防止破裂。她說,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兒童的體溫時,儘量不要選用口腔測量,以免發生危險。「可以測肛門溫度或者腋下溫度。」彭明琦介紹,在測量肛門溫度前,要先將溫度計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