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佔全球比重約為11%——

  擴大進口,中國熱情依舊

  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國內短缺能源資源品進口;擴大農產品食品進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擾動,但是作為「世界市場」,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態度和行動沒有改變。在穩外資、穩外貿、促消費的系列措施中,打通進口難點、堵點、痛點同樣是重要的發力方向。

  「雲」招商、線上洽談、拓資源、穩訂單……當前許多企業也正採取諸多舉措,克服國際貨流不暢等進口端面臨的困難,保障貨品穩定供應。不少企業表示,將抓住機遇、化危為機,提高進口供應鏈運作效能,長期看,仍對中國進口市場有信心。

  消費者「買進口」勁頭足

  ——前兩月中國進口肉類達125萬噸,同比增長69.6%;不少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逆勢增長

  3天時間,200萬顆進口的紐西蘭奇異果已被預約。這一數量,相當於8萬平方米奇異果園全年的產量!

  3月23日,新果季的佳沛奇異果在京東旗下平臺全渠道首發預約。隨著產品熱度上升,預約數量還在不斷增長。「雖然預約數碼產品在業內已不稀奇,但在電商平臺上預約水果還是頭一次,這次預約的人數超出我們預期。」京東生鮮果蔬採銷部總經理周曉舟說。據介紹,新產季的佳沛陽光金奇異果均價約10元一顆,價格不便宜,但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

  對於買進口,消費者熱情不減。京東零售集團京東國際業務營銷運營負責人餘榮華向本報記者介紹,截至目前,京東國際進口商品的整體銷售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第一季度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近100%,其中50多個二級商品類目的增長都超過100%。雖然疫情對物流運輸等環節有一定影響,但線上消費的回暖帶動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增長。

  在不少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逆勢增長態勢。如浙江寧波保稅區今年前兩月累計驗放跨境電商進口申報單破1180萬票,同比增長27.8%;跨境進口額24億元,同比增長42.5%。商務部數據顯示,在應對疫情中,跨境電商釋放了巨大潛力,1—2月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174億元,同比增長36.7%。

  在線下,進口需求也有所體現。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旗下有80多家進口超市,商品銷售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目前看國內進口消費市場回暖在即,老百姓對於進口生鮮、水果的消費依然屬於『剛需』。」集團總經理薛迎傑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集團國際貿易進口業務環比增長近3倍。

  薛迎傑還介紹,在疫情爆發初期,就立即調整了商品進口計劃。除擴大肉類產品進口外,還加大了米麵糧油蛋奶等民生商品的進口力度,新增糧油、水產等新品類,同時加強新市場開拓,確保進口供應。比如當英國、德國豬肉相關產品出口受影響後,快速通過貿易港平臺的阿根廷、巴西客商鎖定替代貨源;一季度還新開拓了近700噸俄羅斯雞肉進口。

  以肉類為例來看全國市場,中國海關總署3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肉類達125萬噸,同比增長69.6%。其中進口豬肉及豬雜碎共72萬噸,增幅達98.2%,幾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根據我們的接觸了解,海外客商對於中國消費市場恢復充滿信心。」薛迎傑說,這一方面源自國外疫情蔓延後當地消費的縮減,另一方面還是基於中國消費市場復甦後的巨大潛能。

  多種舉措確保供應

  ——機電、交通運輸設備、能源化工等行業進口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正發揮各自優勢,靈活應對挑戰

  不過,近期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紛紛採取更加嚴厲的防疫措施,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逐漸顯現,進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於3月26日表示,確診人數超過千人的國家佔我進口的一半,我前十大進口來源國中有七國確診人數超千。海外停工停產範圍擴大,供應能力減弱。從目前情況看,機電、交通運輸設備、能源化工等行業進口受影響較大。

  在日用消費品領域,進口的變化也被一些貿易商所感知。「一些海外工廠停工,加上貨運受阻,的確有一些貨物發不出來了。」浙江義烏市進口商會秘書葉麗芳對本報記者說,最近陸續有一些國內商家已經下單甚至匯完款項,但國外商品發不出來的情況。由於國際運輸通常時效較長,進口一般都是提前進貨,現在售賣的不少都是之前庫存的商品,或者不同商家之間相互調貨,儘量滿足需求,但不排除接下來一些商品缺貨的情況。

  餘榮華也表示,近期海外疫情的擴散,對一些商品的引入造成了一定影響。如疫情較嚴重國家和地區工廠停工停產、船運及航司資源緊張,讓海外商家的經營面臨不少挑戰。針對這些情況,京東國際積極與海外品牌、國際供應鏈、貿易商聯動,緊急備貨並協調物流資源,以確保供給側穩定供應。

  針對疫情期間海外商家面臨的經營問題,京東國際多次發布對平臺合作商家的扶持政策,比如對京東跨境物流倉配一體服務的商家(SOP入倉商家)提供物流補貼及支持等。線上商貿活動也沒有暫停。京東國際「雲招商」正在推開,今年將打造超過1000個以上全球爆款新品;同時還正在聯合韓國貿易協會舉行定期的線上洽談會,第一場已在3月底舉辦。

  許多企業正發揮優勢,靈活應對進口業務面臨的挑戰。薛迎傑介紹,貿易港作為海外資源的流量門戶,同時擁有上下遊近千家合作客商,這提高了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尋找替代貨源的效率。發揮國際貿易團隊豐富經驗和線下進口超市布局的優勢,可以將終端消費、物流運輸、上遊採購的整條進口供應鏈串起來,並及時調整進口策略。

  中國市場被長期看好

  ——2月以來,中國新增審批7個國家14種進口動植物產品,新批准多國超600家企業在華註冊登記

  3月28日,中遠海運「新洛杉磯」輪搭載著6個冷藏貨櫃、總重約100噸冰鮮豬肉,由加拿大溫哥華港抵達上海洋山深水港。

  為了縮短從工廠到餐桌之間的時間,中遠海運提供從溫哥華到上海洋山港的直達服務,全程僅為14天。海運、港口、海關、邊檢等部門接力配合,也加速著冰鮮豬肉通關速度。貨物從抵港到放行,總共不到24小時,次日便已起運內地城市。

  近期,為暢通外貿運轉,系列措施密集出臺,其中不少著力擴大進口。海關總署近日出臺「50條」措施清單,其中明確,各地海關要對防疫物資或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物資進口,取消轉關限制。同時支持農產品食品擴大進口,加快準入進程,並在重點口岸開闢農產品、食品進口綠色通道,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優先檢查、優先檢測等。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3月30日介紹,經統計,自2月1日以來,海關總署新增審批7個國家包括魚油魚粉、飼料添加劑等共14種進口動植物產品;新批准美國、哥斯大黎加、巴基斯坦等國家包括肉類、水產品、乳品等13種食品、600多家企業在華註冊登記。進口乳品36.7萬噸,同比增長38.3%;進口豬牛羊等肉類70.7萬噸,同比增長115.5%。

  在物流運輸方面,各地海關進一步細化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系列舉措。疫情期間,針對停靠中國的貨運航班、班輪被大幅縮減或取消的情況,深圳海關隸屬蛇口海關將中歐班列「起點」延伸至前海灣保稅港區,進一步打通國際物流通道。前兩個月,前海灣保稅港區進出口貿易額依然保持快速增長。

  商務部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將密切跟蹤外貿企業在進口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繼續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培育等工作。

  商務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佔全球比重約為11%。對廣闊的中國國內市場,海內外企業長期看好。

  「短期來看,消費品進口確實會受到海外供給端的影響,需要企業想方設法拓資源、穩訂單。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在國家推進擴內需的背景下,國內消費市場將快速回溫,進口商品市場也將有顯著反彈。」薛迎傑說,我們將抓住機遇、化危為機,提高進口供應鏈運作效能,帶動一大批上下遊企業,為國內消費市場服務。

  餘榮華也認為,看全年,國內市場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會穩中有增,整個進口行業的增長潛力依然不容小覷。「疫情衝擊下,人們對商品的品質關注度更高,這給具有『品質』優勢的進口商品帶來『商機』。由於境外疫情的發展,也導致進口商品消費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餘榮華說。

  李 婕

李 婕

相關焦點

  • 報告稱,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 (李京澤)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0日共同發布《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稱,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的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 發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熊出沒》走向世界
    記者獨家獲悉,在剛剛閉幕的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深圳「華強方特」出品的《熊出沒》系列動畫片在電影節期間現場籤約了俄羅斯等10個國家,《熊出沒·變形記》也籤約韓國、中東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熊出沒》目前的品牌影響力已覆蓋超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熊出沒》這個系列的品牌已經開始走向了世界。
  • 互補強 合作廣——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發展掃描(下)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中國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逐年攀升,惠及當地百姓。良好的睦鄰關係為中國、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營造了更為廣泛的合作與發展空間。 中俄貿易額10年來增長超過7倍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經商處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81.6億美元,增長11.2%,再創歷史新高。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2020年11月15日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澳新五國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佔世界人口、經濟總量和出口總額均約30%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誕生。它是2020年接近歲末,世界在飽受新冠疫情肆虐和經濟大衰退打擊下突然出現的一盞明燈,不僅標誌著世界自由貿易體制和多邊主義的一場巨大勝利,而且將帶來世界貿易格局和中國全球貿易格局的深刻變化。
  • 中國考慮加入這個亞太最大貿易網絡,日本對此態度積極,美國……
    1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原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起初由智利、新加坡、紐西蘭、汶萊這四個國家於2005年時發起,就貨物、服務、智慧財產權貿易和投資等相關領域提供互惠待遇籤署《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SEP),又稱「P4協議」。因四國經濟體量不大,當時並未引發過多關注。
  • 鐘聲:中國與地區國家展現合作大氣象
    只要地區國家攜手努力,和平安寧、共同繁榮、開放融通的美好願景就一定能實現,合作的大氣象就將不斷增進地區國家和人民的福祉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級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
  • 馬媒: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聯繫更緊密
    來源:環球網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7月15日文章,原題為「由於同華盛頓的衝突在繼續,中國在東南亞建立新的供應鏈」。與美國的貿易戰迫使北京重新調整其全球供應鏈。今年上半年,東南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 RCEP來了,艾比森在這些國家都有什麼?
    來源:時刻頭條《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簡稱RCEP,由東協十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RCEP(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成員國於11月15日正式籤署協定
  • ...可以把產品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京東跨境B2C平臺英文站...
    京東全球售是京東商城的海外平臺,在這個國際平臺上,京東海外的商家可以把產品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京東跨境B2C平臺英文站、俄文站已於2015年上線,2018年又上線了西班牙語站,平臺積級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專業致力於幫助中國好品牌好商品,品質出海。
  • ...去年中國貿易順差增加27.4%,前五大貿易夥伴為東協、歐盟、美國...
    每經編輯:姚祥雲1丨2020年中國貿易順差增加27.4% 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報告:中國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幸福感排名第九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發布的《2020年全球情感調查報告》(2020Global Emotions Report),中國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幸福感排名第九位。2019年調查期間,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5萬餘人參與,社會學家向受訪者提出有關一日內積極和消極情緒的問題。
  • 調研報告:分析全球和中國的塑料進出口「數量、地區、品種」
    世界海關組織為了統一和協調各國的商品編碼,主持制定了一部供海關、統計、進出口管理及與國際貿易有關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類編碼體系-《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目前,世界上已有200多個國家、地區使用《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其中,商品分類編碼的前6位是全球統一的。
  • 【地評線】續寫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美好生活
    與全球正在運行的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相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一個新型的自貿協定,擁有更大的包容性。該協定不僅涵蓋貨物貿易、爭端解決、服務貿易、投資等議題,也涉及到智慧財產權、數字貿易、金融、電信等新議題。「大」,大在區域的體量。截至2018年的統計數據,協定15個成員國將涵蓋全球約23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所包括的區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正式啟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
    它——經貿規模最大  它——最具發展潛力  它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它是高質量和包容性的統一——  它將助力中國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大事記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中國北鬥,世界北鬥!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
    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中國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28nm工藝晶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構建起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 外國駐軍最多的國家,10多個國家爭先建基地,中國也進駐多年
    美國是全球在國外駐軍最多的國家。據統計,美軍曾在世界各地共建立了5000多個軍事基地,冷戰之後,隨著世界局勢變化,許多軍事基地被廢棄。如今仍存在370多個,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全球駐軍分布圖本國軍隊駐它國駐軍要麼是戰略所指,要麼是利益所取,世界各國駐軍最多的是那個國家?中國在外有駐軍嗎?
  • 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新華社記者王卓倫、於佳欣、鄭明達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正式啟航。
  • 中國—東南亞(緬甸)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在京開幕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劉亮)由中國貿促會和中國—東協中心共同主辦,中國國際商會承辦的中國—東南亞(緬甸)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2日在北京開幕。東南亞地區商協會代表以及有關機構、中國貿促系統等1000餘人在線參加開幕式。
  • 青島港計劃建成中國最大紙漿貿易、物流、中轉一體化基地
    青島港計劃建成中國最大紙漿貿易、物流、中轉一體化基地
  • 跨境貿易、旅遊業和航空業迎來利好,出口或增長6.5%
    將極大地促進自貿區內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往來,說白了,就是做生意更加方便了。超九成商品或納入零關稅範圍 通過RCEP新建立了中日自貿關係,這是中國首次與世界前十的經濟體籤署自貿協定,使中國與自貿夥伴貿易覆蓋率由目前的27%提升至35% RCEP的影響 全球最大自貿區順勢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