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強 合作廣——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發展掃描(下)

2020-12-06 人民網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中國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逐年攀升,惠及當地百姓。良好的睦鄰關係為中國、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營造了更為廣泛的合作與發展空間。

中俄貿易額10年來增長超過7倍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經商處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81.6億美元,增長11.2%,再創歷史新高。10餘年間,中俄貿易額增長超過了7倍。目前,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俄中兩國的合作領域非常廣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與俄羅斯建立了如此互信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經濟互補性強:俄羅斯是世界資源出口大國和輕工、機電產品進口大國;中國是資源進口大國和輕工、機電產品出口大國。中俄兩國有著巨大的貿易發展潛力。

中國企業對俄投資取得不少突破,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中俄貿易的基本面呈現出蓄勢待發、不斷取得新突破的積極勢頭。兩國有望在2015年實現雙邊貿易額1000億美元的突破,並於2020年實現2000億美元的目標。

中俄兩國不斷深化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為兩國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在兩國高層的倡議和推動下,總投資額近40億美元的中俄聯合投資基金去年6月正式成立,將進一步促進兩國在機械製造、農業、林業、木材加工業、交通運輸業和物流等領域的合作。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高祖貴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得益於周邊的和平穩定與快速發展,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積極推進與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合作,與周邊地區形成了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和共同安全的積極態勢,這為中國發展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大幅擴展了外部空間。

中俄經貿關係發展未來將逐步轉入從規模擴大到質量提升的階段。中國將更關注提高與俄羅斯經貿合作的質量,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實現可持續發展。

傳統經貿合作煥發出新的生機

中亞五國是中國西部近鄰。在中國與中亞國家恢復貿易關係的初期,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商品常常作為「地攤兒貨」囤積在集市上,很難進入大型購物中心。如今,當你走進這裡各大城市的精品服裝店就會看到,「中國製造」已經與西方名牌服裝一樣受到青睞。

哈薩克斯坦駐歐亞經濟共同體代表阿布杜哈雷科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與中亞國家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是不爭的事實。」

哈薩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能源問題專家阿烏耶爾巴耶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與中亞國家貿易額的快速增長首先得益於石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貿易。

中國商品大量進入中亞市場,滿足了當地居民對物美價廉日用消費品的需求。阿烏耶爾巴耶夫說,中國與中亞國家擴大雙邊貿易是國家間互利合作的體現,雙方貿易發展仍有很大潛力。

高祖貴認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利益整合過去是從經濟、文化和社會開始,未來仍應繼續發揮主場優勢,尤其是進口需求和對外投資大幅增加帶來的有利條件,繼續在經濟、文化和社會領域發力,打造與周邊國家的利益共同體。

(本報莫斯科、阿拉木圖、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施曉慧、李中海、王雲松) 

>> 點評 <<

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經濟的持續活躍,展現出兩個引人注目的特徵:一是各經濟體內需不斷增強,共同富裕成為人心所向,共同發展成為大勢所趨;二是區域內部貿易越來越活躍,在經濟上開始減少對外部,特別是美歐西方發達經濟體的依賴。

亞洲貿易的活躍與中國和周邊國家貿易的增長是分不開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中國已經成為拉動這一地區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擺脫了殖民時代的現代國際貿易,主要是靠溝通與協商和互惠互利來維繫的。參與貿易的雙方和多方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機會,貿易才可能持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關係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增長,既是因為中國從這種互惠互利的貿易中獲益,同樣也是因為中國發展為周邊國家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提升機會。

貿易在改變人們經濟生活的同時,也在加深著不同區域、不同國別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火爆的背景因素之一,就是中泰兩國在經貿關係上比以往更為緊密了。

貿易的擴大與加深,還將塑造新的貿易規範,產生合作共贏的新模式,拉動互聯互通的公路、鐵路建設,進而推動整個地區的持續繁榮與穩定。

(丁  剛)  

相關焦點

  • 報告稱,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 (李京澤)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0日共同發布《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稱,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半數以上國家仍具有較大的貿易合作發展空間。
  • 上合組織秘書長稱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成果豐碩
    中新社烏魯木齊九月二日電 (記者 閆文陸)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二日在此間舉行的中西南亞區域經濟合作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投資論壇上表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中亞和南亞國家相鄰,是復興「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在與周邊鄰國發展經貿和人文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鐘聲:中國與地區國家展現合作大氣象
    與此同時,在中國與東協國家提前完成「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輪審讀後,東協國家紛紛表示對3年內完成或提前完成磋商表示樂觀。中國與地區國家堅定推動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正展現出合作的大氣象。   RCEP談判是當前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是中國參與的成員最多、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自貿區談判。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貿易摩擦提供中俄合作機遇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中國中小企業應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俄羅斯,」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對俄羅斯媒體表示。 周二(4日),他在前往參加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前,接受了俄新社(RIA)、衛星社等俄羅斯媒體的採訪,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給中俄合作帶來機遇。 他還提到,中國正考慮增加從俄羅斯進口大豆。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
    在尊重受援國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受援國主導」的原則,積極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探討和開展務實合作。本著開放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式闡述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策、資金、管理等情況。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和國內外形勢發展,既堅持中國特色,又積極改革創新。
  •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2015-2019)》全文
    《規劃》依據《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實施方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實施方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實施方案》等,通過深入分析福建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產業基礎條件,確定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戰略目標,明確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空間布局,同時考慮福建自貿試驗區產業聯動發展和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出《規劃
  • 北青報:中國是國際貿易最重要的穩壓器
    更重要的是,舉辦進博會只是展現中國市場開放魅力途徑之一,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目前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和上海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進口總體微幅下降0.1%的背景下,中國從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63個外國參展國進口整體逆勢增長,呈現出進口企業數量增多、網購保稅新興貿易方式進口大幅增長、消費品進口迅速增長等特點。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在尊重受援國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受援國主導」的原則,積極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探討和開展務實合作。本著開放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式闡述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策、資金、管理等情況。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和國內外形勢發展,既堅持中國特色,又積極改革創新。
  • 中國新疆周邊國家媒體負責人研修班赴伊犁考察學習
    天山網伊犁訊(實習記者賀臻攝影報導)6月24日,中國新疆周邊國家媒體負責人研修班赴伊犁開始為期4天的考察學習。當日,研修班成員先後來到霍爾果斯口岸和霍城縣參觀學習,期間各位新聞官對伊犁整潔綠色的城市環境和有「聚寶盆」之稱的伊犁未來發展前景溢滿美譽之詞。
  • 中日韓產業博覽會 首次發布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
    【環球網綜合報導】9月23日,2016年中日韓經貿合作論壇暨工商領袖峰會在中國山東濰坊正式召開。峰會最後首次發布了「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這也是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的一項創新嘗試。與會專家認為(可現場採訪),中韓FTA是迄今我國對外籤署的覆蓋議題範圍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將對雙邊經貿關係乃至整個區域的繁榮與發展產生巨大推動力,為兩國民眾帶來實惠。同時,中韓自貿協定的籤署,將對亞洲區域合作產生示範效應和引領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促進中日FTA談判,加快「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共同推進。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在尊重受援國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受援國主導」的原則,積極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探討和開展務實合作。本著開放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式闡述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策、資金、管理等情況。 ——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和國內外形勢發展,既堅持中國特色,又積極改革創新。
  •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CHINA INTERNATIONAL FAIR FOR TRADE IN...
    主會場:國家會議中心及周邊的奧林匹克慶典廣場和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分會場:東城區分會場、西城區分會場、朝陽區分會場、海澱區分會場、石景山區分會場、通州區分會場、順義區分會場、昌平區分會場、文化板塊分會場、故宮分會場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會議洽談活動信息主會場●組委會活動全球服務貿易峰會閉幕籤約儀式暨成果發布
  • 【深度分析】解碼「一帶一路」的貿易暢通
    一、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聯繫有待增強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經貿往來是合作的基礎,經貿繁榮才能支撐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好地發展。中國也需要通過加強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來踐行互利共贏的理念。
  • 「一帶一路」下的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亟待升級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支持下,該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薛力博士與《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員聯合策劃組織了「一帶一路: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研討會,會議成果授權中國網觀點中國獨家發布。
  • 它對國際貿易有何意義
    RCEP是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首字母縮寫,直譯意思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這個區域目前就是東南亞10國、東亞3國和大洋洲2國,一共涉及15個國家,從地圖上看,就是從亞洲東部的中國從北一直往南到大洋洲的紐西蘭這個區域,這個合作協議的籤訂也意味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誕生了。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尊重受援國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受援國提出、受援國同意、受援國主導」的原則,積極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探討和開展務實合作。本著開放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式闡述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策、資金、管理等情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和國內外形勢發展,既堅持中國特色,又積極改革創新。
  •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大周邊外交開新局
    習近平主席這次南太之行拉近了中國同南太國家的距離,我國大周邊外交布局日臻全面完善          11月14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布裡斯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對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
  • 中國周邊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國家
    小編今天給梳理一下我們周邊的核武國家。中國周邊包括中國是擁有核武器國家,最集中最密集,的區域,這和的國家之間競爭敵對有關。核武器能給國家帶來極大的政治利益。核武器不僅僅會大量殺傷人員,裝備,城市,等目標更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永遠損傷。
  •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佔全球比重約為11%——  擴大進口,中國熱情依舊  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國內短缺能源資源品進口;擴大農產品食品進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擾動,但是作為「世界市場」,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態度和行動沒有改變。
  • 【認識非洲】納米比亞駐華大使:攜手合作 規劃發展藍圖|中國投資
    原創 Elia G.Kaiyamo 中國投資參考 導 讀兩國在農業、基礎設施、醫療、旅遊等方面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旨在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促進商品與服務貿易,制定出與納米比亞發展道路和需求相契合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