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貿易摩擦提供中俄合作機遇

2020-12-06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中國中小企業應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俄羅斯,」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對俄羅斯媒體表示。

周二(4日),他在前往參加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前,接受了俄新社(RIA)、衛星社等俄羅斯媒體的採訪,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給中俄合作帶來機遇。

他還提到,中國正考慮增加從俄羅斯進口大豆。但因產量問題,需要實體企業去做相關的配套與投資。目前中糧集團已經在遠東建立了中糧遠東公司,中方化工企業也在洽談在俄羅斯生產並銷往歐美,「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5日至7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 視覺中國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CODA)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管與指導,開展有關中國企業境外投資與發展的服務工作。和振偉2016年起擔任協會秘書長,此前曾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經濟參贊處一等秘書,國家發改委外資司正處級調研員。

和振偉稱,由於美國已經(對華)加徵了10%到25%的關稅,作為中美貿易主幹力量的中國中小型出口企業,很多正面臨困難。

「萬一美國消費者願意從口袋掏更多的錢,這些公司也可以把價格提高25%,但這很不現實。」他強調中國企業需要繼續生存和發展,就得尋找新的機會與市場。

和振偉向俄新社表示,許多中國中小企業「應該考慮將生產線轉移至俄羅斯」。不同於中美貿易,中俄雙邊貿易一直由大型國有企業主導。在俄羅斯生產的產品可以進一步賣到美國,甚至是歐洲。

在接受衛星社採訪時,和振偉以大豆和化工領域舉例,指出中俄企業應該抓住機會,加強合作。他說:

中國30%多的大豆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有3200多萬噸的大豆都是從美國進口的,佔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分之一。中美貿易摩擦後,顯然,中國不會再從美國進口了,這就給俄羅斯的大豆出口到中國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現在中國的企業就在思考這個事情,包括中糧集團也在考慮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加大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大豆。但只靠一家企業還是實現不了的,因為俄羅斯一年大豆的產量不過只有300多萬噸,而中國缺口3000多萬噸,所以只靠中糧集團去從俄羅斯買還是不夠的,必需要有人去種,需要有實體企業去做相關配套的工作,需要中國企業在這方面去俄羅斯進行投資。

和振偉透露,目前中糧集團正在推動,並在遠東建立了中糧遠東公司。

據新華社去年9月報導,中俄農業領域合作是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中糧集團早在2017年就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設立了中糧遠東有限公司。

公司總經理白天旭當時介紹,已做好秋季開展大豆、玉米貿易的各項準備工作,並以此為基礎,研究大麥、葵花籽、油菜籽等農產品進口。公司下一步計劃在3-5年內投資建設糧食倉儲物流體系,改善當地儲糧條件,減少收儲環節損失。

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農業資源極為豐富,已逐漸成為俄羅斯重要農產品產區,仍有1200萬公頃適於農業用土地尚未開發,發展潛力大,同時還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和水產資源。

收割機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收穫大豆 圖源:同上

而在化工產品領域,和振偉提到了四川現在生產的三聚氰胺受貿易摩擦影響,面臨停產的危險。其中的機會就是可以去俄羅斯投資,把生產放到俄羅斯去,建立生產企業。

他說,相關企業目前在跟俄羅斯韃靼斯坦進行洽談相關業務,擬利用俄羅斯價格便宜的天然氣和電力,生產出化工產品,再銷往歐洲,這對雙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將對進一步擴大中俄貿易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7.1%,歷史性地突破1000億美元,增速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位列第一。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多次表示,中國現在是、將來也會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兩國經貿合作正處於「史上最好時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企投資美國:製造業利好——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專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文揚 11月10日,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就新局勢下中美投資等問題接受了經濟觀察網的採訪。他對經濟觀察網表示:中國企業去美國投資,機遇比以前增加,對製造業利好。和振偉經濟觀察網:目前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現狀如何?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俄中歐班列疫情之下表現優異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3日訊 (史博超) 6月30日下午,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聯合舉辦了《應對疫情衝擊 推進中俄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視頻論壇。旨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局勢下,交流國際班列發展新思路,探討跨境物流通達新對策,提高回程貨物滿載率,降成本、升質效,育新機、紓困境,推進中俄歐班列合作。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一等秘書崔昌利、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謝爾蓋?伊紐申、中國歐盟商會會長約爾格?武特克、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副總裁阿列克謝?施洛、中鐵貨櫃運輸公司總經理韓伯領、德國鐵路貨運歐亞公司總裁吳韋?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專家訪問法士特
    9月3日,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一行訪問法士特。法士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嚴鑑鉑在西安高新廠區與來訪客人進行了友好交流。嚴鑑鉑董事長介紹了企業組織架構、市場拓展、合資合作等情況。他說,法士特積極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加快國際化進程,與數十家知名跨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希望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助力法士特構建更加立體、多元的發展體系。和振偉秘書長介紹了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的基本情況,並表示願為法士特提供經驗和信息,做好監督和指導,促進企業加快穩步實施好「走出去」戰略,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與膠州市工商聯及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
    國際在線消息:8月11-12日,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一行到山東省膠州市參觀考察。在膠州市工商聯主席仲錫雲的陪同下,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先後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簡稱「上合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孟慶勝、膠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劉濤進行座談交流。8月11日下午,上合示範區管委會與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進行了合作會談。
  • 國際在線與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15日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安寧):7月15日,國際在線與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國際在線總裁範建平,作為代表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在發言中介紹,自2004年成立以來,協會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服務於國內企業「走出去」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
  • 上海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國際貿易投資帶動效應加速彰顯
    據悉,虹橋海外貿易中心是虹橋商務區管委會為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海外貿易和投資服務機構、組織集聚而全力打造的功能性平臺。目前,已有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虹橋海外書院、新加坡企業中心、中國瑞士中心、中國西班牙商會、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泰國文化經濟協會等近30家貿易及服務機構入駐。
  • 中國IC產業機會在哪?魏少軍談五大發展方向,居龍說貿易摩擦帶來六...
    而中關村IC產業論壇雲集了業界和學界的半導體大牛,共同探討當下北京乃至中國IC產業發展大計。魏少軍認為,AI在未來的5-10年將迎來大爆發時刻,北京擁有全國AI資源的70%,如何在未來繼續保持這一發展趨勢需要投入更多的行動。居龍圍繞目前中國IC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為IC產業如何將危機變為轉機提供了些許思考。
  • 「外洽會現場」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未來將持續加深和中國的合作
    外洽會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組織籌辦,目的是推動中國的海外投資戰略,促進中國和國外企業之間的投資合作,共同甄選投資項目,討論多邊和雙邊的合作機遇。諾羅夫本人對海外協會,以及外洽會很是支持。諾羅夫在本次外洽會上說,在過去這些年,得益於中外雙方的合作和投資,中國已經從外資的淨進口國變成了外資的出口國,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球投資同比下降了46%,總額是3990億美金,中國是海外投資量最大的國家,中國是唯一一個疫情期間經濟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達到了4.9%,這給全球經濟的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首屆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在京盛大開幕
    首屆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在京盛大開幕 10月23日—24日,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外洽會)將在北京展覽館盛大開幕,作為今年外洽會的一大亮點,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同期舉行,作為論壇承辦單位和戰略合作媒體,北極星電力網受邀出席為本屆電力論壇並做全程跟蹤報導
  • 中俄「東北—遠東」合作展現活力
    季莫費耶夫表示,俄政府已在遠東地區建立了吸引國內外投資以及支持出口導向型產業的相關機制,通過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外國投資。依託俄中跨境公路橋和鐵路橋,俄羅斯還計劃建設運輸、物流綜合體以及旅遊設施,並與中方開展更多合作項目,推動實現更快發展。
  • 王東峰許勤會見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一行
    在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加強與日本各地及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王東峰說,河北是京畿要地,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人才優勢,是中國面向日本、東北亞乃至歐洲的重要交流平臺和進出口貿易通道。
  • 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考。半導體產業各個不同的領域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EDA軟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SEMI和這些國內外領先公司的高管合作,制定SEMI英才計劃的方向,根據產業的需求制定Program,幫助企業吸引人才。SEMI參與調研與編撰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8-2019年版)》於 2019年12月發布,旨在為政府產業政策的制定、企業人力資源的規劃與吸納提供依據。
  • 互補強 合作廣——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發展掃描(下)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中國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逐年攀升,惠及當地百姓。良好的睦鄰關係為中國、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營造了更為廣泛的合作與發展空間。 中俄貿易額10年來增長超過7倍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經商處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81.6億美元,增長11.2%,再創歷史新高。
  • 【今日要聞】「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再提速...
    >」為主題,聚焦新形勢下全球再生金屬產業格局和發展方向的重大變化,重點圍繞產業政策及其影響,深入探討再生金屬產業發展的創新點和增長點。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出席開幕式,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尚福山,協會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段德炳,協會國際部主任李宇聖,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司長馬榮,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巡視員李力
  •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秘書處領導拜訪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
    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國外貿已大幅下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幫助會員企業在疫情影響下有效開拓國際市場,增加訂單、拓寬中印尼之間更多領域的合作,2020年6月3日下午,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田國鋒一行拜訪了印尼駐華大使館。
  • 宜信普惠與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積極貫徹國家關於「促進零售業發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普惠金融」的政策精神,就輕工行業的金融科技合作展開深入協商,並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未來將全面落地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消費金融等領域的合作,立足各自優勢,共同促進輕工中小微企業持續快速成長,為中國輕工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 以創新和開放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關鍵詞】經貿摩擦 創新 開放 「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741.2 【文獻標識碼】A在我國經濟由快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階段,創新和開放居於核心地位。美國藉口中美貿易失衡挑起的經貿摩擦,本質上是對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遏制,因而,應對此次貿易摩擦的根本對策,是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和發展。
  • 浙江謀劃謀劃建設數字貿易高能級平臺
    電商發布消息,11月23日,2020 跨境數智服貿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辦。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張錢江、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仲澤宇出席並分别致辭。商務部電子商務與信息化司原司長/中國電子商務商協會聯盟主席聶林海和杭州電子商務研究院執行院長、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浩興在論壇環節分別作主題演講。行業大咖就"後疫情時代數智服貿行業的機遇和挑戰"展開圓桌論壇。
  •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暨「十四五」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
    暨「十四五」產業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召開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七屆七次理事會暨「十四五」產業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27日山東青島市西海岸威斯汀酒店召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理事長周竹葉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七屆七次理事會在上午召開,會議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主持。
  •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原因探析
    中美貿易一直在雙邊關係略為緊張的情況下快速發展著,而貿易摩擦日益加劇和多樣化。從最初的貿易不平衡到反傾銷、反補貼再到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勞工標準,中美貿易摩擦經歷了不斷演化和升級。本文擬在此背景下探討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現象背後的經濟、政治及社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