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娭毑守著每一臺進站的T60路,為司機送上自家的拐棗

2020-12-04 湖南24小時

「師傅,來嘗下我家的拐棗吧,送給你們的。」11月24日上午,株洲西站公交T60路始發站內,一位娭毑笑容滿面,等候著一臺臺到達的T60路公交車,為每名進站的公交師傅送上拐棗,道上暖心的祝福。

張娭毑將自家的拐棗送到駕駛員手中。圖片來源:株洲晚報

娭毑姓張,今年76歲了,家住天元區泉源村,就在西站旁。乘坐公交車,是張娭毑出行的首選。

張娭毑耳朵不好,但總是笑意盈盈。T60路公交車開通以來,她幾乎每天早上8點左右,都會乘坐這趟車去神農城附近賣自家種的小菜,賣完後又會搭乘這趟公交車回家。

11月24日上午9點半,張娭毑帶著自家的拐棗,冒著寒風細雨,執著地等候著一臺臺T60路公交車進站,然後將拐棗送到每一位公交駕駛員手上。

「他們那麼熱情,我想說聲謝謝。」張娭毑表示,T60路駕駛員服務態度都很好,有時她挑的菜比較多,駕駛員還會下車幫忙搭把手,並招呼其他乘客為老人讓座。車廂人少時,駕駛員則會和她聊上幾句家常。日復一日,她把這些駕駛員當成了朋友。

昨日,直至中午1點,老人才安心地離開了站臺。她與當班的每一位T60路公交駕駛員碰了一次面,送上了自己真誠的祝福。(株洲晚報記者 戴凜 通訊員 殷滋)

【來源:株洲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們那麼熱情,我想說聲謝謝」,七旬娭毑為公交司機送上自家的拐棗
    「師傅,來嘗下我家的拐棗吧,送給你們的。」昨日上午,株洲西站公交T60路始發站內,一位娭毑笑容滿面,等候著一臺臺到達的T60路公交車,為每名進站的公交師傅送上拐棗,道上暖心的祝福。張娭毑將自家的拐棗送到駕駛員手中 通訊員供圖娭毑姓張,今年76歲了,家住天元區泉源村,就在西站旁。乘坐公交車,是張娭毑出行的首選。張娭毑耳朵不好,但總是笑意盈盈。
  • 「凌晨大火逃生記」 :這棟樓裡的爹爹娭毑們不簡單!
    李娭毑回憶,當時連外套都來不及穿上,跑到樓道,開始敲鄰居們的門—— 「起火了,救命啊,趕緊起來!」 鄧爹爹和鄧娭毑住在六樓。從床上爬起來後,鄧爹爹發現樓下著火,就準備打開家門往樓下去看看。 「門一開,我就被樓道裡衝上來的煙給燻到了。」鄧爹爹回憶,自己當時立馬關上家門,讓老伴兒鄧娭毑拿溼毛巾捂住口鼻。
  • 陝西旬陽縣:小拐棗成大器
    近些日子,家住旬陽縣神河鎮王義溝社區2組的魯繼成,幾乎每天都要到自家的拐棗園裡走一圈。望著枝頭一串串即將成熟的拐棗果,他心裡美滋滋的,霜降前後,將迎來拐棗採摘期。今年雨水充沛,果子結得繁茂,按照往年的價格,每斤收購價1.5元,今年能有將近2萬元的收入。 高興的不止魯繼成一人。
  • 計程車「鳩佔鵲巢」 致使21路和285路公交車無法正常進站
    2020年12月初,位於長春市寬城區住邦城市廣場門前的扶餘路公交站點經常出現計程車「鳩佔鵲巢」的情況,導致21路和285路公交車無法正常進站停靠。為此,增加了上下車乘客的危險係數,公交車的投訴量也隨之加大。截至2021年1月7日,經過長春市交通運輸局與長春市交警支隊寬城大隊聯手半個月的打擊治理,目前已大大緩解。
  • 武漢709路公交有個暖心司機 背包裡常備口罩救心丸 旺哥的微信好友...
    近日,63歲的殘疾乘客郭女士專程趕到武漢公交709路終點站魯磨路南望山,將一封感謝信送到了武漢公交集團六公司司機陳宏軍手中,感謝他長期以來對她的幫助。細心體貼、樂於助人的陳宏軍,被同事們親熱地稱為「旺哥」。無論是同事還是乘客,只要誰有困難,他都樂於伸出援手。從業17年來,陳宏軍安全行駛52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3圈,先後被評為公交集團公司先進個人、集團公司標兵。
  • 在農村不起眼的「拐棗」,其實是「寶」,看到後可採摘一些
    農村的花草樹木很多,不少都生長在路邊或者山坡上,沒有什麼觀賞價值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路過後都不會回頭看一眼,不過,這不代表全部,有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樹木,可能會非常珍貴,或者說利用價值比較高,說一個不少人都知道的「拐棗」,大家都明白了。
  • 你沒見過的水果·第一篇:拐棗
    他認為拐棗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萬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旬陽開始規模種植,其主要品種有紅拐棗、綠拐棗、白拐棗、胖娃娃拐棗和柴拐棗(多為野生)等5種。但是幹拐棗和拐棗的加工品在市場以及大多電商平臺上均可找到,旬陽枳椇子現在統貨價格是18元左右,淨貨價格在20元左右。
  • 拐棗|你沒見過的水果
    拐棗的分布非常廣泛在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拐棗適應環境能力較強,抗旱,耐寒,又耐較瘠薄的土壤。在陝南秦巴山區是拐棗的密集分布區,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許多人工栽培拐棗,而且還生長著許多野生拐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對拐棗有濃厚的興趣。
  • 公交67路咋回事……
    市民乘67路公交車最長等車1小時在經緯十二道街附近工作、家住醫大二院附近的市民王女士,每天都要乘坐67路上下班。「一天晚上8點左右,在67路旭升南街(松電新村終點前一站)站等車,等了40多分鐘都不見車來」。他走到松電新村終點站一探究竟,發現終點站停著30多臺公交車,卻沒有一臺要發車。又等了20多分鐘,才有一輛67路公交車發車。劉先生說,當時他十分生氣地問司機為什麼1小時才發一趟車,而司機只是簡單回答說:「司機少,沒有人幹」。
  • 平昌的深山拐棗,你還記得嗎?
    它不僅外表奇特名字聽起來也怪怪的我們老家叫它「拐棗」拐棗的味道要到霜降過後才好沒熟透的拐棗常常甜中帶著澀吃多了還有點麻嘴霜降後的拐棗呈深褐色口感清香帶著甜而且吃拐棗絕對是個技術活又腫又打結的果肉雖然不需要剝皮但連著果實的筋是一定要抽掉的不然會影響其口感
  • 20款酷路澤4000多少錢性能老司機:選它更靠譜!
    公司為平行進口車試點企業,自家下證,自家開證,自家錄號,自家辦公室開票,國外一手發車(歐規中東美版墨版加版批發)想了解車型版本配置價格以及具體購車流程以及平行進口車提車注意事項,提車費用等可以致電文章末端電話詳細諮詢,公司車輛全部自家國外自定,全部辦公室現場開票,大本家,試點企業。
  • 地鐵百科|為什麼不能攜帶充氣氣球進站乘車?
    01.造成司機誤判 多數氣球顏色為紅黃綠,正好與地鐵信號燈的顏色相似。一旦失手落入軌行區,就容易導致列車司機判斷失誤,進而造成運營事件。 #氫氣球飄進鐵路,掛在動車接觸電網上 逼停地鐵半小時
  • 拐棗又叫雞爪梨,城裡人都沒見過,你們是直接吃,還是拿來釀酒
    拐棗簡介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拐棗,除了在我們河南信陽這裡有拐棗種植,其他地方如:貴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多個地區都有種植,分布還算是比較廣,以前野生的拐棗樹也很多,近些年隨著環境破壞,人為亂砍亂伐,現在在農村都不好見到了。
  • 重慶一計程車司機為走近路,開上人行階梯,路人豎起大拇指
    去過重慶旅遊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重慶這個城市由於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勢也非常複雜,尤其是一些外地車主去重慶自駕遊的時候,往往在地圖上幾百米的距離,到達目的地卻需要一個多小時。近段時間,有一位重慶的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一輛計程車司機為了能夠抄近路,在道路較窄的情況下直接開上了人行階梯,雖然最後這輛計程車成功繞路,但在此期間,計程車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損壞。
  • 路遇小車起火濃煙滾滾!長沙兩公交車司機接力奔火場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琦)路遇起火的小車,你會怎麼做?12月2日早高峰,長沙遠大路上,龍驤巴士公交車司機宋道良和宋運友就遇上了這道「考題」。臨危不亂,二人抄起公交車上的滅火器衝上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曾經深受農村小孩喜歡的「拐棗」,你有多年沒吃了,現在還有嗎?
    說起拐棗,嘴裡就不由得流起了口水。說句實話,即使我是一個農村人,但是我也有很多年沒有吃過拐棗了。但是對於拐棗的味道,卻還是記憶猶新。雖然,沒有再吃過拐棗,但是當心想起拐棗的時候,還是有些想去摘點兒吃吃。可惜,現在確實想吃而不可得。
  • 七旬老太整天心神不定 只因樓頂裝有微波發射器
    家住浦東福山路的李老太太,聞知6樓樓頂裝了個「鍋」--微波發射器,一直坐臥不安。原來,老人兩年前裝了一個心臟起搏器,所以對手機、微波發射器等特別敏感。裝「鍋」的物業得知此情況後立即拆「鍋」,但老太太還是心神不定。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