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不會形成拉尼娜事件?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網友留言:氣象部門宣布已經進入拉尼娜狀態,之後會不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呢?請問這會對今年冬季氣候造成什麼影響?

  回覆: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根據我們的預測,預計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後期演變趨勢和氣候影響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鑑於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非常複雜,加之近期氣候波動性增大,預測難度大,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監視天氣氣候變化,加強分析研究,及時提供滾動訂正的氣候預測。

  預計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主要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別重視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現大範圍強低溫雨雪過程。前冬(2020年12月),除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東北部及華南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外,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北地區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將明顯偏低,我國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但西南東部和江南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後冬(2021年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冬季,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接近近五年平均。

  關於冬季氣候的情況,可以查看這則消息:https://mp.weixin.qq.com/s/MNw0BjhXy-sF3Z1ewSru7g

  

  

  

相關焦點

  • 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回升不利於「拉尼娜」事件形成
    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周兵表示,近兩周,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回升,比常年平均偏低0.4℃,已經高於拉尼娜狀態-0.5℃的標準;同時,赤道西太平洋西風增強。總體來看,近期熱帶海洋天氣特徵不利於拉尼娜事件的行成。12月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2月新聞發布會。今年8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為-0.53℃,進入拉尼娜狀態。
  • 「拉尼娜」來了,上海今冬會不會很冷?
    「拉尼娜」來了,上海今冬會不會很冷?人們紛紛擔心今年冬天上海會不會很冷?上海氣候中心監測預測科高級工程師楊雅薇說,雖然拉尼娜來了,但是今年上海的冬天總體還屬於正常,比常年還會略暖一些。「拉尼娜事件的發生,和上海冬季的冷暖,並不是強對應關係。只不過,受到拉尼娜這樣的氣候事件影響,今年冬季季節內冷暖變幅可能會變大。」
  • 拉尼娜事件的前因後果,真相是…
    大家經常說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可以說是兄妹倆,兩者循環出現,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解釋,當海溫異常偏暖時,就會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當海溫異常偏冷時,就會形成拉尼娜現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到7年,平均周期是4年。這種周期性振蕩是不規則的。
  • 拉尼娜事件預計12月形成 北方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周兵表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依然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將在12月發展成為一次強度較弱的拉尼娜事件。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10月(前29天),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冷海溫異常較上月有所發展,其中尼諾3.4區海溫指數為-0.8℃,SOI指數為0.0。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仍處於拉尼娜狀態。
  • 今冬預計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拉尼娜事件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發布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
  • 拉尼娜事件形成!中國氣象局權威首席發話:我國華北或將多雨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裡,拉尼娜現象的出現給全球許多地方帶去了異常天氣。在冬天結束之後,拉尼娜對於今年的春季和夏季天氣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近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4月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公開表示,拉尼娜將使得今年夏季華北地區多雨!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 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摘要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 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消息,今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赤道區域海氣耦合狀態有利於拉尼娜狀態的維持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
  • 地球持續「發燒」,拉尼娜也還在發展,今年會不會出現冷冬?
    根據氣象專家發布的新數據來看,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很可能會全程影響我國冬季,儘管在前面的時候,有人說2020年可能出現極寒冬天結果被闢謠了,但是並不排除今年或將出現近年來首次「冷冬」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如今還沒有辦法說明今年到底是不是肯定不會出現冷冬,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 拉尼娜來襲 今冬會強降溫嗎
    此時,海上的熱空氣遇到降溫的海水,頓時「風起雲湧」,一場更大範圍的氣溫變化正在悄然醞釀之中……今年8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正經歷拉尼娜狀態。  11月4日,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事件的強度等級預計為弱到中等強度。
  • 拉尼娜現象形成,海南將現最冷冬季?專家回應 | 附天氣情況
    當這片海域的氣溫低於常年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這種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圖片來源:深圳天氣世界氣象組織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日前在我國召開的2020年厄爾尼諾及氣候秋季預測會商會議,也對2020年冬季全球及我國近海海溫進行了預測: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事件的強度等級預計為弱到中等強度。
  • 拉尼娜現象形成,海南將現最冷冬季?專家回應|附天氣情況
    拉尼娜會導致海南出現「最冷冬季」?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當這片海域的氣溫低於常年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這種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來襲,今年冬天會冷得發抖?其實拉尼娜≠冷冬
    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闢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 不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年預計中等到強,且將會持續到2021年,全球多個地區都會受影響。 但是拉尼娜≠冷冬!
  • 國家氣候中心:今冬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氣溫偏低概率高
    11月4日,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發布會表示,根據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2020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到2020年冬季,初步判斷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總體而言,在多數拉尼娜年的峰值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中國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
  • 2016年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影響:今年冬天會冷成什麼樣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金佳緒)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弱到中等強度拉尼娜事件將發展,成為接力厄爾尼諾的下一個全球性氣候事件。拉尼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秋冬霧霾是不是更加嚴重?今年冬天是不是會更冷?近日,中國氣象報社聯合新華網,邀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博士一起聊聊關於拉尼娜的「那些事兒」。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
  • 拉尼娜狀態減弱
    拉尼娜,即反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關鍵區月海表溫度滑動平均值低出同期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 《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發布
    回顧2014年至2016年這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整體過程,人們不難發現,在它何時形成、何時結束的問題上,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受其影響的各主要國家各執一詞。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今冬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拉尼娜事件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發布消息,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日前組織召開2020年厄爾尼諾及氣候秋季預測會商會議,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今年秋冬季拉尼娜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充分探討
  • 國家氣候中心:及時跟蹤後期拉尼娜事件發展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及時跟蹤後期拉尼娜事件發展   中新網11月4日電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4日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預測會商結果,預計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海溫關鍵區指數逼近-1.5度,今年仍然不會冷?
    通常我們對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五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而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之後,海洋區域就出現較大的波動,到了下半年的時候,連續地出現低溫狀態,確定出現了拉尼娜現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