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由什麼組成?超流體氦告訴你

2020-12-05 天文在線

質量更小:弱相互作用重粒子可能不是重量級粒子

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對低質量的暗物質粒子很敏感,就目前的實驗而言,這種粒子太輕了無法檢測。該裝置以超流體氦-4為核心,通過與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的碰撞,利用場電離發現從超流體表面噴射出的單個氦離子。

自20世紀初以來,物理學家們通過恆星和星系的速度比理論值高得多推斷出暗物質的存在,而對引力波的觀測則排除了一些其他導致恆星和星系轉速過快的假說,從而進一步證明了暗物質的存在。

儘管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數十次實驗合作,暗物質粒子仍沒有被直接探測到,但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仍然是大多數物理學家青睞的候選暗物質粒子。

未經探索的領域

迄今為止進行的暗物質調查主要集中在質量較大的粒子上,對於質量小於10MeV/c2(約為質子質量的10倍)的粒子相對不敏感。

一些理論指出弱相互作用重粒子的質量低於這個值,所以為了填補這個差距,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漢弗萊·馬裡斯,喬治·賽德爾和德裡克·斯坦構思了一個探測器模型,可以將能探測到的質量下限提升三到四個數量級。

該團隊決定使用4He作為探測器質量,因為它在每次碰撞中相比重於它的目標能夠吸收更多的能量,並且它較低的內部放射性能將假陽性結果降至最低。當暗物質粒子與目標相互作用時,反衝的氦原子有望觸發聲子和旋子,這就是準粒子激發態,在超流體4He中這些激發態的粒子可以在沒有散射的作用下傳播。當這些處於激發態的粒子到達超流體表面時,氦原子就會被量子蒸發排除。

十年前,馬裡斯,賽爾德和他們在布朗大學的同事們為HERON中微子探測器開發了類似的技術。在那個實驗中,蒸發的氦原子沉積於懸浮在超流體上方的矽晶片量熱計上,導致溫度顯著升高。「如果大量的能量沉積在液體中,從而產生許多旋子和原子,這種方法就有很好的效果」Maris解釋說,「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檢測少量原子,如果能量沉積是由質量為1兆電子伏的暗物質粒子造成的,那麼這些原子將被蒸發」。

單原子的敏感性

這種新方法的新奇之處在於它對單個原子的敏感性。這讓能檢測到的最小轉移動能(暗物質碰撞傳遞給氦原子核的能量)等於氦原子對液體的結合能。由於現有的大量程的熱量計對如此微小的能量不敏感因此只有在第一次顯著加速時才能檢測到低速噴出的單個氦原子。

布朗大學研究小組給出的方法是讓蒸發的氦原子通過帶正電的金屬尖端陣列,局部的強電場讓氦原子發生電離,產生的正離子在電流熱量計可監測到的能量範圍內加速向陰極移動。

「增加的場電離揭示了探測氦中能量沉積的可能性,與我們之前的工作相比,氦的能量沉積要小大約1萬倍。這將讓我們有可能探測到質量範圍遠低於之前能探測到的暗物質粒子,」馬裡斯告訴physicsworld。假定暗物質分布的標準暈模型——星系被單一類型的WIMPs(弱相互作用重粒子)均勻滲透,而且粒子的最大速度是該星系的逃逸速度,研究人員希望這種單原子敏感性可達成的效果為能夠檢測到的暗物質顆粒質量為0.6MeV/c2 或小於質子質量的千分之一。

該小組還提出了一種獲得更大靈敏度的解決方案,利用固態晶體靶代替氦作為探測器的質量,該晶體靶也容易受到碰撞WIMPs產生的聲子的影響。覆蓋晶體的氦膜將表現出相同的激發誘導的量子蒸發效應,但聲子的能量閾值卻更低。通過在超純靶晶體上襯幾層銫(與4He的結合能力特別弱)可以使氦原子薄膜進一步將WIMP質量靈敏度降低幾個數量級。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physicsworld- Marric Stephens-臣醉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暗物質由什麼組成?它們分布在哪裡?
    暗物質在宇宙中的質量佔比大概是25%,而我們熟悉的普通物質只有5%左右,剩下的70%是充斥在宇宙間的暗能量,它引起的排斥力加速著整個宇宙的膨脹。至於暗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物理學家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暗物質並不是由普通物質中最常見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跟宇宙大爆炸有關。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未知的部分統稱暗物質
    宇宙中剩下的部分是由其他「東西」構成的,今天科學家們還沒有搞清楚這種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名字,物理學們於是就將這種神秘物質稱作「暗物質」(dark matter)。如果沒有這種神秘物質的存在,宇宙中的星系將分崩離析。儘管沒人知道暗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但物理學家們正在對其加緊研究。
  • 科學家稱:磁性氦可將超流體變為時間晶體
    先來梳理一下這句話的成分,看看你能理解多少。晶體和準晶體 晶體是指物質單位按一定周期在空間中不斷重複排列成的結構,因此可以無空隙地填滿空間。這些單位只能重複、不能旋轉。由原子構成的方格可以填滿整個空間。
  • 什麼是超流體,超流體有沒有速度限制?
    常見的物質被分成三類:氣體,液體,固體。還有一種物質叫做「超流體」(Superfluid)。為何稱其為超流體,因為其流動異常,完全沒有粘性。超流體若被置於環形容器中,則不受摩擦而能無休止地流動。例如氦的同位素氦-3,是一種稀有的氦原子,它缺少一個中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變成超流態,因此具有超凡的性能,比如沒有摩擦。因為沒有摩擦力的存在,科學家們推斷,超流體世界的速度是沒有極限的。
  • 宇宙中的暗物質可能是由黑洞組成的嗎?
    關於暗物質是什麼有很多爭議,但是一些缺失的物質不能包含在黑洞中嗎?一旦物質進入黑洞,它就不能被看見或測量,所以它是不可解釋的。物質一旦進入黑洞,就變的不可見,但這並不意味著無法測量它的影響。這裡引入了一些我們沒看到的東西,許多其他的宇宙學言論也暗示了暗物質的存在,令人驚訝的是,它們預測的數量差不多!重要的是要意識到,我們對暗物質的研究不僅僅告訴我們「它就在某個地方」;當我們研究一個星系時,我們了解了一些關於它內部物質總分布的信息。這意味著我們知道暗物質圍繞著星系,而不是星系中的中心物體,不像黑洞是在星系內的。
  • 宇宙中的「上帝之手」,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宇宙超流體」
    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充滿物質的世界。然而,宇宙中95%的物質都是一些我們看不見的物質。真正主宰宇宙的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宇宙超流體」。而我們所能夠看得見的物質,都是「宇宙超流體」熱效應產生的「宇宙泡沫」。
  • 暗物質由迷你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什麼?很多個人、國家以及國際機構對此都有深入研究,或合乎情理或匪夷所思的解釋時有冒出,但終究還是沒有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釋來說明它到底是什麼。不過,最近一種較為新穎的解釋引發廣泛關注:暗物質是由大爆炸誕生原始迷你黑洞組成。
  • 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那暗物質是否也包含粒子呢?
    例如,光也由粒子組成,即:光子;引力波,理論上它也包含引力子,如果幸運的話,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並修復這些引力子。那暗物質呢?我們不能否認它存在的間接證據,如果存在,那它是否也包含粒子呢?由於科學家對恆星,星系,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和宇宙的大規模結構進行了許多仔細的測量,那我們就能明白兩者間的關係,並能夠確定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原則上,關於我們的宇宙組成問題,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對宇宙的擴張又存在著不同的影響。
  • 認為暗物質是由六夸克組成,這非常荒謬
    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科學事實,暗物質是一定存在於宇宙,才能解釋我們對宇宙的全套觀測。儘管我們對它了解很多,但是,我們還沒有確定到底是什麼粒子組成了它。我們做過的每一個直接檢測實驗都空手而歸。儘管已經提出了大量的暗物質候選粒子,但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其中任何一個。本月有一個新的想法將波作為暗物質候選:一種被稱為d*六夸克的特殊粒子。這是一個可行的暗物質候選者嗎?
  • 暗物質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暗物質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宇宙中神秘的「額外質量」,它不會發出光,諸多特性一無所知,有可能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原始黑洞構成嗎?這些迷微型黑洞可以感謝希格斯玻色子的誕生——至少根據一種新理論。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數學物理|什麼是暗物質?
    這個項目要求你提名你最想回答的關於宇宙的問題,這是其中之一。我們把它Martin Rees,皇家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教授劍橋大學。以下是他的回答。問題的第二部分已經由John D. Barrow在Plus上給出了答案。01什麼是暗物質?
  • 宇宙由哪些物質組成?每種物質佔的比例是多少?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前言當你聽說科學家在系外行星上發現水時,你是否會感到驚訝呢?事實上,這只是一個普遍的事實,對尋求我們星球之外的生活毫無興趣。當然,在宇宙中,還有許多其他更令人驚奇的事情,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稱為「正常物質」。正常的物質包括:恆星、星系,氣體和中微子。根據不同的調查,大多數人認為,我們的宇宙主要是由恆星和行星組成的,當然,有人也添加了氣體和黑洞。從視覺上,如果我們考慮到人眼、望遠鏡和普通現代設備的話,這些宇宙的組成成分確實如此。
  • 趣探索;宇宙由什麼構成、物質及暗物質由什麼構成?
    一,宇宙由什麼構成?宇宙由約5%的普通物質,27%的暗物質及佔68%的暗能量構成普通物質佔5%,暗物質佔27%,暗能量佔68%。二,物質由什麼構成?第三種說法:物質無限可分,最終由「空構成」在每一個夸克的內部都有另外一個宇宙。第四種說法:世界是虛擬的,物質也是虛擬的,物質由像素點構成(數字構成)你住在真實宇宙的概率接近於0。
  •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合構成了宇宙,那暗物質的組成結構是什麼?
    構成你以及你所關心的一切事物的普通材料只佔宇宙不到10%的內容;宇宙的其餘部分則是由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質構成的,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宇宙奧秘之一。至於它們到底是什麼,誰也說不準。如果看不見的東西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的正常物質,那我們關於恆星和星系如何形成的理解就必定是錯誤的:它們永遠不會足夠快地瓦解,以形成最初的恆星和星系。
  • 十張趣圖告訴你什麼是暗物質!
    暗物質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數量龐大,因此它的總質量很大,它們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質含量,其中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5%不到(約4.9%)。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矮橢球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
  •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有重元素有中微子有氣體,但暗能量佔大部分
    當問起宇宙是由什麼組成時,天文學家能夠準確地指出,它包含了無數個星系,而每個星系又包括了數百萬甚至是數萬億顆恆星,在這些恆星中,其周圍又有眾多行星,當然宇宙還包括氣體和塵埃雲。在星系之間,似乎沒有什麼「物質」,在一些地方,有熱氣體雲存在,而在其他地方則是一個幾乎完全的真空。所有這些物質都是可以被檢測到的。
  • 為什麼尋找暗物質的試驗是毫無意義的
    假設你知道我們的物理現實和我們現在對它的概念有什麼不同。也許你認為存在額外的粒子或相互作用,而這可能是當今自然科學面臨的一些最大難題的答案。你會怎麼做?你制定一個假設,然後你試著梳理出可觀察的,可測量的結果是什麼。其中一些結果將與模型無關,這意味著無論某個特定模型是否正確,都會有鮮明的特徵。
  • 在美麗的實驗中證實了超固態氦狀態
    毫無疑問,氦是宇宙中最奇怪的物質,通過相當長的鼻子擊敗分子氫。氦氣奇怪的關鍵在於它通常是一個玻色子:氦-4原子由兩個質子,兩個中子和兩個電子組成,它們總和為偶數,形成一個複合玻色子。氦氣令人困惑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當足夠冷時,一組氦原子可以進入相同的量子態。儘管它們分散在整個船隻上,但它們都知道遠方鄰居的狀況。這使得氦原子能夠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流動,這種狀態稱為超流體。它是氦氣的其他奇怪和奇妙的屬性中的好公司。
  • 暗物質會不會聚集形成天體?比如暗物質星什麼的?
    現在所說的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部分物質的統稱,當然其中的黑洞白矮星褐矮星什麼的,都是天體,然而這部分比例很小。「不發光的物質」中,佔大部分的非重子物質之間僅有引力相互作用。由這種暗物質構成的「總體」中,只有動能和引力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不考慮引力波輻射這些)。三個初始狀態相距一定距離(任意初速度)的質點構成的體系,剛開始會因為引力相互吸引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