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清晰的恆星毀滅場景,隨時都有可能灰飛煙滅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它的故事不簡單。

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拍攝的海山二(侏儒星雲)紫外照片。NASA / ESA / N. Smith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 J. Morse (BoldlyGo Institute, New York)

海山二是一顆肉眼看不見的恆星。然而將近200 年前,它卻一度成為過天空中的第二亮星。但是隨後,它又逐漸暗淡了下去,退出了我們的視線。

海山二位於船底座,距離地球大約7500光年。其多變的原因,在於它是一對雙星。且在這對雙星中,有一顆是行將就木的巨星,極不穩定。

「海山二」的身世是動蕩的,歷史上它曾多次向外拋出物質,並在這種混沌的噴發過程中變化著。但是1838年的那次「大爆發」實在太厲害了。

1844年,當它的亮度達到頂峰時,天空中只有天狼星比它更亮。而天狼星和地球的距離,比海山二要近千倍。因此它甚至一度被當時的航海家用來導航。

今天的天文學家發現,海山二的噴發其實仍在繼續。大量的塵埃和氣體被拋向太空。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啞鈴狀的星雲。這個星雲被人們稱作侏儒星雲。

哈勃太空望遠鏡曾經多次拍攝過這個星雲。最新的一張照片在紫外波段上展示了星雲中的鎂發出的微光(在圖中被表現為藍色)。此前已經被拋射至周邊太空中的物質,在19世紀「大爆發」的衝擊下升溫。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在結構複雜的發光氮雲(在圖中被表現為紅色)中找到鎂。但是人們最終卻在這個雙極塵埃泡和被衝擊波加熱的外圍富氮氣體纖維間,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發光鎂結構。

這些「大爆發」產生的鎂,大多存在於原先估計是空腔的區域,還沒有來得及和外圍的物質發生接觸。

新獲得的數據對於理解爆發開始的方式非常重要,因為它表明物質在被恆星拋出後過了一段不長的時間後,星雲的其餘部分才開始被驅散。這顯示物質的拋出速度非常之快。

照片中的另外一個有趣之處是星雲塵埃泡外側的條紋。這些條紋是恆星產生的輻射在穿越塵埃團時被塵埃泡表面散射的結果,它在周圍的氣體投射出了狹長的陰影,如同陽光穿越雲層的縫隙一般——當然這背後的形成機制是不同的。

海山二大爆發的原因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最新的理論認為海山二原本是一個「三體」星系,由三顆恆星組成。19世紀的大爆發,很可能是因為其中的一顆恆星吞噬了另外一顆伴星,並在此過程中將質量近太陽10倍的物質拋入了太空。

但是無論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天文學家已經確信,海山二的這場焰火秀,將會在一次巨大的爆發後完全終止。因為它隨時都有可能成為一顆超新星。甚至於有可能,它已經成為了一顆超新星,只是這波光的海嘯要7500年才能到達地球。

相關焦點

  • 有史以來解析度最高的三角座星系照片,1000多萬顆恆星清晰可辨
    有史以來最清晰的三角座星系照片NASA / ESA繼2015年發布有史以來解析度最高的仙女座星系照片之後,哈勃太空望遠鏡近日又發布了有史以來解析度最高的三角座星系照片。這張照片的原始版本像素值高達6.65億。由於相對於三角座星系而言,哈勃高級巡天相機的視野非常狹窄,所以這張照片必須由54張局部照片拼接而成。即便如此,照片展現的也只是星系的中心區域,和它的內旋臂。
  • 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成員捕捉到有史以來第一張恆星風清晰影像
    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成員捕捉到有史以來第一張恆星風清晰影像(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香港大學: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天文學家,包括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LSR)的成員Albert Zijlstra,捕捉到有史以來第一張的恆星風清晰影像
  • 人類文明的N種毀滅方式,沒想到最有可能的一種來自人類自身
    導致這種滅絕的事件是多樣的,有來自地球之外的力量,有來自地球自身的力量,更為諷刺的是,居然有可能我們自己的文明最終會成為毀滅我們自己的罪魁禍首,這正應了那句話: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現在我們細細道來。來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小行星撞擊。這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並不是沒有可能,6500萬年前恐龍就已經領教過它的厲害。
  • 2.15億光年外,一顆黑洞偷吃了一顆恆星,被人類抓拍到
    導讀:科學家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該事件的目錄條目為AT2019qiz,是有史以來最接近此類耀斑的事件,距離僅有2.15億光年。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290萬年後,宇宙最黑行星將墜毀在恆星上,灰飛煙滅
    觀測結果表明,它的軌道半長軸只有0.023個天文單位,也就是大約343萬公裡,還不到太陽系最內側行星——水星半長軸的10%。因此,WASP-12b的公轉周期也非常短,只需要26.2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圈公轉。由於和宿主恆星距離太近,WASP-12b表面的溫度也非常驚人,可以達到2250℃!在它的表面,連鋼鐵都能融化!
  • 「上帝粒子」能讓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
  • 參宿四「隨時」有可能爆炸,我們能觀察到這種現象嗎?
    參宿四是太空中最明亮的恆星之一,位於獵戶座中。該天體的重量約是太陽的17倍,體積約是太陽的300倍。根據科學家的說法,現在這顆宇宙巨人隨時都有可能爆炸,並變成超新星。從地球上看,它將看起來像一場盛大的燈光秀。
  • 《三體》成真,星系坐標暴露,毀滅打擊將何時降臨
    導語:《三體》成真,星系坐標暴露,毀滅打擊將何時降臨美好的一天,從大海中出發,啊,大海啊,你全是水……寫大劉的《三體》也有一段時間了,一直以來都是以梗入手,截止現在能寫的基本上都寫的差不多了,本以為鴿生就這樣在大海中度過,不曾想一則消息的公布,瞬間引起了各方的窺探。
  • 《三體》成真,星系坐標暴露,毀滅打擊將何時降臨
    導語:《三體》成真,星系坐標暴露,毀滅打擊將何時降臨美好的一天,從大海中出發,啊,大海啊,你全是水……寫大劉的《三體》也有一段時間了,一直以來都是以梗入手,截止現在能寫的基本上都寫的差不多了,本以為鴿生就這樣在大海中度過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地球所處的區域溫度剛好合適、也沒有很多小行星隕石和宇宙射線,非常適合生命誕生和繁衍,反觀太陽系的其他星球,要麼離太陽太近導致溫度太高,要麼離太陽太遠導致溫度很低,一點都不適合生命居住,大家都知道地球剛好位於太陽系宜居地帶,鮮為人知的是太陽系也剛好位於銀河系的宜居地帶,那麼科學家是依據什麼得出太陽系也剛好位於銀河系的宜居地帶呢?
  • 「上帝粒子」創造的能量:將導致宇宙毀滅
    物理學家發現,一種賦予宇宙中所有物質質量的基本粒子有朝一日也可能導致宇宙的毀滅,這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該粒子所創造的「負能量泡沫」一旦與宇宙相撞,宇宙便會在瞬間灰飛煙滅,就像最初的大爆炸一樣突然。科學家用於解釋物質基本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宇宙的毀滅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天文學家實時看到黑洞吞噬恆星的情景
    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當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發現一個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出現新的爆炸光時,這一強大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NASA拍到三角座星系最清晰圖,達6億多畫素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拍攝到三角座星系(Triangulum Galaxy)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圖片。此螺旋星系距離地球300萬光年,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天體之一。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拍到三角座星系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圖片。
  • 盤點地球上最稀有的三種動物,它們隨時都有可能滅絕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每一種動物的生命都是十分寶貴的,可是由於生存環境的變化許多動物都處在瀕臨滅絕的境地,其中這三種動物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它們隨時都有可能滅絕,我們來看一下是哪三種動物!而且還給它取了一個英文名字叫喬治,喬治是活著的最後一個平塔島象龜了,動物界最悲慘的事情就是僅剩一個。大家想幫助喬治繁育後代,可是面對僅剩一隻的情況連科學家也是一籌莫展。任何動物在種群僅剩一隻的情況下都是危險的,因為很簡單單一個體是無法繁育後代的,沒有後代的動物滅絕只是早晚的時間;平塔島象龜喬治毫無疑問是動物界最為珍惜的物種了。
  • 行星能夠比恆星大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存在
    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木星,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在巨大的質量差距下,行星想要脫離恆星的引力束縛是很難做到的,只能無奈圍繞它做周期性的公轉運動。恆星和行星在質量上有著巨大的差距,那麼行星能夠從恆星大嗎?這裡進行的大小比較只是體積,質量對比上我們都知道行星跟恆星是沒有可比性的,更不可能超過恆星的質量。
  • 黑洞只意味著毀滅嗎?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這不禁讓我們產生疑問,深空中最可怕的深淵巨獸身邊,會產生什麼樣的生命呢?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我們幻想過形態各異的外星生命,但在嚴謹的科學探索研究中,負責任的做法,是通過已知來推斷未知。所以,在探查地外生命,搜尋適宜星球時,我們基本以地球為模板——合適大小的恆星和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 黑洞只意味著毀滅嗎?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所以,在探查地外生命,搜尋適宜星球時,我們基本以地球為模板——合適大小的恆星和擁有液態水的行星。水在宇宙中是最常見的分子,它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的元素,而氧元素則是恆星內部核聚變最常見的副產品。但在宇宙中,水不是在高溫下以等離子體的形式存在,就是被封存在固體冰中。這對於地球生命來說,都是不友好的。可見,液態水在宇宙是很難得的,它需要一個不冷且不熱的環境。在宇宙中,我們發現,有兩種環境可以保存有液態水。
  • 龍珠中最炫酷的五種全爆星場景,比魯斯最愜意,最後一個很無辜!
    要說到龍珠裡面的爆星,這是最好看的眼花,同時也是比較悲劇的行為,因為只要有爆星就代表著某個地球要滅亡,無數的生命都會被淘汰。有些耗掉一顆星球需要比較的費勁,但是有人卻能輕易的把星球給捏爆,就像玩氣球一樣,一戳就爆,那麼在龍珠中哪顆星球的爆炸最炫酷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明亮星系 甚至可數出恆星數量
    「閃亮星系」十分清晰,幾乎可以數出它包含的恆星數量該圖顯示了夜空中各種各樣的明亮現象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發現宇宙中有史以來最明亮最清晰的一個星系,其令人驚訝的清晰程度,讓研究人員不得不冠之「閃亮星系」(glittering galaxy)的美名
  • 科學家拍到最清晰系外行星照片 曝光時間僅1分鐘
    科學家拍到最清晰系外行星照片 曝光時間僅1分鐘 2014-05-15 10:04:10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一組在智利「南雙子座」望遠鏡工作的研究人員,日前藉助改進過的雙子座行星成像儀(GPI)拍攝到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系外行星照片